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預計在 2025 年邁入高齡化社會,到時候每 5 人就會有 1 位是 65 歲以上的高齡者,因此長照議題也被關注。 長照所需的花費對許多家庭來多都是重擔,且長照需求不只發生在高齡者身上,有時因為疾病、意外導致的失能也讓許多兒童、年輕人都成為長照的需求者,因此許多人會事先規劃保險轉嫁長照、失能風險。 有被保險業務員推薦購買「長期照顧保險(以下簡稱:長照險)」的經驗嗎?
矢板明夫表示,去(2022)年7月,副總統賴清德出席安倍晉三的葬禮,引起了很大話題。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說的「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這句話,已漸漸成為了日本社會的共識。 矢板明夫說,但在那之後,中方加強了阻止日台接近的外交壓力,日台外交進入了一個漫長的瓶頸期。 長照險缺點 這次時隔29年,鄭文燦是作為台灣的政府官員堂而皇之到訪日本,並和日方的政要連續舉行會談,代表「日台外交再一次有了突破」。
長照險缺點: 保障範圍廣 更符合實際需求
而且,由於加入了各種專業評量表的分數參考,可以讓「符合長照狀態」的判斷更為「清楚」。 根據衛福部的預估,到了2026年,台灣將有超過100萬人需要長期照顧。 老年人平均需要照顧的時間約為8到10年,其中65%的老人需要依賴他人的照顧。 長照險缺點2025 目前,台灣的家庭照顧者每天平均花費11小時在照顧上,總共長達7到8年的時間。 儘管台灣已經有了長照2.0制度來提供基本的保障服務,但補助金額和對象仍然相對有限。 隨著台灣人口急遽老化,已進入高齡化社會,政府也積極推動長照政策,並鼓勵民眾投保商業保險,以補政策所不能及之處。
- 1994年時,中國的江澤民政權還不是十分穩定;而台灣的李登輝政權開始重視對日關係,在日本的親台派勢力逐漸抬頭。
- 之前個人接觸過不少保戶,都說保險業務員告訴他們:「長照險的理賠條件,是按照『巴氏量表(Barthel Index,連結)』來定義,根本很難理賠」。
- 南山人壽表示,反觀國人對於長照風險的預防觀念仍較薄弱,且從壽險公會之長照險概況來看,截至今年上半年國內長照險的滲透率僅近4%,相較國人整體保險滲透率超過17%而言有較大落差。
- 被保險人直接死亡:有些老人家沒有經歷失能或失智的階段,可能因疾病等因素直接死亡,此種情形不予理賠。
- 例如:「每年」提供診斷證明書,當然優於「每季」或「每月」的保單。
以上看起來,似乎滿划算,若以還本型為例,最多總共繳費121.4萬,若有用到可能可以換到300萬、500萬的保險理賠金,若沒有用到,會於離世時退還年繳保費總額。 ●月給付3萬元,20年期還本型,符合理賠條件一次性給付1.02倍的已繳保費,並開始給付,年繳保費$93,163。 因此,究竟幾歲該開始買長照險,劉鳳和認為沒有標準答案;如果家中長輩有長期慢性病史,或是有高機率長期臥床者,最好趁著身體健康時,盡早購買長照險,幫未來做打算。
長照險缺點: 台灣人為何選舉都愛賭這味? 政壇打賭王每賭必輸卻花招最多…
談到規劃長照,汪柏堯認為可以考慮三種保險,分別是長照險、類長照險和失能險。 長照險的照顧範圍在於,當被保人失去「自理生活能力」時,會定期給付保險金,當中包括行為能力和認知能力。 判斷的方式是根據「巴氏量表」和「臨床失智評估量表」的符合項目來理賠。 長照問題通常不僅僅是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家庭所面臨的挑戰。 如果你擔心給子女帶來負擔,可以考慮購買長照險,並在健康的時候投保,以免因患有慢性病等原因而被拒保。
- 再過4年,台灣因65歲以上人口將占總人口數超過20%,成為超高齡社會。
- 長照險的完整名稱是「長期照顧保險」,更早之前稱為「長期看護保險(長看險)」,是用來應對因疾病、意外或老化,導致生活無法自理、需要人長期看護的風險。
- 目前,台灣的家庭照顧者每天平均花費11小時在照顧上,總共長達7到8年的時間。
- 另外,還有部分的保單,在生活扶助金給付月數已滿時,只要保戶仍然生還且未滿保單規定的上限年紀,還會持續理賠生活扶助金給保戶,依市面目前的商品,失能險目前的最高給付上限可達100年。
- 以阿慧這樣的條件,因不符合身心障礙身分,且未有長照評估等級4級以上,新制上路後阿慧無法領取每年12萬補助,只適用舊制。
陳宣佑指出,失能險因為適用情況多,其販賣件數與金額,已遠遠高於同類的長照險。 他建議民眾,如欲購買失能險應該注意2項重點,分別是生活扶助金額度與生活扶助金給付月數。 失能險在理賠條件上相對寬鬆,一般人以為一定要殘廢才能獲得理賠金,但其實在1到11等級的失能表中,很多疾病都可以申請理賠,例如失智、洗腎、類風濕關節炎等,根據等級輕重可獲得的理賠金也不同。 今天台灣受偏南風環境影響,周圍水氣仍較多,天氣風險公司天氣分析師方俊元說,東南部地區位處迎風面,不時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
長照險缺點: ‧ 保險局送利多!外幣保單送審大放寬 10家壽險受益
矢板明夫表示,中國外交部今天(6/29)的記者會,發言人一定會對此事暴跳如雷,但是現在中方能夠對日本做出報復的手段並不多。 他舉出鄭文燦訪日有三個重要的特徵:第一、事先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完美。 沒有任何一家台灣或日本媒體事先得到消息,中國自然也沒有辦法提前抗議施壓。 長照險缺點 矢板明夫指出,徐立德是作為爭取台灣主辦亞運項目的負責人身分去日本,在日期間,表現得十分低調,也沒有和日本政要舉行會談。 1994年時,中國的江澤民政權還不是十分穩定;而台灣的李登輝政權開始重視對日關係,在日本的親台派勢力逐漸抬頭。 這是因為長期看護的費用,不論是聘請外勞,或是住在養護中心,費用多半是「按月」給付的關係。
長照險缺點: 以下是○○人壽的長照險說明:
買保險就像我們生病時去看醫生,只有對症下藥,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保險能幫你解決的是,當你遇到不可逆的風險時,不需看人臉色,有尊嚴地活下去。 可以參考這些重點去考慮,例如:家庭背景、工作環境、家族病史等等。 國泰上半年長照險新契約保費收入7221萬元,銷售最佳的是「新守護一生長照終身險」,一樣是具身故保本特色的傳統長照險。 長照險缺點 新光人壽有6張長照險保單,上半年長照險保費收入3583萬元,排市場第3,也是身故能退還保費的「長照久久長照終身險」銷售最佳,上半年保費收入3303萬元,占新光長照險新契約保費收入的92%。 許多人對於「高齡風險」的認知明顯不足,常有「長照險該買嗎?」的迷思,為了避免低估風險,確保未來安全穩定的老年生活,必須盡到及早規劃之責。
長照險缺點: 服務範圍擴大,資源更便利
之前個人接觸過不少保戶,都說保險業務員告訴他們:「長照險的理賠條件,是按照『巴氏量表(Barthel Index,連結)』來定義,根本很難理賠」。 而年輕型失智症患者通常是家庭重要的經濟支柱,失智後恐無法再繼續原有的工作型態,收入可能會銳減甚至中斷;此外,年輕就失智,被照顧的時間相對較長,也會成為家庭開銷的長期負擔,因此沈玫君提醒,長照險規畫真的要趁早開始。 新光人壽的「長照久久」、國泰人壽的「新守護一生」則是保戶身故時,可退回「所繳保費總和1.05倍─已請領保險給付」。 可見傳統長照險保費縱使貴,但許多保戶看在可能拿回所繳保費前提下紛紛埋單。 南山人壽有6張不同類型長照險,最叫座的是身故可保本的傳統長照終身險、「美滿人生、圓滿人生(繳費年期不同)」,上半年新契約保費收入加總達8.4億元,占南山個人長照險新契約保費收入的8成5。
長照險缺點: 保險熱門新聞
長期照護險的保障範圍即「當被保人喪失自理生活能力時,長期看護險會定期給付保險金」,提供被保險人看護費用上的補助。 長照險缺點 國泰和南山都有不含壽險保障的長照定期險商品,都專攻年輕族群。 南山的青年護照長照定期險,若30歲男性投保、年繳保費4200元,發生長照狀態,可獲一次保險金60萬元、分期保險金(最多領16年),最多1020萬元保障。 國泰的「Hen罩組合專案」,其中的「Hen呵護長照健康險附約」也是10年定期險設計。
長照險缺點: 康健人壽「終身意外險」:千元保費享最高1200萬保障
但有人質疑這種理賠標準不夠明確,可能有老年人早上還能自行更衣、晚上就做不到。 南山人壽表示,很多人也認為,殘扶險依失能等級表理賠很明確,但醫生診斷書中,「不會直接開立失能等級」,壽險公司須依診斷證明及檢驗報告再做判斷,且殘扶險中部分失能項目,例如「神經障害/胸腹部臟器機能障害」也無明確標準。 相較之下,傳統長照險用巴氏量表、臨床失智量表、簡易智能測驗等臨床專業評量表,失能狀態定義反而較標準明確。
長照險缺點: 確診為長照狀態 保費可豁免
長照險是近幾年來新興的保險種類,當被保險人因身體缺失或喪失生活自理能力時,可提供看護輔助費用,來照顧被保險人。 保險達人劉鳳和說,長照險主要給付的是失能和失智情況者,失能的給付判定依據是「巴氏量表」,而失智則是以「CDR量表」來判定。 長照險缺點2025 保戶最好留意每一家保險公司,對於受益人所提供的診斷證明書,以及長期看護狀態定義的複查條件。 例如:「每年」提供診斷證明書,當然優於「每季」或「每月」的保單。 雖然為了減輕保險受益人的負擔,金管會在2015年7月1日後實施的示範條款,已經將原本「定期提供診斷證明書(例如按月領取,則須每月提供)」,更改為「『每年第一次』申請長期照顧分期保險金時,才需要提供相關證明」。
長照險缺點: 公司介紹
雖新制可緩解重度家庭負擔,但部分有需求、非重度失能的民眾,無法適用。 新光表示,殘扶險因保費便宜,保障範圍涵蓋中重度失能,且申請理賠時,失能狀態僅需認定一次,建議青壯年族群可考慮。 長照險缺點 國泰也指出,若從事意外事故風險較高行業或想補足失能而導致長照風險的民眾,可考慮殘扶險。 「生活輔助金」指的是,當理賠情況發生後,保戶每月能領到的費用,費用會依殘廢的等級決定可領取的成數,最高可達100%。 長照險缺點2025 陳宣佑提醒,有些民眾會有保費越高,生活輔助金保額越高的迷思,但其時保額的高低,主要還是依據不同的商品有所分別。 陳宣佑表示,長照類產品多,包括長照險、失能險、類長照險,民眾投保前應多思考自己想保障的方向與可能發生風險。
長照險缺點: 復能服務額度可預支:輔具能租借 使用更靈活
南山表示,民眾投保前,評估自身需求最重要,若經濟能力許可,可考慮終身型傳統長照險。 前面已說過,傳統長照險保障範圍最廣,終身型保單還一次將長照保障拉至終身;美滿和圓滿人生的長照險保障都可至保險年齡110歲保單年度末。 長照險缺點 而「生活扶助金給付月數」指的是民眾能領取生活扶助金的時間,依保單與殘疾等級有所不同,市面上目前的最高給付月份為50年。 另外,還有部分的保單,在生活扶助金給付月數已滿時,只要保戶仍然生還且未滿保單規定的上限年紀,還會持續理賠生活扶助金給保戶,依市面目前的商品,失能險目前的最高給付上限可達100年。 但民眾理賠時仍須注意,生活扶助金的發放,並非一定會發到給付月數,當保戶體況已經復原,不符傷殘資格時,保險公司得視情況終止給付扶助金。
長照險缺點: 長期照顧狀態的理賠條件?
航空公司目前依據民航局之正式飛航公告,後續檢討航班規劃及調整作業,可能起降時間往前或往後,說不定也可能暫時取消,相關作業尚需作業時間,機場公司會與航空公司持續協調,相關訊息亦將預先通知旅客,以及將影響程度降到最低。 依「國際疾病傷害及死因分類標準」第十版(ICD-10-CM)判定為持續失智狀態,且依臨床 CDR 量表評估達中度(含)以上(即 CDR ≥ 2 分,非各分項總和)者,即判定為失智並啟動理賠。 老年身體狀況不比年輕時,需提前就未來可能產生的健康問題與醫療費用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