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巴70線於2008年12月6日最後一天提供服務,大量巴士迷晚上聚集上水總站歡送;當中有部分更乘搭翌日在佐敦開出的尾班車。 有關事件的網上討論,請參閱香港網絡大典「九巴取消70號線事件」條目。 上水站是東鐵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羅湖、落馬洲或金鐘方向列車,往返粉嶺、大埔、沙田、九龍中部及港島北岸等地,或過境往深圳市。 位於廣州市中心的琶洲港澳客運碼頭於 2023 年5 月 4 上水去東涌最快2025 日正式啟用,提供了兩條來往琶洲至尖沙咀中國客運碼頭、以及琶洲至香港國際機場海天碼頭的航線,約兩小時可以直達目的地。
於圍欄外看過昔日邊境哨站馬草壟麥景陶碉堡後,你可以沿着碉堡走到馬草壟的山頭,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魚塘及深圳市區相映成趣的上水打卡秘景。 屹立上水超過70年的成發餅家,與石湖墟只是一條馬路之隔,每次行過都會聞到陣陣包餅烤焗的香甜味,下午蛋撻新鮮出爐,總是吸引不少人排隊半打半打的買。 老字號餅店又何只月餅受歡迎,傳統餅食如嫁女餅、皮蛋酥、忌廉奶油筒都在此找到,還有可能只有圍村老一輩才認識的「大肚餅」白餅。 平民價的唐餅材料簡單,例如白餅只用麵粉、水、糖、鹼水及酒餅,但從發酵到搓成麵餅,就要兩日時間,每一件都是大師傳經驗心機和手藝之作,絕對是上水一日遊不能錯過的當區名物。 2009年3月1日,九巴沙田車廠(上水分廠)(S)開始派車行走此路線。 上水去東涌最快2025 2010年改派原A41P線唯一一輛客車版富豪B9TL(401/MX9771)取代丹尼士三叉戟(301/JV7629)。
上水去東涌最快: 月台類型
深涌這片大草地其實得來不易,他的前身是一片濕地,卻被高爾夫球場發展商植上草皮,後來因城規會不批准更改土地用途而擱置。 多年後的今天,城規會其實已經批准了土地的用途更改,但有可能因為四周都被劃為生態區,土地因發展空間小而繼續被擱置。 上水去東涌最快2025 不過我們也不知道發展商什麼時候會重啟深涌的發展計劃,只好趁這片淨土還在,多看他幾眼吧。
- 北區居民不滿要攜帶大量行李轉車造成不便,龍運巴士亦察覺到這個需求,於同年9月向運輸署申請開辦來往北區的機場巴士路線,遭運輸署以客量不足拒絕,並提出反建議,開辦一條由北區途經大欖隧道往青衣機鐵站的M78線(類似今天的279X線)接駁機場快綫以取代龍運之計劃。
- 於雙魚河旁邊,你會看到一大片農地及魚塘,這裏是塱原濕地,也是香港東北區佔地最廣的天然平原。
- 如要查詢有關路線的最新用車資訊,請參考ACRO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 兩線之服務範圍大致相若,惟A43線途經粉嶺南百和路一帶,而A43P線則不經粉嶺南,但繞經落馬洲(新田公共運輸交匯處),兩線均是龍運巴士目前全程收費最高的全日專利巴士路線[1][2]。
- 第二,一路沿海,風景宜人,很久以前走過白沙澳一段,很大部分在林蔭路,沒什麼風景看。
東鐵綫北行離開此站後不久,便會進入香港邊境禁區,令此站成為逃票及水貨客整理貨物的重災區。 另外,未持有有效旅遊證件或指定邊境禁區通行證(俗稱禁區紙)的乘客,乘搭往羅湖/落馬洲方向的列車,必須在此站或之前落車。 港鐵今日(5日)於的手機應用程式及Facebook專頁公布東鐵提速的消息,港鐵指出,東鐵將分兩階段「提速」。
上水去東涌最快: 上水郊遊好去處
配合沙田至中環綫工程、東鐵綫更換新列車及為保障候車乘客安全,此站將會加裝1.7米高月台自動閘門,預計最快2024年完成。 新月台閘門將會由深圳市方大自動化系統有限公司提供,是港鐵首次採用中國產月台閘門。 兩鐵合併後,港鐵公司為東鐵綫各非過境車站月台進行較低成本的翻新工程,以遮掩東鐵綫車站月台殘舊的觀感。
由於港鐵擁有羅湖過境交通服務的專利權,故此站除服務上水居民外,不少新界西部的居民,以及往返機場的國內外旅客,都會先搭乘巴士或小巴到達此站,再轉乘東鐵綫經羅湖站前往中國大陸,因此此站由早到晚都是車水馬龍。 因香港國際機場航點繁多,航班選擇優於鄰近地區之各大機場,不少中國旅客出國時會選擇經香港國際機場出發,由深圳經陸路入境香港,再乘搭港鐵到上水站轉乘此路線往返機場,反之亦然,使此路線客量與日俱增,此客源於2003年中國政府准許部分城市居民來港「自由行」後尤為顯著。 因應地區人士建議,運輸署於2017年9月建議此路線來回方向加停東薈城及東涌纜車站,方便北區居民於東涌市中心轉乘S64線往返機場後勤區[6][7]。 在諮詢過程中,地區人士普遍對修訂方案表示歡迎,然而就落實細節上仍有意見,署方與巴士公司需時處理,致計劃一拖再拖。 機場(地面運輸中心)開經:暢連路、機場南交匯處、機場路、北大嶼山公路、青嶼幹線、青衣西北交匯處、青朗公路(汀九橋、大欖隧道)、新田公路、新田交匯處、青山公路—洲頭段、新田交匯處、粉嶺公路、掃管埔路、新運路、上水巴士總站、龍運街、新運路、粉嶺車站路、新運路、沙頭角公路—龍躍頭段及聯安街。 新機場於1998年7月6日啟用,運輸署印備「如何由你所住地點前往機場」小冊子,建議新界北區居民乘車往大埔或沙田,再轉乘其他巴士路線往返機場,[1]同時表示無意開辦來往北區及機場的巴士路線。
上水去東涌最快: 車站主題
工程包括重新為各東鐵綫車站配主題色,並加入車站代表植物,為月台橫樑及柱子翻上月台配色的油漆,貼上印有車站主題植物的圖案、車站附近建築物、車站名書法字的牆紙,加設或更換成直立港鐵式站牌、路線圖、指示牌、告示等等。 為配合落馬洲支綫2007年通車,上水站北行1號月台排隊上車位置被分成兩邊:左邊塗上綠色,供落馬洲乘客排隊;右邊塗上藍色,供羅湖乘客排隊。 月台上蓋亦裝設了多個顯示屏,並以藍色或綠色顯示下一班列車目的地是羅湖抑或落馬洲。 此特別優惠不適用於其他龍運巴士A線(包括A36、A37及A43線)。 持「機場員工個人八達通卡」的合資格機場員工,可以用優惠價$29.2乘搭此路線。
- 透過小小的展覽,你會赫然發現,上水除了「水貨客」外,還有更多的社區面貌等着你來發掘。
- [13]新大堂及E、F出口於2006年1月28日啟用,使大堂面積增加約40%,車站可處理的乘客量由每日180,000人次增至250,000人次。
-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布,或站內告示。
- 兩邊月台近上行端各設一小型大堂,同層連接月台與對開之路面,分別是1號月台(往羅湖/落馬洲)經C出口連接彩園路的北行綫入口大堂(upline plaza),以及新運路經D出口連接2號月台(往金鐘)的南行綫入口大堂(downline plaza)。
- 工程包括重新為各東鐵綫車站配主題色,並加入車站代表植物,為月台橫樑及柱子翻上月台配色的油漆,貼上印有車站主題植物的圖案、車站附近建築物、車站名書法字的牆紙,加設或更換成直立港鐵式站牌、路線圖、指示牌、告示等等。
上水,香港最北的新市鎮,與深圳、落馬洲僅一河之隔,曾淪為水貨雜散地,隨着藥房、金舖於疫情期間倒閉,上水石湖墟美食、隱世低調的文青小店、人氣的上水打卡點,以至上水單車徑等上水郊遊路線等社區面貌都重見天日。 我們的上水好去處推介,透過上水一日遊,讓大家細味水洩不通的大街背後,上水原有的真實面貌。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0年4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ACROSS網站。 如要查詢有關路線的最新用車資訊,請參考ACRO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而第二階段,在5月15日起,當東鐵過海段通車,新列車轉用紅磡站新月台時,上水至紅磡的每程時間可再進一步縮短,屆時可加快約8分鐘。 離開東涌站之後,沿達東路往順東路方向走,便會到達「東涌小炮台小徑」的入口。
上水去東涌最快: 車站象徵
因香港國際機場航點繁多,航班選擇優於鄰近地區之各大機場,不少中國旅客出國時會選擇經香港國際機場出發,由深圳經陸路入境香港,再乘搭港鐵轉乘此路線往返機場,反之亦然,使此路線客量與日俱增,此客源於2003年中國政府准許部分城市居民來港「自由行」後尤為顯著。 為配合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九廣鐵路公司在2005年9月推出「九鐵快線 - 迪士尼樂園」服務,是來往羅湖車站(及後來啟用的落馬洲站)與迪士尼樂園之過境旅客鐵路巴士聯運服務,乘客於九廣東鐵羅湖車站或落馬洲站登車,然後在上水車站轉乘豪華巴士前往迪士尼樂園,全程約需1小時。 [13]新大堂及E、F出口於2006年1月28日啟用,使大堂面積增加約40%,車站可處理的乘客量由每日180,000人次增至250,000人次。 [14]而在擴建工程完成後,九鐵又將上水車站的原有大堂翻新,並增加多間商舖。 往返兩地的乘客需乘搭車費達$30.9的機場巴士路線A43系列到青馬收費廣場轉乘「E線」,或乘搭279X線到大欖隧道轉車站轉乘「E線」或青衣轉乘港鐵,有欠便利。
上水去東涌最快: 車站擴建及翻新
自2003年「自由行」政策實施以來,此站成為不少攜帶「水貨」往來中國及香港的乘客(即「水貨客」)聚集的熱點。 水貨客在車站的出入口內外逗留及整理貨物,對其他使用此站的乘客構成不便,更有乘客因此受傷。 加上來往羅湖站及落馬洲站的車費高昂,部份「水貨客」為節省車費上的開支,不惜挺而走險,強行衝過閘機逃票。 上水站主大堂位於月台上層(U1),已入閘區居中,將非付費區分為A出口及B/E出口兩部分,兩者之間以大堂向新運路一邊外圍的行人天橋連接。 兩邊月台近上行端各設一小型大堂,同層連接月台與對開之路面,分別是1號月台(往羅湖/落馬洲)經C出口連接彩園路的北行綫入口大堂(upline 上水去東涌最快2025 plaza),以及新運路經D出口連接2號月台(往金鐘)的南行綫入口大堂(downline plaza)。
上水去東涌最快: 車站用途
原因有三(救命寫到好像在做論文哈哈):第一,幾乎全程都是平路或下坡,體能極差的人也能輕鬆走完! 上水去東涌最快2025 第二,一路沿海,風景宜人,很久以前走過白沙澳一段,很大部分在林蔭路,沒什麼風景看。 第三,時間上比較有更大自由度,不用遷就船去程的班次,也不用摸黑離開。 有港鐵內部人士向《香港01》分析指,東鐵線加速的原因,估計當中與路軌有很大關係。 隨過海段將通車,港鐵現已將從前不少轉彎路段拉直,而近年東鐵線不少路軌亦已翻新,信號系統亦已改良,故有空間提升車速。 香港上車地點有:灣仔、旺角、荃灣、黃大仙、尖沙咀、太子、佐敦、觀塘、油塘、將軍澳等等都有上車地點,好方便。
上水去東涌最快: 巴士中途站
龍運巴士A43線及A43P線是香港兩條機場巴士路線,來往粉嶺(聯和墟)及機場(地面運輸中心)。 兩線之服務範圍大致相若,惟A43線途經粉嶺南百和路一帶,而A43P線則不經粉嶺南,但繞經落馬洲(新田公共運輸交匯處),兩線均是龍運巴士目前全程收費最高的全日專利巴士路線[1][2]。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新運路「上水站」居民巴士站,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布,或站內告示。
上水去東涌最快: 車站佈置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北區居民不滿要攜帶大量行李轉車造成不便,龍運巴士亦察覺到這個需求,於同年9月向運輸署申請開辦來往北區的機場巴士路線,遭運輸署以客量不足拒絕,並提出反建議,開辦一條由北區途經大欖隧道往青衣機鐵站的M78線(類似今天的279X線)接駁機場快綫以取代龍運之計劃。 由於在市區各車站(只限九龍塘之前登車)前往此站出閘,然後再入閘前往羅湖及落馬洲站所合共的車費,較直接前往羅湖站及落馬洲站的車費便宜。
上水去東涌最快: 服務時間及班次
而在廣州方的落車點:可選廣東大廈、 總統大酒店、裕通大酒店、印象家園酒店、廣州賓館等。 本站設有24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於雙魚河旁邊,你會看到一大片農地及魚塘,這裏是塱原濕地,也是香港東北區佔地最廣的天然平原。 時至今日依然有農民在此種植通菜及西洋菜等蔬菜,是難得於本港得以保留的天然濕地。 濕地旁邊舖有單車徑,是上水郊遊及踩單車的好去處,不過切記郊遊時,盡量不要打擾農民的日常生活。
上水去東涌最快: 啟用日期
A43P線初開辦時只局限在非繁忙時間服務,且班次疏落,又需繞經落馬洲皇巴站,故客量處於低水平。 自從提升至全日服務後,此路線於繁忙時間及節日假期具疏導A43線龐大客源之功能,客量有所改善。 2023 年香港與大陸通關後,由香港前往廣州市區,增加了可於高鐵西九龍站乘搭高鐵香港段這個新途徑,以前高鐵只有廣州南站,現在已經可以坐到廣州東站(即市中心)。 上水廣場於1995年開幕,設於地下的室內巴士總站於同年11月17日啟用[3],所有以舊上水總站為總站的巴士路線於緊接的星期一遷進該站。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沙中線東鐵線過海段將於本月15日通車,而東鐵線在本周六(7日)起,將全部改用9卡車,俗稱「烏蠅頭」的列車將於光榮引退。
上水去東涌最快: 車站歷史
如果你好耐無上過廣州,2023 年開關之後香港去廣州已經多左兩個方法喇! 順便提提大家,以前紅磡火車站既城際直通車 (或叫廣九直通車) 已經停運,以下有 6 個香港上廣州方法,睇下邊個適合你。 前往亞洲國際博覽館的乘客可在暢達路(一號客運大樓站)乘坐路線E11, E11A, E21, E21D, E22, E22A, E22P, E22X, E32 或 S1。 前往亞洲國際博覽館的乘客可在暢達路(一號客運大樓站)乘坐路線E11, E11A, E21, E21D, E22, E22A, E22P, E22X, E32 或 S1。 如何前往:於上水港鐵站乘坐的士或自駕到麥景陶碉堡,山上有少量空位泊車,但留意古洞北正有多個地盤開發,地面情況較多變。 石湖墟街市熟食中心在石湖墟市政大廈的二樓,整層都是熟食中心,是食貨們不能錯過的上水好去處。
熟食中心座位非常多,隨便挑一張枱便可以點勻所有檔口的美食,伙計會千叮萬囑你要將不同小店的碗碟各自歸還,以免他們的碗碟流失。 雖然座位多,但早上10時至下午1時是他們最繁忙的時段,經常座無虛席。 人氣小店包括因豬扒麵聞名的明記美食及主打東莞傳統粥品的東莞佬粥店。 經歷多番推延,E43線最終落實於2021年5月10日投入服務,原定試辦六個月至2021年11月9日[8][9],後獲三度延長試辦期,其後成為永久路線。
上水去東涌最快: 出口數目
往上行200級樓梯,經過涼亭,再往下走一些梯級及斜路,便抵達「東涌小炮台」。 東涌小炮台建於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由當時兩廣總督建造,於1980年被發現,遺蹟只餘下兩堵成曲尺的圍牆及一處平台。 上水去東涌最快2025 小炮台附近有一座唐代灰窟遺蹟,原本位於赤鱲角虎地灣岸邊,於上世紀60年代被發現,後來為避免影響新機場發展,於1991年搬到東涌。 雖然此線為A線機場巴士,但因其高客量,此線曾一度以普通版巴士作為主力,而非一般A線主力採用的豪華版巴士,以提升載客量。
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於2013年8月開始實施,此站是「上水轉車站」一部分,以「A」標示轉車站代號。 其後為進行全線電氣化工程,於1983年1月31日將此站的上下行方向調換,由上行改為使用下行月台。 [11]上水車站於1983年6月1日完成電氣化工程,同年7月15日,九廣鐵路(英段)全線完成電氣化。 上水站(Sheung Shui Station)位於北區上水石湖墟以南及彩園邨以北,是東鐵綫北行分叉前最後一個車站,也是東鐵綫北行進入香港邊境禁區前的最後一個車站,於1930年5月16日啟用。 用車於平日晚間會行走龍運巴士A41線柯打,直至編定時間後前往東涌站行走此路線。 如何前往:從上水火車站 C 出口出發,穿過彩園村,往大頭嶺方向一直行,經過大片草地後便會見到一座橋,轉右再繼續直行就會到達目的地。
上水去東涌最快: 服務時間
翌年3月6日至8月11日期間,301/JV7629一度回歸此路線。 其後該車及另一輛配Alexander車身的丹尼士三叉戟被調走,改派兩輛配置歐盟四型引擎的Enviro500(8428/PG2638、8430/PG7279,後改為為客車版601/ML3941)。 此路線由A43線抽調Enviro500 上水去東涌最快2025 MMC 上水去東涌最快 12米客車版(55XX)及其12.8米版本(15XX)雙層巴士行走。
因此,有區議員及地區人士建議此路線改經大欖隧道或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以及增加轉乘優惠或甚至延伸服務範圍至機場後勤區[16][17]。 儘管如此,此路線仍獲運輸署批准以原有路線三度延長試辦期至2022年2月、5月及8月。 但運輸署卻以客量不足為由拒絕,並提出反建議,以開辦一條由北區至青衣機鐵站(現稱青衣鐵路站,途經大欖隧道)的M78巴士路線(即今日279X),接駁地鐵(現稱港鐵)機場快綫。 A43線作為北區僅有兩條往返離島區的巴士路線之一,是北區第二家專營巴士公司運行路線,自開辦起客量一直高企。 除北區居民外,於港鐵上水站轉乘東鐵綫,經羅湖站或落馬洲站往返中國的過境旅客亦是此路線一大客源。
上水去東涌最快: 「上水轉車站」轉乘優惠
馬灣涌是一條已有過千年歷史的漁村,2年前為了進行美化改善工程,土木工程署聯同YMCA及本地藝術團體 OMNI ART,在碼頭上畫了多個3D地畫,一個個筲箕上載滿了魚蝦蟹,十分有趣! 雖然經過日曬雨淋,以及海水的侵蝕,顏色沒那麼鮮艷,但仍不失為一個有趣的打卡點。 直至2015年3月起,龍運為本路線引入客車版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MMC 12米低地台雙層空調巴士(65XX),以代替當時年事已高即將退役的丹尼士三叉戟三型(5XX),成為首條引入該款巴士作掛牌車的龍運機場通天巴士路線。 由香港西九龍出發,坐到廣州南站,大約需時 50 至 75 分鐘(視乎班次),如果之後想去廣州市區,例如天河、上下九路等,就需要再轉廣州地鐵,大約再加約 45 分鐘就可到達廣州市區中心。 2023 年最新票價,二等座 HK$250,一等座 HK$400。
上水去東涌最快: 路線數目
港鐵表示,東鐵線日後將分兩階段「提速」,其中在5月7日起,當轉用新列車後,早上繁忙時間由上水至紅磡,每程可加快約5分鐘;而在5月15日起,即東鐵線過海段通車後,上水至紅磡可加快約8分鐘。 不過,港鐵有內部人士估計,即使東鐵車程日後可加快,但對改善人流的幫助不大,因列車始終較從前少3卡車,接載能力將減少四分一,加上不少人依賴東鐵線出入新界,料車廂仍會「逼爆」。 離開小炮台沿路往下走,約2分鐘便到達「東涌舊碼頭」(即馬灣涌公眾碼頭),就算是平日,這裡都有不少人在釣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