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啟德的列車將於到達啟德站1號月台後清客,然後不載客繼續駛往紅磡站方向, 中途途經本站,最後在紅磡站新建月台折返往烏溪沙站方向,並於啟德站2號月台起載。 本站最初預計2018年啟用,車站土木工程已於2019年12月底完成,因為受沙中綫偷工減料醜聞影響,延期至2021年6月27日才通車。 土瓜灣站出口 土瓜灣地鐵出口 請注意,1967年《香港集體運輸研究》只有英文版,中文站名為根據1970年《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中文擇要中路綫圖的車站名稱或意譯得出。 到2017年9月港鐵於尖東站舉辦招聘會所展示的全港鐵路路線圖,改稱為土瓜灣站。 當中B2/B3出口連接九龍城衙前圍道一帶,由車站大堂步行前往B2/B3出口需時約5分鐘,而通道內並設有扶手及座椅供市民休憩;而B1出口設於世運花園下,連接站外的行人隧道。 2017年9月,港鐵於尖東站舉辦招聘會所展示的全港鐵路路線圖上,車站獲標示為土瓜灣站[11],唯港鐵回覆查詢指出有關資料僅是港鐵用作內部參考用途,未能作實[12]。
然而由於政府取消啟德發展區填海計劃,沙中綫啟德段走綫被大幅修改。 通車初時,此出口名為「樂民新村第二及三期」,約在2021年10月改為「樂民新村A-C, H-I座」。 馬頭圍站因其位處馬頭圍道而得名,但由於遠離馬頭圍邨周圍地帶,命名被區內人士質疑。 2009年10月,有消息指出馬頭圍站可能改名為「樂民站」,以車站附近的公共屋邨樂民新村命名;而原本的土瓜灣站就改稱「宋皇臺站」。 土瓜灣站出口 小童八達通特惠車費只適用於3-11歲的小童;而特惠單程票或二維碼車費則只適用於3-11歲的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 車票二維碼(下稱「二維碼」)成人(12-64歲,包括學生及殘疾人士)車費與成人八達通相同;二維碼特惠車費(小童及長者)則與小童八達通相同。
土瓜灣地鐵出口: 車站用途
港鐵昨日於尖東站舉辦招聘會,網民「Dong Ho Leung」在現場拍攝到一張港鐵展示的全港鐵路路線圖,並上傳至Facebook專頁「香港鐵路迷討論區」。 除現有鐵路線外,該圖還包括了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沙中線東西走廊和南北走廊等尚未通車的三條新鐵路線。 2022年1月3日,隨上述車費優惠結束,港鐵在欣榮商場設置適用於此站及宋皇臺站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優惠。 上層月台為1號月台(往屯門);而下層月台則為2號月台(往烏溪沙),而列車並藉著這個設計進行軌道疊落交換。
預計2025/26年完成後,會提供1360個中小型單位,設12,200多平方米商業/零售樓面面積,市建局聲稱日後不會引入大型商場,將以小店為主,同時優化區內交通。 [32]當中最為街坊不捨的是有20年歷史被稱為「街坊食堂」 的潮汕美食[33]。 不過到1984年土瓜灣街市落成後,政府其後將橫街規劃成死胡同,人流開始大減。 開放日分為六個參觀時段,每個時段有兩百張入場券,每張券可供四位市民入場,全日吸引了約2,600名市民到場參觀[7]。 土瓜灣地鐵出口 当区议员查询监测点资料时,港铁以大厦沉降资料属隐私为由,称监察点数据不适合公开。 直到同月18日,路政署接获港铁通知,以公众假期为由推迟至翌日提交,署方表示失望及不满[21]。
土瓜灣地鐵出口: 港鐵機場快綫
有民間組織要求政府全面接管發掘工作,避免歷史文物受破壞,古蹟辦指宋皇臺站地盤部分工程已暫停,處理文物符合考古原則[18]。 而車站及土瓜灣站項目合約由「三星-新昌合營」取得,集團負責工程主要包括建造兩個鐵路車站以及全長1.6公里的鐵路隧道[9]。 此站原计划名为马头围站(英语:Ma Tau Wai Station),而政府于2010年11月宪报刊登的沙田至中环线铁路方案中仍继续显示其原称马头围站。 土瓜灣地鐵出口 以其所在的马头围道而得名,唯车站实际上远离马头围邨,加上邻接的宋皇台站更接近马头围邨,以马头围作为车站名称并不能达至指向作用,更被区内人士指出将会误导乘客及公众,引起争议。
爲了不影響區內遺跡,港鐵公司修改了隧道鑽挖機豎井的設計及調整豎井建造工序。 土瓜灣站出口 此站及土瓜灣站項目合約由「三星—新昌合營」取得,由新昌營造集團有限公司建造,負責興建全長1.6公里的鐵路隧道和兩個鐵路車站,其中此站本擬名為土瓜灣站。 在2009年沙中綫九龍城段諮詢方案中,港鐵公司建議走綫由啟德新發展區的啟德站開始,經馬頭涌道和馬頭圍道,在馬頭涌道以東及馬頭圍道以南,分別設置土瓜灣站和馬頭圍站。
土瓜灣地鐵出口: 車站色系
土瓜湾站及宋皇台站项目合同由“三星—新昌合营”取得,集团负责工程主要包括建造两个铁路车站以及全长约1.6千米的铁路隧道[14]。 而车站最初预计2018年启用,然而受沙中线偷工减料丑闻影响而须延期。 土瓜灣地鐵出口 最终车站土木工程已于2019年12月底完成[15],并于2021年6月27日随屯马线全线通车而启用[16]。 2022年1月3日,随上述车费优惠结束,港铁在欣荣商场设置适用于此站及宋皇台站的港铁特惠站,为使用成人八达通的乘客提供港币2元车费优惠[8]。 现时土瓜湾站设有一组车站艺术品,则为由香港艺术家梁美萍小姐制作的《家》。 该艺术品则根据逾百位土瓜湾街坊提供的家中物件制作相片,并印在车站玻璃板上以讲述土瓜湾的故事,并写下背后一个个寻常而独一无二的故事。
- 上述只表列於香港西九龍站附近主要上落客位置的專營巴士及專線小巴路線。
- 展櫃題為「聖山遺粹:宋皇臺出土宋元文物展」,其中一個展出約400件在興建車站期間出土的宋元時期文物,以陶瓷器皿為主,亦有陶骰、藥王像、青瓷香爐、宋元通寶銅錢等[11]。
- 要查找特定路綫或車站,只需在路綫圖上找到相應的顏色,然後追蹤該路綫或車站的位置。
- 自屯馬綫全綫開通後,服務土瓜灣區的巴士綫班次被削減,部分路綫(如九巴11號綫、85B綫)更被要求取消,令區內居民需要支付較高車費出行。
- 來自沿油麻地佐敦道及尖沙咀廣東道的行人,可使用附近的行人隧道經柯士甸站前往香港西九龍站,而由近九龍站的佐敦道及柯士甸道西前往香港西九龍站的行人,則可使用附近的行人路或行人天橋。
- 當中上層月台為1號月台(往屯門);而下層月台則為2號月台(往烏溪沙),而屯馬綫列車並藉着該設計進行軌道疊落交換[6]。
- 這就是為什麼成千上萬的用戶,包括九龍 Kowloon City的乘客,信任Moovit作為他們公共交通出行的最佳選擇。
入口處有視像指示器和有聲訊號,指示升降機到達和往上、往下的方向,往上的訊號為一次聲響,往下時為兩次聲響。 土瓜灣地鐵出口 土瓜灣站起緊嗰陣本嚟叫「馬頭圍站」,但個站根本就唔近馬頭圍,反而喺正土瓜灣中心地帶,所以最後改名做土瓜灣站。 自2008年開始進一步規劃和設計沙中綫以來,政府確定了加設顯徑站是可以紓緩大圍站的擠塞情況,並確認顯徑區一帶居民對鐵路運輸的需求,所以加設顯徑站。 土瓜灣站出口 快在手機應用或者網頁上搜尋從土瓜灣體育館出發或者到達的路線吧。 九鐵新方案提出不久,政府即研究兩鐵合併之可行性,並要求兩間鐵路公司提出沙中綫合併方案。 2007年發表的合併方案將馬頭角站分拆,重設土瓜灣和馬頭圍站兩站,當時沙中綫仍是擬沿土瓜灣道地底興建。
土瓜灣地鐵出口: 九龍城商戶投訴鐵路工程影響收入
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則將擬議之馬頭圍地鐵站改設於譚公道現時欣榮花園至傲雲峰間的地底,是東九龍綫的中途站。 而其餘出入口則設於啟德新發展區,連接未來商住大廈及多用途體育場館等基礎建設,現時因該區發展仍在起步階段,車站一帶仍一片荒蕪,須以臨時行人通道接駁附近街道。 車站開放初期,不少市民到場參觀文物展櫃,以致須不時實施人潮管制措施,限制在指定範圍內近觀展品的人數,並播放廣播呼籲市民在其他時間前來[13]。 土瓜灣地鐵出口 由於展櫃處於已入閘區內,乘客若駐足細賞文物,有逾時出閘之虞,港鐵在展櫃附近設置流動拍卡機,供乘客查閱入閘時間及出閘時限(入閘時間起計150分鐘)[14]。 大堂沿襲顯徑站與啟德站的做法,在通車前將已建成的客務中心改為「智能客務中心」,不設職員當值,僅設預載MTR Mobile的平板電腦供乘客查詢乘車資訊,以及連接車站控制室的視像通話裝置。
土瓜灣地鐵出口: 車站構造
駕車人士應提前計劃行程,並透過不同的途徑(例如電台交通消息及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了解最新的交通情況。 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除了不少現有車站外,當時未啟用的宋皇臺站出入口亦在同年10月初被示威者破壞[22]。 港铁称楼宇结构安全,但只有两页纸以解释事件而未有公开土瓜湾站沉降数据,亦无正面回应传媒揭发的沉降问题是否属实[30]。
土瓜灣地鐵出口: 出口
沙中綫九龍城段,即此站及宋皇臺站的車站及隧道土木工程合約於2012年8月1日批予「三星—新昌合營」。 新昌營造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建造兩個鐵路車站和全長1.6公里的鐵路隧道工程,車站主體結構於2016年12月大致完成。 乘客須先購買一張前往該站的車票,車票於該站出閘時會被閘機收回,乘客須再另購一張車票,繼續餘下車程,但兩程的合計車費會高於使用一張單程票前往同一目的地。 運輸及房屋局於2017年11月向立法會匯報沙中綫最新工程進度時表示,港鐵公司考慮到土瓜灣站附近發現大量宋元時代的古物,以及市民、區議會及團體的意見,建議把土瓜灣站正名為「宋皇臺站」,以反映其歷史代表性。
土瓜灣地鐵出口: 月台類型
2021年2月16日,屯馬綫一期列車由當日起來回烏溪沙站與紅磡站進行營運測試,列車會繼續在烏溪沙站至啟德站之間載客。 往啟德站的列車將於到達啟德站1號月台後清客,然後不載客繼續駛往紅磡站方向,中途途經土瓜灣站,最後在紅磡站新建月台折返往烏溪沙站方向,並於啟德站2號月台起載[10]。 不過港鐵回覆傳媒指,有關資料僅是港鐵作為內部參考用途,並未作實。 宋皇臺站是屯馬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屯門方向或烏溪沙方向的列車,往返屯門、元朗、荃灣、九龍西部、九龍中部、城門河東部及馬鞍山新市鎮等地。 土瓜灣地鐵出口2025 此站月台牆身的搪瓷板印有由地鐵公司退休建築師區傑棠書寫的站名書法大字,是首批不在原地鐵系統上印有由他書寫的書法字的車站。
土瓜灣地鐵出口: 紅磡站新擴建月台︰
土瓜灣站出口 〈屯馬綫通車︱宋皇臺站月台「難體」勁黐底 土瓜灣地鐵出口2025 筲箕灣站同用深色牆就冇事〉,《蘋果日報》,2021年6月13日。 宋皇臺站與附近街道宋皇臺道皆用上「皇」字;而宋王臺石碑,其所在的宋王臺花園以及附近的宋王臺遊樂場,皆從「王」字。 港鐵稱樓宇結構安全,但只有兩頁紙以解釋事件而未有公開土瓜灣站沉降數據,亦無正面回應傳媒揭發的沉降問題是否屬實[30]。 土瓜灣站及宋皇臺站計畫合約由「三星—新昌合營」取得,集團負責工程主要包括建造兩個鐵路車站以及全長約1.6公里的鐵路隧道[14]。 而車站最初預計2018年啟用,然而受沙中綫偷工減料醜聞影響而須延期。
土瓜灣地鐵出口: 港鐵東鐵綫
車站大廳設有智能客務中心,並設置多個輕觸式螢幕可供乘客查詢行程及車站資訊。 而大廳內近A、B出口之間的位置設有5間商店;而C出口旁亦設有7-11便利店。 事實上,港鐵內部不遲於2009年7月,已將「土瓜灣站」與「馬頭圍站」分別改稱「宋皇臺站」和「樂民站」[19],但向外發佈多份沙中綫文件時,皆刻意遮掩圖則上的內部車站新名稱。 不過港鐵與承建商或商業伙伴之溝通中,卻使用新名稱[20],多份技術文件及招標文件皆如是[21][22]。 2017年9月港鐵於尖東站舉辦招聘會,在場展示的全港鐵路路綫圖將此站顯示為「宋皇臺」。
土瓜灣地鐵出口: 車站象徵
例如,它可能標示出出口位置、公共設施或轉乘通道,這些都是乘客在旅途中需要注意的重要信息。 港鐵路綫圖通常是一張彩色圖表,以直觀的方式展示整個地鐵網絡的結構。 不過,時任港鐵沙中綫土木工程師胡偉麟強調,豎井放在其他地方,時間上未必可行。 另外,由車站啟用當日(2021年6月27日)至翌年1月1日期間,於宋皇臺站使用八達通出入閘的乘客每程亦可享港幣1元(成人)或0.5元(包括小童、長者、殘疾人士及學生)的車費扣減。
土瓜灣站內亦融入社區特色,逾100位街坊提供家中物件的照片及背後獨一無二的故事,與藝術家梁美萍共同創作的《家》,將車站變成時光錦囊外,亦展現土瓜灣獨有活力。 除以上特快路線,乘客亦可選乘香港西九龍站附近的現有專營巴士路線前往目的地。 如欲查詢更多有關香港西九龍站附近的專營巴士服務,請使用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或聯絡專營巴士公司。
港鐵指車站開放日吸引超過3,000名市民到場參觀,當中包括約400名應港鐵邀請來自地區及非政府組織團體人士。 除了體驗車站新設施外,參觀人士透過站內的介紹,觀賞及認識更多關於宋皇臺地區的歷史及車站藝術-《大地陶詞》的故事。 開放日分為六個參觀時段,每個時段有兩百張入場券,每張券可供四位市民入場。 首輪參觀時間為早上10時15分,入場人士須使用「安心出行」或填寫個人資料。 土瓜灣地鐵出口2025 2017年6月,港鐵提交宋皇臺站最新設計方案,並且在古物諮詢委員會討論。 在車站大堂的部分假天花範圍改為透明玻璃,讓公眾仰視觀賞,而大堂內亦會設置展櫃供展示文物[20]。
路政署在同月11日再去信港鐵,不滿港鐵未能及時通報有關事故,對此感失望及不能接受。 土瓜灣地鐵出口2025 然而直至同年11月,政府宣布車站定名為土瓜灣站,讓車站名稱更符合其所在位置及地理環境。 自屯馬綫全綫開通後,服務土瓜灣區的巴士綫班次被削減,部分路綫(如九巴11號綫、85B綫)更被要求取消,令區內居民需要支付較高車費出行。 據港鐵提交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的文件,在全綫共131個超標的沉降監測點中,在36個位於土瓜灣站的監測點錄得沉降超標,一半涉及附近樓宇,受影響樓宇共有14座,最嚴重的一座港鐵錄得實際沉降40.4毫米。
土瓜灣地鐵出口: 车站命名
至同年11月27日,港鐵舉行九龍城段車站平頂典禮,運輸及房屋局同時正式宣布修改此站站名為「宋皇臺站」,以回應地區人士對站名彰顯宋季古蹟特色的訴求;而「土瓜灣站」一名則改用於原有之馬頭圍站[1]。 以黃色為車站主要基調的宋皇臺站,位於啟德發展區西南方,毗鄰九龍城區世運道及宋王臺花園。 宋皇臺站為地底車站,設有3大主要出入口,其中B出口直達九龍城核心的南角道,巿民前往食肆、醫院、學校,以及九龍寨城公園等,十分方便。 宋皇臺站的車站藝術,可見充滿歷史古蹟氣息,由陶藝家黃麗貞創作的《大地陶詞》,利用陶瓷浮雕詮釋宋代畫作,以現代手法回應當年宋朝皇室駕臨本港往事。
通道是一條筆直及短小的半露天斜道,頂上有玻璃簷篷;側邊設有指示牌註明「升降機」及前往目的地,斜道闊約2.4米,斜度適中,兩邊有不銹鋼扶手;黑色觸覺引路帶由斜道頂部伸延至無障礙升降機按鈕掣前。 何文田體育館位於何文田忠義街和孝民街交界(毗鄰愛民邨),於1999年12月啟用。 土瓜灣(浙江街)(To 土瓜灣地鐵出口2025 Kwa Wan 土瓜灣地鐵出口2025 )小巴總站,位於九龍九龍城區土瓜灣浙江街益豐大廈A座外,是一個專綫小巴總站。 東鐵綫服務預計於2022年6-7月延伸至港島區,為乘客帶來更便捷的鐵路服務!
土瓜灣地鐵出口: 通車前慶祝典禮
公司會致力確保餘下工程順利進行,讓過海段及早竣工,投入服務市民。 在香港九龍 Kowloon City,Moovit幫助你找到搭巴士地鐵去土瓜灣體育館的最佳路線。 為配合屯馬線全線通車,紅磡站已加建兩層全新月台,並將在屯馬線全線通車前一個星期(6月20日),安排西鐵線率先使用靠站,當日起並會實施新轉線安排。 須先於尖沙咀站或尖東站出閘時掃瞄二維碼支付轉綫前車費,然後在另一車站(尖沙咀站或尖東站)再掃瞄二維碼入閘繼續餘下車程,並於目的地出閘時支付這第二程的車費。
土瓜灣地鐵出口: 工程
在古蹟辦安排重置古井前,該預留位置的假天花貼有示意圖,方便乘客辨識。 土瓜灣道(英語:To Kwa Wan Road)是香港九龍土瓜灣內的一條大街道,四線雙向行車,有多線巴士及小巴途經及沿路設車站。 土瓜灣道北起啟德機場南邊宋皇臺道,南至浙江街遊樂場遊樂場東鄰,接連馬頭圍道。 土瓜灣地鐵出口2025 紅磡站則以醒目的紅色作為點綴,其角色亦將大變身,由現有東鐵線及西鐵線的終點站,轉為日後屯馬線及東鐵線的轉線站,升級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 隨著土瓜灣的發展及港鐵土瓜灣站落成,土瓜灣之名氣蓋過周邊的少用地名,因此政府及媒體經常將附近之馬頭圍、馬頭涌、馬頭角、靠背壟甚至老龍坑歸入廣義之土瓜灣。
土瓜灣地鐵出口: 工程期間相片
相傳南宋皇帝宋端宗趙昰和其弟趙昺被元朝軍隊追逼南下逃亡,避離於此,後來趙氏離世後,村民取巨石刻上宋王臺以作紀念。 港鐵於2017年11月27日舉行九龍城段車站平頂典禮,正式宣佈「馬頭圍站」正名為「土瓜灣站」[3][4]。 在港鐵網絡之中,側式疊式月台於港島綫以外相當罕見,另一個港島綫以外的疊式側式月台車站為青衣站,港鐵宣稱如此設計是由於車站所在地的地下空間有限。
土瓜灣地鐵出口: 出口數目
而根据调查报告显示,站内另一条通道的同类墙壁亦有两个位置,合共约41平方米墙面曾削筋。 港铁亦证实一名港铁监督人员对承建商削筋仍知情不报,故亦对其已开始纪律程序[23]。 而港铁沙中线土木工程总经理黄智聪表示,已指示承建商凿开涉事两幅墙壁总约320平方米墙身,以确保符合图则[24]。 另外,由车站启用当日(2021年6月27日)至翌年1月1日期间,于土瓜湾站使用八达通出入闸的乘客每程亦可享港币1元(成人)或0.5元(包括小童、长者、残疾人士及学生)的车费扣减[17]。
另外,車站其中一組通風井設於馬頭圍道/土瓜灣道花園內;另一組位於炮仗街/落山道的通風井,經公眾諮詢後,港鐵已將其遷移至較遠離牧愛小學的土瓜灣市政大廈遊樂場內。 A、B、C、D出入均是一條上行的電梯,由大堂上行至入口地面層;大堂與月台之間亦設數條電梯,頂、底部兩端各設有不銹鋼圍欄作疏導人流、上方近天花板處有視像指示器提示移動方向;有發聲訊號提示,頂、底兩端設有觸覺警告帶。 土瓜灣地鐵出口2025 管狀不銹鋼結構,直徑、高度適中,頂、底兩端有平行地面延伸0.3米,有觸覺點字說明前往大堂或月台、樓層及方向的凸字資料標誌。
港鐵隨後從善如流,在車站正式啟用前已將黑色浮雕站名以白色貼紙包裹[8]。 此站原計劃名為「馬頭圍站」,2010年11月,政府憲報刊登嘅沙田至中環線鐵路方案中,則繼續顯示其原稱馬頭圍站。 以其所在的馬頭圍道而得名,唯車站實際上遠離馬頭圍邨,加上鄰接嘅宋皇臺站更接近馬頭圍邨,以馬頭圍作為車站名稱並唔能達至指向作用,更被區內人士指出將會誤導乘客同公眾,引起爭議。 根據九廣鐵路公司(九鐵公司/九鐵) [2] 土瓜灣地鐵出口 對沙中綫的最終方案,本站會和原計劃中嘅宋皇臺站合併(當時分別稱為「馬頭圍站」同「土瓜灣站」),並命名為馬頭角站。 但在2007年7月嘅運輸及房屋局合併方案建議中,重新建議採用原來方案,分別興建本站及宋皇臺站。
展櫃題為「聖山遺粹:宋皇臺出土宋元文物展」,其中一個展出約400件在興建車站期間出土的宋元時期文物,以陶瓷器皿為主,亦有陶骰、藥王像、青瓷香爐、宋元通寶銅錢等[11]。 另一個展櫃則以文字和車站一帶的舊照片,使參觀者認識宋皇臺站周邊地方的歷史變遷和生活情況[12]。 宋皇臺站內裝以黃色作為主要色調,源於「皇」字與「黃」同音[5];輔以紫藍色於月台兩端及大堂部份牆身使用。 通車前夕,港鐵在月台紫藍色柱身亦裝上與黃色部份一致的黑色浮雕站名,因顏色對比不大導致辨識度較差,被網民譏為「色盲(色弱)測試」[6][7],而在開放日當天,亦有市民認為難以看清楚站名。
土瓜灣地鐵出口: 土瓜灣站出口: 九龍 Kowloon City中渡輪公交路線最靠近土瓜灣體育館車站
但在2007年7月的運輸及房屋局的合併方案建議中,重新建議採用原來方案,分別興建本站及宋皇臺站。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馬頭圍道「土瓜灣街市」巴士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布,或站內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