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民邨位於紅磡山忠孝街和孝民街,1974入伙,共6,300伙,單位面積介乎33.2至54.9平方米,愛民邨是全九龍城區佔地面積最廣的屋邨。 因為地勢的關係,除了可以眺望紅磡外,部份單位的露台更可遠望維多利亞港。 一套《烈火雄心》令南山邨紅足廿多年,「南山三虎」深入民心之外,亦有拍攝高手留意到1977年落成、僅有8幢大廈構成的南山邨,居然有個位於街市上蓋兒童遊樂場的拍攝靚位,令這條老屋邨搖身一變成偽文青最潮老屋邨打卡地,實屬意料之外。 身處約海拔約150米山腰的前安達臣石礦場地段,比山下高人一等,景色一絕,從此向山下張望景色無遺,最遠可俯瞰舊啟德的維港景色,媲美附近飛鵝山豪宅。 雖然剛入夥時,不少人都說屋邨配套設施不足,但做得開荒牛就難免了,而且如此租金坐擁豪宅美景,人家羨慕都來不及呢! 安泰邨最大特色是兩座升降機塔,分別連接山下的順安邨及順天邨,其中往順天邨那座高達14層。
勵德邨由1975年落成,單位面積為24.69至55.67平方米。 最靚公屋 最靚公屋2025 房協曾於1979年在該邨天台建設兩個網球場,並成立網球會,其後改建為綠化休憩區,供居民使用。 有網民留言表示,鑽石山啟鑽苑的配套同樣「屈機」。 該屋邨鄰近地鐵站和龍翔道巴士站,大約2分鐘路程就可以到達港鐵站,乘坐巴士的話,基本上香港大部分地方都可以一程車到達。 屋邨附近的商場設備齊全,包括mikiki、荷里活廣場等。 樂富房委會客務中心今起派發居屋2023申請表,現場由早上到下午都熱熱鬧鬧;比起網上申請,不少申請者較喜歡現場取表,大多表示愛透過建築模型了解屋苑特色和間隔,懷住「抽中」的心「做定功課」。
最靚公屋: 香港特色公屋(10)沙田瀝源邨
乍看上去是一片綠洲,像城市之肺,殊不知下面又暗藏著大家喜歡的商業街,自然與商業都在這里有了可棲之地,難免不令人欣喜。 讓經過的旅客在此地同時感受到陽光、自然、建築和新鮮的空氣融為一體,這便是從「人的需求」去出發考慮建築該有的樣子。 馬岩松老師確實一直在做著這件事,去真正的從人的角度去出發,考慮建築該是如何,而「百子灣公屋」只是其中之一。
- 但亦有網民指出,雖然白天風景美,但舊屋邨走廊「夜晚真係好恐怖」、「西斜會好曬」。
- 但在百子灣公屋中,馬岩松老師將社區的公園與景觀空間放在了第二層。
- 改變間隔帶來令一個問題就是空間不足,於是設計師有技巧地作出「偷位」,包括房內不設大書枱,偷走多餘空間。
- 然而,近年本港兒童人口本身就持續減少,15歲以下兒童人口於這5年間由83萬減至80.8萬(佔整體人口比例由11.3%降至10.9%),劏房兒童減少與這背景或有一定關係。
- 但新時代的悄然發展,社區建設也在發生改變,而在「百子灣公屋」中,馬岩松老師對於新社區的思考,就發生了不小的改變。
屋邨前有個大公園,部分樓宇地下不是商鋪,而是有人居住,父母可以在家中的直望遊樂場,叫小朋友回家吃飯。 最靚公屋2025 屋邨強調設計以人為本,開揚為主,設有個大廣場,聚集不少居民,於60年代算是突破。 葵青區現有27個公共屋邨,主要在荃灣新市鎮中的葵涌和青衣島,其中有4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最靚公屋: 拍攝
勵德邨以「公屋之父」之稱的鄔勵德而命名,呢到象徵其設計理念「鄔勵德原則」。 二戰時期,佢曾經係俘虜,經歷數十人共用廁所嘅牢獄歲月,所以一直主張每個單位需要設有獨立廁所同廚房,表現對人應有嘅尊嚴,因而成就出「鄔勵德原則」。 雖然房協樓質素高,但要等新一批供應,仍需一段時間,而且必然多人爭,有意上車的你,不妨先看看心儀地區的私樓放盤,即上千居搜尋全港各區筍盤。 甲類屋邨的月租由約 $1,000 至 $6,000 不等,比較平均租金,最平租的是西貢對面海邨(單位面積介乎 182 – 最靚公屋2025 457 方呎),最貴租的是青衣偉景花園(單位面積介乎 291.5 – 503.4方呎)。
- 葵青區現有27個公共屋邨,主要在荃灣新市鎮中的葵涌和青衣島,其中有4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 沙田區有不少「城市中的村屋」,以前想過住在這種地方也不錯,密度低一點,卻又有城市的方便。
- 進入單位已有溫暖感覺,因為全屋選用「暖色系」的木材做櫃及地台,再加上深色牆身、梳化作強烈對比,帶出型格。
- 令太太感安慰的是,她「臨走見到婆婆開始清醒返,希望佢無事啦」。
- 不過到開放之後,卻又引來一些質疑,認為入面的部局對用家構成不便。
- 果真是,打破社區與公共空間的牆容易,而打破內心的牆則更難。
新型公屋普遍提供基本間隔,確保客廳及房間有窗戶採光,不過若然將1房單位間出2房,則大多數犧牲客廳窗戶,令廳區變得幽暗兼帶來壓迫感。 公屋仲貴過好多私樓,一個沙田顯徑邨17年前只賣20萬元的544平方呎三房單位,最近以高達500萬元連地價易手。 1989年入伙的廣源邨,並不像瀝源邨般接近沙田市中心,而是座落在較偏僻的山邊。 最靚公屋 依山而建的廣源邨,坐巴士途經之處都有機會遠遠看見一座鐘樓,在未有其他知名食肆前(例如麥當勞)一直是居民相約的地標。
最靚公屋: 全港最靚公屋!平民居所擁「無敵海景」媲美過億豪宅
而馬岩松老師自己也曾說:「我希望在洪流過後的未來回看這段歷史時,一樣有很多獨特的個體在閃耀,這就是我想要的。」至於那些不明事理的差評,就讓它淹沒在洪流中吧。 同樣的,馬岩松老師另一個作品——雲洞圖書館,更是將人的感受放置最先。 雲洞圖書館的建築結構將不同空間的紐帶,牆,地,天花融成一體,大大小小的孔洞是有機的呼吸口,也將自然光線引入空間的深處。 建築外圍的迴廊灰空間給海口炎熱的環境提供了遮陽和通風,讓過往行人可以駐足,觀海休憩。 整個圖書館便是為人服務的載體,為了讓我們更好的去感受自然。 馬岩松老師他自己曾在《人民日報》報道中表過,無論是一個這樣的住宅社區,還是城市中的大劇院、美術館,項目的成功最後還是要落到對人的關懷。
這座深水埗區最大兼唯一提供過萬單位的大型公共屋邨,重建跨度逾30年,現時依然是工程進行中,據計劃整座屋邨的重建計劃將在2026年完成,不過受疫情影響,工程進度或會有誤,還是要等最新政府公佈。 居住環境欠佳、貧困均不利兒童成長,2021年全港有約3.4萬名居於劏房的15歲以下兒童,分布在2.59萬個住戶內。 局方指,劏房兒童人數已由2016年約3.75萬人,減至2021年約3.4萬人,佔整體居於劏房人士的比例亦由18.1%減至15.9%。 然而,近年本港兒童人口本身就持續減少,15歲以下兒童人口於這5年間由83萬減至80.8萬(佔整體人口比例由11.3%降至10.9%),劏房兒童減少與這背景或有一定關係。
最靚公屋: 香港特色公屋(6)何文田愛民邨
如果有腳骨力,還可登上附近的彩雲道史蹟徑,從高處盡覽彩德邨外,更可270度飽覽九龍景致,難怪亦是彩德居民晨運熱點。 房屋局引用統計處2021年人口普查數據,指出2021年全港約有10.7萬個劏房住戶,人數約為21.6萬人,住戶平均人數為2人。 現時居劏房人士主要分布在油尖旺、深水埗,分別有49,653及44,498人,其中油尖旺區內居劏房人士佔區內居民的比例更高達8.4%。 最靚公屋 日前有網民在Facebook群組「香港風景攝影會」發文,拍出一輯「背山面海、開揚景觀」的公屋美景。
最靚公屋: 照片來自「華富一邨民」專頁。
黃建東前日(26日)42歲生日,獲不少好友為他慶祝,他亦接連在社交網分享相關照片,其中在正日生日當天便上載幾張慶生照,相中他手持大蛋糕,與張頴康、麥雅緻、港姐冠軍林鈺洧、楊明和莊思明、關寶慧等十多人慶祝。 只見相中各人身處的豪宅能容納近廿人仍游刃有餘,且外連花園,令人驚訝黃建東忽然富貴。 黃建東入行11年,雖然發展未算十分理想,但在圈中結交了不少好友,最近生日便不停獲好友為他慶祝,笑言已吃了十多餐生日飯。 黃建東近年憑TVB台慶劇《下流上車族》「保安陳」一角備受賞識,亦獲得「全能司儀大賽」冠軍,去年入圍「飛躍進步男藝員」五強,之前受訪時一直稱想為父母買樓的他,更在豪宅慶生,似乎突然生財有道。 樂華邨喺1982年12月至1985年7月分4期落成,命名「樂」「華」二字有「快樂中華」的含意。 除咗命名上,屋邨設計上亦有中國建築嘅元素,例如曲梯往屋邨入口設置咗月門一道,上方有一塊花崗石牌匾以中式書法刻有「樂華邨」三字,行人天橋上紅色三角形裝飾等都係將中式建築特色抽象化後,再以現代簡約手法表達出嚟。
最靚公屋: 香港特色公屋(9)薄扶林華富邨
慈正邨位於慈雲山,共有11座住宅樓宇,提供逾8,000個單位。 居住人口有25,844人,仍高於沙田第一城、麗港城等十大藍籌屋苑。 其實九龍公共屋邨多是舊屋邨,有部分都像大坑西邨一樣清拆在即,不妨在它們消失前留影作見證。
最靚公屋: 4萬兒童居劏房 這2區最多 政府:優先編配簡約公屋持開放態度
瀝源邨是沙田區首個公共屋邨,是當年政府開發沙田新市鎮的重要項目。 瀝源邨在1975年經已入伙,設7座樓宇共3,200伙。 相比起密集的新式樓宇,瀝源邨更注重空間感,即使地方不大,但依然在樓宇與樓宇之間保持一定的空間。 勵德邨內共8座樓宇,其中1至4座外型採取了全港首個圓筒形設計,而5至8座沿用傳統長方體設計,而高層大部份雙數室號單位可以望到維港景色。 而石硤尾後山山脊上的白田邨,現正進行重建的最後階段。
最靚公屋: 窮人先俾人計時?港男抱怨香港食肆用餐限時文化 網民反應兩極
秉承第一條屋邨的優良質素,房協旗下於 1976 年入伙的荔景祖堯邨,以及 1981 年入伙的沙田乙明邨,同樣開創先河,是全港首兩個設有游泳池的屋邨,被譽為「屋邨豪宅」。 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則是一個獨立的非政府、非牟利法定機構,比起房委會更早成立,政府會撥款及批地予房協,由房協推行個別資助房屋項目,好比將部分推行及管理公營房屋的工作,外判予房協一樣。 房署指,邨內引入兩個主要的景觀廊(view corridors)及高低有序、依山而建的建築布局,善用地形風同時又能配合微氣候。
最靚公屋: 沙田乙明邨外觀
人稱「房協居屋」的「資助出售房屋項目」由香港房屋協會於 2012 年開始推行,至今總共推出了 4 個屋苑項目,計數量絕對比每年起幾個屋苑的居屋失色,但就以質素著稱,吸納抽不中居屋的中產買家。 從另一面看,房署項目的質素又是否如此不值一提呢? 雖然近年房署公屋居屋交樓標準備受爭議,但房委會過去其實也曾多次聘用房協常用的建築設計公司「巴丹馬拿」幫手設計屋苑,最為人熟悉的項目例子有黃大仙彩虹邨和火炭穗禾苑。
最靚公屋: 香港豪宅級公屋第一位原來係… 網民:我住私樓都無咁大個泳池
如今我們城鎮中的大部分社區,還留有當年蘇聯時期的社區建設的影子。 但新時代的悄然發展,社區建設也在發生改變,而在「百子灣公屋」中,馬岩松老師對於新社區的思考,就發生了不小的改變。 最靚公屋2025 首先,馬岩松老師做的第一個思考便是:把社區打開。
美林邨第一期更獲香港建築師學會年會優異獎,美林室內運動場亦得到香港建築師學會銀牌獎。 同為十大藍籌屋苑之一的美孚新邨,共有37,303名居住人口。 美孚新邨共分為8期落成,分別於1968年至1978年期間落成,合共99幢住宅樓宇,提供逾13,000個單位。 樓價屢破紀錄、頻誕「樓王」的太古城,居住人口達35,509人。 太古城共有61座住宅大廈,提供逾12,000個單位,毗鄰太古坊、鰂魚涌等商業區,故一向深受中產人士歡迎。 到此為止,這個「百子灣公屋 」 確實與傳統印象中的社區公屋不太一樣。
至於餘下新界西2個項目亦有捧場客,現時居於新界西公屋的陳小姐將以綠表家庭申請居屋,心儀元朗朗天苑中型單位。 她指出,今期居屋較上期吸引,最少「納米盤」已經絕跡。 她又表示,過去習慣在新界西居住,工作上亦不用出市區,朗天苑大單位多、價格較便宜,居住環境亦清靜,是理想居所。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早前回覆立法會質時時指出,2021年本港有約3.4萬名居於劏房的15歲以下兒童,佔所有居劏房人士的15.9%。 被問到會否有機制讓有兒童的家庭優先編配公屋,以及讓他們優先編配入住過渡性房屋及「簡約公屋」等。
最靚公屋: 香港電台
不過也有網民指出,雖然白天景色美,但太陽「西斜會好曬」,而且一到晚上便是另一個模樣,「靚係好靚,但呢啲舊屋村走廊,夜晚真係好恐怖」、「好靚,我都住過華清樓幾個月,條走廊……晚上幾得人驚的」。 相反,房協近年推出的資助房屋項目,交樓質素貼近私樓,單位配置基本裝修,全屋鋪設地板,更提供基本家電,如雪櫃、熱水爐、抽油煙機等。 房協資助出售房屋項目部分配有健身室等私樓級數設施,以 2020 年落成的綠怡雅苑為例,屋苑設有小型會所,以市價 7 折發售,折扣雖不及同期居屋,但以配套取勝。 位於西貢的房協對面海邨,是全港最東面的屋邨,雖然隔涉,但外觀超豪華,以中國鄉村的風格建築,襯搭起面向的海岸邊,竟有隱世歐陸渡假別墅之感,難怪被網民評為全港最靚屋邨。
局方表示,對「簡約公屋」優先考慮有兒童家庭持開放態度,確保公平客觀的標準下,幫助最有迫切需要的人士。 不過,有網民點出,雖然華富邨白天景色美,但太陽「西斜會好曬」,「靚係好靚,但呢啲舊屋村走廊,夜晚真係好恐怖」、「好靚,我都住過華清樓幾個月,條走廊……晚上幾得人驚的」。 福來邨歷史悠久,60年代興建嘅公屋,係當時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嘅十個廉租屋邨之一,係為當時「白領階級嘅低薪者」包括教師、公務員等提供高水準又平租嘅單位,因此質素一般比徙置屋邨高。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有意將唯一出租屋邨大坑西邨分3期重建,首兩期仍會作為租住房屋,第三期則會作為住宅出售,以抵銷興建廉租屋的虧蝕[401]。 重建後將有5,000個單位[402],較重建前的1,600伙大幅增加,首兩期重建會讓所有居民原邨重置,第三期則撥作青年自置居所,預計每個單位面積約300平方呎,售價約100多萬港元[403]。 西貢區現有13個公共屋邨,除對面海邨和翠塘花園位於西貢市外,其餘均在將軍澳新市鎮,其中有3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南區現有9個公共屋邨,大部分位於香港仔一帶,其中有2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最靚公屋: 客企巴士上層遭車長勸阻 網民憂增翻車風險 相關法例咁寫
本劇編審朱鏡祺和劉小群向有參考電影名稱為作品改名的習慣[38]。 香港鬼才林敏驄首部電視劇,攜手影后鮑起靜及好戲之人江美儀,演繹香港人最感同身受的買樓題材。 講述車志明和家人為了實現買樓"上車"夢想,不惜用盡下流手段而鬧得笑料百出,並嘗盡各種心酸與掙扎的故事。 廳區及廚房之間放有吧枱,加上活動式木板,隨時擴闊枱面空間招呼朋友。
有網民周日(8月7日)在Facebook群組「香港風景攝影會」,分享近半年在南區公屋華富邨拍攝的美景照片。 照片於走廊位置拍攝,見到一望無際的海景,在夕陽映照下格外美麗。 一些舊公屋單位,只要懂得運用裝修技巧,一樣可以成為別具特色的居所。 擁有約25年樓齡、位於天水圍天耀邨的一個裝修單位,420呎空間由2房變成3房間隔,而廚房則流露北歐風格, 公屋靚裝 費用約36萬元。
最靚公屋: 馬岩松新作獲封「北京最靚公屋」 網民卻一面倒劣評:像九龍城寨
屋邨由德國人設計,當時為配合未填海的維港,五座樓宇皆有一單位面向英皇道,可飽覽整個維港。 鄰近還有已拆的麗池花園,麗池有兩幢建築,主樓餐舞廳和職員宿舍。 內有舞廳、泳池、小型哥爾夫球場、射擊場、飲冰室、滑屐場及溜冰場等,日間泳池,夜間係夜總會,曾選第一屆香港小姐場地。
「助人為快樂之本」,香港人一向都熱心助人,不論去到世界哪一個角落,都能發揮互助的精神。 有移民英國的港男於facebook群組發文分享太太的好人好事經歷,稱早前太太去伯明翰(Birmingham)的連鎖超市Tesco購物,當時他正上班不在現場。 太太付款後目擊「有個婆婆跌咗喺地,流咗好多血,仲有抽筋跡象,塊面當時仲係面向地下」。 最靚公屋 超市經理見狀立即報警求助,在場雖有很多顧客,但沒人是醫護人員。 曾學過急救的太太於是立即上前幫忙,協助替婆婆急救,而同場另一名超市經理雖然也學過急救,但見到太多血也感到害怕,不敢亂動婆婆。 劏房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約為1.5萬元,遠低於同期全港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的27,320元;逾65%劏房住戶月入不足2萬元。
最靚公屋: 香港出發要飛幾耐
港男說,太太戴上由超市提供的手套後,冷靜地為婆婆檢查「將傷者打側身,檢查脈搏,在場仲有個後生仔(唐人)幫手,另一邊聽從醫護人員喺電話度教我太太點做」,幸好現場附近有醫院,醫護人員很快便趕至接手,太太其後亦繼續在旁觀察。 令太太感安慰的是,她「臨走見到婆婆開始清醒返,希望佢無事啦」。 正當她打算安心離開時,超市經理突然「叫太太唔好走住」,原來經理為了答謝她見義勇為,提出免除購物金額,太太當下立即謙虛拒絕,但對方盛情難卻,她便沒再婉拒,經理最後還送了一束花給太太作禮物。 今期居屋推售6個新項目,共9,154伙,包括安達臣安楹苑1,140伙、安樺苑990伙、安麗苑1,380 伙、啟德啟悅苑2,046伙、元朗朗天苑3,080伙、 最靚公屋2025 屯門兆翠苑518伙,折扣是市值62折,售價149萬元至494萬元。 現場所見,今期樓皇所在的啟德啟悅苑是大熱門,不論對項目有否興趣,申請者都會圍上去「指指點點」,朝聖一番。 地區分布方面,估計油尖旺及深水埗分別有逾7,000名居劏房兒童,九龍城亦有逾3.500名,新界地區如荃灣、葵青區內也有不少劏房兒童,情況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