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徑邨以北徑口的一塊小空地後來興建了另一個公共屋邨顯耀邨(英語:Hin Yiu Estate),為單幢住宅樓宇,原為可租可買計劃未命名屋苑[3] ,於2005年入伙,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另外,有報道指房協正研究放寬「未補價資助出售房屋出租計劃」,由原本只可出租單位房間,放寬至有條件出租整個單位。 房協發言人回應提問,指正在檢視計劃,並與政府商討可行的優化措施,期望能夠放寬計劃,吸引更多業主及租客參與。 顯發邨位於屯門區議會屬下的兆置選區[7],現任區議員為獨立建制派人士林頌鎧。
- 另一名議員何杏梅認為,當局仍未交代地盤一帶的交通配套,擔心幾近飽和的交通基建難以負荷,包括西鐵綫、區內輕鐵「迫爆」和屯門公路擠塞等,新增人口勢構成影響。
- 擬議的發展界線並不包括柔莊之家,青山陶窰也沒有納入屯門顯發里公營房屋發展範圍內。
- 土木工程拓展署正積極研究改善附近基建;而顯發里地盤側是三級歷史建築「青山陶窰」,有區議員關注古蹟會否受到影響。
- 由於房屋發展項目仍在概念性設計階段,日後在房屋發展項目施工期前,部們會要求承建商採取相應監察措施及適當安排,以確保 陶窰的結構不會受到工程的影響。
- 現階段已確定12,000個單位可於2023/24至2027/28年度提早落成。
據土地專責小組去年初的「空置校置用地清單」,全港共有183幅空置校舍用地,留作「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有137幅,18幅為住宅用途。 而屯門有10幅空置校置用地,「培愛學校」已建議用作住宅,有7幅為「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惟不少位置較偏遠,如僑所公立學校、青山佛教學校和大欖涌公立學校等。 參考過往的經驗,有關計劃必須要有一個有效的安排,以提供足夠的誘因鼓勵私營機構確保單位質素。 最近有私人發展商公開表示有意在其私人土地上興建資助房屋,政府對有關建議表示歡迎並樂見其成。
顯發裡公屋: 未來「五年期」預測落成房屋地點及數量
至於屯門區公屋單位的最佳租金為每月每平方米63.1元,適用於業旺邨業和樓的684個單位,以及顯發邨顯發樓的872個單位。 行政長官近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目標在4年內(即 年度)將輪候時間「封頂」,由6年降至約4年半。 及后,由于社福界人士反对迁置宿舍至九龙景泰苑[2],此屋邨发展规模最后略为缩减[3],随后于2020年3月动工[4]。
B翼有7-Eleven便利店、香港賽馬會投注站、大家樂、體育館、匯豐日夜理財中心和兩間小食店。 顯德及顯揚樓曾經於1991年獲選為「出售公屋計劃」的出售樓宇,但最後計劃遭到腰斬,到2001年才連同邨內其他樓宇於租者置其屋計劃拆售。 而在1999年,政府決定在鄰近顯徑邨的一幅用地,加建一座單幢式公屋,其後於2000年5月列入可租可買計劃[3]。 然而,由於該計劃的失敗,該未命名屋苑旋即於兩個月後轉回作公屋之用[8],並命名為顯耀邨;因應轉回出租公屋,屋邨設計亦有所簡化。 根據文件,5幅改劃土地位於第 28 區湖山路以北的土地,第17區連接皇珠路及毗連業旺路的土地,第16區恆富街以西的土地,第39區顯發里以南的土地,及第23區屯興路以東的土地。
顯發裡公屋: 業旺路地盤最大 預計可供近萬人居住
當局續指,2022年《施政報告》中提出落實「公屋提前上樓計劃」。 房委會會透過規劃、設計及施工措施,例如盡量安排部分土地提前交付作建築工程,讓公營房屋項目能盡早分階段落成,從而加快公屋申請者上樓。 現階段已確定12,000個單位可於2023/24至2027/28年度提早落成。 【公屋輪候】政府公布未來10年的公屋規劃及預測建屋量,預計10年提供約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滿足未來的住屋需求。
政府當局指,政府會與房委會和香港房屋協會緊密合作,全力提量、提速、提效、提質,推高首五年公營房屋供應量,縮短公屋輪候時間。 为增加房屋供应,政府于2017年建议改划屯门区10幅用地,以兴建公、私营房屋,当中包括显发邨所在的培爱学校旧址,以及毗邻的智障人士宿舍“柔庄之家”[1]。 顯徑邨是香港政府在吸收了沙田第一批公共屋邨(沙角邨、乙明邨等)的經驗之後所興建的公共屋邨,與同區屋邨新翠邨、隆亨邨等同期。 如公屋申請者拒絕預配的單位,房委會會隨即將該單位預配給其他申請者,務求讓更多輪候人士更早獲配公屋。
顯發裡公屋: 房屋供應|「公屋提前上樓計劃」將提早建成1.2萬伙
若建議得以落實,將有助增加資助房屋的供應,亦可以讓有意置業的市民多一項選擇。 房屋署表示,為盡快落實公屋發展項目,土木工程拓展署將進行相關的地盤平整與基礎建設工程,並預計於公屋入伙前完成。 至於屯興路以東的公屋項目,房委會及土拓署日後會再向屯門區議會作匯報。 據房屋署向屯門區議會提交的文件指出,5幅地包括第28區湖山路以北、第17區皇珠路毗連業旺路、第16區恆富街以西、第39區顯發里以南,以及第23區屯興路以東。 5地皮的地積比率均是6.5倍,當中以第17區地盤佔地2.41公頃是較大,可建約3550伙,項目共4座、樓高約39至41層,料可住約近萬人。 不過第16區及39區地盤,面積只有約半公頃,只能興建1至2座大廈。
顯發裡公屋: 屯門五幅地建公營房屋 提供1萬單位 料2023至26年分階段落成
預計今年度在葵青、大埔、屯門區完工11,300個單位,即睇各區預測建屋量名單。 房署回覆《香港01》指,位於屯門顯發里擬議的公營房屋發展計劃,擬建單位數目約為950個。 擬議的發展界線並不包括柔莊之家,青山陶窰也沒有納入屯門顯發里公營房屋發展範圍內。 至於如何在該處建立社福設施,「龍窯關注組」副主席劉琬珊稱,該機構早已向政府提交活化計劃書,建設「陶瓷社區中心」,「但政府聽完讚好,但態度照舊」。
顯發裡公屋: 未來5個財政年度公營房屋預計落成
顯耀邨因為地方不敷應用,難以容納其它設施,居民只靠顯徑邨設施(例如社區會堂、遊樂設施等)活動,購物亦要前往顯徑商場。
顯發裡公屋: 屯門5官地擬建公營屋 可建1.07萬伙料2023年起落成
當局指,今年初起,有個別公營發展項目的工程進度受疫情影響,導致勞工短缺及建築材料從内地運送到港等問題阻延了項目進度,現時勞工供應及來港運輸安排已大致上恢復正常。 進度受到影響的7,600個單位,並不在以上提及的12,000個單位之內。 顯發裡公屋 根據2022年9月的最新預測,第一個五年期(即2023/24至2027/28年度)的傳統公營房屋建屋量會增至12,770個單位,同時額外興建約30,000個「簡約公屋」單位。 房署續指,就擬議公屋 發展對陶窰的影響,政府已進行了技術評估,有關的公營房屋發展項目不會對區內產生不良影響。 由於房屋發展項目仍在概念性設計階段,日後在房屋發展項目施工期前,部們會要求承建商採取相應監察措施及適當安排,以確保 陶窰的結構不會受到工程的影響。 由1994年香港區議會選舉開始,顯徑邨獲劃分成2個區議會選區,分別為徑口及顯嘉選區。
顯發裡公屋: 興建期間的圖片庫
第二代窯主梁柏泉一直住在旁邊的寮屋,守護龍窯,他一方面擔心龍窯受建樓工程影響結構,終有一日守不住,另一方面亦批評:「政府這樣建樓並不專業」。 顯徑商場位於大圍車公廟路69號,分為A、B兩翼,樓面面積95,699呎。 A翼1樓有百佳超級市場、大昌食品、759-阿信屋、萬寧、顯徑街市、中西藥房等;2樓有日本城、順豐速運、四季餐廳、文具店、零食店、麵包店、髮廊、補習社、多間診所及顯徑郵政局;3樓有囍慶酒家及麥當勞,4樓是天台花園。
顯發裡公屋: 房屋供應|部份工程延後完成
她稱,計劃冀將龍窯A區連接附近麥理浩徑,至窯外的空地形成公園,再沿空地樓梯連接學校,「公園可設小柴窯教人燒製陶瓷,亦可成為景點讓市民觀賞古蹟。陶瓷治療情緒效用,在設備無障礙設施的學校可作社區用途,讓藝術家和社工進駐提供社福復康服務。 根據房委會於今年一月公佈的預算和預測,2021/22至2025/26年度的公營房屋項目總建築開支估計約為1,280億元。 就2026/27至2031/32年預計提供的單位數量,房委會的建築開支預計將增加一倍以上。 為了解決公屋輪候問題,政府表示積極覓地建屋是解決住屋問題的最根本方法,政府已覓得約350公頃土地,可以在未來10年,即2022/23至2031/32年度興建約330,000個公營房屋單位,足以滿足該10年期約301,000個公營房屋單位的需求。 顯發裡公屋2025 顯徑邨(英語:Hin Keng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徑口車公廟路69號,共有八幢住宅樓宇,是少數有齊Y2、Y3及Y4型大廈建築設計的公共屋邨,此邨於1986年開始入伙,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 香港房屋委員會其後於2000年把顯徑邨納入租者置其屋計劃(第3期),允許租戶購買所租住的單位,現已成立業主立案法團;截至2020年中,此邨的93%單位經已出售,是按住宅單位計出售比率最高的租置屋邨。
顯發裡公屋: 樓宇
她又指,由於智障人士宿舍「柔莊之家」在龍窯附近,認為「陶瓷社區中心」可參考灣仔石水渠街聖雅各福群會,開辦陶瓷課程,讓智障人士學習陶瓷陶冶性情,亦可自力更新售賣自己作品。 她又稱,過去政府在程序之間偷偷地侵蝕整個GIC(「政府、機構及社區」)土地,目的只為取得龍窯這塊土地,令校舍地積比提高,從而興建逾40層高的樓宇,「跟我說窯不會倒塌是天方夜譚」。 根據2022年3月的預測,房委會及房協約8成在2022/23至2026/27年度落成約8成的項目已進入建築階段。 房協未補價資助出售房屋出租計劃推行以來,至今共收到12宗業主及53宗租客的申請。 顯發裡公屋2025 顯發邨(英語:Hin Fat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在建的單幢式出租公屋,位於屯門青山公路-青山灣段。
顯發裡公屋: 房屋供應|預計於未來財政年度落成的房協資助出售房屋項目
當新單位取得入伙紙時,所有已接受預配的申請者可即時辦理入伙手續,達到盡快上樓的目標。 房委會會再提前預配即將落成公屋計劃的時間,由現時新公共屋邨獲發入伙紙約三個月前預配單位,大幅提早至六個月前。 政府指,根據現有機制,房委會會每年進行逐年延展的五年財政預算和預測,檢視其財政狀況和未來資金的需要。
顯發裡公屋: 區議會議席分布
為增加房屋供應,政府於2017年建議改劃屯門區10幅用地,以興建公、私營房屋,當中包括顯發邨所在的培愛學校舊址,以及毗鄰的智障人士宿舍「柔莊之家」[1]。 屯門區議員陳文偉認為,屯門已發展逾30年,但他形容政府建屋是「見縫插針」,變成「盲搶地」,他批評做法非混合式發展,而是「混亂」。 另一名議員何杏梅認為,當局仍未交代地盤一帶的交通配套,擔心幾近飽和的交通基建難以負荷,包括西鐵綫、區內輕鐵「迫爆」和屯門公路擠塞等,新增人口勢構成影響。
顯發裡公屋: 房屋供應|預計於2022/23年度落成的公營房屋項目
显发邨(英语:Hin Fat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员会在建的单幢式出租公屋,位于屯门青山公路-青山湾段。 顯徑邨亦是26座問題公屋中位於葵青區受影響屋邨居民的指定安置屋邨(另外兩個分別是青衣長康邨及長安邨)[7],並接收少數興田邨單位不足以收容的藍田邨12-13座居民。 此區域在1961年至1963年,曾經為香港中文大學建校的擬定選址[4][5],佔地約96公頃(當中顯徑邨一期為當時擬議的大學本部,而二及三期為新亞書院擬議校址),但最後改為在馬料水現址設校。 此邨在早期曾經初步命名為「顯田邨」,至1981年才在原定命名中加入「徑口村」此村落名字之元素,成為今天的顯徑邨[6]。 顯發裡公屋 嘉田苑(英語:Ka 顯發裡公屋 Tin Court)及嘉徑苑(英語:Ka Keng Court)分別是顯徑邨內的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分別有6座及2座樓宇,分別在1988年及2002年落成。 公屋申請人若未能負擔獲編配的新單位租金,可要求改配租金較廉宜的翻新單位,合資格者也可透過租金援助計劃申請援助。
顯發裡公屋: 政府對私人資助房屋持積極態度
其次是湖山路,地盤面積約1.89公頃,提供2,940伙,預計人口約8,230人,預計2021年展開工程後,可於2025/26年落成。 恆富街及顯發里的公屋項目,佔地較細,分別提供520伙及950伙,容納約1,460人和1,700人。 而顯發里項目將於今年展開拆卸現有培愛學校工程,兩項目預計落成為2023/24年度。 位於屯門的「青山龍窯」建於40年代,為全港現時唯一完整的窯址,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 在政府未正式為龍窰進行保育之際,政府提出在距離龍窯約30米,改劃其中一幅第39區顯發里土地,包括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培愛學校舊址土地,興建逾40層高的公屋,提供逾1千個單位,應付現時急增的房屋需求。 房委會擬於屯門5幅已改劃的政府土地,興建共10730伙公營房屋,最快今年起開展工程,預計分階段於2023至29年度竣工。
房屋委員會公布,深水埗白田邨、青衣長青邨、屯門業旺邨和顯發邨共五幢新建非標準型大廈的租金將以所屬地區內最佳租金水平釐定。 顯發裡公屋2025 及後,由於社福界人士反對遷置宿舍至九龍景泰苑[2],此屋邨發展規模最後略為縮減[3],隨後於2020年3月動工[4]。 房委會早前公布,截至2022年6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公屋申請者,平均公屋輪候時間為6.0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公屋輪候時間為4.1年。
顯發裡公屋: 未來5個財政年度公營房屋預計落成
徑口選區範圍包括顯耀邨及顯徑邨Y2型樓宇與上徑口村、下徑口村、顯田村、瑞峰花園及聚龍居,由2011年起該區區議員為吳錦雄,而之前的區議員為韋國洪。 顯發裡公屋2025 至於顯嘉選區範圍包括顯徑邨其餘4座樓宇及嘉田苑,由2007年起該區區議員為林松茵,而之前的區議員為莫偉雄。 在1995年之前,顯徑邨屬於沙田區議會顯田選區,當時區議員是湯寶珍。
顯發裡公屋: 未來「五年期」預測落成房屋地點及數量
土木工程拓展署正積極研究改善附近基建;而顯發里地盤側是三級歷史建築「青山陶窰」,有區議員關注古蹟會否受到影響。 【公屋輪候|房屋供應】香港房屋供應問題持續,輪候時間及人數高居不下。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及,政府料於未來10年落成約36萬伙公營房屋,而根據房屋局最新預測,未來5年(2023/24至2027/28年度)的公營房屋總建屋量可達12.77萬伙。 顯發裡公屋2025 房屋署向區議會遞交文件,提及5幅合共8公頃的土地,合共興建約10,730個單位,,署方預計最快於2023/24年度至2028/29年度分階段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