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東省氣象專家解釋,此次降雨過程是通過對流系統反覆生成發展,使眾多降雨雲團先後經過同一個地方,造成同一地方出現長時間降雨狀況,「就像列車的不同車廂先後經過同一塊鐵軌一樣」,因此造成「列車效應」,導致該地區出現大暴雨至特大暴雨,造成不同程度或嚴重災情[10]。 天文台於9月11日早上9時30分發出局部地區大雨提示,指西貢區的雨勢特別大,在上午9時50分的過去一小時,更已錄得超過100毫米雨量[17]。 至上午10時15分,天文台發出局部地區大雨提示,指大埔區塔門的雨勢特別大,並已錄得或預料會有每小時雨量超過70毫米的大雨,有可能出現嚴重水浸[17]。 水浸都係黃雨 中午12時18分,天文台發出局部地區大雨提示,指沙田區的雨勢特別大,並已錄得或預料會有每小時雨量超過70毫米的大雨,有可能出現嚴重水浸。 9月7日晚上,龍崗區在暴雨期間出現嚴重水浸,有地鐵站入口樓梯瀑布般湧到下層[123]。
下午1時許,鄰近媽閣街的一棟建築物一幅1米乘3米外牆倒塌,無人受傷,經土地工務局人員檢查懷疑是日久失修引致,沒有即時危險,文化局人員表示會跟進事件[122]。 每次遭逢大雨,均被如猛獸般洪水「趕出」家園的元朗小磡村村民信哥,雖然屢次飽受水浸困擾,但卻未有破壞他的「正能量」。 對於增加雨量站與否,他未表意見,只認為當局如做好疏導雨水的工作,才是最實際。 水浸都係黃雨2025 水浸都係黃雨 黃色的雨(簡稱:黃雨,英語:yellow rain),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雨,通常這種雨的雨量很少,但會夾雜著一些污染物,泥和雨水,通常這種雨不會比紅雨和黑雨大,但有非常多的細菌,很容易令人生病,因此不少人都不敢在下黃雨時出去逛街。 在網上成為「黃雨代言人」的藝人馬浚偉,獲天文台邀請與台長岑智明合拍「氣象冷知識」短片,解釋「黃雨係會水浸㗎」。 影片昨日上載天文台facebook專頁,獲網民大讚,欣賞天文台以深入淺出、生活化的例子解釋何謂局部大雨。
水浸都係黃雨: 天文台:首5月僅錄170.7毫米雨量史上第2低 料酷熱持續
過去兩年,元朗及沙田等新市鎮亦按年增加數萬人,相反港島區人口則有所下降。 9月9日3時到10日3時,茂名出現最大雨量334.7毫米,茂名平均雨量111.1毫米。 其中茂名市區、茂南區袂花鎮洪水水浸嚴重,積水深度超1米,大量群眾被困房屋內[141]。 由於暴雨引發水位上漲,導致當地一家養殖場的75隻鱷魚出逃,當地政府部門正在抓捕[142]。 9月15日18時33分,中山市先發佈東部(中山港街道、南朗街道、翠亨新區)片區暴雨黃色預警信號,隨後於19時17分升級為全市暴雨黃色預警信號[41]。 22時13分,中山市將南部(板芙鎮、三鄉鎮、神灣鎮、坦洲鎮)片區暴雨預警信號升級為橙色[42]。
- 受暴雨影響,深圳站(羅湖)負一樓進出站口被水淹,9月8日上午12時前無法正常組織旅客進出站,全市常規公交車、出租汽車(含巡遊車、網約車)、道路客運車輛至9月8日中午12時前停止發往羅湖火車站[130];廣深城際列車截至另有通知前臨時調整至二樓長途列車候車室進站[131]。
- 所以,水浸都只是黃雨,背後沒有任何陰謀,因為真的會發生,網民看完影片後,紛紛留言表示今年黃雨仍未發市,「到今暫時為止,張圖居然仲未有出場的餘地」、「好耐無落雨了,天氣變得很可怕」、「唔該馬生快啲出嚟游水,好熱呀!」。
- 在網上成為「黃雨代言人」的藝人馬浚偉,獲天文台邀請與台長岑智明合拍「氣象冷知識」短片,解釋「黃雨係會水浸㗎」。
- 有人批評「之前又話排洪係假消息,等大家無做任何準備,突然半夜至通知排洪,知唔知新界人多數早瞓呀?」[註 2]、「點解唔譴責深圳咁負責任俾16分鐘通知就洩洪?北部市民要求一個公道」[註 3][214]。
- 玉林市境內多個城區出現內澇,有房屋瞬間倒塌,大量樹木等雜物衝擊橋樑,多條道路出現塌方和泥石流,部分區域積水幾乎漫過屋頂。
- 45分鐘後,所有受水浸影響而封閉的路段全部解封,而位於路環石排灣水塘路和鄉村馬路因受山泥傾瀉影響仍需封閉[120]。
- 9月10日,湛江市教育局宣佈,根據湛江市氣象局研判,9月11日該市將有大到暴雨的降水過程,為保障全體師生安全,11日湛江全市停課一天[204]。
- 《香港01》翻查今年4月至8月各區監測站雨量數據,雨量最常達黃雨水平的地區均為新界區,以大埔、北區、元朗及沙田區最多,難怪新界居民常自嘲要「游水返工」。
社交媒體群組則被「水浸都係黃雨」、「台長係咪瞓緊覺」等怨言洗版,網民質疑暴雨警告未能反映當區雨勢,令市民措手不及,失去預警作用。 《香港01》翻查今年4月至8月各區監測站雨量數據,雨量最常達黃雨水平的地區均為新界區,以大埔、北區、元朗及沙田區最多,難怪新界居民常自嘲要「游水返工」。 9月14日,天文台於午夜12時發出「特別天氣提示」,表示位於本港以南的雷雨區正逐漸靠近沿岸地區,並可能在未來兩三小時影響本港。 天文台於凌晨3時10分更新「特別天氣提示」,表示驟雨及雷暴會在未來兩三小時持續影響本港。 水浸都係黃雨2025 凌晨3時25分,天文台再指短期內香港廣泛地區可能受大雨影響,市民應提高警覺。 水浸都係黃雨 天文台於凌晨3時55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並於凌晨5時55分改發紅色暴雨警告信號,其後於上午10時30分改發黃色暴雨警告信號[18]。
水浸都係黃雨: 天文台短時間內改發三號強風信號
江門全市各中小學、幼兒園託管托幼機構、校外培訓機構停課一天,江門美術館等場所暫時關閉[201]。 番禺區、黃埔區及增城區部分鎮街於9月7日至8日出現暴雨情況,其中位於番禺區水浸情況一度水深最高淹至大腿,其中白沙路一帶最為嚴重。 廣州地鐵3號線市橋站一度因站外積水較深臨時關閉,列車不停站通過,直至中午過後才恢復正常運營[134][135]。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9月8日凌晨廣州有社區附近的一個地下停車場因受特大暴雨影響被淹沒,停車場中沒及時開走的車輛已被積水淹至車頂,番禺區一帶道路變成澤國[136]。 9月8日凌晨,氣象局在下環街及石排灣水位監察站錄得最高0.16米水浸。
至於昨天曾錄達每小時116毫米大雨的八鄉及錦田,所屬的元朗區連月來有28次每小時雨量達黃雨水平,當中有17次天文台有發出暴雨警告信號,暴雨信號「中獎機會」亦為61%。 9月7日深夜11點44分,香港政府公佈接獲深圳有關當局通知,深圳水庫將於9月8日0時0分排洪[註 1],屆時新界部分地區可能出現水浸情況[210][211],有媒體報導深圳的通報時間遠低於香港政府文件記載須於排洪三小時前通知港府[212]。 水浸都係黃雨 香港政府在9月1日曾發新聞稿稱深圳排洪可能導致北區水浸,此消息並無事實根據,純屬謠言[213]。
水浸都係黃雨: 深圳排洪爭議
市政署啟動應急機制,派員加強巡查及疏通各區渠道,清理路邊雨水井沖積的垃圾,並在安全情況下打開渠蓋疏導路面積水,加強公共渠網的排澇能力;全澳各區泵站均以最大排放量運行,盡力紓緩水浸[118]。 9月14日上午9時許,位於尖沙咀諾士佛臺的一個地盤有起重機移動期間,懷疑天雨影響泥土鬆脫,壓到附近大廈的平台牆角,事件中無人受傷[105]。 台長見招拆招,直言不知何時需要「召喚」馬仔,又指天文台的職員全日24小時候命,只是風雨無常,反問「天文台又點控制到個天呢?」,正如水煲內的滾水氣泡,難以估計何時何處升起,但重申「黃雨係可以水浸㗎」。 水浸都係黃雨2025 受連續降雨影響,高州水庫水位已超汛限水位(87米),故9月10日7時開啟石骨溢洪道泄洪,9月10日9時30分開啟良德溢洪道泄洪。
- 凌晨3時25分,天文台再指短期內香港廣泛地區可能受大雨影響,市民應提高警覺。
- 9月8日凌晨,深圳水庫於午夜0時15分排洪,由於持續降雨,水庫水位已超過汛限水位,經研究後於凌晨3時15分開始調整排洪流量為至每秒120立方米[129]。
- 相關雨帶呈列車狀方式持續影響珠江三角洲東岸,導致香港及深圳出現嚴重暴雨及災情,據香港天文台紀錄表示,由9月7日晚上至8日午夜錄得1小時雨量最高為158.1毫米,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紀錄[9],累計雨量632.7毫米。
- 2014年3月30日晚上,當天入夜後香港雷雨交加,雨量急增,天文台一度發出黑色暴雨警告,新界及九龍多區更下冰雹,不少商場及港鐵站亦受水浸影響。
- 22時13分,中山市將南部(板芙鎮、三鄉鎮、神灣鎮、坦洲鎮)片區暴雨預警信號升級為橙色[42]。
- 由於車上沒有準備餐食,當地政府迅速對接停靠列車,組織當地幹部群眾送來應急食品、飲用水等生活物資[140]。
9月10日,茂名市城區公交線路停運,茂南區、高新區市直屬各院校及幼兒園(含民辦)立即停課,至9月11日仍繼續停課[202][203]。 水浸都係黃雨2025 深圳站、深圳東站普速鐵路及廣深城際鐵路共47列車停運,79條路段、6個收費站、1座橋實施交通管制[175]。 9月11日,廣西玉林市博白縣遭遇強降雨天氣,龍潭鎮一男子在倒垃圾時不慎被衝入下水道,經多人合力救出,送院搶救後仍不幸身亡[148][149]。
水浸都係黃雨: 水浸都係黃雨? 渠務署:雨季首場雨易淤塞
有人批評「之前又話排洪係假消息,等大家無做任何準備,突然半夜至通知排洪,知唔知新界人多數早瞓呀?」[註 2]、「點解唔譴責深圳咁負責任俾16分鐘通知就洩洪?北部市民要求一個公道」[註 3][214]。 9月8日,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主持視像會議,指出暴雨來勢兇猛、持續時間長、致災風險高,要全力做好暴雨防禦和搶險救援工作,切實守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172]。 廣東省應急管理廳數據顯示,廣東7個水文站點略超警戒,過百個水庫略超汛限,當時情況總體可控。 省應急指揮中心指全省在強降雨前轉移超8萬人,包括深圳疏散轉移人員超4200人,全市841處室內應急避難場所全部開放;廣州亦提前轉移山洪、地質災害、危房等危險區域人員逾3100人。
水浸都係黃雨: 山友無視風球登石澗嬉水 網民鬧爆:出事唔好要消防救
9月7日下午至晚上,氣象局一度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期間,由於正值下班及放學晚高峰時段,多處道路出現交通擠塞情況,期間下環一帶出現輕微水浸,水深至腳眼,途人涉水而行甚狼狽,途經車輛亦濺起水花陣陣[21]。 受「海葵」殘餘雨帶影響,澳門於9月7日起出現暴雨天氣,氣象局一度在下午4時40分至晚上8時30分曾經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21]。 《香港01》推算,當該區每小時雨量達黃雨水平時,天文台是否真的發出暴雨警告信號。 以大埔區為例,自今年雨季以來,37次每小時雨量達黃雨水平中,只有17次天文台有發出暴雨警告信號,暴雨信號「中獎機會」僅為46%。 玉林市境內多個城區出現內澇,有房屋瞬間倒塌,大量樹木等雜物衝擊橋樑,多條道路出現塌方和泥石流,部分區域積水幾乎漫過屋頂。 博白縣部分地區水深超過2米,許多居民被困,需要經消防隊員以橡皮艇救援疏散受困者。
水浸都係黃雨: 影響
9月5日到9月7日12時,揭陽、汕尾、梅州、潮州累計雨量已經達到300毫米以上。 受其殘餘相關的低壓槽影響,珠江三角洲一帶於9月7日晚上起發生嚴重暴雨。 水浸都係黃雨2025 相關雨帶呈列車狀方式持續影響珠江三角洲東岸,導致香港及深圳出現嚴重暴雨及災情,據香港天文台紀錄表示,由9月7日晚上至8日午夜錄得1小時雨量最高為158.1毫米,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紀錄[9],累計雨量632.7毫米。
水浸都係黃雨: 政府停課不停工
但相關報告卻被指欠缺認受性,如前者設立20年,不少市民直指仍不太認識;而後者更不被列入勞工處的《工作守則》內,令打工仔不能得到應有的保障(詳見另稿)。 水浸都係黃雨 9月8日凌晨,深圳水庫於午夜0時15分排洪,由於持續降雨,水庫水位已超過汛限水位,經研究後於凌晨3時15分開始調整排洪流量為至每秒120立方米[129]。 羅湖口岸於上午亦出現水浸,欄杆被沒頂,水浸嚴重,水深至部分的扶手電梯上,對出廣場仿如河流。
水浸都係黃雨: 政府放寬10%私宅樓面 鼓勵發展商建殘疾院舍
9月8日凌晨5時34分,政府宣佈香港進入「極端情況」[14][15]。 9月8日下午,隨着影響香港的低渦急流開始減弱,香港的雨勢亦逐漸減弱,天文台於下午3時40分直接改發黃色暴雨警告並同時取消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隨後於下午4時45分取消所有暴雨警告信號。 但天文台方面曾指出,因應暴雨發展迅速及變化極大,及避免對跨區活動的市民造成信息混亂,因此不會因應分區的情況而個別發出暴雨警告。 水浸都係黃雨 只在未改發紅雨前,發出「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及「局部地區大雨報告」,以提醒當局市民提防水浸風險。
水浸都係黃雨: 中央氣象台料艾雲尼深入廣西粵北 天文台預周六内陸消散
香港天文台早在9月7日下午2時發出雷暴警告,晚上7時,北區沙頭角禾坑一帶已錄得超過每小時70毫米雨量,天文台在晚上7時50分發出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到晚上9時該區更已錄得每小時150毫米雨量。 隨後香港天氣急劇轉壞,強烈雨區開始迅速擴展至香港其餘各區,天文台在晚上9時25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僅25分鐘後便在晚上9時50分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 隨後大埔區、南區、東區、觀塘區、西貢區皆錄得超過每小時70毫米雨量,天文台於晚上11時05分發出今年首個黑色暴雨警告信號[11][12],為兩年以來首個黑色暴雨警告,天文台於晚上11時45分發出山泥傾瀉警告。 水浸都係黃雨 根據香港自動氣象站氣候觀測資料庫的數據,在8日午夜12時至凌晨1時有15區同時達到黑色暴雨警告的標準(即每小時雨量超過70毫米),而早上時份亦有超過6區同時達到黑色暴雨警告的標準[13]。 事實上,天文台兩年前已推出「局部地區大雨報告」,表示有關區域過去一小時降雨量已達到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的水平,即超過70毫米雨量,以提醒市民有關區域非常大雨,防患於未然。
水浸都係黃雨: 香港
如每當暴雨成災時,幅員遼闊、佔地777平方公里的新界區即使處處水浸,天文台總是未能及時發出紅雨或黑雨;相反,降雨集中在被視為風險較高及人口密度較高的市區範圍內,天文台發出更高級別暴雨警告的機率較高。 細看天文台發出暴雨警告的準則,主要根據本港是否「廣泛地區」,已「錄得」或「預料」降雨量達標,而且雨勢是否「可能持續」等三大標準,才決定發出相應的暴雨警告。 當日下午,元朗區有雨量站於一小時內已錄得119毫米雨量,早超黑雨水平,毗鄰的大埔、北區及屯門亦錄得逾60毫米雨量。 水浸都係黃雨 八鄉馬鞍崗一間寵物暫託中心「阿旺屋」受水浸侵襲,消防員到場協助將90隻狗及10隻貓救出並撤離水浸位置。
水浸都係黃雨: 【世紀熱浪】明日35度新界料37度 天文台上調周末高溫至34度
昨日(29日)連場大雨襲新界,新界多區出現水浸,其中大埔及元朗區情況嚴重。 香港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副主席張欣宇,批評港鐵公司管理層要求前線員工在雨勢最惡劣的情況下,到黃大仙站清走積水,漠視前線同事生命安危。 張欣宇在社交網站上載的照片顯示,有多名戴頭盔的人員,手持工具在隧道內工作,水深及頸,只有頭部在水面。 張欣宇指,在凌晨收到港鐵前線員工的崩潰求助,並指,除非遇上需要拯救生命,防止更大傷害的情況,否則不會接受任何同事冒生命危險,走入嚴重水浸隧道範圍。 水浸都係黃雨2025 9月15日,珠海機場指截至當晚19時15分,受天氣影響,共有4個航班備降外場包括廣州、深圳及湛江等[191]。 珠海公交部分線路臨時調整或取消停靠站點,以及暫停N20路線運營[192]。
大棠山嘴村在雨水罕有塌牆、新田小磡村大量民居被水淹浸,水深浸過頭頂、警察消防要游水入村救人。 水浸都係黃雨2025 「水浸都係黃雨!」每當大雨滂沱時,因遲遲未見有改發紅雨,網民紛紛召喚馬俊偉出場,而往往這句說話,亦是新界人的心聲。 於8月29日,新界多區大雨連連,持續下了數個小時,多處洪水泛濫,發生水浸入屋、汽車沒頂情況。 如坪輋李屋村,恍如水世界,有近50人被困,需消防救出;粉嶺布格仔路,一輛價值近60萬元的Type R跑車被洪水浸沒;粉錦公路一段路面亦發生山泥傾瀉,全線需封閉。
上午7時55分,氣象局改發黃色暴雨警告信號,又預計當天日間大部分時間將會出現持續驟雨,間中雨勢仍較大,部分路面及低窪地區可能會出現水浸[23]。 水浸都係黃雨 水浸都係黃雨 上午11時40分,澳門雨勢再度增強,氣象局再次改發紅色暴雨警告信號[24] 水浸都係黃雨 ,唯九澳、大潭山、路環市區及東亞運一小時雨量只錄得43.6、39.4、39.4及39.0毫米。 香港連續4日大雨連場,新界北多區道路水浸成「澤國」,有新界鄉村災情嚴重,情況猶如「滅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