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按照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不僅要建成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羣、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還要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範。 香港特區政府推進大灣區建設的重點工作包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便利香港優勢產業落戶大灣區,以及通過政策創新突破和便利香港居民在大灣區學習、就業和生活的措施,在「一國兩制」原則下,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加強大灣區內城市互聯互通。 大灣區物業2025 己發佈的《綱要》為香港及深圳的分工作出清晰定位,香港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並需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而深圳的目標則是成為具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兩個城市具備明顯的互補作用。 2018年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行。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佈大橋正式開通並巡覽大橋。
- 珠澳第四供水通道2019年10月17日,珠澳第四供水通道開通,每年供水能力增至2億立方米。
-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認為,香港是大灣區內最開放和國際化的城市,更享有「一國兩制」的優勢。
- 要了解內地不同地方的住房價格,可透過互聯網參考當地的房地產中介公司的網站。
- 截至2018年末,粵港澳大灣區有高校173所,其中世界百強大學5所。
- 2021年9月7日,大灣區航空註冊編號B-KJA客機在哈薩克時間早上7時14分(香港時間早上9時14分)由哈薩克斯坦努爾蘇丹起飛,並於香港時間下午3時19分抵達香港。
俗稱恐慌指數的VIX波幅指數單日急升近10%,一度升至28.97,創逾4個月新高。 3大指數本周累計急挫4.4%至4.7%,標普500指數跌4.6%,創去年9月以來最大單星期跌幅。 張國鈞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重點戰略,為香港帶來無限機遇,設立專責小組是施政報告其中一項加強對接國家戰略、增強發展動能的措施。 港生地產物業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並不保證本網站內資料之準確性或完整性。 買家北上買新盤不熟路,首選中港兩地具信譽發展商及地產代理,揀樓前詳細瞭解樓盤資訊,摸清地方政策、物業類型及產權期限,個別地方選購一手住宅要「搖號買房」,類似香港新盤入票抽籤程式。 中央政府支持內地保險公司在港澳市場發行巨災債券,放寬對他們在港澳設立特殊目的保險公司時所受到的限制。
大灣區物業: 大灣區9大城市 港人置業條件、限售時間、首付百分比一覽
自此,不少港資企業,尤其製造業大規模北移至鄰近的珠三角地區如深圳、東莞等城市開廠,而設計、管理、行銷等服務功能仍留在香港,形成「前店後廠」的粵港競合關係,即「香港接單銷售、珠三角加工」。 「前店後廠」模式的成功,促使香港經濟轉型,香港工業起趨向式微,而廣東省卻成為全國領先的製造業基地。 大灣區物業 如果在內地申請按揭,利率都比在香港銀行申請大灣區按揭高,高達6%,相比香港銀行則提供P-2%至P-1.5%利率左右(假如P是5.375%),即實際按息可低至3.375%。
1960年11月15日,香港政府首度與廣東省達成協議,每年香港由深圳水庫購買50億加侖(2,270萬立方米)淡水。 不是,當獲批,客戶要簽法律和貸款文件,並於銀行開設幣還款賬戶,通常審批按揭時都會直接換成港幣計,即可在隨後的年期以港幣還款予銀行,不用在每月還款時要承受匯價波動的風險,比較方便。 當獲批,則簽法律和貸款文件,並於銀行開設幣還款賬戶,通常審批按揭時都會直接換成港幣計,即可在隨後的年期以港幣還款予銀行,不用在每月還款時要承受匯價波動的風險,比較方便。 近年愈來愈多港人選擇於大灣區置業,可是物業騙案的數目亦隨之增加,常見的騙案有物業描述失實,甚至是假房源等。 如認為勞動合同所訂明的保障不足夠,香港居民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選擇購買額外的商業保險,如財產保險、人身保險、意外保險及醫療保險等。
大灣區物業: 規劃中工程
大灣區的經濟總量佔去廣東全省的85個百份比以上,是繼美國紐約都會區、美國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都市圈之後,世界第四大灣區,2017年生產總值突破10萬億元,在世界國家排行中名列11位,成為全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2019年4月9日,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和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行政法务司司长陈海帆代表三地政府,在日本东京帝國飯店联合主办“粤港澳大湾区推介会”,向全球投资者特别是日本工商界推介粤港澳大湾区。 日本经济产业省副大臣关芳弘、日本复兴厅副大臣橘庆一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理事长佐佐木伸彦均有出席。
深圳灣公館總建築面積超過三萬七千平方米,由AECOM、中建三局、上海迪蒙幕牆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和黃志達設計顧問有限公司聯合精雕細琢打造這個小體量項目。 項目以L型建築設計、世界頂級豪宅標準精造、采用德意一線奢裝品牌、全屋深度智能家居系統、再配合極致山海灣三重絕景,深圳灣公館絕對是珍藏級財富機遇。 實際上,不單是創科領域,政府在人才培育方面的政策實施向來不夠積極,香港入境事務處曾統計,2018年各項人才計劃申請人獲批宗數總計66176宗,佔香港勞動人口1.67%。 縱觀各計劃的申請條件,除卻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及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條件較寬鬆外,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優才計劃)及科技人才入境計劃條件都屬嚴格。
大灣區物業: 大灣區物業: 香港本就面對創科「人才荒」
歐洲股市下挫,受到銀行股急挫拖累,滙控、德意志銀行、巴克萊、德國商業銀行低收近3%至逾7%。 美國矽谷銀行流動性危機引發擠提風險,銀行其後被美國監管機構勒令倒閉,並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接管,事件觸發市場憂慮銀行業在加息環境下的資產負債表狀況。 大灣區物業2025 法國CAC指數收報7220點,跌95點,跌幅1.3%,連跌4日。 英國股市亦兩連跌,富時100指數收報7748點,跌131點,跌幅1.67%。 全星期計,英法德股市均由升轉跌,德股累計跌約1%,法股及英股分別跌逾1.7%及2.5%。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交易時不要把費用存入個人名義的帳戶,必須存入發展商的專用帳戶或買賣雙方共同設立的銀行資金監管帳戶。
大灣區物業: 世界各都會區
1980年,珠三角實際使用外資約1億美元,到1991年已升至超過19億美元,近9成來自香港,令珠三角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先驅,造就「世界工廠」的美譽。 香港文化是廣東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延伸,一百多年來,由於英國等西方文化的介入,中西文化交織形成了承古啓今、自由開放、中西融匯、商業都市型的多元文化。 香港被譽為“美食天堂”,飲食文化糅合中餐(主要為粵菜)和西餐的飲食習慣。 大灣區物業 澳門文化一直以中華文化為主導,華人依然保持中華文化的傳統習俗,而土生葡人不同程度地受中華文化影響,形成中葡合璧的土生葡人文化。 2019年9月26日,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粵港澳大灣區》特種郵票分別在香港、廣州和澳門發售,該套郵品由中國郵政、香港郵政和澳門郵電聯合發行。
大灣區物業: 中銀香港: 大灣區「置業易」
2018年12月,香港科技大學與廣州市人民政府和廣州大學簽署協議,合作籌建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位於廣州市南沙區慶盛現代高端服務區,鄰近高鐵慶盛站,佔地1.13平方公里。 2019年11月,據指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及香港警察家屬通訊中心派員,多月走訪廣東省不同的學校,及與各級政府官員的磋商後,取得可供警察會員子女在大灣區九個城市轉學的安排。 預計2020年春季或秋季警察會員都可透過協會辦理申請表,可就讀年級由幼稚園至中學。 成立三億元的「青年發展基金」,以資金配對形式與非政府機構合作,支持青年人在香港以至內地,例如大灣區創業,發掘各種機遇。
大灣區物業: 國家副主席韓正與香港淵源深厚
實施粵港珠江三角洲空氣質素管理計劃,淘汰落後產能,增加清潔能源供應,加強機動車排放管制,升級車用成品油質量。 是年,大灣區內地九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在294天以上,空氣質量為優天數在80天以上。 ,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總長約55千米,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大灣區物業: 青年發展
根據計劃,持有2019年至2021年頒發的學士或以上學位的香港居民,都可參加。 提供就業崗位的企業則須以月薪不低於1.8萬元的目標聘請畢業生,並派駐他們到內地接受在職訓練。 大灣區物業2025 以往港人於國內置業的難度很高,因為全國不少城市實施限外令,大部份需要境外買家(包括港人)證明於境內工作或讀書,並有繳付社保。 不過,近年內地針對港人的調控措施有所放寬,部份地區毋須置業人士再提供社保及納稅證明,然而除非港人是繳付全數樓價(Full 大灣區物業 Pay),否則找國內銀行承造按揭,需經常穿梭中港兩地,非常不便。 【2023香港樓價】撐起樓市 還看中港通關及政府搶人才計劃優才赴港工作,明顯增加香港物業市場的住屋需求。
大灣區物業: 香港人在大灣區如何做按揭買樓?可以低成本高回報投資置業
當審批完成後,可獲得按揭貸款的申請人將收到香港分行發出的額度信(已兌換成港幣),但買家必須要到國內律師樓簽文件,及於國內分行開動戶口。 大灣區物業 現有個別銀行與灣區母行接軌,港人可於香港分行辦理按揭申請及批核,或將現契套現、購買一手樓,貸款金額可介乎港幣50萬元至1,000萬元,最高可貸款30年,但不設現金回贈。 一般來說,大型發展商對於屋苑配套的規劃會比較完備,兼顧住戶交通、消費、娛樂、學校等多元需求。 大灣區物業 另一方面,大型發展商具資金優勢,物業地段發展一般相對成熟或具潛力,如巿中心或鄰近地鐵站,無論於生活質素或投資增值方面皆較有保證。
大灣區物業: 罕有! 珠海2成首期
督委會就擬訂策略性目標、政策措施、具體工作計劃等提供指導和意見。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在記者會上闡述三項重點——打造大灣區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便利醫療、教育等優勢產業落戶大灣區;通過政策創新和突破,加強香港與大灣區內城市的人員、貨物、資金和信息流通。 廣州在大灣區規劃中,被定為要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引領作用,全面增強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著力建設國際大都市。 而重中之重是區域發展核心引擎,欲求訂立廣州深圳合作,以服務於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需要。 《規劃建設香港濱河新城 打造全球最高自由開放度的經濟增長極》《紫荊》雜誌刊登題為《規劃建設香港濱河新城 打造全球最高自由開放度的經濟增長極》的研究員文章,提出連接深圳的北區沿深圳河一帶邊境地區靠近深圳,交通便捷,可發展成「特區中的特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