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多元化活動,發揮所長,實踐終身及全方位學習。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2025 聖保祿學校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銅鑼灣禮頓道,建築物包括修院和教堂,在庭院中建有基督君王小堂。 現在的校舍於1981年落成,由司徒惠建築師事務所的林嘉廉設計。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2025 當時因應某地產商意圖洽購有關地段興建酒店,但為校友反對。 當時有人捐了一大筆錢,用以永久購入學校所在的地段,餘下的錢則用作重建校舍,使校舍從原來的歐陸式建築變成今日的近現代建築。
- 關顧學生的成長及學習多元發展,設有資優專項訓練、學科輔導、成長小組等。
- AfterSchool 是一個針對DSE而設的網上補習平台,課程涵蓋多個 DSE 科目,讓同學足不出戶就可以享有優質教學。
- 坊間形容佢為神級名校嘅跳樑板,唔少名人嘅小朋友都係讀呢一間幼稚園,例如歌神張學友女兒張瑤華、四叔李兆基孫女等等,所以入讀嘅小朋友大多都係家境富有。
- 有見及此,學校好多唔同學會,例如工藝、初級科學等學會。
-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嘅興趣,自由選擇課外活動,從而讓學生喺「德、智、體丶群丶美」都得到全面嘅發展。
根據2022/23學年資料顯示,保祿六世書院的班級結構是中一4班,中二4班,中三4班,中四4班,中五4班,中六4班,總計全校共開24班。 本校設立多項體藝活動及資優團隊:包括籃球、排球、羽毛球、田徑、歌詠、中西樂器班、管弦樂團、中樂團、兒童舞、小女童軍、公益少年團、基督小先峰,科創小精英、奧數訓練班、校園藝術大使、校園推廣大使、英語大使等。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1. 學費減免
聖保祿學校(小學部)學校旨在培養學生的獨立能力與及對社會的關懷,以加強她們的公民意識,故舉辦不同類型的參觀和活動及透過德育課來達到目標。 校方亦重視學生的愛心培育及個人品格的修養,特別是禮貌方面,因而鼓勵學生參與公益活動如賣旗,並定期評核學生的禮貌,以檢視她們待人處事的態度。 聖保祿學校(小學部)的教學語言是「英文」。
- 作為一間天主教學校,修身科成為各級必修科目之一。
- 總括而言,如果你問聖保羅男女中學好唔好?
- 聖保祿學校(英語:St. Paul’s Convent School),由天主教開辦,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22所補助學校之一,是香港一家女子學校。
- 推行以STEM為主題之跨學科活動,不同科目以特定的學習策略及活動,綜合應用科學、科技及數學的知識和技能,提升學生運算思維、探究能力及發揮創意。
-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3∎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0∎ 多元學習評估教師利用多元化的評估模式,安排進展性評估及總結性評估,了解學生學習進程及表現;並讓教師給予學生回饋,於有需要時調整教學策略,以評估促進教學。
- 學校管理∎ 學校管理架構學校由法團校董會管理,並在管理與組織、學與教、校風及學生支援、學生表現四個範疇推展校務。
- 聖保祿天主教小學的設施:∎ 校車:有∎ 保姆車:無∎ 課室數目:24∎ 禮堂數目:1∎ 操場數目:2∎ 圖書館數目:1∎ 特別室:小聖堂、音樂室、電腦室、常識室、視藝室、圖書館、英語活動室、會議室、輔導室、醫療室和多個活動室。
聖保祿學校(undefined)是一所位於香港的直資女子中學,創校於1854年。 學校座落於灣仔區,並涵蓋約26000平方米的面積。 校監/校管會主席為黃金蓮修女,而校長則是黃金蓮修女undefined。 聖保祿學校的辦學團體是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並且是一所其他學校。 聖保祿學校的校訓秉持著「為一切人,成為一切」即普助世人,無分種族、宗教及社會階層。 (格前9:22)的校訓,鼓勵學生在學術、品德和個人成長各方面追求卓越。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狀元
聖保祿天主教小學的設施:∎ 校車:有∎ 保姆車:無∎ 課室數目:24∎ 禮堂數目:1∎ 操場數目:2∎ 圖書館數目:1∎ 特別室:小聖堂、音樂室、電腦室、常識室、視藝室、圖書館、英語活動室、會議室、輔導室、醫療室和多個活動室。 ∎ 其他學校設施:undefined∎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聖保羅男女中學為配合特殊學生嘅需要,全部課室同埋特別室都已經設置視聽工具。
學生的夏季校服是淨白色的校服裙配白色皮鞋,而冬季校服是寶藍色百摺裙配白色襯衣及黑呔,鞋則需穿着黑色皮鞋。 聖伯多祿中學校歌曲與詞源自創校的意大利神父,因年代已久,當時人的身份已不能考證。 歌詞內容是以耶穌門徒「伯多祿」的漁人故事,啟示了同學要學習聖伯多祿的精神,並互助友愛,以致和平,以進大同。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3∎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0∎ 多元學習評估教師利用多元化的評估模式,安排進展性評估及總結性評估,了解學生學習進程及表現;並讓教師給予學生回饋,於有需要時調整教學策略,以評估促進教學。 不過,小編要提醒大家聖保羅男女學校嘅教學模式相對來講會比較催谷,亦可能要肩負唔同嘅期望,令自己覺得好大壓力,所以想選擇呢間學校嘅同學仔要有心理準備。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教學規劃
幾經努力,他終於得到當時的致利建築公司經理趙善略先生以平價賣出位於黑沙環的一個貨倉;同時澳葡政府亦撥出一幅相連的土地,作為興建學校之用。 落成啟用後,澳門教區交予慈幼會會士余佩麒神父管理。 余神父為答謝戴主教對本校所作出的貢獻,將學校定名為「聖保祿學校」。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該校稱辦學使命是以基督之價值觀為本,為聖保祿學生提供全人教育,從而使其精神與物質生活更形璀豐盛,每個學生的「保祿光譜」有所增長;兼具仁愛、自信、良知、勇毅、創新、能幹及責任感之美德,從而對家庭、事業、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營造朋輩關愛文化,訓練學姐照顧學妹,如「守護天使」、「大手牽小手」計劃。 加強家校合作,舉辦講座及工作坊,同共輔助學生學習及成長。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1. 致力完善校本支援政策,善用資源及早識別、及早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包括轉介學生接受「校本教育心理服務」、「校本言語治療服務」等。 舉辦各項提升小組及共融活動;為個別學生安排適切的教學策略及調適;適時安排教學助理入班支援。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香港傑出學生選舉
學校重視學生每個學習的經歷,積極策劃全方位的學習活動,統整相關科目進行研習,讓學生把所學到的知識、能力、價值觀和態度有系統地連結,建構新知識。 培育學生多元智能,強調以學生為本,設計多元化的課堂教學,包括常規及非常規課程,讓他們學習知識、掌握不同的學習策略,以激發主動學習的意願。 推行以STEM為主題之跨學科活動,不同科目以特定的學習策略及活動,綜合應用科學、科技及數學的知識和技能,提升學生運算思維、探究能力及發揮創意。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學校資訊簡介
是天主教香港教區屬下的一所文法中學,現位於香港南區香港仔香港仔水塘道21號(2012年之前位於香港南區香港仔香港仔大道220號)。 是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及香港仔聖伯多祿天主教小學直屬中學。 聖保祿學校(小學部)的學校發展計劃是:設有電腦培訓,以提高教師資訊科技水平。 一年一度的自評及自我完善計劃,能幫助教師提升應有的專業水平。 《明校網》為「明報」専為家長而設的學校資訊網,提供全面的入學資訊及選校分析,助家長選取合適的學校讓子女入讀。 家長可在本網站找到全港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國際學校概覧、專訪、教育報道及相關新聞,讓家長輕鬆掌握及了解心儀學校的資料,以至到本地及海外升學攻略。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學費
學校佔地約6250平方米,設有齊全嘅空調系統,亦都有演講廳、食堂、藝廊、校園特別室等嘅設施,讓學生喺學習之外,亦可以享受校園生活,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嘅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對學習嘅動機。 與其他學校唔同嘅地方係學校設有舍堂,令本港學生同海外學生可以一齊相處,互相學習,學習嘅地點,唔再局限於喺課室。 AfterSchool 是一個針對DSE而設的網上補習平台,課程涵蓋多個 DSE 科目,讓同學足不出戶就可以享有優質教學。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學校設施/
2022年,捧起校隊史上首座學界曲棍球冠軍;同年,手球隊奪得學界女子A組手球比賽冠軍。 2012年,林家駿主教紀念大樓落成啟用,樓高六層,與小學部舊教學樓連接,包括幼稚園和高小課室、專科教室及休憩區,幼稚園部正式撤離舊望廈新邨校舍。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2025 1998年,中學部增辦高中三年級課程,由五年制中學改為六年制中學。 同年,將高秉常主教幼稚園易名為聖保祿學校幼稚園。 1996年,隨著中學教育的發展需要,余佩麒神父樓落成啟用,樓高四層,包括校長室、會計部、中學課室及專科教室。 41校網位於九龍城及九龍塘區,共有10間學校,當中包括多間傳統名校。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2023 教師資料
新校舍無論在環境和配套,校舍中央的游泳池,在銅鑼灣鬧市中也顯得十分搶眼。 不少家長為了提高子女入讀心儀學校的機會,都會考慮搬屋至該校校網。 以34校網為例,可以考慮的屋苑就包括皓畋、恒信園、翔龍灣、凱旋居、翠華大廈、偉恆昌新邨、御龍居及瑧樺等。 旺角東、何文田、土瓜灣、宋皇臺及啟德站並位於34校網的範圍內,可見交通便利,而該校網以北的就是擁有多間傳統名校的41校網。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小學分區名單
2017年為迎合澳門教區主教之要求,修身科已被宗教及品德與公民科取代。 學校的歷史遠溯1840年代初,天主教傳教士到香港仔服務居民,並於1849年獲政府撥出一塊為期999年的土地,作宗教用途,後來再在部分土地建校。 至1950年代下旬,當時天主教香港教區先在香港仔興辦小學,繼而申辦該區第一所政府資助文法中學。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2025 1965年夏天校舍落成,以堂區主保聖人伯多祿命名。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個人工具
想了解更多41校網的資訊可以點擊瀏覽此文章。 另外,在節目過程中,古力娜扎還帶大家回到小時候學習舞蹈的藝術學校,原來女星佟麗婭﹑迪麗熱巴都是該學校的舞蹈學生,她們較早畢業是古力娜扎的師姐。 而她們三位如今在演藝界做出好成績,學校都以她們為榮,更將她們的資料放在校史館內,不少學弟學妹都以她們為榜樣。 聖保祿中學仍然保留有古老的歐陸建築風格的校舍,於2004年期間將舊禮堂拆卸重建成新的教學大樓,當中包括跳舞室、全新禮堂和圖書館。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學校象徵
學業成績:60%;面試表現:30%;課外活動表現:10%;操行:小五及小六操行必須B級或以上。 迎新活動方面,7月下旬舉行英語、數學、綜合人文、綜合科學銜接課程;8月下旬舉行中一迎新、新生家長講座;8月下旬舉行中一適應活動。 學校推廣健康生活,設學生健康大使協助推廣健康生活訊息。
為慶祝學校一百六十週年,本校新建了一座融合了自然與科技的環保大樓,名為「智能綠洲」。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2025 「智能綠洲」設科技發展中心,靈芝培植園及中藥園。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2025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2025 本校還於中一及中四課室及多個特別室安裝了Promethean白板。
本校深信有才華的學生不應因經濟理由而不能入讀本校,故推行學費減免及經濟資助計劃,為有需要學生提供資助。 此外,本校亦設獎學金計劃,獎勵在學術及非學術方面表現卓越及成績優異的學生。 預計有不少於百分之三十的學生受惠。 聖保祿中學屬第一組別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2025 (Band 1)學校,另曾經申請轉為直資,惟於2013年被教育局否決。[1][2] 本校的直屬小學是聖保祿天主教小學。
呢間的確係一間出色嘅學校,唔單止提供種類繁多嘅課外活動,亦都係公開文憑試取得好成績,可能你哋會覺得好難先攞到面試嘅資格,或者覺得佢哋嘅面試準則係要出生於精英家庭,但係其實St. Paul’s Co-edu只會根據學生嘅潛能同才華,以作為錄取篩選標凖。 如果大家想報讀呢間學校,都喺一個唔錯嘅選擇,值得一試。 學校會為有經濟需要的學生(包括接受政府資助及綜援的受助人)提供財政資助,受惠於全數學費減免的學生將一律額外獲發助學金,中學生可獲發高達港幣$9,000。 每個學年學校嘅首季都會舉辦「學生活動週」,喺老師嘅帶領之下,讓學生可以體驗一星期嘅戶外教學,擴闊眼界 。 學校會舉辦唔同嘅活動,例如南京文化之旅、本地考察學習活動、大學及工商企業實習計劃等等,豐富人生經驗,以適應將來「深不可測」嘅職場,隨時做好準備。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幼稚園排名 2023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學校重視家校合作,透過不同的渠道如家教會、家長講座、家校陽光計劃、家長義工隊及親子活動等,與家長保持緊密聯繫,共同促進學生在學業和身心健康的發展。 透過多樣化的活動、工作坊及講座,讓各持份者理解和認同學校的辦學理念,目標一致地推動價值觀教育。 透過共融體驗及服務學習,營造學校的關愛文化。 透過多元化的校本獎勵計劃,促進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建立學生歸屬感。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發展時期
學校推行雙班主任制、大姐姐計劃,為新生適應提供支援。 除社工外,有輔導組、升學及就業輔導組提供服務,也有多位修女專責靈育培訓。 聖保祿幼稚園位於銅鑼灣,前身為聖保祿學校之附屬幼稚園。 聖保祿幼稚園行政獨立,但同中學同小學部有聯系。 所以70% 畢業生都會升至聖保祿學校(小學部),亦有其他畢業生升讀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喇沙小學等,成績相當唔錯。 學費方面,全年學費 $33,790,分 10 期,即每期學費約 $3379。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1. 關顧學生的成長及學習多元發展,設有資優專項訓練、學科輔導、成長小組等。 透過幼小、中小銜接課程及適應活動,協作學生投入新的學習生活。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學校設施方面,包括:一般標準學校設施,另加多媒體學習中心、家長資源中心、學生活動中心、社工室、小聖堂、輔導室、醫療室、會議室、休憩花園。 禮堂及全部課室、特別室已安裝空調設備。
聖保祿學校的夏季校服為白色背扣短袖襯衣、格仔裙配黑白雙色鞋(熊貓鞋),幼稚園和小學生結蝴蝶領帶、中學生結普通領帶,而冬季校服為白色長袖襯衣、寶藍色裙配黑白雙色鞋(熊貓鞋)。 聖保祿學校的校服在香港中學校服中甚為突出。 澳門聖保祿學校(葡萄牙語:Escola São Paulo;英語:Saint Paul School Macau)於1971年9月落成啟用。 已故澳門教區主教保祿 • 戴維理熱衷於教育工作,亦十分關心黑沙環一帶的清貧學生,因而有意為他們興辦一間平民學校。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此外,學校鼓勵學生恆常參與運動,提升其心理和身體質素。 健康飲食方面,設監察小組定期檢討小食部的食品質素。 學校中一迎新活動包括:中一銜接課程、網上學習平台及中一迎新日等。 聖保祿學校好唔好2025 本校提倡健康生活,透過學校環境規劃、健康體適能活動的推展、個人社會健康科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身心之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