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研究和分析都指出,現代的家庭面對多重壓力,功能不斷被削弱。 正是如此,我們更要支援家庭,讓其在可能範圍內發揮其功能,而非以社會取代家庭的功能。 當年,就算提出對有經濟需要的人提供援助,都會受到嚴厲批評。 合資格是項特別津貼人士可領取最多一次過2,500元的安裝費,或最多每月100元的服務月費。 如兒童的父母為非香港居民,而又未能親自照顧在港出生和居住的子女,父母應該作出妥善的安排,包括委任合適的照顧者,以照顧兒童在生理、心理和情緒上的發展需要。
- 當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推出公共年金計劃時,政府便調校領取長生津資格,讓長生津與公共年金可以作出配合,加強長者的退休保障,詳細的討論可見於2018年5月6日的網誌。
- 如兒童的父母為非香港居民,而又未能親自照顧在港出生和居住的子女,父母應該作出妥善的安排,包括委任合適的照顧者,以照顧兒童在生理、心理和情緒上的發展需要。
- 房委會只接受於申請期內(即2023年7月31日至8月14日)遞交的「出售居者有其屋計劃單位 2023」(居屋2023)及/或「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2023」(白居二2023)申請。
- 2 在綜援制度的家庭總需要,是指這個家庭最高可以領取的援助金額,當中主要包括了標準金額、租金津貼及其他特別津貼和補助金。
- 在決定一個家庭是否符合資格領取綜援時,社署會考慮整個家庭的資源和需要。
- 為協助受到失業影響,而令家庭收入下降至不能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人士,不論是從公援至綜援,都是這個制度的功能。
現屆政府調整長生津的領取條件,配合公共年金的推行,有助未來可以讓更多的長者可以「脫貧」。 綜援計劃為受助人提供安全網,以應付生活上的基本需要,包括食物等開支,一般市民不能同時領取綜援及食物援助。 然而,受助人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以致迫切需要短期食物援助,社署會按個別情況酌情處理。 如有需要,辦事處職員會直接向轉介機構作出查詢,及/或向本署有關的服務科或醫院管理局尋求意見,以協助辦事處考慮及審核其申請。 如涉及更換或維修較早前已獲批津貼購買之用品,受助人須提交上述認可的醫療人員的推薦書及其他證明文件以供查核。 符合以上資格的受助人,需要在使用該服務前先向辦事處查詢,以確保受助人符合申領資格。
綜援計算機: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
14若以強積金管理局最近公布的過往20年平均回報率5.1%計算,則月入7,200元,供40年強積金,退休時便會約有109萬。 每日更新針對市場變化的投資分析,即使大熊市都搵到贏錢方法! 經一亦定期專訪不同投資猛人為你指點迷津,深入淺出拆解脈絡。 在取得香港居民身份後,在香港總共居住滿一年(即由取得香港居民身份至申請日前)。
為了讓更多失業人士可以獲得支援,政府由今年6月開始透過綜援系統提供具時限(為期6個月)的「失業支援計劃」。 在這個「失業支援計劃」下,健全人士的資產上限加倍,以一個4人的健全人士住戶的限額為例,便由88,000元增加一倍至176,000元。 職津依據工時分三層,即非單親住戶每月工時要求為144、168及192小時,而單親住戶為36, 54及72小時。 以入息為香港從事經濟活動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150%或以下的住戶為例,如達上述工時要求,便可分別獲得每月1,000、1,200及1,400元全額津貼2。 此外,住戶中每名合資格兒童可獲每月1,400元的兒童津貼。 以一個每月收入低於22,400元的四人家庭為例,如當中包括兩個兒童,每月便可獲得最高4,200元。
綜援計算機: 家庭成員中有健全成人的個案
申請表連同繳付申請費的劃線支票或銀行本票及《綠表資格證明書 – 祇適用於出售居者有其屋計劃單位》正本,郵寄或於上述特定辦公時間內送交居屋銷售小組。 詐騙綜援個案有惡化的趨勢;根據社會福利署的統計,經深入調查後確證有詐騙成分的個案2001/02財政年度236宗、總金額涉及1100萬港元,2004/05年則有665宗,總金額涉及3960萬港元。 在領取綜緩期間,受助人需在香港居住,但可享有離港寬限(即前往內地、澳門或海外國家/地區),如離港日數不超出有關期限,受助人可領取的綜緩金額將不會受到影響。
「公共年金」的概念在微觀上可以改善退休長者的生活質素,宏觀上有助維持整體社會的消費能力。 由於不少長者在退休時有一筆的退休金(如強積金),但由於不知是否足以應付長年退休生活,不少會節衣縮食;在人口高齡化,退休人士所佔比例上升,上述節衣縮食的集體行為,在宏觀上便會對整體消費力上做成壓力。 在上屆政府最後一份的施政報告便提出要「研發金融產品,讓長者善用資產,以增加退休後投資收入的穩定性」。 職津分三層:全額、四分三額及半額,收入上限分別為每月不高於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之50%、60%及70%。 綜援計算機 一般來說,前者(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會較後者(所有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為高。
綜援計算機: 最高瀏覽
換言之,除了領取四分三額或半額職津的住戶原來的收入相信都已經是超越貧窮線之外,部分領取全額職津的住戶的收入也會超越貧窮線,所以只有部分領取全額職津及收入低於貧窮線的住戶能夠在數據上視作獲得政府幫助而脫貧。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職津除了協助有需要人士脫貧外,兼有「防貧」的作用,有助減低收入不均的情況。 補助金則包括長期個案補助金、單親補助金、社區生活補助金、交通補助金和院舍照顧補助金。
合資格的遺產承辦人必須向辦事處提交有效的遺產承辦書及相關單據正本,本署在確認其資格及合格領取的款項後,才可申請補發有關款項。 目前,綜援計劃下的援助金大致可分為標準金額、補助金和特別津貼。 不同類別的受助人會獲發不同的標準金額以應付其生活上的基本需要,例如食物、衣服鞋襪、燃料電費和耐用品。 巿民對香港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制度有不少誤解,要減少這些誤解亦只能不斷解說,甚至要重複解說。 我在2020年4月26日的網誌曾作一些解說,不過傳媒對於解說部分沒有興趣,並沒有報導。 過了不久,在立法會又聽到有議員說甚麼「有手有腳,唔想申請綜援」。
綜援計算機: –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
雖然我每次聽到這些語帶侮辱領取綜援人士的說話都有些「火滾」,但總是要忍,盡力解說。 申請長者生活津貼時,申請人年齡必須為65歲或以上,以及資產及入息必須低於津貼計劃的限額,方能通過資產審查和入息審查。 租金津貼是按合資格的家庭成員人數計算,受助人可獲發的租金津貼金額為實際繳付的租金或按合資格的家庭成員人數可得的租金津貼最高金額,兩者以金額較少者為準。 然而,所有受助人均須提供住屋開支證明(如租單、租約、收據、轉帳證明等)以申領租金津貼。 在特殊情況下,例如有關兒童在香港沒有合適的親友照顧等,社署會酌情考慮容許兒童獨立申請綜援。 如有需要,社署會考慮以社署轄下服務單位的社工擔任受委人,並以社署署長法團戶口為有關兒童管理綜援金。
綜援計算機: 經濟狀況調查
申請人可親自前往其區內的 社會保障辦事處、或用電話、傳真、電郵、郵遞或網上表格方式提出申請,或由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 在接到申請後,社會福利署(社署)職員會安排約見申請人和進行家訪,以查核申請人的實際情況及所提供的資料。 3上屆特區政府便進行有關退休保障檢討及諮詢,結果訂立了三項重要政策:設立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取消強積金與遣散費/長期服務金的「對沖」及成立公共年金。 以2019年6月底時有54.7萬人領取長生津作參考,領取長生津從而脫貧人數的只有15.4萬人,主要原因是單靠長生津金額本身10不足以脫貧,上述脫貧的數字中,是要住戶有其他收入,加上長生津收入才高於貧窮線。
綜援計算機: 個案類別
當然,由於強積金只實施了21年,更因現時仍可以用僱主的強積金累積金額抵銷遣散費/長期服務金(「對沖」),所以現時退休人士可獲100萬或以上強積金的人數不多。 綜援計劃的目的,是以入息補助方法,為那些在經濟上無法自給的人士提供安全網,使他們的入息達到一定水平,應付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由於不同情況的人士(兒童、成人、長者、單親、殘疾人士等)都有不同的需要,加上不同的政策考慮,在綜援計劃下,他們的「基本需要」都有所不同。 2004年1月1日起,申請人必須在香港居住滿7年,並在申請前一年內離港不多於56日。 非法入境者以及並非以定居原因而在香港居留的人士(如外勞、旅客等)均不符合申請資格。
綜援計算機: 長者生活津貼:
如申請人未滿18歲而沒有家長或法定監護人,或申請人年滿18歲但經醫生證明身體狀況不適宜親自提出申請,其申請可由社署署長委任一名受委人代其辦理。 低津/職津的成立及持續改善,便是為較低收入的在職住戶15,特別是育有兒童的住戶,提供財政支援。 由於部份領取職津住戶的原收入已高於貧窮線,所以職津除了扶貧外,同時有助防貧,減低收入不均。
綜援計算機: – 社會保障
倘若父母把子女交託予在港的親友照顧,他們必須確保親友能肩負起全面照顧和經濟上支援兒童的責任。 如親友的家庭有經濟困難而需要申請綜援,親友可以家庭為單位(包括該兒童)提出申請,社署會以家庭為單位審核計算及發放綜援金。 綜援計算機 1968年,社會救濟不以現金援助,一家四口只提供20斤米/月(當年絲苗米0.12元/斤)。
綜援計算機: 申請時須遞交的文件(只適用於親身或郵寄遞交)
以上述的四人家庭每月9,000元收入的例子計算,綜援給予的每月援助(11,000元)較職津(最高4,200元)為高,其中最重要的分別在於申領綜援的資產上限較申領職津的資產上限低。 以恆常的綜援制度計算,一個四人家庭(兩名成人、兩名兒童、全數是健全人士)計算,資產上限為88,000元,而職津四人家庭的資產上限則為548,000元。 社會福利署早前公布,由今年2月1日起,將調高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的標準項目金額,以及公共福利金計劃下的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包括「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下的高齡津貼和長者生活津貼)和傷殘津貼金額。 表二顯示於2019年2月1日的每月平均綜援金額,除了一人住戶外,其他住戶人數住戶的每月平均綜援金額略低於2019年的貧窮線8;換言之,單靠綜援只能幫助部分受助住戶脫貧。
綜援計算機: 家庭綜援月入2.2萬元? 社署:平均每月1.4萬元
有意申請的人士,請參閱「 綜援計算機2025 綜援長者廣東及福建省養老計劃」小冊子(PDF)或向所屬的 社會保障辦事處查詢。 綜援計算機2025 如有需要,社署會向衞生署署長/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索取醫事報告,以及向申請人的僱主和前僱主查詢。 社署亦會向入境事務處、其他政府部門和團體(包括銀行)查詢申請人及其他家庭成員的有關資料。 提提你:攪珠後,房委會將會編配申請者的審核資格次序,並邀請次序較優先的申請者遞交「入息及資產申報表」及其他證明文件(如收入、資產及家庭關係等)。 1 在職津計劃下,入息限額是以從事經濟活動的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計算的。
綜援計算機: 長者綜援(綜合援助):
惟當局於2008年檢討政策,建議18歲以下者不可獨自申請,必須由父母或照顧者代為申請。 由於大部分退休長者,沒有固定收入,在貧窮線只考慮收入的局限下,不論有多少資產,也會較易被界定為貧窮。 《2019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指出,在2019年,恆常現金政策介入後,仍有39.1萬名長者被界定為貧窮11。 不過,我們留意到在過往的調查,如在於2018年的調查中,居於沒有領取綜援住戶而被界為貧窮的長者,有80.6%表示沒有經濟需要12。 這或反映貧窮線是由於只考慮收入,便會將那些可能是有資產但沒有穩定收入的長者界定為貧窮。 公共年金的設立,目標之一便是協助退休長者將部分資產轉變成穩定的收入。
綜援計算機: 申請資格
在受助人成功追討贍養費後,社署會與他們商討,以按個別情況適當處理是否會調整其綜援金額的問題。 如綜援受助人經公共醫療機構醫生證明為需要經常護理,並經社署社工了解受助人的情況及其家庭的支援後,如獲推薦受助人可獲發「特別護理費津貼」,以支付他們在家中使用特別護理服務必須的費用,包括聘請照顧者必須的實際開支。 綜援計算機2025 2 在綜援制度的家庭總需要,是指這個家庭最高可以領取的援助金額,當中主要包括了標準金額、租金津貼及其他特別津貼和補助金。
綜援計算機: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執行事項問與答
社署會為有關受助人提供適切經濟援助,包括在有需要時轉介受助人到相關綜合家庭服務中心,以便為他們提供適切的協助。 然而,所有受助人均需提供住屋開支證明(如租單、租約、收據、轉帳證明等)以申領租金津貼。 長者生活津貼及公共年金的配合,便可以為長者提供一個穩定收入,更可補足現時不少退休人士的強積金未足以滿足的基本生活需要。 綜援計算機 綜援計算機 日後,要加強退休保障,首要的便是推行計劃中的取消「對沖」及強化強積金的制度(包括推行積金易以減低強積金的管理成本、為低收入僱員代供強積金等)。
綜援計算機: 申請綜援或現金津貼
符合資格的受助人亦可獲發放特別津貼(例如租金津貼、水費及排污費津貼和就學開支津貼),以應付其個人或家庭的特別需要。 對於有工作能力而沒有工作的人士,綜援制度提供多方面的支援及特別津貼,以鼓勵及協助他們就業。 我在這裏特別要講解其中一項,即在今年2月1日起增加了豁免計算入息的上限,由過往的每月2,500元,增加至4,000元。 在計算綜援受助人可領取的綜援金額時,社署會先評估他們的認可需要,若申請人有可評估收入(包括贍養費),便會作適當扣減。 如受助人已提供的資料(例如有否收到贍養費或所收到的贍養費款項)有任何改變,便須向社署申報。 在受助人未能成功追討贍養費之前,社署不會因應有關贍養費而扣減其可獲的綜援金額或停止發放綜援。
綜援計算機: 香港各項老人院資助、養老計劃總結:
申請日前多達56天的離港日數(不論連續或間斷),亦視為在港居住。
綜援計算機: 申請時須遞交的文件(只適用於親身或郵寄遞交)
非居於院舍而年老、殘疾、經醫生證明為健康欠佳的受助人或年齡介乎60至64歲身體健全的成人受助人,每月可獲發社區生活補助金,為他們留在社區生活提供更有利的條件。 如受助人從其他途徑獲得任何資助,應立即向辦事處申報,以免影響其應得的援助金額。 個別特別津貼金額只發放予合資格的綜援受助人,如有任何疑問,請向辦事處職員查詢。
如受助人因行動不便,社署職員可安排家訪,以協助辦理申領特別津貼的手續。 年齡介乎15歲至59歲、身體健康健全的申請人必須同時接受社會福利署的自力更生支援計劃,積極尋找全職工作。 12這項資料在近年調查有一個明顯的趨勢,便是有愈來愈高的百分比貧窮長者表示沒有經濟需要:2015年為67.9%,2016年為71.4%及2017年為80.1%。 從每一年數字的變化中,最明顯的是這些雖然被界定為貧窮長者,比例上愈來愈多是有領取長生津。 換言之,雖然單是領取長生津,在統計上仍未脫離收入貧窮,但不少都認為自己沒有經濟需要。 或許有人說「有手有腳、有骨氣」不申領綜援,但領取綜援的朋友同樣「有手有腳、有骨氣」,更是能屈能伸,大部分領取失業綜援的家庭都只是短暫需要社會的支援,渡過難關,便能自力更生。
這也是何以2019年年中領取綜援人數約為31.8萬,當中只有約一半人,即15.5萬人,可以脫貧的原因。 不過,要留意的是,在2019年的綜援計劃下,領取綜援人士若有工作收入,每人最高可獲豁免計算2,500元,換言之可讓更多住戶脫貧。 特區政府於2012年底重新成立扶貧委員會1,其中一個重要的決定便是訂立官方貧窮線,協助分析本港貧窮情況的形態,制定扶貧政策及檢視其成效。
到2017年,長生津讓14.2萬人脫貧及降低整體貧窮率2.0個百分點。 申請表連同繳付申請費的劃線支票或銀行本票,於辦公時間內送交九龍橫頭磡南道3號香港房屋委員會客務中心第二層平台申請分組「長者租金津貼計劃」專責小組。 綜援資助及老人院綜援金額每月由 $4,060 至 $11,070 不等,另外根據綜援長者的需要設有額外特別津貼。 受助人從新工作賺取的首月入息,可獲全數豁免計算(即無須扣減綜援金額),但受助人必須在過去兩年內未獲此項豁免。 綜援計算機 對於 已領取綜援滿兩個月的個案,不論受助人的類別,可享有豁免計算入息的安排。 如綜援受助人找到工作,可享有豁免計算入息的安排,即部份入息可獲豁免在綜援金額中扣減。
若以上述綜援例子中的四人家庭計算,每月便有最高13,200元(9,000元+4,200元)應付生活開支。 不同類別的受助人可以按其個別情況領取每月發放或一次過發放的特別津貼(例如租金津貼、學費津貼、特別膳食津等),以應付個人或家庭的特別需要。 在決定一個家庭是否符合資格領取綜援時,社署會考慮整個家庭的資源和需要。
有關個別個案所獲發的援助金額,請向 社會保障辦事處的職員查詢。 為鼓勵受助人就業和繼續工作,社會福利署(社署)設有「豁免計算入息」的安排,即在評估受助人應得的綜援金額時,無須在援助金額中扣減的工作入息。 年齡介乎12至64歲並經醫生證明殘疾程度達100%或需要經常護理的嚴重殘疾人士,每月可獲發交通補助金,以鼓勵他們多些外出參與活動,從而促進他們融入社會。 有綜援的受助人及其合資格的同住家人,凡他們所擁有的非自住物業均須納入資產計算,以確定他們是否符合資產審查以領取綜援金。 2011年,擁有碩士學歷的梁健鵬因為畢業後一直找不到工作,而申請每月領取1,830港元度日。 中大碩士梁健鵬失業事件被香港傳媒報道後,引起了香港社會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