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租客的租金預算不變的情況下,他們便有更多比「納米樓」空間更大的租盤選擇。 另外,服務式住宅的興起同時亦搶走部份「納米樓」的潛在租戶。 大多數的服務式住宅都以有一站式配套作招徠,如免費無線上網服務、定期且頻繁的房間清潔、代客洗衣、早餐服務等。 所以,除非「納米樓」位於熱門地區、旺區或市中心,而且交通及設施配套良好,否則近年「納米樓」租務市場的營利確實不高。 疫情下本港租金市場曾一度受衝擊,尤其是納米樓,開放式細單位愈租愈平。 納米樓受準買家和投資追捧,惟未來供應大增,加上單位面積細,基本只適合單身人士居住,如果要轉售予家庭客就有難度。
今年首季入伙盤供應最多的要算大埔白石區,海日灣、雲滙、嘉熙3大新盤陸續入伙,涉及逾3400個單位,租盤供應量急增至300個。 不止售價跌得毫不留情,納米樓租金亦驚現「山泥傾瀉」式暴跌。 當中九龍城啟德道55號AVA 55,去年下半年入伙時,開放式單位月租高達1.2萬元,但不足一年後,租金大跌逾三成。 項目一個低層B室單位,實用166方呎,日前8,000元全包租出,呎租48.2元,打破香港仔登峰.
納米樓樓價: 推薦文章:2.45% 按揭、轉按現金回贈,誰與爭鋒!
過去如「尚璽」、「海傲灣」等等,面積不足200呎,售價約250至360萬元。 其中長沙灣AVA面積151呎單位,當年折實售價都要280萬元。 剛發佈售樓書的恒地旗下港島東新盤The Holborn,最細房型為200方呎特色房。 ,位於九龍基隆街共提供138伙,標準單位實用面積為157呎至312呎,間隔主要以開放式同1房2廳(連套房)為主,部分單位設有露台同工作平台。 樓價為$540萬至$590萬左右,平均呎價為$1.7萬至$2萬。 薈晴The Met.Bliss提供364伙,其中180伙為標準開放式單位,標準單位實用面積位為219呎至238呎,戶戶均配有22呎露台,平均呎價為$1.5萬至$1.7萬。
- 但其實, 真要算起來, 納米樓的呎價, 可貴了。
- 簽署備忘錄將便利兩地證監會履行各自監管職責,共同打擊跨境違法違規行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確保兩地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疫情下本港租金市場曾一度受衝擊,尤其是納米樓,開放式細單位愈租愈平。
- 單位景觀主要以望周邊樓景為主,高層單位普遍景觀開揚。
- 不過納米樓申請按揭較一般二手樓複雜,今次經絡按揭為大家拆解納米樓按揭細節,包括按揭成數、壓力測試及估價等事宜。
- 英國國家統計局表示,繼去年12月急跌後,1月零售銷售略為回升,但整體趨勢仍然下跌。
另外,近年政府通過金管局對銀行有一些限制,例如LTV(貸款與估值比率)及壓力測試。 樓價愈升愈貴,在選擇不多的情況下,納米樓可算是一個可以考慮的物業或門檻。 有投資者指,市場認為「納米樓」需求強勁,其實只限於一手市場,相信在賣地條款加入280呎最低面積限制後,二手市場會陸續出現蝕讓個案。 事實上,實用面積不等於居住面積,那280呎的單位實際有多大呢? 即是說,即使不扣除牆身等面積,280呎的單位最多只有240呎左右。
納米樓樓價: 發展商較市價高開項目
如果你想增加活動空間,便要在室內設計想想辦法,加添心思。 更重要的一點,以前納米樓有價有市,只是基於準買家要將價就貨,好像這個放租盤為例,市值400萬元,首置客可做九成按揭,但隨著政府放寬按揭成數,準買家可以買入銀碼更大的單位,都對納米樓構成一定壓力。 就像這個北角港鐵站對上的舊樓「國賓大廈」,一個實用324呎單位,最新叫價598萬元,申請按保首期約60萬元,換言之首期只多付20萬元,便可多想124呎的空間。 只是月供要22,329元,但首置客卻不用過壓力測試,月入44,658元已可入市。 納米樓近年成了本地住屋大趨勢,單位愈起愈細,連最新落成的公營房屋,也出現實用面積不超過 200 呎的「龍床盤」。
消息一出,眾說紛紜,有的認為政府「試水溫」,估計不久將來,將會成為必然的限制,令到200呎以下納米樓將絕跡;有人覺得即使限制最少280呎,居住空間仍然不足夠,政府應要再增加多點。 售出單位為晉嶺中高層B室,座向東北,採開放式間隔,實用面積約217平方呎。 文啟光稱,單位以 455萬元放盤6個月後獲外區客接洽,議價後減價27萬元,以約428萬元成交,實用呎價約19,724元。 據了解,買家為首置客,心儀單位樓齡新兼設有獨立廚房,睇樓1次即拍板入市。 是次介紹的是一個位於屯門一個私樓單位,單位面積僅得 250 平方呎,80 後的女戶主成功「上車買樓」,可以擁有一個自己的 Dream House。 對於單位的設計要求,她希望可以在細小的空間內,清楚地分隔出睡眠和活動區域。
納米樓樓價: 香港仔車禍慘死43歲法籍鐵騎士來港近廿年 主理三間著名法菜餐廳
香港置業研究部董事王品弟指出,臨近年底,樓市通常回軟,但去年全年樓價仍上升,買賣合約宗數亦按年增加,近日新盤映築再開售,銷售成績仍理想,故不代表樓市轉勢。 【香港樓市2022】有專家預期今年二手樓價跌5至10%,近期二手樓市湧現移民盤、減價盤,不少準買家趁機執平貨,綜合多位專家教路,要留意九大要點。 除了納米樓,公屋及居屋單位也是不少市民的上車之選,於市場上同樣有價有市。
納米樓樓價: 納米樓怎樣煉成?十年翻百倍成因、納米樓投資前景
當中面積一百三十一方呎的開放式單位,每呎居然索價二萬一千七百五十六元,貴過港島藍籌屋苑太古城,叫人咋舌。 曉岸(448伙)為例,2017年入伙時,個別單位呎租逾80元,創全區新高。 凱岸(514伙)近日入伙,租盤存量急增,即時拖低區內租金水平。 曉岸2座低層E室,實用面積203平方呎,2年前月租1.3萬元。 近日換租客,業主減租至9500元租出,兩年間跌價27%。
納米樓樓價: 納米樓
唔係啩, 呢啲咁唔人道嘅細樓, 係香港發展商k型發展諗出嚟嘅, 整到越細間容易賣出去, 保證自己有一定嘅錢 … 作者簡介:劉兆昌為資深地產傳媒人,自1988年起投身地產傳媒採訪工作,見證香港樓市大時代三十年變化,曾任多間傳媒機構地產版主管,為香港傳媒界第一代地產版從業員,並曾於2010年出版首本買樓入門書。 明知細單位仍有價有利,新盤市場乃維持單位越細呎價越高的定價策略,持久有效,如新地天水圍 Wetland Seasons Bay1期自8月中銷售至今已累沽908伙,套現逾60億元。 過去多年,納米樓的售價走勢俏,一直跑贏大市,旨因相對銀碼細相對容易上車,受上車客歡迎,但亦同時遭人詬病,走回頭路,同時成為國際話題,高價劏房.. 中原陳彥榮表示,元朗區2月累錄約80宗二手買賣,快將追平上月全月84宗水平。 該行陳鴻霆指,馬鞍山區本月暫錄約90宗,按月升約20%。
納米樓樓價: 納米樓還有市場嗎?
另外,九龍城AVA55一個低層開放式單位,面積166平方呎,剛以8000元租出,創九龍區入伙新盤新低租金紀錄,可見納米樓租金愈搶愈平。 「維峯.浚匯」設有3,060平方呎住客會所,提供健身室、工作共享空間、閱讀廊、多用途活動室、燒烤設備及宴會廳等設施。 交通方面,離港鐵炮台山站約5至7分鐘步程,就近英皇道及電氣道有電車及多條巴士及小巴路線。 而且特色單位往往能吸引追求與眾不同的買家,難以以市場價格作比較,假若買家遇上心頭好,往往願意以高價認購,故帶動單位出現高市價,甚至新高價成交。
納米樓樓價: 上車盤
在現行政策下,首期預算有限的買家一般傾向購買較小型單位。 如政府能放寬申請高成數按揭貸款的樓價上限,同時提高超出樓價上限,特別是1,000萬元的物業的可申請按揭貸款成數,將有助增加置業人士的入市選擇。 所以,大多數人只會買一次名車平價版,之後就怕怕,納米樓的情況也是一樣,以往地產商見九成按保不能高於400萬元,於是便大量推出售價不高於400萬元的納米樓,銷售情況亦不錯。 其實,納米樓好似名車平價版一樣,不能通過時間考驗,結果也是一樣,我從未聽過有人打算買第二間納米樓。 納米樓是指實用面積200呎以下的住宅單位,其中屯門菁雋單位最細面積只有128平方呎,成為全港最細的住宅單位。 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納米樓通常以開放式單位設計,廚房、睡覺及生活空間位處於同一空間,部份單位亦設有迷你露台。
納米樓樓價: 私樓限呎︱代理料納米單位奇貨可居 按揭業界:或影響銀行取態
利嘉閣黃偉樂表示,上述單位為錦豐園1座中層A室,實用面積約340方呎,有裝修,原先叫價約460萬元,由於同區500萬元以下放盤減少,累減10.2萬元沽出,呎價約13,229元。 原業主2020年2月以515萬元購入,3年辣招稅屆滿即轉手,帳面虧損約65.2萬元。 他又指,新條款與以往「限呎」的功能不同,但無疑會推高單位入場門檻,日後若發展相關項目要推出市場可負擔的單位,估計需要調整定價策略。 根據代理統計,去年全年共有51個新盤推出,有200呎以下單位供應的項目佔10個,涉及約310個單位,有250呎以下單位的就有18個項目,涉及1700多個單位,佔全年推盤量近10%。
納米樓樓價: More in 上車:
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顯示,本港7月樓價按月連升7個月,升幅再度加快,逼近歷史高位。 7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96.3,按月升幅加快至0.46%,按年升幅亦加快2.83%,今年以來樓價累計升4.3%。 納米樓樓價2025 樓價指數距離2019年5月創下的歷史高位396.9,只相差0.15%。 近日有消息指,有中小型銀行考慮停做納米樓按揭,主要是因為納米樓的呎價過高,而且又可以承造九成按揭,樓價一旦下跌,銀行便承受風險。
納米樓樓價: 香港樓市2022|樓市轉勢視乎息口走勢
今趟香港樓市2022表現,會否跟上述兩年相似呢?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表示,現時情況跟上述兩年都不太相似,因1997年是全融危機,今時今日無論是市場或財經機制運作良好。 不過,威格斯資產評估顧問公司執行董事張宏業對樓市轉勢有另一種看法,樓市是否轉勢要視乎息口走勢而定。 另一集就不是租盤,而是年僅30歲的業主,去年以413萬購入1個深水埗面積只有204呎的「納米樓」,背山面海,供樓佔入息約三分一。 十大屋苑下年度的應課差餉租值,全部錄得升幅,約由百分之三至八不等。 其中,港島南區的海怡半島差餉租值升幅最多,高達百分之八。
另外,郊區居住密度低,尤其村屋面積比較大,天台、平台價值未必太高,然而在市區,居住密度高,天台、平台只要包裝得漂亮,價值自然大升。 根據政府統計署的數字,15-24歲入息中位數為13000元,25-34歲組別的入息中位數為20000元,而香港大學畢業生年齡為21-22歲。 外邊景觀則以望街市景及唐樓景為主,窗台旁放置了一張雙人床,而另一邊就是廚房。 納米樓樓價 對於百多呎的單位來說,能夠設有間隔牆的梗廚實在很難得,以至洗手間內設有浴缸,而並非企缸,也大大提升了單位實用程度。
納米樓樓價: 屯門納米樓: 今年「納米樓」佔一手供應達6成 10盤細過200呎
鑒於香港與很多其他國家及地區不同,並沒有實施「最低居住空間標準」 – 即是指政府並沒有規定, 一個人居住的單位最低要有多少面積。 香港地少人多,越來越多新的樓盤均設計成「納米樓」。 不過其實要完善地裝修納米樓,可以做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也相當考設計師的功力。 是次這個僅得 250 呎的單位,設計師善用了高樓底是建設,加建了一個「閣仔」,可以作為戶主的睡房,成功將單位變成 1 房 1 廳設計。 該行溫旭銘亦稱,元朗蝶翠峰13座中層A室,實用面積約520方呎,兩房間隔,議價後共減58萬元,以570萬元沽出,呎價約10,962元。 原業主於2018年8月買入單位,因需要換樓而沽貨,持有單位約4年帳蝕30萬元。
納米樓樓價: 【按揭拆局】新樓VS二手 納米樓按揭申請全攻略
由於菁雋遠離市中心,加上呎價貴絕屯門區,而佳源又未有如其他發展商提供高承數按揭「幫」準買家上車,銷情慘淡自是意料中事,至今僅賣出區區兩伙,與凱滙熱爆銷情差天共地。 納米樓樓價 納米樓樓價2025 其中住宅樓層每層設9個單位,合共提供216個單位。 單位面積由175至302平方呎,間隔包括開放式、1房2廳、1房2廳(連套房)三種,全部採用開放式廚房設計,大部分配置露台。
納米樓樓價: 物業估價遭「彈弓手」調低 轉按觸礁 業主3招【星之谷專欄 &…
原業主2013年一手買入價1,865萬元,賺335萬元或18%離場。 本港疫情轉趨緩和,雖然「限聚令」延長,卻無阻近期樓市的暖意。 買家再度出門尋寶,特色單位成為被追捧對象,發展商更爭相推售搶客,部分成交更創出新高價紀錄。 銀行批核納米樓按揭與二手樓按揭一樣,要決定最長還款期,需要計算借款人的年齡以及物業的樓齡,兩者通常均以「75減」計算。 按業主於2019年8月266.8萬元一手買入價計,持貨3年,現沽貨帳面蝕約22.8萬元或8.5%。 納米樓樓價2025 恒基在北角馬寶道的「君譽峰」三年前開售,當時我們已叮囑大家需小心處理遠期樓花,因為需跟發展商打賭未來樓價升跌幅。
早前政府計劃屯門一塊住宅地加入限呎條款,單位實用面積不得少於26平方米,相當於大約280方呎,以控制私樓市場的納米樓供應量。 但市場相信限呎會刺激納米樓樓價上升,仲量聯行研究部資料顯示,2022年納米樓,實用面積不足215平方呎單位的落成量將會較去年增加1倍。 納米樓樓價2025 至於同為沙田區的新樓星凱‧堤岸,面積最小的蚊型單位228呎,當中又以1座7樓C室的單位開價最低,售價496.2萬元,呎價21,763港元。 雖然星凱‧堤岸的呎價較高,但樓價足足低了一百萬,因此不少年輕人也抱著納米樓也「上車先」的心態。
尚璽樓高22層,每層設4個單位,合共提供76個單位。 單位面積由158至193平方呎,間隔全屬開放式並以開放式廚房設計,不設供煤氣喉。 物業周圍主要為舊樓及工廈,中低層單位景觀以望樓景為主,中高層單位視野或較開揚。 「城.點」樓高23層,每層設12個單位,合共提供204個單位。
【彭博】– 聯儲會理事Michelle Bowman表示,聯儲會應該繼續提高利率以降低仍然「太高」的通膨。 Bowman周五在一次活動上表示,「我認為我們沒有看到我們需要看到的,特別是通膨方面。我們將不得不繼續提高聯邦基金利率,直到我們開始看到明顯進展」。 Bowman的言論與本周其他聯儲會官員的觀點一致。
納米樓樓價: 納米樓的定義
英國1月零售銷售出乎意料按月升0.5%,市場原先估計跌0.3%。 英國國家統計局表示,繼去年12月急跌後,1月零售銷售略為回升,但整體趨勢仍然下跌。 統計局指出,價格下降帶動燃料銷售增加,減價促銷亦推動網上零售、珠寶、化妝品、地毯及傢俱銷售表現。
長沙灣曉悅開放式單位,以蝕本價放售,再劈價至352萬元售出,約4年帳面貶值近20%。 以長沙「AVA 61」一個高層C室,實用面積只有約150方呎開放式單位,以356萬元易手,以呎價竟高達23,733元,創該盤二手呎價新高。 原業主於2017年以約333萬元購入,帳面升幅約6.9%。 納米樓市場近年確實不被市場睇好,除了因為面積只有200餘呎,甚至只有150呎,不太受租客歡迎外,發展商對有關市場日趨審慎,減少興建令市場響警號。 踏入2022年1月,二手市場湧現不少減價盤,如港島藍籌屋苑太古城有兩房單位減至低於1000萬元成交,嘉湖山莊亦有單位成交實用呎價低於1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