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弟弟派認為,鍾德美已不適任張榮發基金會董事長,最後再對張榮發基金會提告,要求由台北地院指定管理人接管張榮發基金會。 2016年,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過世,大房全面主導事業,但近日爆出老二張國明及老三張國政認為大哥張國華被老臣柯麗卿蒙蔽,不滿柯續掌集團主要控股公司長榮國際董事長,全面提出告訴,要求宣告長榮國際2月的股東會決議無效、7席董監事應全面退出、確認董事長行為無效、要求法院指定管理人接管張榮發基金會等5項訴訟。 屬於「弟弟派」的老二張國明與老三張國政,認為大哥張國華遭老臣柯麗卿蒙蔽,不滿柯續任集團主要控股公司長榮國際董事長,提出五件民事訴訟反制,包括主張長榮國際上月十一日召開股東會、董事會均無效,應全部凍結柯麗卿贏得的董監事,並請求宣告張榮發基金會董事長鍾德美行為無效。 報導提到,弟弟派認為股東會的舉行及董監事選任都違法,向台北地院聲請假處分及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宣告長榮國際2月的股東會決議無效、7席董監事應凍結職權並全面退出長榮國際、確認董事長行為無效、要求法院指定管理人接管張榮發基金會等5項訴訟。 本刊調查,弟弟派的張國明與張國政認為股東會的舉行及董監事選任都違法,已向台北地院聲請假處分及提起民事訴訟,分成5大案,要求宣告長榮國際2月的股東會決議無效、7席董監事應凍結職權並全面退出長榮國際、確認董事長行為無效、要求法院指定管理人接管張榮發基金會等訴訟。
- 柯麗卿自基隆女中畢業後,就進入張榮發與友人合資的中央海運,一路跟隨張榮發超過50年,後張榮發離開中央海運、創立長榮海運時,柯麗卿也以員工編號「002」加入。
- 看到美國要求分潤,PTT網友討論大炸鍋,有人表示「張忠謀是先知 早就料中」、「果然是毀台計畫 台灣錢賺太多要分潤」。
- 全球塞港情況未解,貨櫃運價綜合指數屢創新高,推升長榮、陽明及萬海獲利表現,貨櫃三雄前三季單季稅後盈餘平均數達1124億元,業界預期全年合計將獲利約5000億元,已超越國內銀行業前三季稅前盈餘近3143.6億元。
- 另,「宣告長榮國際二月的股東會決議無效」案尚未排定庭期;「弟弟派」主張,鍾德美違法出席長榮國際董事會,因此選出的董監事與投票結果均不算數,應判決無效。
- 至於明日開庭的案件,為「弟弟派」要求凍結長榮國際上月董監改選結果,禁止被告七人行使董事職權並出任董監事,包括柯麗卿、個人董事張國華、戴錦銓與法人董事財團法人祥陽慈善基金會、政慧發展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監事則有張國華的妻子楊美珍、作家謝國獻。
一手創辦長榮航空的張國政,一直心繫航空業,離開航空業多年的他,前年中以長榮國際法人代表身分重返長榮航擔任董事,一旦長榮國際改派法人代表,張國政將失去在長榮航的董事職位。 其實在張榮發二房兒子張國煒離開長榮集團,另創星宇航空後,外界一度看好張國政接掌長榮航董座。 今年57歲的張國政,自美國波士頓大學企管系畢業後就進入長榮集團,對航空事業涉入最深,長榮航空成立時,他就以企劃本部協理身分,替長榮談下眾多航權打下基礎,最高曾當到集團首席副總裁,卻因年輕時求好心切,加上一直不能諒解張榮發二房的存在,而和父親屢爆衝突,2進2出長榮,近幾年僅擔任中再保副董事長。
張國華楊美珍: 代表負責人
【時報-台北電】證交所公告長榮(2603)董事張國華及張國華配偶楊美珍4日共計申報轉讓20.69萬張予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受託信託財產專戶,轉讓市值為290.80億元。 從資料顯示,新制勞工退休基金去年仍持有長榮達6.44萬張,居第六大,但長榮去年股票行情大好,最高曾達223元,新制勞工退休基金陸續逢高大量減碼長榮,目前估計已賣出超過2~3萬餘張,才會掉出前十大股東名單之外。 依據長榮最新年報顯示,今年長榮前十大股東依序為巴拿馬長榮國際7.4%、長榮國際4.96%、張榮發(歿)3.28%、張國華3.02%、張國華信託專戶3.02%、張國明1.46%、元大台灣高股息1.11%、長友控股0.97%、楊美珍(張國華妻)0.89%、陳惠珠(張國明妻)0.74%等。 所以高院最後認定,即便教育部發函且基金會未能完成改選,但在基金會選出新的董事前,鍾女還是基金會的董事長。 原本兩個基金會皆由張榮發親自擔任董事長,如今隨著張榮發辭世留下遺缺,未來誰能掌控,可能成為左右長榮集團經營權爭奪戰勝負的重要關鍵。
美中緊張情勢加劇,衝擊全球供應鏈及貿易,蘋果AirPods中國製造商歌爾(GoerTek)副董事長 Kazuyoshi Yoshinaga表示,蘋果的中國供應商將產能轉移出中國的速度恐比預期更快,預計高達9成的蘋果供應商正思考是否要將產線外移。 《路透》週三 (1 日) 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美國正向尋求七大工業國集團 支持,如果中國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支持,美方將聯合盟友實施新制裁。 【on.cc東網專訊】香港國際主題樂園有限公司(即股東政府及華特迪士尼公司)今日(1日)宣布委任香港鐵路有限公司香港客運服務總監楊美珍,為主題樂園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為期一年,由即日起生效。 張國華楊美珍2025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2016年過世,而後大房的三個兒子為了爭產而分成兩派,其中「哥哥派」是長子張國華、楊美珍夫婦及柯麗卿、戴錦銓等人,「弟弟派」是張國明、張國華、與張聖皓父子等,2派間有不少訴訟糾葛。 統一投信為青年學子量身打造理財研習營,由總經理帶領投資團隊主管,提供精萃濃縮的內容,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學習到扎實的理財知識。
張國華楊美珍: 長榮大房內訌》長榮集團:週刊報導 與事實諸多不符
去年9月,長榮集團在張榮發基會舉辦50週年慶祝酒會,張國華、張國政、柯麗卿與時任交通部長的吳宏謀都出席,全球50多國合作夥伴也齊聚慶賀,場面盛大,現場嘉賓逾千人。 2006年3月,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以23億元購買市價新臺幣40億元的原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大樓。 張榮發表示,於該大樓規劃設置海事博物館、音樂表演廳等公益會場,同時要對國內外人士就文化藝術、急難救助、社會公益等領域,有卓越貢獻者予以表揚,以帶動國際間行善助人的風氣。
- 祕書出身的柯麗卿心思細膩、行事謹慎,總在關鍵時刻給予建議,深得張榮發信賴,也讓她一路從基層升至長榮國際財務部協理、副總經理,甚至長榮集團管理總部的副總裁,地位僅次於張榮發。
- 特別的是,今年大房三子張國政代表弟弟派出馬徵求長榮委託書,惟卻首度退出前十大股東之列。
- 5年級鋼琴老師Mina,過去曾是一名當沖客,只要台股開盤,她就像個賭徒,在4個半小時內殺進殺出,每天小賺菜錢。
- 「弟弟派」也認為,鍾德美在未獲基金會董事會同意前,擅以基金會代表身分,參加長榮國際股東常會並行使股東選舉權,因此提起兩件「確認董事行為」無效民事訴訟;其一已移轉管轄至桃園地院,另件下週五開庭。
- 東森新聞台及家族頻道也將全程零時差轉播,相關賽事新聞請鎖定,東森新聞官網、東森新聞粉絲團、東森新聞YouTube頻道。
- 2023世界棒球經典賽,將於3月8日(三)到3月22日(三)正式開打!
- (東方IC)當時張國華致詞時曾感性地說,長榮集團將繼續秉持創業的初心與堅守信念,未來將不斷淬煉前行、與時俱進,期望60週年能再共聚一堂,往百年企業邁進。
大股東夫婦持有長榮逾36萬張,今年領到的股息將達新台幣數十億元,推測是基於節稅考量信託持股。 長榮集團看似一片榮景,內部卻暗潮洶湧,茶壺裡的風暴已延燒數月,風暴中心就是長榮集團主要控股公司長榮國際,該公司是長榮航空第二大股東,持股12.17%,在9席董事裡占2席;此外,長榮國際也持有長榮海運6.23%股權,為第3大股東,並在集團各公司幾乎都有董監席次。 2016年張榮發過世後,長榮集團裁撤管理總部,長榮國際便成為管理總部的角色,集團各項重大事件都要提報到長榮國際討論,長榮國際也分別是長榮航空和長榮海運的第2、第3大股東。 《鏡週刊》報導,也就是說,誰擔任長榮國際董事長,就形同登上昔日集團總裁大位,成為長榮集團權勢最高位者。
張國華楊美珍: 新聞關鍵字
民進黨立委指責此舉形同協助中國國民黨「出脫黨產」,張榮發認為「我買厝,是為了公益,不是為賺錢」。 第9案則為因應Evergreen Line各船東終止與長榮國際的船務代理合約,因此提案終止經營船務代理業,並可刪除公司章程的「G401011船務代理業」一項。 儘管變天後,張國華親上媒體向弟弟派喊話,但3月22日下午,哥哥派主持的長榮國際董監事卸任前的最後一次董事會中,親近弟弟派人士則分析說「感受不到善意」。 台積電美國廠工程師妻子爆料「十大驚奇」 掙扎37天 砍價85億元 台灣大合併台灣之星了 惡人怕窮人? 中國借窮國54兆 張國華楊美珍 北京擔心變呆帳 全民普發6千元 4類人士、5種方式可領 內鬥比甄嬛傳精彩!
張國華楊美珍: 印度神童預言2023全球「六大危機」!阿南德甚至點名「台灣」
據與會者轉述,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昨(1)日在民進黨中常會推估最快發放時間。 [NOWnews今日新聞]天使隊投手AlanCarter(卡特)在這屆經典賽將代表中國隊出戰日本、韓國等強國,他可以先發或是後援,昨日在對大分比賽中,最快飆出159公里,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當時張國華致詞時曾感性地說,長榮集團將繼續秉持創業的初心與堅守信念,未來將不斷淬煉前行、與時俱進,期望60週年能再共聚一堂,往百年企業邁進。 張國華楊美珍 張國華楊美珍2025 之後長榮確實繳出亮眼成績單,如主要事業體之一的長榮航空,去年前3季獲利達59.81億元,累計每股純益1.36元,優於前年同期的1.22元;2017年獲利63.1億元,年成長高達65%,每股純益1.38元,遠高於前年的0.83元。 事實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本刊農曆年前就接獲消息指出,早在去年12月11日,長榮國際在北市民生東路長榮大樓12樓召開的會議,雙方就曾發生衝突。
張國華楊美珍: 新聞留言
記者取得資料,3月22日長榮國際董事會上突然更新提案,每股配發現金股利從原定10元,加碼到27.5元,200多億小金庫(未分配盈餘)立馬搬空一半。 另,「宣告長榮國際二月的股東會決議無效」案尚未排定庭期;「弟弟派」主張,鍾德美違法出席長榮國際董事會,因此選出的董監事與投票結果均不算數,應判決無效。 根據《聯合報》報導,長榮總部於22日遭裁撤後,集團核心等相關人事及單位多數皆已轉入「長榮國際」旗下,若加上爭議焦點的張榮發基金會、張榮發慈善基金會,家族3大金庫幾乎將由大房所掌握。 元大台灣高股息首度出現在長榮前十大股東名單裡,因長榮從2020年開始海賺至今,已入列成分股,長榮去年EPS更高達45.57元,每股配發18元,推升元大台灣高股息ETF持股水位達1.11%,位居第七大。
張國華楊美珍: 【全文】張國政槓上董座柯麗卿 長榮集團內鬨掀訴訟大戰
依據財政部網站及參考銀行資料,利用信託將財產贈與他人,還是需要課徵贈與稅,但若是透過信託將股票股利贈與他人,因無法確定未來配息的狀況,所以財政部規定應按「贈與時郵局一年期定儲固定利率複利折算現值」來計算其價值,並予以課稅,因此若預期會發出高股利,可透過此舉節稅。 但因粒子治療設施需醫學中心或經醫院評鑑及教學醫院評鑑為特優之教學醫院方能設置,衛生署不願開放至長榮集團期望之「專科醫院」層級,張總裁怒而於2008年10月宣佈解散研究院,中止計畫。 籌備中的「重粒子線醫療研究院」裁撤,已經投入的籌備費用認賠,相關人員解散。 2008年7月,長榮集團預計將在新北市汐止區,成立「重粒子線醫療研究院」,預計3年內建造完成,最快於2011年開院100個病床治療癌症病患。
張國華楊美珍: 台股限空令突退場 金管會主委揭密3大考量
知情人士透露,老三張國政覺得大哥張國華被老臣柯麗卿挾持,有損公司和股東權益,主張拔除柯麗卿的長榮國際董事長位子,由張家人主導,但不被大哥認可。 張國華楊美珍2025 其中,長榮國際不但代理集團長榮海運業務,並且是立榮航空、長榮鋼鐵、長榮航空、中央再保險、長榮海運與長榮國際儲運的大股東。 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褒貶不一,《紐約時報》近期直指台積電內部對美國廠的疑慮正在升高,有員工憂心台美企業管理文化不同,美國員工可能不太願意「賣肝」工作,引發外界熱烈討論。 張國華楊美珍 財經名嘴黃世聰分析指出,整篇報導看起來就是套好的招,可能是台積電要用這些內部員工的說法,讓美方知道台積電面臨的困境,他認為台積電赴美,其實是在向美方傳遞訊息,想證明把台積電移到美國是做不到的事。
張國華楊美珍: 長榮大股東這動作藏玄機 老手驚呼「股利要噴了」
早在2016年1月,張榮發過世,隔月長榮集團便裁撤管理總部,自那時起,長榮集團就揮別強人時代,改由專業經理人扛起營運重責大任,這3年來,長榮海陸運陸續交新船、交新機,長榮航空前年還進行第3代新制服換裝,宣布新長榮時代來臨。 農曆年後,本刊得知長榮國際已在2月11日完成董監改選,2月14日再度前往中再保大樓試圖取得張國政回應,當天他未現身;隔日應是有了先前被本刊堵到的經驗,張國政改搭乘另一台TOYOTA至中再保大樓,本刊見他提著公事包下車,再次上前表明身分,但張國政見狀後,面無表情直接搭上原車迅速離開。 弟弟派連番出招,台北地院3月22日將開庭審理,張榮發大房三兄弟夫妻及第3代與老臣,將因集團經營爭奪戰而站上法庭。 以張國華(左)為首的大阿哥派,在2月的長榮國際董監改選拿下3董1監,並支持柯麗卿續任長榮國際董座。
張國華楊美珍: 長榮大房內訌 老二老三挑戰大哥經營權
依據董事會前備妥的議事會議手冊,共討論事項共10案,包括第7案調整向長榮海運承租的國際大樓辦公室,從原本的1~9樓、11樓改為6、7樓部分與8~9樓,每月需支付的租金也減少約2.6倍;還從當日起終止所租賃的台灣商務中心、高雄海運大樓與高雄櫃場等三處的租約。 六年前張榮發過世後,長榮集團經歷大房兄長聯手趕走二房弟弟張國煒,以及大房分裂為哥哥派及張國明、張國政弟弟派,大權落在哥哥派,包括長榮國際在內,直到2月25日,大房兩個弟弟透過姊夫鄭深池的居中斡旋,取得二房李玉美、張國煒母子支持,終結哥哥派在長榮國際的掌權局面。 長榮國際由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在1984年所創,初期以統籌協調長榮集團國內外企業的整體運作,提供統籌管理與諮詢顧問之服務,隨業務日益擴展,長榮國際於1998年轉型為對外經營團隊,業務涵括旅館業、廣告業、印刷業以及管理諮詢顧問業等。 「這不是在自宮嗎?長榮國際難道沒辦法代理別間公司的船務嗎?」該人士說,尤其打開金庫大放送現金股利的大招,最令弟弟派覺得「非善意」。
張國華楊美珍: 長榮經營權爭奪白熱化!張國華強勢「配息27.5元」搬空小金庫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2016年過世後,大房全面主導事業,近日又傳出集團內鬨的消息,大房3子女分裂。 週刊報導,老二張國明及老三張國政認為大哥張國華被老臣柯麗卿蒙蔽,不滿柯麗卿繼續擔任在集團舉足輕重的長榮國際董事長,全面提出假處分及民事訴訟。 長榮集團則表示,報導內容諸多與事實不符,但因此案已進入司法程序,是非曲直將靜待司法審理結果。 長榮集團看似一片榮景,內部卻暗潮洶湧,茶壺裡的風暴已延燒數月,風暴中心就是長榮集團主要控股公司長榮國際,該公司是長榮航空第2大股東,持股12.17%,在9席董事裡占2席;此外,長榮國際也持有長榮海運6.23%股權,為第3大股東,並在集團各公司幾乎都有董監席次。 「弟弟派」還提出了兩件「確認董事行為」無效的民事訴訟,他們認為同時擔任兩大基金會董事長的鍾德美,在未獲得基金會董事會同意前,擅自以基金會代表身分,參加長榮國際股東常會,行使股東選舉權,目前其中一件已移轉至桃園地院,另外一件則預計再下週五開庭。
張國華楊美珍: 台股首頁
最後本刊將採訪信函交由保全轉交張國政,再以公司名義快遞一份採訪信函給張國政,數日後,張國政將2份信函原封未拆退回本刊。 冬末春初、天氣不穩定,提醒您從今天的下半天開始,隨著東北季風增強,天氣又要有所轉變了,北台灣的降溫 最有感,東半部還可能出現 局部性的短暫降雨。 [NOWnews今日新聞]2023年經典賽即將開打,日本隊二刀流好手大谷翔平將再度穿上國家隊球衣,不過日本隊被分在B組,跟韓國、中國、澳洲、捷克同組,日本隊跟韓國隊勢必將會全力搶晉級資格,不過近期韓國… 英國哈利王子(Prince Harry)與妻子梅根(Meghan Markle)脫離英國王室至今已近3年。 今年1月哈利出版回憶錄《備胎》(Spare,暫譯)大爆王室黑幕,如今他的父親、英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決定收回哈利夫妻在英國的居所——浮若閣摩爾別墅(Frogmore Cottage),形同對他們祭出驅逐令。 柯麗卿不僅負責財務資金調度,目前還擔任集團多家公司董監事,是集團的重要幕僚及家族大掌櫃,有3個子女的她,私生活非常低調。
長榮集團前天宣布裁撤管理總部,原相關人事及單位多數轉入「長榮國際」旗下,長榮國際儼然成為長榮集團的新權力核心,引發外界好奇。 祕書出身的柯麗卿心思細膩、行事謹慎,總在關鍵時刻給予建議,深得張榮發信賴,也讓她一路從基層升至長榮國際財務部協理、副總經理,甚至長榮集團管理總部的副總裁,地位僅次於張榮發。 張國華楊美珍 張國華楊美珍 柯麗卿自基隆女中畢業後,就進入張榮發與友人合資的中央海運,一路跟隨張榮發超過50年,後張榮發離開中央海運、創立長榮海運時,柯麗卿也以員工編號「002」加入。
此外,資產一百一十七點二五億元的張榮發基金會、和資產廿三點八億元的張榮發慈善基金會,也是負責操盤長榮集團交叉持股的隱藏版權力中心。 前者掌握長榮國際百分之廿八點八六股權,後者持股長榮國際百分之五,推測大房很可能在基金會中居於上風。 根據證交所資料顯示,長榮董事張國華及張國華配偶楊美珍4日共計申報轉讓20.69萬張,用途為信託,其中楊美珍持股4.71萬張全數信託,張國華則將持股31.96萬張轉讓一半15.98萬張,轉讓後尚有159,846.157張,近16萬張。 長榮國際原來主導權在張國華、柯麗卿的「華卿」體制,五席董事裡面張國華、柯麗卿各有一席董事,張國華的夫人楊美珍占一席監察人,其它兩席是基金會,但2月25日長榮國際的改選,「華卿」體制痛失三董一監,老大張國華僅拿到自己一席及詠投資(代表人為柯麗卿)共2席的董事,和1席監察,代表人為葉佳全。 翻開長榮國際股東結構,除了張榮發基金會占28.86%為第一大股東外,張國華、張國明、張國政三兄弟各占18%、張國煒母親李玉美有7.14%,張榮發慈善基金會及張榮身後未處理的財產發各占5%。
張國華楊美珍: 長榮大房3子爆內鬨訴訟 「長榮國際」成角力場
此外,雖然今年長榮並無改選董事議案,不過,張國政今年出馬代表弟弟派徵求長榮的委託書,市場解讀是為了2023年董事改選提前試試水溫,但張國政卻罕見首度未入列長榮前十大股東名單,預計排名在第11~13位左右,至於張國明妻子陳惠珠則持有0.74%,位居第十大。 長榮國際由張榮發家族百分之百掌控,攤開大股東名冊,包含長子張國華+配偶楊美珍,二子張國明+配偶陳惠珠,三子張國政+配偶曾瓊慧,分別各持有百分之十八的股權,大房子女合計持股百分之五十四,超過五成,具有絕對掌控力。 本刊調查,在長榮集團舉足輕重的長榮國際,今年2月11日召開股東會改選董監,大阿哥張國華與二個弟弟張國明、張國政對誰擔任董事長有歧見。 張國華楊美珍 最後,張國華與老臣柯麗卿連手,在7席董監事中拿下3董1監,老二張國明以祥陽慈善基金會拿下一席董事席次,老三張國政以政慧發展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拿下一席董事,而張國政親戚謝國獻拿下一席監事。 本刊調查,在長榮集團舉足輕重的長榮國際,今年2月11日召開股東會改選董監,大阿哥張國華與2個弟弟張國明、張國政對誰擔任董事長有歧見。 法人分析指出,長榮海運大方發放年終獎金消息一出,市場也對今年股利有所期待,大股東將手中持股信託,應為預作節稅規劃,一旦信託也代表大股東不會在市場上賣股票,投資人無須過度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