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只剩下炮台的圍墻及營房,但依然感受到這裏的歷史痕跡,而且仲可以俯瞰到東龍島海蝕岩洞的漂亮景色! 而炮台遺址前有一間石屋展覽館,介紹炮台歷史及展出照片,非常值得參觀。 島上有數間士多,包括近碼頭的合全士多,以及營地旁的南園士多和假日士多。 聽士多老闆說,他們的生意很受天氣影響,天氣太熱或雷暴下雨就幾乎會無生意。
- 南丫島舊稱為「博寮洲」,由於它的形狀和樹椏相似,故被稱為「南丫島」。
- 與伴侶一起來的你,更可以到旁邊的海濱白教堂打卡影相,浪漫迷人。
- 在東龍島露營可以選擇在非政府營地(近燈塔)或政府營地(近炮台),兩個露營地點各有特色。
- 此航線主要使用1艘木製雙層街渡(永業三,Wing Yip 3,擁有授權證明書號碼:A4003,可載122人)航行,該船不設任何空調設備。
香港仔水塘這條行山路線,是一條適合一家大細、情侶輕鬆的市區行山路線。 這次介紹由近香港仔的海鷗樓出發,到灣仔方向的行山路線。 只需短短約兩小時便可觀賞香港仔水塘景致,適合即興及新手的行山路線。 碼頭出發,由左向右行,先熱熱身行去看炮台,再動真格,漸行漸累,卻看到潛龍吐珠、噴水岩等懸崖絕壁,更有鹿頸灣的開闊景致,又有古石刻,故事多多。 由於東龍島的非政府營地沒有任何露營設施,露營人士想去廁所、冲涼和使用水源都必須回到假日士多。 露營人士去假日士多冲涼凍水免費,而熱水就要收費。
平日往東龍島: 三家村- 東龍島
通常行山人士遊覽東龍島,都會選擇環島行,約需3小時。 白崖位於東龍島的南端,需要由環島山徑轉往鹿頸灣,再經過無線電站,最後攀爬岩石落海邊的岩岸,才去得到這片白色的岩壁。 落白崖的路線難度較高,需要手腳並用,不宜新手嘗試。 平日往東龍島2025 來一次絕對不夠,跟媽媽來了一次,下一次又想帶閨密來拍攝文青照片,然後又想和男朋友靜靜地坐在大石享受二人世界。
- 到達碼頭後,沿小級走上會看到士多,並有清晰的手繪指示牌,指示前往東龍島不同景點的方向。
- 一個堅持做100%原創內容、拒絕內容農場嘅網站,提供最真實、最貼地、最新吃喝玩樂資訊,一個Follow一個支持。
- 1979年1月,西貢東龍洲石刻被列為法定古蹟。
- 另外,這航班只會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行駛,大家除非自己有遊艇吧,否則就不要妄想平日到東龍島玩了(而且士多平日也不會開放的)。
- 下山時可經過東龍洲最南端、建於1940年代的南堂尾燈塔和鹿頸灣。
- Uwants.com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又名東龍島,舊稱南堂島,是香港西貢區最南端的島嶼,位於清水灣半島以南,香港島小西灣之東南,島嶼面積2.42平方公里。
- 而現時前往東龍島可從兩個地方搭乘街渡渡輪:(1)位於鯉魚門的三家村碼頭以及(2)位於西灣河的筲箕灣避風塘碼頭。
往下走至分支,先右走至鹿頸灣的發射站及附近的山崖,及後返回分支向右續走。 假日士多位於炮台營地附近,是島上最熱門的士多,亦是行山補給站。 這裏販賣乾糧和飲料,亦有餐蛋麵、水餃等熟食供應,可在此補充體力,稍作休息。
平日往東龍島: 交通
時間充裕的話,不妨來個環島遊,直接向右走先看石刻,然後沿路行到鹿頸灣,上山頂發射塔,再沿小徑下山到露營區,參觀完炮台再回到起點。 臨走前到碼頭附近的士多歇息嘆下午茶,愉快度過完美周末。 白崖是東龍島較隱秘的景點,遠離環島山徑,較少行山人士前往。
此石刻高約1.8米,長約2.4米,為現時香港境內所知最大的石刻。 平日往東龍島2025 東龍島四周環海加上處處斷崖,路線中不少地方都能看到浪花拍岸的壯觀現象。 平日往東龍島2025 而且這裏更是天然攀岩勝地,假日隨時能親眼看見這款極限運動。 與該等網站並無任何關係,因使用或誤用該等網站導致的損失,我們概不負責。 2022年1月更新:營運西灣河至東龍島街渡公司在社交媒體發佈農曆年初一及年初二暫停服務。 背包豬和小白提醒大家,要從西灣河乘搭直達船去東龍洲,必須留意西灣河登船位置,不是在西灣河碼頭上落船,而是鄰近西灣河碼頭的避風塘梯位。
平日往東龍島: 前往東龍島交通資訊:
不過在此走出去要比較小心,因為是碎石路,不小心會出意外的!! 但走出去就可以看到壯觀的懸崖及清澈的海水,加上開揚的風景,危險一點也是值得的。 東龍島從前是軍事重地,因此島上仍有不少戰期的遺跡。 東龍洲炮台是康熙年間為了防禦海盜而建,現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跡之一。 東龍島的白崖據說是經由人為加工而成,目的是為了導航船隻及防止大船撞山閣淺。 崖石上的石灰粉令崖變成白色,乍看之下就像極地中的雪山,最近成為了非常熱門的打卡熱點。
平日往東龍島: 西貢最南端的天崖海角
她表示全程行了5.5公里,包括拍照花了3小時。 皆因東龍島以前是軍事重地,島內仍然有不少戰期的遺物,是個具有歷史感的小島。 平日往東龍島 從燈塔往回走到達營地和燒烤場後,可到旁邊的清代炮台展覽室,炮台區因其歷史價值及獨特的地貌,所以被列為特別保護區。
平日往東龍島: 最新上載路線
如果你是行山新手又沒有裝備的話,可以先遊覽東龍島,選擇環島行,大約需時3小時,但路程較為輕鬆易行。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平日往東龍島: > 香港好去處搜尋
這座白色燈塔四面環海,美得像身處外國一樣,是熱門的打卡景點。 燈塔與岸有小橋與連接,在風浪較少的時候,可近距離打卡影相。 愈來愈多香港人對行山產生興趣,不過對於行山新手來說最擔心一定是如何挑選合適自己的路線。 Klook 小編精選10大行山新手必行路線,全部3小時內可以完成,屬初級難度。
平日往東龍島: 香港志
從東龍島地圖所見,從南堂碼頭出發,向右邊走到東龍島南端可去瞭望台、鹿頸灣和南堂頂等沿海路線景點。 平日往東龍島 從碼頭向左邊走則是東龍島北面方向,可到達營地及燈塔、炮台和噴水岩等熱門打卡景點。 想向難度挑戰的則可選擇環島遊,向另一法定古蹟景點東龍石刻出發,然後行經鹿頸灣,再走上島上最高處南堂頂,浴山路走回北邊景點,最後回到碼頭。 不過大家要注意,環島路線需時近四小時,出發前要預留時間,以免錯過回程船。
平日往東龍島: 東龍島活動推介 – 露營⛺
登岸之後,我便去考察島上建於清代的東龍炮台和推定刻於三千年前的東龍洲石刻。 南宋時,九龍蒲岡村林姓林松堅、林柏堅駕駛艚船出海遇到颱風,船毀貨失。 他們兩人力挽船篷,緊抱船上祀祭的林氏大姑神主,浮到東龍洲(南佛堂),安全脫險。 平日往東龍島2025 他們認為這是神靈保佑,便在南佛堂修建了「祭祀林氏大姑的神廟」。
平日往東龍島: 交通船期資訊
從三家村到東龍島的船程約需30分鐘,遊人必需留意來回班次的時間以免大意錯失船程。 行山、露營及打卡之餘,到東龍島必試的美食,當然是假日士多! 平日往東龍島 這裏同時是行山露營補給站,售賣飲品、乾糧及熟食如餐蛋麵、水餃等,主打韮菜餃與冬菇餃,可以讓大家稍作休息,補充體力。
平日往東龍島: 歷史及古蹟
您可以隨時聯絡我們的資料保障主任,免費取消訂閱並要求停止使用您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用途(詳情見 「私隱政策聲明」 中的「直接促銷」一節)。 位於東龍島北部,與清水灣鄉村俱樂部隔海相望的東龍炮台(南堂炮台),在清代曾是扼守海道的險要之地。 清康熙六十一(1722)年前,清廷已於佛堂門設南堂炮台(在今東龍洲),歸大鵬協水師統轄,設把總一名、防兵25名,以禦海氛。 至嘉慶十五年(1810年)以孤懸海外、補給困難等原因裁撤,移建九龍寨城海旁。 近兩年疫情嚴重,長假期離港旅遊的人潮已不復見。 在過去的假期,深感「行山莫待好年華」,讀萬卷書,尚要行萬里路,親歷其境,方驗書中真切。
東龍石刻是香港最早有文獻記載的石刻,1819年已有記錄。 東龍島船期不同,去東龍島最早出發班次是由三家村開出的班次。 平日往東龍島2025 回程在東龍洲碼頭開出的航班,星期六日假期兩條航線在聖誕節分別有多班。
櫻桃小丸子主題酒店房有幾Cute? 下午茶有咩食? (多圖介紹) @尖沙咀凱悅酒店
除了自然景觀外,東龍島亦存在歷史的痕跡,有古代石刻、康熙時代的砲台等。 雖不至於人間仙景,東龍島卻是一個讓人避世靜心的好地方。 南堂頂是東龍島的最高點,可飽覽整個東龍島北部,以至佛堂門海峽的景色。
平日往東龍島: 第七站:東龍洲營地 — 活動
而居住港島區嘅朋友則能於西灣河港鐵站步行約10分鐘至嘉亨灣旁的筲箕灣避風塘碼頭十號梯台,轉乘前往東龍島的街渡,船程約45分鐘。 大草原營地是東龍洲的非官方營地,這裡的環境比官方營地更為廣闊優美,紥營於此,可以受碧波蕩漾的海洋所環抱,於斷岩上感受大海澎湃洶湧的威力,體驗香港難得壯麗的大自然絕色。 入夜時份,在大海宏偉的奏樂下,與漫天星空演奏出完美樂章,併發出與白天截然不同的美景。 平日往東龍島2025 指示牌有兩個方向,一左一右,想簡單輕鬆的話,可以向左走,走到露營區,再到東龍島炮台,回到起點後,亦可以向右走一小段,遊覽埋石刻。 東龍島又名東龍洲,帶來讓人心曠神怡的美景,有無際的海、壯觀的崖、翠綠的草;東龍島可以遠足,可以露營,可以看海,可以攀石。
平日往東龍島: 西貢出發
酒店更引入了亞洲頂尖水療品牌 Spa Botanica,設有10 間海景水療室享用,讓你好好舒展身心。 與伴侶一起來的你,更可以到旁邊的海濱白教堂打卡影相,浪漫迷人。 珊瑚海船務三家村至東龍島航線,來往三家村渡輪碼頭和東龍島,由珊瑚海船務經營,運輸署街渡渡輪服務路線SKW5。 東龍島,又名東龍洲、南佛堂,是香港南端的小島,位於西貢清水灣半島佛堂門以南,東龍島仍是其中一個居民生活的小島,東龍島雖然細,不過東龍島是香港行山郊遊好去處之一。 請在本文下方空格內加上✓表示同意我們使用您的個人資料(如姓名及電郵)作直接促銷用途,例如向您發送有關我們舉辦或安排的活動的新聞及/或宣傳推廣通訊物料或促銷資訊。
據悉白崖是經由人為加工而成,目的是為了導航船及防止大船撞山擱淺。 由於沒有正式路線,加上上落山崖時都需攀爬,所以攀爬時要非常注意安全。 平日往東龍島2025 最享受在郊野中自由自在的感覺,能在平凡的生活中獲得感動和動力。 不久前開始認真上山藝課程學習行山及對待自然的態度,希望由自身開始,好好守護香港郊野,並令身邊的人都愛上香港的四分之三。 2017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城市研究學系,現於卡迪夫大學修讀國際規劃及發展碩士。 自幼在父母薰陶下通山跑,與香港的自然郊野結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