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普遍使用的TOP作为氢蒽醌的溶剂是使用最早也是最常用、最成熟的一种,经过了黎明院在300 t/a中试装置上的试验,又在诸多生产规模上推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也发现其存在一些不足,如氢效低、氧化收率低、生产能力提不上来等。 当把它和新溶剂MCA、TBU混合使用时,虽然只有几年,却已达到高氢效、高氧效、低萃余的惊人效果。 MCA为极性有机溶剂(分子式为C9H16O2,相对分子质量为156.2),和TOP按一定比例混合作为氢蒽醌的溶剂,其特点是抗氧化性能好、对过氧化氢的分配系数高,还能溶解一定量的蒽醌,已经被广泛采用。 TBU为极性有机溶剂(分子式为C17H36N2O,相对分子质量为284.5),和TOP混合后作为氢蒽醌的溶剂,具有在水中的溶解度低和抗氧化性能好、对过氧化氢的分配系数高等优点。
该流程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生产实践中所用的填料为瓷质或不锈钢拉西环或聚鞍环(Dg50)乱堆。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采用填料塔的弊病已经凸显。 蒽醌法 蒽醌法 如:填料里积累大量杂质,床阻增大,而且很难清洗;还会造成过氧化氢分解,进而降低氧化收率;大量填料拆装工作量大,操作困难;填料投资很高,尤其是不锈钢材质,造价大幅增加。
蒽醌法: 蒽醌二磺酸法工艺流程
概括了当前过氧化氢生产和技术进步的现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其工艺为烷基蒽醌(如2-乙基蒽醌)与有机溶剂配制成工作溶液,在压力为0.30 蒽醌法2025 MPa,温度55-65℃、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通入氢气进行氢化,再在40-44℃下与空气(或氧气)进行逆流氧化,经萃取、再生、精制与浓缩制得质量分数为20%-3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产品。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过程是具备所有危险条件的化工生产过程,所用原料氢气和重芳烃是容易燃烧、爆炸的危险物料,产品过氧化氢有很强的氧化性和在一定条件下的分解性,它们在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过不少事故,严重的着火、爆炸事故不但造成设备的损坏和人员的伤亡,甚至使整套装置瘫痪。
- 试验证明当四氢蒽醌的含量达到总蒽醌含量的50%~60%时,它们的溶解度达到最高值。
- 技术上的改进,尤其是安全技术的提升,就能避免很多本不应该发生的事故,如果工艺和设计准确、合理,甚至可以在操作失误的情况下避免多数事故的发生,尤其是恶性爆炸事故的发生。
- 从生产工艺上看,球形催化剂操作复杂,但性能良好,被广泛用于过氧化氢生产装置上。
- 1982年在扬州合成化工厂的过氧化氢车间安装了一套300 t/a的氢化固定床,利用生产系统的工作液,经过钯固定床,再返回生产系统的氧化工序,考核了钯催化剂的性能和操作条件。
- 具有代表性的生产企业是兰州师范大学五七助剂厂、武汉无机盐化工厂(潜江益和化学品有限公司的前身)、吉林试剂厂(双鸥双氧水有限公司的前身)、扬州合成化工厂和湘潭电化厂等。
过氧化氢的生产方法有电解法、蒽醌法、异丙醇氧化法、氢氧直接合成法和氧阴极还原法等。 其中,电解法和蒽醌法是具有工业价值的生产方法。 蒽醌法 近年来,由于蒽醌法具有规模大、耗能少、成本低、易操作等优点,已经取代了其他方法,成为生产过氧化氢的唯一方法。 中国过氧化氢的生产也是按照这种模式由电解法为主逐渐转变为蒽醌法而发展起来的。 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氧气而引起着火爆炸。 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
蒽醌法: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发展历程及其前进
由于残液中的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巨大压力使之爆炸,造成氢化液槽和相邻管道炸毁而发生更大的二次爆炸,破坏了整个低浓和浓缩的建筑及设备,死亡2人,全部停产。 事故的原因非常清楚,只是一个简单的操作失误就造成了严重后果。 吸取教训以后,所有设计都以此为戒,去掉了放空阀,改为常压操作,永远消除了类似事故发生的可能。 其宝贵的经验在于,技术上的改进是避免事故发生的根本。 氧化反应是本工艺的另一个重要的化学反应,是把已经生成氢蒽醌的工作液经过氧气、空气或者富氧空气的氧化反应在溶液中产生过氧化氢,经过水萃得到过氧化氢产品。 氧化反应在特定的氧化塔中进行,氧化塔分为单塔逆流、空塔、填料塔、3节并逆流填料塔、2节填料塔等多种形式。
优点是催化剂和工作液接触更充分,传质效果好。 蒽醌法2025 缺点是催化剂粒度小,难过滤,易磨损,而且中国还不能生产。 中国已有数个公司采用了国外的流化床技术,而且中国也正在开发此技术。 关于固定床和流化床各种性能的比较及经济指标,还需要在长期的使用中进行综合比较。
蒽醌法: 双氧水生产工艺技术及技术进展
目前,市场上高效催化剂的活性(即生产能力)已大幅度提高,甚至提高了一倍以上。 选择性亦有所改进,蒽醌消耗下降,强度提高,以致综合指标全面提升。 同时,塔结构及工艺上都有所改进(如催化剂的层高、操作压力、温度、流量和氢化液循环量等),使催化剂的应用更合理、更先进。 同时,钯催化剂的性能还在不断改进和提高,为减少阻力和避免结块,增大了球的粒度;为提高活性和选择性,还在研究改进生产工艺、完善载体性能等。
蒽醌法: 化工投资
1977年黎明所(黎明院前身)开始进行了空气氧化的试验,分为以下几种试验方案:1)试验在玻璃塔(空塔)中进行。 空气经过分散管(孔径为80~100μm)和氢化液并流向上,保持温度为40~50℃,当控制流量适合时可以保证氧化反应完全,当加大流量时塔内出现大气泡,氢化液被带走,因此流量受到较大限制。 利用上述空塔装置,塔内加入瓷质拉西环,空气和氢化液并流向上,试验发现氧化效果较差,需要经过多次使用新鲜空气氧化才能得到较高的氧化收率,而且当提高氢化液流量时,氧化的次数也随之增加。 这种流程的优点在于,就整个氧化塔而言,氢化液与空气是逆流操作,对任何一节塔都是并流操作,既可以满足提高流量的要求,又可以尽量增加氧化的传质效果。
蒽醌法: 蒽醌法
在90~140 ℃,1.5~2.0 蒽醌法2025 MPa的条件下,将异丙醇经多步空气液相氧化,生成丙酮和过氧化氢,反应的选择性可达80 %,缺点就是需要耐高压的特种设备以及容易发生爆炸等安全事故。 蒽醌法 钯催化剂是把氯化钯溶解后负载在载体上,经过还原成为具有氢化活性的钯。 该载体就是活性组分钯的分散剂、粘合剂和支持物,可增加活性物质的表面积,因此对载体的成分、结构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蒽醌法: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反应机理和工作液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pdfVIP
实践证明,氢蒽醌溶剂对氢化、氧化反应的速度均有明显的影响。 当使用磷酸三辛酯(TOP)代替氢化萜松醇用在镍催化剂工艺时,即使加入少量的TOP,操作温度和压力不变,氢化效率由原来的11 g/L降低到9 g/L。 黎明化工研究院从2000年开始对醋酸甲基环己酯(MCA)和四丁基脲(TBU)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模型试验中得到相关的工程数据。 2002年福建隆泰化工有限公司首先采用TBU和Ar做溶剂的工作液,发现萃取塔易液泛,影响流量的提高,经过调整工作液组分和萃取塔结构,逐渐好转。 2014年10月,黎明院在怀化双阳林化有限公司使用Ar-TOP-TBU 3组分溶剂用于7万t/a过氧化氢改造项目中达到增产、低耗的目标。 2015年3月,广西田东3万t/a过氧化氢装置采用Ar-TOP-MCA3组分溶剂也取得了高氢效、高氧化收率的效果。
蒽醌法: 蒽醌法制双氧水的原理和过程
1966年11月22—24日,上述低浓度和高浓度过氧化氢的研究成果,通过了化工部的技术鉴定。 后处理工序的设置目的是分解萃余液中的过氧化氢、降低夹带的水分和再生降解物,是通过干燥塔中的碳酸钾溶液和萃余液接触完成的。 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了工作液把碱液带到了氢化、氧化和萃取工序,和生成的过氧化氢接触,使后者发生剧烈分解甚至爆炸,其已成为最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多数厂家改造了干燥塔:在塔内添加分散板和规整填料,在出口处使用一种憎水性的聚丙烯填料来降低带碱量;出塔后加强碱的分离,增加聚凝器;更新氧化铝或者改变工作液和氧化铝的接触时间,达到不带碱的技术要求。 目前,有的装置进行了工艺和溶剂的改进,如采用新溶剂降低萃余液中的过氧化氢含量和带水量、增加真空脱水设施、去掉干燥塔和部分工作液再生等措施,杜绝因带碱造成的安全隐患。
蒽醌法: definition – 蒽醌法
所选的溶剂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溶解载体能力大;2)对氢化、氧化反应具有稳定性;3)分配系数大;4)与水的互溶度小;5)与水的密度差大;6)具有较高的沸点、闪点和较小的粘度;7)对催化剂无毒害;8)价廉易得。 蒽醌的溶剂为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如苯、二甲苯、三甲苯及其混合物、四甲苯、甲基萘等,来源于石油工业的铂重整装置,取自不同的馏分,目前通常采用的是三甲苯、四甲苯等的混合物,称之为重芳烃,可分为C9、C10、C11等规格的产品,不同规格的产品具有各自的性能和特点,见表1。 目前,世界上过氧化氢生产装置普遍采用钯催化剂。
蒽醌法: 蒽醌二磺酸法简介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 蒽醌法 蒽醌法2025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主要用途:在不同的情况下可有氧化作用或还原作用。 可用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脱氯剂,并供火箭燃料、有机或无机过氧化物、泡沫塑料和其他多孔物质等。
蒽醌法: 蒽醌法过氧化氢技术基础知识
近期发现,固定床结构对氢化反应的影响极大,既能改变催化剂的选择性,又能大幅度提高活性,将是以后固定床改造的方向。 按照载体外形的差异,催化剂还可分为球形、条形、齿形和三叶草形等。 从生产工艺上看,球形催化剂操作复杂,但性能良好,被广泛用于过氧化氢生产装置上。
蒽醌法: 双氧水(过氧化氢)怎么制作?
据统计,30 a来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装置已经停产52套,其中有8套因恶性事故造成停产,始终未开,最短的只开车2个月27 d就因爆炸停产。 在历次事故中,死亡23人、重伤14人、轻伤23人、中毒2人。 然而,这两种溶剂(MCA、TBU)在国内都取代不了TOP。 蒽醌法 这是因为TOP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双氧水的产品质量好、价格低,而且从1987年至今已经有多年的使用TOP的经验,国内的TOP产品数量和质量均可满足需求,今后发展的方向是选用TOP和其他溶剂(MCA、TBU)的混合物。 根据催化剂在塔中的装填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固定床和流化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