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風水師「七師傅」七仙羽近來亦在社交平台Facebook上發文表示自己先前對樓市的預測準確,勸誡大家2020、2021的樓價高位已過,未來股市將冧,樓市亦離冧市不遠矣。 她又指,樓市跌勢會持續一段長時間,似乎對未來幾年的市況相當不睇好,大批網民也對她的看法表示讚同。 入伙僅3年的元朗鐵路盤朗城滙,9月平均呎價跌穿1.7萬元,低見16,415元,較去年12月21,261元,大跌22%。 朗城滙於今年第三季的6宗二手成交中,4宗「蝕入肉」,其中3宗的賬面蝕讓金額,更擴大至百萬元以上。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第三季售出的一手項目中,最多的是屯門NOVO LAND 1A及1B期,其次為粉嶺ONE INNOVALE 1及2期,皆以中細價單位為主,因此成交集中1,000萬元或以下。
-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表示會因應樓按市況及在可行情況下,或考慮再次放寬首置人士的按揭成數比例。
- 【小米雷軍】雷軍内部信勉勵員工,「為未來2至3年新一輪爆發做準備」【內房危機】灣仔恒大中心據報流標,物業市值約80億、去年兩度招標【2023經濟】IMF料未來數月中國疫情如叢林大火,拖累全球經濟【2023恒指】2023年各大行恒指預測!
- 香港正處疫後復甦之路,經濟正持續改善中,而人才來港正好配合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需求。
- 直至美國鷹派加息,本港銀行跟隨加息後,才逐漸形成明確的下行趨勢。
- 曹德明預計年內美國仍會加息以降通脹,港美息口差距或將進一步擴寬,拆息仍會繼續維持高水平。
- 不過近年該批單位多次被抵押加按,個別貸款金額更高達逾6,000萬元,最終全數淪為銀主盤被推出放售。
- 反觀官地供應方面,來季僅提供約210伙,而首3季亦僅錄得1,390伙,僅佔整體供應約1成。
銀行估價基礎未必考慮到單位內部裝修等微觀因素,例若單位本身保養得宜,買家既能節省可觀的裝修費,亦可縮短因裝修而出現的同租同供情況,價值或吸引度會相對較高。 本港地產中介亦有編製的樓價指數,其所參考的數據各有不同,如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是基於該集團的買賣合約成交價;美聯樓價指數就根據全港100個具代表性的中小型私人屋苑的成交個案,計算加權平均數。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最新的樓價指數,12月份私人住宅樓價指數報332.5,連跌7個月,創逾5年半新低,按月再跌2.03%。 香港樓市預測2025 總結2022全年,差估署樓價指數已累跌15.59%,終止13連升,與2021年9月歷史高位398.1點相比,累跌約16.5%。
香港樓市預測: 二手私宅登記量近兩年表現最差
過去兩年半以來,疫情連番衝擊香港樓市,樓價表現反覆偏軟,加上股市大起大落及移民盤急售情況,業主提供較大議價幅度,部分甚至不惜蝕讓,而拖累過去4個「半年度」以來,二手私宅轉手每宗平均賺幅徐徐下跌。 從物業類別劃分,一手市場今年初受第五波疫情衝擊,發展商紛紛暫緩推盤計劃,導致新盤市場登記量的冰封狀態在2、3、4月展現,直至疫情在3月份見頂後,5月份登記數字才出現大反彈。 張顥曦續指,鑑於去年本港樓價大跌約15%,即使今年初樓價有所回升,同類型的二手單位,去年的成交價與今年的成交價已有顯著分別。 以同類型的二手單位,去年購入價為800萬元,今年只需要730萬元便可買入。 而因買入價減少70萬元,總利息開支亦由去年約436萬元,減少31萬元至今年約405萬元。 香港樓市預測 另外,現金回贈由去年約7.2萬元增加5萬元至今年12.2萬元,可見現時入市買樓,在息口轉趨穩定以及銀行「回贈」增加之下,實在較去年更為著數。
- 如果美國加息,香港有機會加得比上次1/8厘多一點,但對樓市的影響未必會很大。
- 市場現時租務活動以本地家庭客轉換環境為主,同時有個別人士及醫護人員短租作自我隔離,而財政預算案增加住宅租金開支免稅額,對住宅租金有支持,2022年整體住宅租表現由持平至上升3%,但短期租金會因失業率攀升而受壓,特別是小型單位。
- 高盛表示,即使本港家庭入息未來4年間增長10%至15%,香港樓價仍會有15%到20%的跌幅,因此下調本港地產股2022至2024年間的每股盈利預測,地產股每股資產淨值平均下調3%。
-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美國暫緩加息對香港一眾供樓業主帶來「喘息」機會,準備入市的買家或會加快決定,惟息口是否見頂仍存在多項不確定因素。
- 對於交投疏落的屋苑或大廈,在缺乏成交參考下,單位的估價和市價或會有差距。
-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最新的樓價指數,12月份私人住宅樓價指數報332.5,連跌7個月,創逾5年半新低,按月再跌2.03%。
指數報398.1點,按月跌1.65%,連跌兩個月之餘,亦較2021年的歷史高位回落5.53%。 以過去三個月近3宗成交嚟睇,依位投資者可以話喺「樓市明燈」,每一間都要蝕住賣,每賣一間就再蝕多啲,依家已經帳面蝕咗超過4,300萬元,所以真係唔排除最後淨低果間銀主盤,蝕讓幅度會再進一步增加。 住到千呎屋,燈神已還得神落,但依位投資者見當時樓市走勢咁好,估計「心雄」決定再加碼入市,而且唔係普通加碼,而係一炮過再買入同屋苑三個單位,合共花多1.55億元,當中包括兩伙四房單位,同埋一個兩房單位。 當時樓市暢旺,磚頭價值一直攀升,依位投資者相隔一年再入市,新買三個單位嘅呎價亦有攀升,最貴一伙的7座中高層戶成交價近7,000萬元,呎價更高達約4.7萬元。
香港樓市預測: 香港樓價走勢2022|發展局最新賣地計劃一窺未來樓市供應端倪|樓市布陣
通關半年來,帶來的經濟效果料於下半年浮現,旅遊、飲食、零售、保險、航運業均現復甦跡象。 評級機構紛紛調高香港的經濟增長速度預測,估計全年本地生產總值(GDP)可達3.5%至5.5%,升幅遠遠拋離主要競爭對手新加坡。 今年首十個月平均每月的住宅成交達6,374宗,較去年平均每月4,990宗顯著增加,增幅約28%。 若趨勢持續,今年每月平均住宅成交宗數將創2013年以來的新高。 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官方樓價指數,10月按月跌 0.85%,連續兩個月下跌! 香港樓市預測 租金按年升4.48%,跑贏同期1.6%的通脹率和按年深度調整超過2成的股市。
同時住宅的租金同售價同樣出現背馳,同引用政府的數據,住宅本年的售價是上升0.31%(截至九月),但同租金同期是跌9.17%。 香港樓市預測2025 香港樓市預測 筆者相信由於A類單位是市場成交組成的一個十分主要的部分,因此亦非常受制疫情的影響;在此類買家紛紛暫緩入市下,心急放售的業主唯有擴大減幅去就範,所以令這類單位在疫情嚴峻時亦受到顯著的影響。 【香港樓市2022】每月一度的官方樓價指數又再公布,第五波疫情的影響在2月份的樓價指數中有較明顯的反映。
香港樓市預測: 登記量創新例後新低
現時非港人在香港買樓,需要額外支付30%印花稅,因此非港人在樓市並不是一個重要的持份者。 同時,現時內地對於資金的流出限制已增加,不容易把巨款轉到香港進行投資。 香港樓市預測2025 香港即使樓價下跌,但在匯價上升以致人民幣弱勢的情況下,投資於港樓不及以往划算。 部分老牌屋苑的業主很早買入單位或者父母剩落,甚至已經供斷,就算現在跌極都跟當年買入價有段大距離,可能不看好未來樓市,可能是趕著移居,故不介意割價求售。 這類屋苑戶數多,中產佔比較大,移居需求自然較多,放盤量大,依去年的情況,供應比需求大得多,市場競爭大,落價不狠都幾難甩手,一出現大減價成交,「喂,樓上平過你喎」,一間比一間平,便形成骨牌效應。 香港樓市預測2025 經絡按揭轉介營運總監張顥曦預計,加息周期完結在即,鑑於去年本港樓價大跌約15%,加上銀行現金回贈激增,在息口轉趨穩定以及銀行「回贈」增加之下,現時入市買樓,實在較去年更為著數。
香港樓市預測: 樓市走勢2022|七師傅2023樓市預測
劉嘉輝指,樓價的走向與GDP有高度的一致性,樓市隨GDP同步齊升,加上市場預期中央或即將提出全面刺激措施提振內地經濟,相信內地與香港的經濟增長將帶動樓市加快復甦,為本港樓價帶來支持。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指出,「美聯樓價指數」最新報154.53點,本年迄今樓價升約5.81%。 自今年3月初起,全港35個大型屋苑的成交已經連續14周低於百宗水平,自5月初起,更已經連續6星期低於50宗水平,平均只有34宗,較今年平均每星期73宗低約53%。 另一香港樓市指標,「美聯樓價指數」最新報166.45點,連跌5星期,本年迄今累跌3.01%,與去年紀錄高位相比則跌約6.1%。
香港樓市預測: 樓市走勢2022|高盛︰按息上調壓低負擔能力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美國暫緩加息對香港一眾供樓業主帶來「喘息」機會,準備入市的買家或會加快決定,惟息口是否見頂仍存在多項不確定因素。 同時,財政司司長早前放風或將放寬首置客的按揭成數,但遲遲未有落實方案公布,導致買賣雙方觀望。 以該行的十大屋苑成交為例,本月上半月成交量僅錄94宗,較上月同期跌37%。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今年9月份整體住宅買賣登記錄3,875宗,較8月份4,137宗下跌6.3%;按季方面,2022年第三季錄11,683宗,按季下跌21.7%。 其中二手私宅成交量於整季錄得6,857宗,按季下跌36.8%,創下自2018年第四季以來的15個季度新低。 香港樓市預測2025 實際上,雖然出現蝕讓或減價買樓,但有成交即是有人沽,而同時有人買,所以不用見到回調就情緒悲觀。
香港樓市預測: 樓市走勢2023|今年樓市自谷底反彈
除了加息,今次樓市下跌還伴隨移民潮、中港經濟下滑、地緣政治緊張等不利因素。 就像以往中英談判、金融風暴、沙士等,每個時代都有驚濤駭浪,對樓價的影響歷時也不一,以前的信心危機,來得快也去得快,今次會否亦然,仍然是未知之數,始終世界和香港也變了不少。 然而,今次美國加息來得急且快,聯儲局一年間加息4.25厘,加息速度是1980年代以來最快,而且還明言利率未見頂,2023年也不會減息。 本港最優惠利率2022年累加0.625厘後,市場相信2023年也會繼續加息,換言之加息幅度難與近兩次加息週期相比。 值得注意的是,物業樓齡也是影響物業價值的重要因素之一,除樓齡較高的物業需要進行強制大維修外,樓齡亦會影響銀行批出的按揭年期,因為普遍銀行都會以75年扣減供款人年齡或物業樓齡(以較低者為準),來計算最長供款年期。 換言之,物業樓齡愈高,下手買家可借貸的能力可能愈低,變相減弱物業價值。
香港樓市預測: 香港樓市2022|短期樓價續下跌
受到通關刺激,上半年租金已由低位回升,美聯「租金走勢圖」今年5月份以實用面積計算的私人住宅平均呎租報約34.56元,按月升約0.9%,連升4個月,並創15個月新高;若以今年首5個月計算,租金已上升約3%,升幅創6年同期新高。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表示,香港僅復常半年,復甦需時,短期難免波動。 料下半年利淡因素逐漸消散,並現4大利好因素,支持樓市重拾上升動力,故該行維持全年樓價上升10%至15%的預測。 投資市場方面,仲量聯行報告中指出,受惠於租金跌勢緩和,今年下半年甲級寫字樓的資本值跌幅收窄,僅下跌1.1%。 核心區街舖資本值於同期回升3.5%,工廈物業資本值則持續上升1.3%。 香港樓市預測 香港樓市預測2025 如疫情在未來數周內受控,有信心樓價及成交量在第二季稍後時間會開始回升,今年一般住宅樓及豪宅仍有望升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