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方购物中心平面图(来自网络)4.天台花园下方置入了购物中心(圆方购物中心)和轨交设施(九龙站),购物中心的空间还穿插到了住宅、塔楼的下方,因此整体建筑的平面极其复杂。 不同部分的建筑由不同建筑事务所操刀设计,如何去协调交接设计细节其实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 )是香港的一幢商业大厦,位处香港炮台山电气道169号,于1991年2月落成(32年前),楼高41层,1至4楼为停车场,其余为写字楼,全层面积 10226至 10801方呎,总楼面约39.7万方呎。 1991年1月以2.4亿元购入该厦地盘,然后投入建筑费重建该物业,业界指,估计总投资约6亿元。 利文商业大厦2025 接下来,九江将全力支持源林商业大厦项目的建设,努力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以该项目推动九江的产城发展,完善城市配套,为九江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 在您附近使用移动工位、休息室、隔音电话间等地方工作,享受 WeWork All Access 月度会员费 25% 的优惠,为期 5 个月。
- ),又曾经称为花布街,是香港岛中西区的一条街道,位于中环商业中心区,附近甲级写字楼林立,由前身为国际大厦的中保集团大厦高层北望,见干诺道中、四季酒店、海港政府大楼、港铁中环站、中环码头及维多利亚港等。
- 图片来自官网1881 Heritage因建于1881年而得名,现址由1880年代开始直至1996年,除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外,一直都担任香港水警总部的功能,整个项目由五幢建筑组成,包括:①前水警总部主楼、②前马厩、③前时间球塔、④旧九龙消防局及⑤宿舍。
- 这个学派是一群专家学者做“围绕高层建筑设计研究”为主的松散团体,并非一个人事架构严谨的组织,而沙利文是“芝加哥建筑学派”的学术带头人之一。
- 百多年来的建筑设计实践,利安经历了各种建筑类型的设计及建造过程,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经验,在技术上更是不断与时俱进,力求全面专业地满足客户的项目发展设计需求。
- 一层设置地铁大堂,成为商业体的核心,二层以地铁大堂为中心形成中庭,改善商业购物环境。
取代突出垂直结构部分,他在这里使用了由楼层高度和支柱间距所确定的支承框架作为造型的基础。 当他在上层通过白色的陶砖贴面和大回缩的窗有力地强调这种造型时,却将最下面的两层加上了一种可移动的多样性装饰。 该项目除了内装,像外立面总面积达 5 万平方呎的绿植墙、屋顶花园和立面的精致细节都是值得参观的。 对项目细节和图纸感兴趣可以进入下方ARCHDAILY网站查询细节,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其他设计细节就不多赘述了,总结来说JERDE捷德一直是我个人非常喜爱的商业建筑设计事务所,其在朗豪坊设计中的成熟手法令我确实惊喜,所以这个商业项目也是我个人在香港的众多商场里最推荐大家去实地走访的一个。
利文商业大厦: 办公空间位于此:
因为他的实践场所在芝加哥,他所在的在现代建筑大发展的时代,因此被归入建筑“芝加哥学派”。 Gilman & Bowman 是香港开埠时代的洋行之一,与Gibb Livingston(现已经给英之杰合并),Jardine Matheson(怡和洋行之前身),及 Butterfield Swire(太古集团之前身),在当年历史的香港,合称“英资四大洋行”。 机利文街可以见证Gilman & Bowman在从前曾经存在,此洋行后来成为英之杰的成员,再之后又成为利丰集团的成员。
不同的是,这栋建筑拥有完美的细部,深受工艺美术流派的影响。 这表明即使在资本飞速发展的芝加哥,沙利文依然保持着古典主义和装饰主义的清醒。 其不同的功能性(4000多观众的剧院、旅馆和办公楼)和综合性,是对D.
利文商业大厦: 香港商业建筑合集
“芝加哥学派的鼎盛时期是1883年~1893年之间,它在建筑造型方面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芝加哥窗”,即整开间开大玻璃,以形成立面简洁的独特风格。 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 1871年,芝加哥发生了一场大火,整个城市都燃烧殆尽。 当时芝加哥的木质房子数量居然多达60000栋,这次大火历史有名,整个城市烧了足足30多个小时,变成了一堆废墟。 中部以大帽山(957米)为顶点,还有针山、草山;南部以马鞍山(703米)为顶点,还有飞鹅山、狮子山;东北部则有八仙岭(701米)。
- 这座摩天写字楼位于广州的优越商业区 ─ 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 – 的中轴线上,被视为该地区的地标。
- 相对而言,沙利文没有复杂的学术背景和严谨的设计体系。
- 当然相比于内地的项目,1985年便开始第一期工程的香港太古广场显得相当的年代久远,今天的太古广场虽然经过了大规模翻新,但在建筑风格和造型上依然有一种独特的年代感。
- OneDay不保證或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承擔任何責任。
图片来自官网因为这一段特殊的背景,1881 Heritage的建筑风格在周围一圈密度极高的现代建筑中显得与众不同。 长实投得该项目后,尽力参照主楼维多利亚式建筑的特色来设计新翼部分,让新与旧完美融合。 除主楼修缮成酒店外,新增的区域则建成了20间店铺,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1881 Heritage引入的品牌多为高端的腕表和珠宝品牌,一来调性和整体建筑群的风格统一,二来单店面积较小、坪效较高,符合1881 Heritage有限的商业面积盈利需求。 不过这背后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背靠世界上最赚钱的购物中心海港城,1881 Heritage的品牌和海港城几乎高度重合,不过这也侧面反映了香港极其旺盛的消费需求。
利文商业大厦: 香港樓宇目錄
最后1881 Heritage内有一个古迹展览馆,详细介绍了其发展和改造的历史,对建筑感兴趣朋友不要错过。 中环置地广场建筑群(来自官网)需要说明的是LANDMARK置地广场只是其在中环地区几栋商厦底部的商场部分。 2012年初,置地公司为旗下中环四个以天桥连接的著名高级购物区,包括置地广场、历山大厦、遮打大厦及太子大厦,冠以一个崭新品牌 ─ LANDMARK“置地广场”,并推出“L”全新品牌标志,代表“LANDMARK”及奢华消费。 除此之外香港置地在中环还持有包括怡和大厦、交易广场一二三期(港交所所在地)、文华东方酒店等物业。 置地广场的商业空间最大的特色就是置地中庭(上上图),还有连接其中的香港第一条有盖天桥(1965年建成),其余空间亮点并不多,基本都是商厦低层的空间,也就不多赘述了。 置地中庭(自摄)回过头看这一部分的介绍十分像神仙打架——新鸿基、太古、九龙仓、香港置地轮番上场,他们基本上都是开发大陆顶级综合体的中坚力量,也体现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旺盛消费力。
利文商业大厦: 香港大廈搜尋
Gilman & Bowman 是香港开埠时代的洋行之一,与Gibb Livingston(现已经给英之杰合并),Jardine Matheson(怡和洋行之前身),及 Butterfield Swire(太古集团之前身),在历史的香港,合称“英资四大洋行”。 机利文街可以见证Gilman & Bowman存在,此洋行成为英之杰的成员,又成为利丰集团的成员。 昔日的Dockside(来自网络)Dockside代表了项目原址的历史,这里旧日曾是全球最繁忙港口的蓝烟囱码头。 自1888年天星小轮开始接载香港市民穿梭维港后,成为外国人新兴住宅区。 在二十世纪初期,昔日位于此地段的蓝烟囱码头已奠定了香港作为通往远东大门的地位,更成为当时香港海陆交通的枢纽。
利文商业大厦: 大楼高度超过300米,面积210,000平方米,设有呼吸式双层玻璃幕墙、停机坪和各种超甲级写字楼设施。
海港城购物中心复杂的建筑平面(来自网络)海港城是由4个部分组成的建筑群,分别为海运大厦、马哥孛罗香港酒店、海洋中心和港威大厦,由于购物中心部分依托于几栋大厦的裙楼部分,内部空间相对复杂,动线混乱,层高较低,在里面行走十分容易迷路。 从空间品质来看现时的海港城空间已经落伍,但囿于建筑结构和改建带来的经济损失,大型的改造并未推进,而是以局部的更新为主。 香港IFC(来自网络)最后说一下ICC隔海相望的姐妹项目——香港IFC。 IFC集顶级写字楼丶购物商场及四季酒店及四季汇套房酒店於一身,总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是香港本岛最高的建筑。 西萨佩里操刀设计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巧合的是我去参观的当天佩里与世长辞,站在维港前遥望ifc的天际线,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心情。
利文商业大厦: 单位景观
本公司在未得阁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阁下的个人资料并向阁下作直接促销。 K11 MUSEA 内景(来自网络)K11这种每个项目都保持不同设计的项目取决于其定位——迎合全球千禧世代消费喜好。 因此K11 MUSEA 将迎合这类消费者对於限量版及个性化定制产品的喜好及追求,充分反映在了其招商的内容上,而购物中心也散布着大量的艺术陈列品,K11 MUSEA相当于一个全球艺术家和顶尖建筑师共同完成的大型艺术品,整体装修格调也和连锁系都五中心有着很大的差异。 K11 MUSEA (来自网络)Victoria Dockside项目本身也是一个存量更新项目,项目前身为新世界中心,始建于1973年的新世界中心是新世界在香港建立的第一个标志性的项目。 2009年新世界发展宣布清拆重建新世界中心,后于2011年元旦正式开拆,重建的成本达到200亿港币,建成后的项目被命名为Victoria Dockside,以纪念场地背后的历史。
利文商业大厦: 物业资料
源林商业大厦占地面积约12000㎡,总建筑面积约71000㎡,是一座集豪华酒店、商务办公、特色餐饮、会议中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超高层建筑综合体。 酒店部分有客房283间,面积约24000㎡,商务办公建筑面积约10000㎡,餐饮及会议约19000㎡。 源林商业大厦将被打造成为九江镇代表性城市地标和综合休闲文化场所。
利文商业大厦: 经营信息
利文楼位於湾仔庄士敦道35-45号(中原楼市片区:湾仔)。 相对而言,沙利文没有复杂的学术背景和严谨的设计体系。 他的设计训练是断断续续的完成的,在麻省理工、芝加哥和巴黎。
利文商业大厦: 功能追随形式|路易斯·沙利文|温莱特大厦(1891)
朗豪坊总平面图朗豪坊购物中心(上图的SITE A)为提升商业价值方面,采用了十分综合的剖面设计手法,带来的空间也十分丰富而有趣,其中最有意思的空间就是商场中的通天梯、螺旋坡道、天幕空间。 不过在说空间之前,要先讨论一下业态的分布,包括商业的配比和位置。 一般来说越底层的商铺人流量越大,租金越高,因此入驻的多为承租能力较强的品牌,而高层则设置目的性强的餐饮和影院业态,吸引客群向上流动,典型如万达的每个商场基本都是这样的逻辑。 但是朗豪坊的层数超过了13层,中间层就处于一种相对尴尬的位置,因此需要特别规划。 在过往的跨世纪实践中,利安参与完成的工程实例包罗万有,可归纳为如下主要建筑类型:商业综合、主题公园、酒店及餐饮设施、医疗及褔利设施、科技及数据中心、运动及娱乐建筑、赛马及相关设施、居住及社区建设、交通与基建设施、 文教及科研建筑、各类室内设计、特殊建筑及总体规划等。 案例研究 四名创始人如何使用 WeWork All Access 办公空间帮助这些创始人的公司和文化发展。
利文商业大厦: 新界
时势造英雄,1871年的这场大火让芝加哥聚合了不少优秀建筑师,慢慢形成所谓的“芝加哥建筑学派“(Chicago School of Architeture)。 这个学派是一群专家学者做“围绕高层建筑设计研究”为主的松散团体,并非一个人事架构严谨的组织,而沙利文是“芝加哥建筑学派”的学术带头人之一。 著名的商业中心尖沙嘴中心、帝国中心、好时中心、南洋中心等。
尽管有天才建筑艺术的各个部分和一种既丰富又充满幻想的造型,但该建筑主要是在立面的不统一性上表现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这种立面与巨大的建筑体并不适应。 沙利文比较成功地找到了用于这种新钢架建筑的非同寻常的适当形式。 作为在历史上有纪念意义的地方——那里建筑业主的资金始终是充裕的——同时出现某个部分或是整个建筑布满由植物形式引伸来的装饰艺术。
利文商业大厦: 湾仔餐厅
4-8F的通天梯前面提到了通天梯和螺旋坡道和天幕这三个空间,最后来聊一聊这三个建筑元素的作用。 利文商业大厦 通天梯是近年来在国内购物中心十分常见的元素,其核心就是迅速提升人流到高层,显然通天梯的投资额很高,还需要很长的投影面积,但带来的效益是会显著增加梯顶及以上空间的租金效益,还能成为一个拍照打卡的“网红点”。 朗豪坊的通天梯由“奥的斯”(OTIS)生产,长45米,高20米,厉害之处在于早在2004年开业就引入了这一元素,在当时是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结合空中大堂这一最重要的开放空间,相当超前的成为了项目的营销点之一。 虽然通天梯有很多好处,但是相应的电梯维护也是很大的投入,2017年3月朗豪坊的通天梯(4-8F)发生了逆行事故,造成了18人受伤的事故,直接导致了两名工程师获刑,还给商场的营业造成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邦夏认为当时如果没有甲方的坚持,这个项目将变得毫无特点。 这种设计思路在1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被其他建筑师所使用。
利文商业大厦: 香港科学园第二期
新界西部及正北是香港最广阔的低地,有青山谷地、元朗平原、石岗平原及上水平原。 利文商业大厦2025 利文商业大厦 九龙半岛以尖沙咀、油麻地及旺角(简称油尖旺)最具吸引力,这些地区购物、饮食、娱乐与文化应有尽有,与港岛基本一致。
大楼下部为顶级写字楼,顶部17层为顶级酒店丽思卡尔顿,为了维护银行租户的数据库需求,甚至罕见地接入了燃油管系统作为临时供电的能量来源,总而言之,作为一栋最顶级的摩天楼,自然一切都是以最高标准设计的。 利文商业大厦 最后如果对天际观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登临ICC100,那里设有天际100观景台(收费),算是俯瞰维港一个新颖的视点。 网络红人司徒夹带旗下的Vlogger Entertainment Limited(网络艺人娱乐有限公司,Vlogger)总部曾设于此,现已迁往观塘开源道有利中心。 宏利保险中心最初落成时为宏利保险香港的最主要办事处,直至位于铜锣湾的利园一期,前称宏利保险大厦于1997年落成后为止。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三、楼顶段落与中间段落的水平部分有非常典雅的“新艺术风格”装饰纹样,跟大楼整体呈现的简洁形成强烈对比,有点类似平面设计中的“粗中有细”,这也是前面谈的沙利文惯用手法,温莱特大楼就是典型代表。
紧邻三层咖啡厅的二层屋面提供给办公楼另一个可以活动的地面,这在20世纪中期算是一个激进的做法。 ),又曾经称为花布街,是香港岛中西区的一条街道,位于中环商业中心区,附近甲级写字楼林立,由前身为国际大厦的中保集团大厦高层北望,见干诺道中、四季酒店、海港政府大楼、港铁中环站、中环码头及维多利亚港等。 由机利文街中段的南洋商业银行大厦向南望,见中环中心、德辅道中及机利文新街等。 机利文街附近由于物业发展(今中环中心),交通上,现在南段成为一条死路的后巷。
利文商业大厦: 北京利文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仰视太古广场(来自网络)太古广场位于港岛核心,区位十分优越,交通便利位于金钟地铁站上盖,是香港及九龙两条地铁线的交汇点,背山观海,景观优越。 香港太古广场的配比中高端酒店的比例很大,共有四家五星级酒店(若包括弈居酒店),当属港岛核心区最大的豪华酒店供应商了,反倒是办公面积比重较少是比较独特的一点,毕竟香港中环地区的写字楼租赁价格冠绝全球。 除此之外还包括购物商场、甲级商业大厦(太古广场一、二及三期) 和270个单位的酒店式住宅,整体定位为香港最顶级的综合体物业:甲级写字楼+顶级购物中心+五星级酒店+顶级公寓 。 俯瞰朗豪坊(来自官网)朗豪坊位于旺角地区,是一个包含商场+五星级酒店+写字楼的综合体项目,2004年开业,定位偏年轻化,而非纯高端路线。 朗豪坊由鹰君集团开发,相较于其他房企鹰君集团的名声小了很多,但是其业务相对多元化,著名的朗廷酒店集团也是其收购的子公司之一,朗豪坊开业之初引入的酒店便是自家的朗豪酒店(现已换牌为同集团的康得思),这也是这一物业得名的原因所在。 整体项目由JERDR捷德设计,其中商业建筑面积约为6万平方米,这也是参观朗豪坊的主要部分。
利文商业大厦: 投资6.8亿元!楼高150米!九江喜迎城市新地标!
项目示意(来自网络)因为项目的年代久远,就不多谈建筑设计的具体细节,但是太古中心的规划是非常明确而精彩的,可以说太古中心就是多首层综合体的最典型代表。 利文商业大厦2025 前面提到过商业建筑的首层商业价值最大,因此港资企业特别热忠于开发多首层,在太古中心里特别是利用了项目的坡地地形,很自然的创造了不同标高的进入方式。 项目利用几栋塔楼围合的内院作为交通空间盘旋而上,将地面行人和车行的入口区分开,因此几乎每一层都可以称为首层。
著名的酒店有富豪酒店、海景假日酒店、香格里拉酒店等。 我希望 WeWork 给我发送有关 WeWork(及其合作伙伴)产品和服务等令人兴奋的新闻、优惠和调查。 利比上海的专业团队得到了当地和国际开发商的赞誉,同时该团队还会继续与政府、机构和大学等紧密合作以提倡工料测量专业服务。 请将填写后的表格与以上资料,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尽量避免使用网易邮箱的附件功能。 本人已查阅贵公司的 私隐政策 和 收集个人资料声明 ,并同意贵公司使用本人于此所填写的个人资料作直接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