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心讓在骨科手術發展方面亦有不少貢獻,其中在1950年代,他與港大同事開創治療骨結柱的脊柱外科手術,有關手術被全球廣泛應用,並有「香港手術」(Hong 方幸生2025 Kong Operation)之譽。 建基於這項成果,方心讓在1960年又與王源美教授(Professor G. B. Ong,1921年-2004年)共同開創「方王經口腔入路術式」(Fang-Ong 方幸生 Trans-oral Approach),為過往的脊柱外科手術注入新的概念。
在該年12月4日,她參加了爭取香港普選大遊行,當時有人認為她參與遊行的原因是因為了競逐香港第三屆行政長官選舉,不過她事後表示參加遊行只是希望香港儘快實行普選,及要求行政長官曾蔭權向中國政府爭取普選時間表[39]。 然而,陳方安生這次參與遊行反被「四大護法」之一的許崇德批評她「不甘寂寞」和「紅杏出牆」。 方幸生2025 陳方安生宣佈參選後,最先擊敗泛民陣營另一位有意參選的勞永樂,再成為泛民陣營協定派出的人選。 在七、八十年代出任行政、立法兩局非官守議員之職,後來分別在1996年獲封為下級勳位爵士,以及在2001年獲授大紫荊勳章。 方心讓爵士的女兒方敏生是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前行政總裁,此外他也是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的叔父。 陳方安生離開政府後發表的言論經常與特首曾蔭權和中國政府相左,因而被親建制派指為「港英餘孽」。
方幸生: Re: 方幸生醫生
據楊啟彥憶述,當時華人布政司人選除了陳方安生外,還有他自己、陳祖澤和施祖祥[17],不過霍德爵士認為陳方安生作風硬朗果斷,最終選擇以她為首位華人布政司。 1970年,陳方安生獲升任為助理財政司,1972年改任助理新界政務司,1975年短暫出任副新界政務司,同年轉任首席助理社會事務司,1976年改任副社會事務司,至1979年升任社會福利署副署長[4][10]。 同年,為爭取男女公務員同工同酬平等待遇,陳方安生與一眾高級女性公務員組成「高級女性政府官員協會」,並擔任首任主席。 在她大力提倡下,男女同工同酬在協會成立兩年多後落實[9][11]。 在1984年,香港曾發生的士罷駛事件,當時的士司機要求與立法局議員見面,但由於總督尤德爵士正好攜同部份主要議員前往英國倫敦,談論香港前途,因此方心讓成為在港的最資深議員。
- 方心让对复康方面的贡献亦不只限于香港,他本身曾任世界轮椅运动会联会成员,后来更在1980年至1984年担任国际复康会(Rehabilitation International)会长,是该会于1922年创会以来首位担任会长的华人。
- 為紀念他對學院的貢獻,方心讓在2005年獲授為香港骨科醫學院首名榮譽院士,該院還特地設立名為「方心讓金章」的獎項,以表尊敬。
- 除兩局外,方心讓亦曾分別出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與香港大學的校董。
- 三人频频质问陈方安生“为何要出卖香港”,并辱骂其“卖国贼”,最终陈方安生坐上的士離開現場[86]。
- 方心让亦自1979年至2009年出任该会的副赞助人,期间曾于1989年至2002年出任会长。
陳方安生宣佈辭職後,國際媒體廣泛報導,《紐約時報》形容其辭職「令香港失去了在政府內最有權力維護公民自由和法治的人,是香港自治再無保障之訊號」,日本駐港總領事館讚揚陳方安生為香港順利「回歸」、穩定發展作出貢獻。 方幸生2025 方幸生 除兩局外,方心讓亦曾分別出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與香港大學的校董。 此外,他也曾是中英基金托管人、中英學者基金協會的主席,以及勞資關係協進會名譽贊助人。
方幸生: 香港私家医院生孩子,要花多少钱呢?
方心让在事件中答应与司机会面,会面后更率领议员到政府总部,向署理总督夏鼎基爵士反映司机诉求,然而,政府仍坚决增加的士牌费,结果方心让等人斡旋失败。 在1985年,尤德爵士改组立法局,引入选举团及功能组别议席,方心让与罗保爵士等委任议员遂退出立法局。 在1958年,方心让获港府聘用为首位骨科专科(顾问)医生,至1962年开始私人执业。
- 在1987年,方心让又一力促成香港骨科医学院的成立,著力培训更多骨科医生,并由他自任创院院长,直到1993年该院成为新成立的香港医学专科学院分科学院为止。
- 在1984年,香港曾发生的士罢驶事件,当时的士司机要求与立法局议员见面,但由于总督尤德爵士正好携同部份主要议员前往英国伦敦,谈论香港前途,因此方心让成为在港的最资深议员。
- 陳方安生在1962年大學畢業後加入政府,出任政務主任,是香港政府首三位女性政務主任之一(首位是在1961年加入政府的周雪凝),與她同期加入政府的政務主任包括楊啟彥和霍羅兆貞等。
- 1995年3月,曾因處理樓宇買賣手續被投訴,被香港律師會紀律審裁處內部聆訊裁定投訴成立,被罰停牌1年,禁止其經營律師行3年,但方曼生在1996年上訴得直。
在任內,陳方安生確保香港政權平穩過渡,監督和落實耗資千億元的玫瑰園計劃和新機場核心工程,並主持西區海底隧道通車儀式和青馬大橋竣工典禮。 陳方安生亦參與落實港督彭定康的政改方案,改變最後一屆香港立法局組成和取消所有區議會委任議席,使最後一屆香港立法局直選議席大幅度增加,更為民主。 有說陳方安生一直認為自己過渡後「更上一層樓」,一直拒絕英廷賜予她女爵士頭銜。 方幸生 不過陳方安生在2008年10月14日接受商業二台訪問時表示,從來不曾幻想過回歸後中國政府會讓一個自己不信任的人去當特首,自己在政治上亦從無私心[18]。 陳方安生曾經是香港政府主要官員,1993年至1997年在港英政府出任首位華人布政司。
方幸生: 方幸生
[67][68][69][68]陳方安生於2008年9月30日主動卸任,自立法會引退。 這個核心小組後來於2007年3月5日發表了一份名為《穩步邁向普選》的建議書,當中提議在2012年普選香港特首後,再於2016年普選立法會[45]。 陳方安生的這份建議被認為較「泛民主派」要求在2012年雙普選之建議來得溫和,但各界反應冷淡外,亦為泛民主派人士所反對。 另外,意見發表後翌日,港澳辦副主任陳佐洱更直指「有人要打扮成民主英雄」,不過他事後否認該段說話是指陳方安生[46][47]。
此外,不少人認為她任官時從沒爭取過民主、瞭解過民生,她後來力爭普選和體察民情的舉動是「忽然民主」、「忽然民生」和「沽名釣譽」的表現。 前香港立法局議員杜葉錫恩批評她早應在出任社署署長時掌握基層市民苦況,而不是在參選香港立法會時才做,又指她對民生一竅不通[75]。 陳方安生在就職的第一日被政府高官和親建制派窮追猛打,淪為「戰靶」。
方幸生: 方幸生诊所
在交流会现场,公司CEO杜远智称,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公司一直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希望通过与电影学院通过共建产学研基地、专业创新课题,共同打造大创项目、开展人才双向交流合作等措施,搭建院企全面发展的成长平台,创造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除两局外,方心让亦曾分别出任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与香港大学的校董。 此外,他也曾是中英基金托管人、中英学者基金协会的主席,以及劳资关系协进会名誉赞助人。 在1986年,方心让以世界卫生组织复康协作中心的名义,率先带领香港复康会往中国大陆推动复康培训。 该会最初在广州运作,计划要在2000年以前为全中国培训2,000名复康人员,但这个目标提早在1997年达成。
方幸生: 香港醫院名單
自1950年至1952年,方心讓進而在港大兼任外科助理講師,之後在1953年取得中英基金資助,負笈英國利物浦大學深造,並在1955年畢業,取得骨科專科醫生的資格,同年成為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FRCS)。 方心让在1974年获港督麦理浩爵士委任为立法局非官守议员,任内活跃于财务小组委员会,并在议会积极就医疗事务发表专业意见,成功于1977年推动政府首次就复康服务发出谘询文件。 方幸生2025 方幸生 后来自1978年至1983年期间,他进一步兼任行政局非官守议员之职,加强政府对伤残人士的关注,并著手投放资源培训更多专科医生。 除了香港复康会外,方心让在1963年创立了专门照顾痉挛人士的香港耀能协会。
方幸生: 方幸生醫生
在1987年,方心让又一力促成香港骨科医学院的成立,著力培训更多骨科医生,并由他自任创院院长,直到1993年该院成为新成立的香港医学专科学院分科学院为止。 为纪念他对学院的贡献,方心让在2005年获授为香港骨科医学院首名荣誉院士,该院还特地设立名为“方心让金章”的奖项,以表尊敬。 同年3月,她獲改任為經濟司,成為首位女性華人司級官員,任內主理港口和機場設施等龐大基建發展、成功爭取開放本港電訊市場[9],又對旅遊業、能源、糧食供應以及公用事業公司作出監管。 當了五年副署長後,陳方安生在1984年獲擢升為社會福利署署長,成為本港開埠以來首位女性署長,任內代表香港政府前往北京列席《中英聯合聲明》簽署儀式[12]。 1948年,陳方安生全家前往香港定居,但父親於1950年病逝,家境一度困頓,要靠祖母和叔父才得以維持。
方幸生: 陳方安生
中學畢業後,陳方安生曾短暫在瑪麗醫院任職文員,1959年進入香港大學文學院,主修英文及英國文學,期間曾當補習老師幫補家計[6]。 1962年,陳方安生在大學取得二級榮譽學位畢業[7],曾在保良局短暫工作,想過當社工,但最後決定加入香港政府[6][8]。 方心讓對復康方面的貢獻亦不只限於香港,他本身曾任世界輪椅運動會聯會成員,後來更在1980年至1984年擔任國際復康會(Rehabilitation 方幸生 International)會長,是該會於1922年創會以來首位擔任會長的華人。 在任期間,適逢聯合國在1981年宣佈是年為「國際身心障礙者年」,後來又將1983年至1992年定為「身心障礙者十年」,故此方心讓亦與聯合國共同推出不少與復康有關的工作。 方幸生2025 方心讓在復康方面的工作深獲聯合國的肯定,這使他在1991年成為首位獲「聯合國國際傑出成就獎」的華人。 在1984年,香港曾发生的士罢驶事件,当时的士司机要求与立法局议员见面,但由于总督尤德爵士正好携同部份主要议员前往英国伦敦,谈论香港前途,因此方心让成为在港的最资深议员。
方幸生: 医学生涯
[58][59][60][61],她本人和泛民其他議員稱此言有侮辱成份。 事後,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指出在殖民地時期,曾有布政司在香港立法局會議上嚴厲地向一位泛民主派議員訓話,但該名議員並沒有作出任何反擊,暗中嘲諷陳方安生和泛民主派議員對曾德成的言論反應過大[62][63]。 在2008年7月6日,陳方安生宣佈與家人商量後,決定不會參選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並表示應讓年青政治人才早日接捧,接受民主洗禮,盡早為香港2017、2020年直選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做好準備。 陳方安生同時表示由於年紀漸大,因此即使香港在2012年實現普選特首,自己也不會參選。
方幸生: 香港医院名单
同年3月,董、陳兩人在北京一同會見國務院總理李鵬,向公眾顯示出融洽關係。 可是在主權移交以後,陳方安生和董建華一直貌合神離,政府高層出現兩個「司令部」[11][13]。 1993年4月,陳方安生調任公務員事務司,期間她曾拒絕追加公務員薪酬,被港、九公務員工會加以聲討[11][13]。 同年11月29日,陳方安生獲時任港督彭定康委任,接替霍德爵士為布政司,成為香港開埠以來首位華人布政司,也是唯一一位女性布政司。
方幸生: 醫生列表
回歸初期,廣東省提出在經濟上和香港融合,並建議興建跨境大橋,落實二十四小時通關。 時任粵港合作聯席會議港方代表的陳方安生在興建跨境大橋和二十四小時通關上一直持保留態度[21]。 建院以来,电影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 2023届毕业生就业落实率达95.45%,超过2022届的91.3%。 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为复杂,电影学院将持续发挥校地共建优势,加大市场化社会化岗位开拓力度,加强就业市场等平台建设,聚焦关键环节,多措并举促进2024届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員林基督教醫院表示,酆女右手中指撕裂傷倂韌帶斷裂,幾乎遭斬斷,情況危及,緊急送往彰化基督教醫院進行手術縫合,另身上也有多處撕裂傷,洪女脖子、手等有淺層撕裂傷,張男兩側頸部有多處撕裂傷,其中兩道傷口嚴重,同樣送往彰基治療。
他早年出任该会的执行委员会及财政委员会委员,后来在1965年至1978年任执行委员会主席,并在1978年引入复康巴士,专门接送有需要的残疾人士更自由地往返不同地方。 方心让亦自1979年至2009年出任该会的副赞助人,期间曾于1989年至2002年出任会长。 雖然陳方安生有很高的民望,而且被泛民主派寄予厚望,但不少反對她的人都認為,她要成為泛民主派共主和泛民與中國政府的溝通橋樑,不過是她一廂情願的想法[80]。 她無論是決定參選抑或決定不尋求連任都猶豫不決,不但未能團結泛民,而且使泛民內耗[81]。 2014年4月6日星島日報報導,美国副总统拜登在白宫会香港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以及民主党创党主席李柱铭,拜登表示,美方支持香港民主发展以及一国两制架构下的高度自治。
方心讓的長兄方心誥為紗廠商人,方心誥的女兒是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故此方心讓是陳方安生的四叔。 至於胞妹方心淑是香港紅十字會甘迺迪中心創校校長,曾獲頒MBE勳銜。 冠声(厦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北京冠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于2022年进驻厦门市思明区。 公司以“有声泛娱乐出品方”的定位,通过声音对广播剧、动漫、游戏、影视等优质IP进行全链条开发,并推进“厦门声音剧团”、数字虚拟人等业务。
方幸生: 退休以後
方欣浩將噩耗通知父親及叔伯等長輩,但擔心姑母陳方安生難抵打擊,只能透過姑母女兒將噩耗轉告。 昨晨九時許,他與任皮膚科醫生的七弟方慶生及其子方欣浩,同往葵涌殮房認屍,神情悲傷。 方順生的姪兒方欣浩稱,伯父患腎病多年,今年病情反覆,多次入院治療;為控制病情,他每日需要服食廿粒藥丸,藥中成分含大量類固醇。
方心讓在事件中答應與司機會面,會面後更率領議員到政府總部,向署理總督夏鼎基爵士反映司機訴求,然而,政府仍堅決增加的士牌費,結果方心讓等人斡旋失敗。 方幸生 在1985年,尤德爵士改組立法局,引入選舉團及功能組別議席,方心讓與羅保爵士等委任議員遂退出立法局。 從香港大學畢業後,方心讓旋即獲聘到瑪麗醫院工作,他曾在該院投考普通外科醫生一職,但未獲聘用。
坊間一直有傳董建華和陳方安生不和,又與北京在治港政策上不咬弦,例如董建華支持全面落實母語教學。 但在陳方安生力爭下,最後有100所中學獲准維持英文中學的資格[11]。 方幸生 另外香港大學在2000年爆發民調風波後,陳方安生亦曾向董建華建議撤換被指向港大施壓的行政長官高級特別助理路祥安,可是董建華拒絕,並公開支持路祥安,使港大民調風波被進一步鬧大。 方幸生2025 1997年2月20日,香港特別行政區候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宣布,根據他的提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任命陳方安生為首屆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令她成為特區第一位女性政務司司長。
陳方安生在家中八名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二,為家中長女,有一孖生胞妹陸方寧生。 方心讓與家人早年先後在南京及上海等地生活,1936年舉家逃難移居香港。 到1940年,他更以17歲之齡提早升讀香港大學,修讀醫學,並且是利瑪竇舍堂堂友。 入讀大學初時,雖然方心讓家境並不特別富裕,但幸得大學內的神父幫助,將一個食品儲藏室改裝成宿舍,他才在大學有安身之所。 惟1941年的時候,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揮軍香港,期間方心讓曾在香港保衛戰中加入義勇軍團,參與醫療救援的工作,有次在乘搭救傷車途中遭日方狙擊手射擊,差一點命送黃泉。
方心让祖籍安徽寿县,1923年8月2日生于南京,父亲为著名抗日名将方振武将军,当时正在南京办公,而母亲是高玉昆。 方心让一家有九名兄弟姊妹,分别是长兄方心诰、胞兄方心谦、胞姊方心田、胞弟方心谨、方心诚及胞妹方心淑、方心贞和方心玲。 方心让的长兄方心诰为纱厂商人,方心诰的女儿是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故此方心让是陈方安生的四叔。 至于胞妹方心淑是香港红十字会甘迺迪中心创校校长,曾获颁MBE勋衔。 方幸生 1995年3月,曾因處理樓宇買賣手續被投訴,被香港律師會紀律審裁處內部聆訊裁定投訴成立,被罰停牌1年,禁止其經營律師行3年,但方曼生在1996年上訴得直。
方幸生: Re: 方幸生醫生
陈方安生及李柱铭向拜登谈及香港发展近况,包括“一国两制”受削弱,提到香港的核心价值包括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及集会自由等受冲击。 关于香港政制改革,陈方安生及李柱铭反映了港人期待对2017年落实行政长官真普选,以及2020年立法会全体议席由普选产生[72]。 在2006年9月23日,陳方安生正式向外界宣佈自己不會參選2007年的特首選舉,但她同時宣佈成立一個政制改革核心小組,研究香港的政制改革。 方幸生2025 該「核心小組」成員包括港大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前政府官員任關佩英、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李鵬飛和思匯行政總監陸恭蕙等等[44]。 方幸生 2000年9月,陳方安生被當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邀請」上北京述職,被要求「更好地」支持董建華。 很多人都認為,陳方安生述職是被錢其琛召見「問話」和「訓話」,陳方安生向錢其琛解釋香港公務員制度運作,尤其是公務員具公職身份時對政治中立的原則。
方幸生: 方幸生医生
在1986年,方心讓以世界衛生組織復康協作中心的名義,率先帶領香港復康會往中國大陸推動復康培訓。 該會最初在廣州運作,計劃要在2000年以前為全中國培訓2,000名復康人員,但這個目標提早在1997年達成。 在1988年,方心讓與鄧樸芳等人共同協助成立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加強對中國大陸殘疾人士的照顧。 方幸生2025 日軍佔領香港後,大學停課,方心讓舉家經陸路出逃廣西,但他擔心自己的身份有機會連累家人,因而選擇從海路逃往廣州,但中途遇上海盜,一度流落荒島,後來才獲漁民救返大埔。
从香港大学毕业后,方心让旋即获聘到玛丽医院工作,他曾在该院投考普通外科医生一职,但未获聘用。 方幸生2025 自1950年至1952年,方心让进而在港大兼任外科助理讲师,之后在1953年取得中英基金资助,负笈英国利物浦大学深造,并在1955年毕业,取得骨科专科医生的资格,同年成为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学院院士(FRCS)。 方曼生是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的兄長,父親是紡織品商人方心誥,母親是國畫大師方召麐,叔父是著名骨科醫生方心讓,弟弟方津生也是骨科醫生,堂妹方敏生是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前行政總裁。 根據公務員制度,她本應於1999年以六十歲之齡退休,但獲董建華挽留,決定留任至董建華第一任任期屆滿,即2002年6月30日為止[9]。 同年,陳方安生獲特區政府頒授最高榮譽的大紫荊勳章,讚揚她畢生盡心竭力為香港服務,並自1993年起擔任公務員之首,對香港平穩過渡,貢獻殊多[24]。 不過在1992年11月,行政局在興建九號貨櫃碼頭一事上放棄公開招標,中方有感港府故意讓英資獲利,要求事件交由中英聯合聯絡小組討論,陳方安生代表政府拒絕提議,結果中方點名批評她[11][13]。
方幸生: 陳方安生
不過,中原地產創辦人之一、怡居地產常務董事王文彥撰文指有關十成按揭的指控純屬誤解[79]。 2007年12月2日,陳方安生以175,874票勝出立法會香港島地方選區補選[54],擊敗另一主要親共對手葉劉淑儀,當選港島區立法會議員,並於同年12月5日宣誓就任[55]。 方心让对复康方面的贡献亦不只限于香港,他本身曾任世界轮椅运动会联会成员,后来更在1980年至1984年担任国际复康会(Rehabilitation International)会长,是该会于1922年创会以来首位担任会长的华人。 在任期间,适逢联合国在1981年宣布是年为“国际身心障碍者年”,后来又将1983年至1992年定为“身心障碍者十年”,故此方心让亦与联合国共同推出不少与复康有关的工作。 方心让在复康方面的工作深获联合国的肯定,这使他在1991年成为首位获“联合国国际杰出成就奖”的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