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有些嚴重的個案錯過了生長發育期的矯正機會,一旦到了18至20歲左右,成長期結束後,可能就需要採取矯齒及手術相結合的方法來處理。 比如以功能性矯齒療程爭取黃金成長期去改善牙齒排列不整齊或牙齒咬合問題,避免日後變得愈來愈嚴重,某些牙齒問題更是小朋友長大後更難改善,因此早期處理是非常重要的。 以往大家的傳統觀念均是需要等待恆齒全部換齊才能矯齒,即約在12歲左右的時候或骨骼生定才開始,但近年更多家長留意到在7歲換牙期開始,已可以早期先矯正一些「阻生性」的問題。 雖然並不是每個小朋友都需要進行早期矯齒療程,根據國際牙科矯正學會的指引,則建議小朋友應在7歲時向專業的牙醫進行初步的矯齒評估,以檢查他們有沒有早期治療的需要。 倒及牙可以根據嚴重程度分為兩種,牙齒性倒及牙 及 顎骨性倒及牙。
話說仔仔12月說牙痛,佢又未睇過牙醫,說帶佢去C6睇開的牙醫檢查一下先,牙醫話佢有蛀牙需要杜牙根,而且有隻蛀牙有缺齒問題 (即這個位沒有恆齒),建議我們睇兒童齒科。 經常進食零食不僅增加孩子攝入糖分的機會,而且可能使他們的牙齒長時間處於酸性環境中,進而引發小朋友蛀牙問題。 普遍小朋友換牙週期在5歲至12歲左右,而小朋友乳齒的𦥑齒(俗稱「大牙」)一般約9至10歲才會換上恆齒。 如果小朋友的大牙在早期換牙階段已經察覺到有蛀牙跡象,已蛀的牙齒可能未必等到恆齒長出,很大機會已蛀了大半隻或提早脫落。 兒童矯齒療程需要長時間進行, 小朋友可以藉著矯齒療程把看牙醫由小開始變成生活習慣, 有助減低小朋友對牙科療程的恐懼,亦可以作定期的口腔檢查, 一舉多得。 此服務特別為全港小學生提供預防性牙科保健服務和口腔健康指導。
小朋友牙醫: 小朋友蛀牙原因丨3. 手部小肌肉尚未成熟
牙齒真的很小,醫師在精細修磨的時候,甚至一個動作只移除0.01公分的齒質,如果沒有放大設備和光源,通常也無法做得精細。 我一個禮拜會遇到幾個這種牙齒外觀完整(或只有一個小洞),但X光片上發現蛀了很大洞的牙齒。 如果沒有照相紀錄,有些病人甚至會誤會:我牙齒好好的,牙醫把我挖了一個大洞,真是太黑心了啊。
以上内容旨在向你簡單介紹相關牙科程序的性質及影響,讓你在選擇牙醫及相關治療方法的時候能夠作出知情的決定。 所有治療方法均有利有弊,關鍵是你必須對不同治療方法及程序有基本認識及了解相關風險。 同時,以上內容不代表任何牙醫或牙科機構的專業意見或觀點,為你的健康著想,請向你的家庭牙醫尋求正式醫療意見。 我當然同時不停在BK爬文,知道兒童齒科中大家都對張虹莉的評價比較好,要平的話可以嘗試菲臘牙科,或旺角的羅國棟都比較相宜,至於這個姓戚的就好少聽人講。 仔仔最後在第二間大埔牙醫睇,結論是都有蛀牙蛀得好深,呢個大埔牙醫如果唔想杜牙根都肯嘗試同仔仔補,補的過程首先落麻醉膏再打局部麻醉針再補牙,基本上仔仔都好合作 (起碼醫生肯做),前後去左兩次牙醫話佢都有信心補完應該唔痛。 點知到了近聖誕,仔仔的牙又痛起來又發低燒,我們即時又去返牙醫度佢就幫佢照一次全棚牙的X-RAY及檢查多次,話沒有蛀牙,可能仔仔本身有病就開了消炎藥,並都懷疑仔仔有缺齒問題,REFER了我們去中環的姓戚的兒童齒科。
小朋友牙醫: 小朋友蛀牙原因丨1. 琺瑯質較薄
有些食物容易引起蛀牙,包括糖果、糕餅、汽水、果醬等糖分較高的食品。 這些通常都是孩子會喜歡的零食,家長應注重孩子食用的頻率,確保孩子的牙齒健康。 小朋友牙醫 建議從嬰兒期就開始養成口腔護理習慣,以維持牙齒的最佳狀態,才能預防蛀牙及其他口腔疾病的出現。 此外,建議家長事先勘查場地,考慮到小朋友的情緒較敏感,現在的兒童牙醫診所大多有玩具設施,家長可提早帶孩子熟悉環境,使其情緒穩定,而不是直接進入診療室見醫生。
飛宏科技在低軌衛星供應鏈中,終端接收裝置的電源供應技術表現優異,可供應數據機、路由器、衛星設備之間的所需電力並成為媒介串聯彼此間資料輸。 因此如果把一坨樹脂塞到很大的蛀洞,照光後,窩洞最低處,樹脂跟牙齒交界的地方就會因為材料本身聚合收縮,而產生樹脂體積約5%的縫隙,這個縫隙過了一陣子就會再次發生蛀牙。 樹脂填補是相當保守的治療(minimal invasive),不需要挖除過多的齒質,就可以恢復外觀,但相對來說,樹脂本身照光會聚合收縮大約5%左右(好的樹脂只有2%,爛一點的樹脂可能有7%,就取個中間值)。 了解黏著劑(bonding agent)的使用是補牙齒的基本功。 基本上不能沾一滴上去就直接照光,通常都要用小毛刷在上面刷個10秒或20秒,讓黏著劑浸潤進去,再依照說明書建議的秒數吹乾,厚度不夠的話還要再塗一次。 蛀牙挖乾淨,牙齒拋光或噴砂去除表面汙垢(biofilm)後,就可以進行酸蝕,目的是讓牙釉質表面去礦化,產生細微孔洞,讓塗抹黏著劑的時候可以盡量滲進去,才黏得緊。
小朋友牙醫: 牙醫
身兼國家地理野生頻道節目《尋找超級大魚》(Monster Fish)的主持人,這位內華達大學雷諾分校(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魚類生物學家來到河邊通常都是來尋找水生巨獸。 但這次他將眼光放在小得多的地方──在雨季隨著湄公河水順流而下數百萬甚至上兆的微小魚苗。 而就在其中某些魚苗數量正急遽下滑,霍根希望能協助科學家一探其中究竟。 此外,Starlink、Oneweb等新興低軌衛星通訊營運商積極推動商業應用相關服務,UCS聯盟(Union 小朋友牙醫2025 of Concerned Scientists)提到,全球2022年總共發射約5500顆衛星,其中低軌通訊衛星更佔八成以上。
- 開咬可分為牙齒性開咬及顎骨性開咬, 成因包括 1.經常吸吮手指、奶咀或其他異物 2.舌頭過大導致經常用舌頭推向門牙 3.長期張口呼吸的習慣 4.先天性遺傳。
- 而就在其中某些魚苗數量正急遽下滑,霍根希望能協助科學家一探其中究竟。
- 兒童矯齒療程需要長時間進行, 小朋友可以藉著矯齒療程把看牙醫由小開始變成生活習慣, 有助減低小朋友對牙科療程的恐懼,亦可以作定期的口腔檢查, 一舉多得。
- 坊間有很多人認為箍牙是年青人或成人的專利,對於年紀較輕和所有恆齒還未完全萌出的兒童都不能進行矯齒療程。
-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推行「賽馬會幼童健齒計劃」,向全港學前兒童提供牙科檢查服務,以檢查及控制蛀牙情況,防止兒童蛀牙情況惡化。
- 這也是一般聽到補樹脂容易掉的原因,所以如果不能讓牙齒保持乾燥,那就不建議用樹脂補。
- 小朋友換牙時,重疊牙或雙排牙的情況比較常見,即恆齒已經在乳齒的後方長出了一部分,但前面的乳齒卻遲遲不脫落。
盡早進行兒童矯正牙齒療程能有效改善由顎骨導致的錯誤咬合問題 ( 如顎骨性倒及牙 或 嚴重哨牙 小朋友牙醫2025 ),相比於完成換牙階段才開始矯正更具顯住效果,亦可以免卻發育定型以後更複雜的矯正治療。 乳齒與恆齒同樣重要,乳齒生長不良或早期失去脫落都會對恆齒造成長遠的影響,因此從小便要好好保護。 家長可以定期帶小朋友到兒童牙科診所檢查牙齒,由小培養看牙醫的習慣外,也可以及早發現小朋友潛在牙齒問題,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效果。
小朋友牙醫: 兒童牙齒矯正
若家長發現子女開始出現倒及牙的情況,可先讓牙醫作矯齒諮詢,由專業的牙科醫生判斷小童是否可以開始 第一階段的矯齒療程,以得到明顯的改善效果,防止完成發育期後的複雜而改善困難的問題。 利子傑醫生分享他的多年經驗,表示由於小朋友不懂得分辨或表達牙齒不舒服,通常在小朋友蛀牙後期,或蛀牙情況已到達牙髓神經線位置,小朋友才會感覺到痛或不適,甚至出現牙瘡等,家長才發現到小朋友蛀牙。 他建議家長每晚替他們補刷牙,既可藉此作為小小的親子時間,又可從中留意他們的牙齒表面有沒有黑點、啡黃漬、小洞,以及較寬闊的牙縫間有沒有藏食物、刷牙時候有否流牙血、牙肉有否腫脹或存有口氣等。
小朋友牙醫: 小朋友蛀牙丨牙醫教父母4招預防孩童蛀牙+了解潛藏早期牙齒問題
如果要在口腔這個潮濕的環境裡面,只放個棉捲就想要隔濕,那實在是太難了,就像幾袋沙包想要把洪水擋住一樣,過程還要不斷地換棉捲,而且樹脂上有時還會沾到棉絮,或是太乾燥的棉卷拉下來時也會損傷黏膜。 我聽到要杜牙根個心即時離一離,想搵多個牙醫睇睇,加上由於仔仔第一次睇牙醫,個人已經有些不安,所以我同C6都想留在大埔睇(我們住大埔的)多次,免得仔仔在車程途中已扭計。 當然,由於仔仔只有5歲,打去幾間口碑好的牙科就只有一間肯睇,又聲明小朋友要合作先處理啦。
小朋友牙醫: 小朋友換牙丨5. 小朋友換牙時,其咬合經已有倒及情況,有需要矯正嗎?延遲矯正會衍生甚麼問題?
因為口水中有很多細菌,隔絕口水可以避免細菌接觸到神經,導致神經發炎,減少之後抽神經的機率。 尤其進食後可經常刷牙,如外出進餐時,建議家長替小朋友即時用清水漱口,減少食物和糖分停留於牙齒的時間。 兩位牙醫不約而同認為現今的科技,多了很多電子化工具協助看清蛀牙及其他牙齒問題,包括小朋友咀嚼咬合時的接觸點及牙周健康度等。 當孩子失控扭計時,醫生是否有辦法冷靜處理,以同理心對待小朋友,對兒童牙醫是一項巨大的考驗。 小朋友牙醫 小朋友牙醫 不過這類情況發生時,也需要家長在身邊協助安撫,讓小朋友首次看牙有愉快的回憶,第二次看醫生就能更加順利。 不知道你有沒有「等很久卻看超快」的看醫生經驗,有時多問幾個問題,還會受到醫生不耐煩的回應。
小朋友牙醫: 預防小朋友蛀牙|1. 減少進食零食的次數及時間最好在45分鐘內完成
林靜怡醫生注意到很多家長可能不太了解在什麼時候帶小朋友去進行牙齒檢查比較好,她建議當小朋友換牙時,也就是開始更換正門牙和側門牙,便可到牙醫診所作檢查。 小朋友牙醫 小朋友牙醫2025 醫生可以及早針對小朋友的牙齒狀況進行評估並預先處理,如果醫生看到小朋友有明顯的牙齒排列或咬合問題,而不預先處理便會有愈來愈嚴重傾向,相反早點處理可以針對原因而作出改善。 另一位香港註冊牙醫譚凱雪醫生也認同,通常在6至7歲前後開始換牙,但小朋友換牙的實際時間因人而異。 然而,小朋友換牙的順序是否與牙齒的正常次序相符也是很重要的。 譚醫生再補充,一般的情況下,乳齒脫落時,恆齒的頂部通常已在下方或後方出現,但也有個別情況恆齒是比較遲才長出的,幾個月至半年以內出現也屬正常。
小朋友牙醫: 牙齒擁擠
家長亦可定期每3至4個月帶小朋友做口腔檢查,以適應見牙醫的過程,避免因小孩害怕看牙醫而增加後逐治療的難度,愈早見牙醫,小朋友牙齒問題能及早改善。 小朋友換牙階段有倒及牙情況並不算罕見,當中存在多種不同的程度和原因,可能是由於牙齒自身因素、骨性因素、或是受到兩個因素同時影響。 就這種情況而言,林靜怡醫生建議應先去尋求專業的牙醫診斷,以便分析倒及牙的情況,並針對其背後的原因進行適當的處理。 有些病例若能及早得到適切的處理,不僅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降低情況的嚴重性,還可以有助減少日後治療的風險和複雜性。
小朋友牙醫: 兒童齒科牙醫 29 位
而大堂及診症室周遭佈置以卡通及玩具為主,營造兒童天地的氛圍,也可以有助小童更容易融入牙科治療的過程,提高小童合作度。 小朋友牙醫2025 在1980年代早期,在柬埔寨作業的越南漁民開始利用蚊帳編織成的網袋,蒐集在當地稱作「trey pra」的低眼巨鯰魚苗。 儘管柬埔寨在1994年已經宣告這種漁法違法,但在非法情況下依然持續了數年,乃至1990年代晚期針對湄公河魚苗漁業的一項研究顯示,低眼巨鯰魚苗的年漁獲量在1994到1997年間從355噸降至43噸,降幅超過85%。 低軌衛星市場正開創令人振奮的新時代,不僅提供更低延遲、更高效率的通信服務,且小型化的設備,大幅降低安裝與製作的成本,因此成為眾多應用領域的首選。
小朋友牙醫: 小朋友換牙丨7. 小朋友換牙階段,家長還有甚麼值得注意的事項?
霍根與團隊也以保育出發點,蒐集了瀕危魚種的仔稚魚與魚苗,並蓄養在金邊外緣的研究站水池中。 小朋友牙醫2025 小朋友牙醫2025 在此除了研究幼魚的生長情況以外,也會在照料後將期野放到受保護的流域去。 雖然漁夫不再以魚苗為目標,超細網目的漁網也已經禁止,但朝下游遷移的仔稚魚及魚苗數量依然持續下滑。
下面這個圖就是典型的牙縫間蛀牙,如果沒有看到X光片,其實用肉眼看不太出來,患者平常也不會痛,但喝冷水會有一點酸。 目前霍根有個每年野放瀕危鯰魚的計畫,而明年他希望能再帶一條特別的魚回到野外──湄公河巨鯰。 這條湄公河巨鯰可是去年研究人員在湄公河下游所採集到的樣本中發現後飼養長大的。 重達293公的鯰魚名列世界上最大淡水魚,目前也是也被納入紅皮書的極危物種。 最終,在芬納拉下的浮游生物網中,光是一個樣點就採集到了超過330種魚,即便考量到湄公河是世上僅次於亞馬遜,生物多樣性第二高的河流,這個數字還是相當驚人。 然而其中的隱憂在於,某些特定的魚種諸如低眼巨鯰、湄公河巨鯰(Pangasianodon gigas)等數量正在劇烈下滑。
譚醫生向家長分享了一些值得注意的事項,特別是在小朋友換牙的階段,如果一邊對稱的恆齒早已長出,而另一邊的恆齒卻遲遲未長出,這時候就有需要帶小朋友去牙醫處進行檢查。 小朋友牙醫2025 牙醫會仔細檢查小朋友的牙骨是否有異常情況,例如空間不足、恆齒缺失、阻生、多生齒或其他問題影響牙齒的生長。 家長應特別留意他們在學校體育課或參與運動時是否容易碰撞或跌倒,從而有機會發生弄傷或撞斷門牙的意外。 又例如發現小朋友只用幾隻牙齒咀嚼食物,好有可能是咬合問題,繼而影響顎骨發展。
此外,你也可透過牙齒俱樂部的網頁,認識更多照顧孩子牙齒的知識。 小朋友牙醫2025 小朋友牙醫2025 一般用樹脂直接填補蛀牙的時候,如果牙縫裡面有蛀牙,都需要放金屬隔片(或塑膠隔片),但建議都要放各種牙齒形狀專用的隔片,不然一般簡易的隔片無法補出牙齒形狀,同時也可能造成食物容易塞牙縫。 小朋友換牙時,重疊牙或雙排牙的情況比較常見,即恆齒已經在乳齒的後方長出了一部分,但前面的乳齒卻遲遲不脫落。 兩位牙醫也一致道出,一般發生重疊牙的情況,待乳齒自然鬆落後,在足夠的空間和位置情況下,舌頭會把恆齒向前推,漸漸地乳齒門牙會脫落,恆齒便會慢慢移動到前方所屬位置,回復正常的牙齒排列。 想讓孩子得到更全面、徹底的治療,請根據以上特點尋找可信任的兒童牙醫,讓專業團隊提供給你最完整的牙科治療,詳情請向牙醫諮詢。
孩子兩歲前,家長應為寶寶選擇一支刷毛柔軟,刷頭大小約為港幣一毫子直徑(~15mm)的牙刷。 牙膏方面,初期替孩子刷牙是不需使用牙膏,可待孩子會吐水後才開始使用。 小朋友牙醫2025 與孩子一同外遊前,須要注意一些常見健康事項,例如旅遊時遇到腹瀉的處理方法,以及乘搭飛機時孩子所需的特別照顧。 你更應就旅遊目的地的情況,考慮為小孩接種疫苗,或採取其他預防措施以免染上瘧疾。 此服務旨在透過全面促進健康及預防疾病的計劃,保障學童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確保他們能夠在教育體系中得到最大的裨益及充分發揮個別的潛能。
所以樹脂填補的時候標準作法是以每層2 小朋友牙醫 mm的厚度分層填補並照光,避免一次太大量的收縮影響黏著強度、兩側牙釉質被中間樹脂收縮向內拉而產生裂痕,或微滲漏造成二次蛀牙。 當然,術後敏感的問題,不只是酸蝕劑本身的問題,可能是酸蝕劑放太久或沒沖乾淨,或是黏著劑本身就會刺激牙髓神經,或是黏著劑附著失敗,上面的樹脂在受壓力時改變了牙本質的液體壓力造成敏感等各種原因。 在挖蛀牙前會先根據X光片估計蛀牙的深度,然後在挖除蛀牙的過程使用高倍放大鏡或顯微鏡,避免移除健康齒質,並且搭配放大設備的光源,讓蛀牙無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