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熱愛菲林的攝影用家而言,柯達曾出產不少令人著迷的銀鹽菲林,這次便為大家盤點五款柯達經典負片菲林。 介紹了幾款彩色菲林,也介紹一款柯達的黑白菲林給大家。 說起黑白菲林,大家多數會選擇Iflord菲林,但Kodak TMAX系列也是攝影人常用選擇。 TMAX 100和400除了感光度不同外,差異主要在於顆粒感,400明顯比100粗顆粒。 而用TMAX100拍攝,顆粒感恰當好處,不會過粗,卻有點若隱若現,非常吸引人。 2018年,柯達宣布復產T-MAX P mm 黑白高速菲林,T-MAX P3200 其實是 ISO 800 的菲林,但設計成可以讓你谷沖至 3200 或者更高的感光度數。
旁人看似無趣,但葉嘉謙卻努力尋找樂趣,敬業樂業。 「每次發現到有新問題,都會很雀躍。因為當我們發現問題後,又可以修正影片至原貌,挺有成功感。」葉續指,另一成功感是由於電影深入民心、膾炙人口,令名導演、演員的作品能重現銀幕,該喜悅感不足外人道。 提提你,如觀看3D電影,請自攜RealD 3D眼鏡。 如沒有RealD 3D眼鏡的觀眾,可到戲院售票處/小賣部購買,每副只售HK$10。
菲林香港: 菲林 & 相機
20世紀70年代起,中國在保定化工部第一菲林廠開始試產彩色膠卷,成為繼美國、德國、日本之後全球第四個擁有彩色感光材料核心技術的國家。 2012年9月,樂凱集團宣佈停止生產彩色菲林卷[8]。 在 Kodak ProFoto XL 100停產後,柯達宣布推出Kodak ColorPlus 100作為後繼產品。 市面上常見低感光度有100和200兩個版本,適合陽光天晴日子拍攝。 這系列菲林發色比較暖色調,顆粒明顯,有明顯偏色,如果曝光不足色調會比較偏黃,容易拍得復古感覺。
但我们只希望能尽力提供最好的服务,不想因为价格而出现恶性竞争,毕竟大家都是喜爱菲林的同好。 不少人堅持說有,不過大多數人都分辨不出,一幅相到底是數碼還是菲林,而 Blind Test 本身要怎樣做才算客觀,則依然充滿爭議。 菲林香港 2016年,成立於1957年的上海電影技術廠於十月底關閉最後一條菲林生產線,菲林電影在中國退出歷史舞台。 《長江圖》被冠上「中國最後一部菲林電影」的落寞定語[11]。 近年接觸菲林相機的人愈來愈多,但對於新手來說,最煩惱的除了是入門該買哪一台相機之外,就是該如何買到價錢合理的菲林相機,以及哪裡可以沖印菲林。
菲林香港: m 菲林系列
香港不少玩家偏重於機身、鏡頭與菲林的評比、數據和效果,但對於沖曬過程不甚了了,總之哪一間「好」就會去沖,又或者,其實快圖美最方便,就快圖美吧。 一筒菲林一本小相冊,全部都沖曬出來,就只能賣掉相機騰出空位……結果 90% 的菲林相,最後都是數碼相。 最終照片受到眾多因素影響,例如沖掃的程序和菲林品牌,使用菲林拍攝的吸引處在於不可預知的成品和等待沖掃的期待。 晶體嘅大細、其他特性決定菲林嘅靈敏度,對比度同埋分辨能力(resolution)[1]。 Vintage、復古、經典感,菲林相機不單適合配搭衣服,單純拍下相機的美好外表,已經值得放到 IG 和 FB。 平常如果問「你通常拍攝甚麼題材?」答案可能是人像、風景、街拍之類,但「我通常拍菲林」卻也會成為答案,對於香港人來說,好像「用菲林」本身就是一種類別,拍攝了甚麼則已經不重要。
- 「那时我买过期菲林,一卷才$12,一次买下30卷,用足一年。」白茹笑说。
- 通常,藍光感光層位於最上方,隨後是黃色濾光層,以阻止任何剩餘藍光影響隨後的感光層,其下分別是綠光-藍光感光層和紅光-藍光感光層,分別記錄綠色和藍色影像。
- 拍攝黑白菲林,配以不同濾色Filter,大家可以拍到更多不同感覺的作品。
- 可是這個VC系列,其實在數碼年代用家來說都屬比較偏平淡發色,不要想像會非常鮮艷。
- 由於我經常在太子一帶出沒,所以outputpro是我沖掃照片和買菲林的選擇。
- 曝光後的鹵化銀晶體顯影時,銀離子被還原為金屬銀,阻擋光線而表現為負片菲林中的黑色部分。
我們和合作夥伴使用 Cookie 等技術來收集的資訊,並展示更多你喜歡的內容。 不論是普遍的 35mm、經典的 120 中片幅格式、獨特的 110 菲林還是即影即有相紙,你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1921年至1928年,灣仔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菲林明道是其中一條填海得來的道路,連接告士打道的海旁。 菲林明道(英語:Fleming Road),是位於香港灣仔區灣仔一條主要道路。 菲林香港2025 馬路南面連接莊士敦道及灣仔道,經過譚臣道、軒尼詩道、駱克道及謝斐道,並建有天橋橫跨告士打道,經港灣道至北面灣仔海旁的會議道,連接博覽道東及龍和道。 在灣仔區多條南北向街道中,只有菲林明道及馬師道可通往灣仔北。
菲林香港: 我們重視您的購物體驗
應徵者需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考獲五科成績達第2等級或以上,其中包括化學科。 1980年开店至今,一直提供专业冲晒服务,店内也有售卖菲林 、相纸、黑白和彩色药水、以及黑房零售工具,据闻他们的菲林售价是全行最便宜。 如果阁下是穷学生的话,这里将会是你最佳的冲晒之选。 后来愈玩愈进阶,也愈买愈多相机,开始不够位摆放。 」白茹在旺角好景商场租了一个小单位,这便是SHOWA一店的由来。
一年可免費欣賞到的電影,寥寥可數,絕非單靠熱誠的電影發燒友能勝任。 店主Tony有多年冲晒黑白菲林的经验,事关全港多间知名菲林相机店的黑白菲林都是外判给他手冲。 不仅如此,他亦是本土少有能将大部分黑白负片正冲的专家! 从前在观塘工厦拥有3000呎大铺,后来搬至尖沙咀楼上店。
菲林香港: 彩色負片系列
通常,藍光感光層位於最上方,隨後是黃色濾光層,以阻止任何剩餘藍光影響隨後的感光層,其下分別是綠光-藍光感光層和紅光-藍光感光層,分別記錄綠色和藍色影像。 在顯影過程中,就像黑白菲林一樣,銀離子被還原為金屬銀。 菲林香港 但顯影過程中的副產品同時與包含在菲林或顯影液中的彩色偶合劑結合,形成彩色染料。 因為顯影副產品的產生量與曝光和顯影的量成正比,因此形成的彩色染料也與曝光和顯影的量成正比。
菲林香港: 極低 ISO 菲林系列
位於深水埗的一站式菲林沖曬店,我去過兩次,每次都會被貓店長吸引而駐足一段時間! 我也試過在Megatonia C-41沖洗服務,沖掃的質素不俗。 1940至1960年代,菲林明道是灣仔的中心地區,當時街道兩旁設有戲院及很多商店。 2004年,香港歷史博物館曾舉辦「菲林明道憶舊」講座,由童年曾在菲林明道生活的作家小思及建築師麥致祥分享小時候在菲林明道的回憶,亦以電腦動畫把1940至1960年代的菲林明道街景重組。
菲林香港: 菲林相機推介1. NINM Lab I’M FINE 即棄菲林相機
尤其在光線暗的情況下,會需要長時間曝光拍攝,而長時間曝光在數碼攝影上會產生大量雜訊,因此有部分攝影師在仍堅持使用菲林拍攝。 由於菲林數碼化的存在,加之菲林攝影在大畫幅攝影領域的優勢。 菲林攝影仍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與數碼攝影處於共存狀態[12]。 曝光後的鹵化銀晶體顯影時,銀離子被還原為金屬銀,阻擋光線而表現為負片菲林中的黑色部分。 菲林香港2025 彩色菲林至少含有三層感光層,並結合了不同組合的增感染料。
菲林香港: 攝影目錄
我們 Kino 黑白電影菲林系列的 Fantôme Kino 和 Babylon Kino 分別擁有極高對比度、優雅的黑白色調,以及細緻的灰調色彩。 這卷菲林讓相片呈現不同紅色、橙色、黃色,甚至冷色調。 嘗試設定以不同的 ISO 進行拍攝,獲得不一樣的效果。
菲林香港: Films 菲林
现在年轻人选择机种,多受潮流影响,如某位明星用菲林拍摄,粉丝相继跟风,连带明星所用机款也被炒卖。 虽然此风不可长,但好处是令更多人接触到菲林摄影,延续这种拍摄模式。 正如爱好者所言,菲林摄影正因为其延续性,每拍完一卷菲林,看到成品后都令人更期待下一卷。
菲林香港: 【電影修復.有片】重燃菲林生命 電影修復員巧手重塑時代光影
菲林明道天橋是香港島首條使用預應力混凝土技術興建的天橋,也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同期以同一技術興建的九龍公主道天橋已拆卸重建)。 由於我經常在太子一帶出沒,所以outputpro是我沖掃照片和買菲林的選擇。 135負片沖費約$ 35,最快三四小時,最長則需要一天的沖曬時間,每次等待時間都不定。 Kodak Professional Portra是柯達經典拍攝人像菲林,系列中NC指「neutral 菲林香港 colour」 ,也就是自然色;VC指「vivid colour」,也就是鮮艷色。 可是這個VC系列,其實在數碼年代用家來說都屬比較偏平淡發色,不要想像會非常鮮艷。 柯達ISO100 負片的選擇愈來愈少,早幾年市面常見有 Kodak ProFoto XL 100 和 Kodak Ektar 100,然而這款 菲林香港 Kodak ProFoto XL 100亦已停產,二手市場賣少見少。
菲林香港: 菲林
感光版製成後不必馬上裝入相機中拍攝,曝光後也不必馬上沖洗加工,但乳劑層乾燥後感光度下跌,曝光時間要數倍於濕板,應用受限十分明顯。 1835年英國發明家塔爾博特開始使用塗有氯化銀或硝酸銀的圖紙作為感光材料,在照相機裏拍成負像,然後再利用日光印像,他把自己的方法定名為卡羅法。 1980年代柯達亦曾推出碟式菲林,主打當時候的女性消費市場,之後因為135片幅相機進入自動對焦的時代,不過在1990年代又邁進數碼攝影的進程,因此碟式菲林便走入歷史。 菲林香港 根據呈現的畫面顏色與真實色彩的區別可將菲林分為負片和反轉片,黑白和彩色的菲林都有負片和反轉片類型的菲林。
菲林香港: 「菲林是樂譜,拍攝是演奏。」
不論NC或VC, Portra 系列能拍出清晰而發色穩定的照片,家族系列包括35mm和120mm,色彩飽和度比Ektar略遜一籌。 NC 系列能如實地反映生活,而 VC 系列則稍微強烈一些。 這兩個版本雖然已停產,但柯達將它們整合為一個Portra系列,並分160、400和800三種感光度。 新版色調介於NC和VC之間,依然顆粒感細緻,但價格已略為偏高。
店里的相机和菲林数百款,原来白茹最想自留的是Holga 135 Tim,「因为那是我读书时超想拥有的一部机!」而她最爱用的,是平价菲林Kodak Ultramax 400,因属当年入门用的第一款菲林。 「那时我买过期菲林,一卷才$12,一次买下30卷,用足一年。」白茹笑说。 互联网无疑是楼上小店最好的推广途径,白茹说:「为方便客人查询,我们很多相机资料都会放上网,也引来很多比较和讨论,对我们造成压力。 昭和相机店,可说是本地形象最为年轻的菲林相机店(可能因为店主也比较年轻),除售卖菲林相机外,也有宝丽来、Lomography等即影即有相机。
菲林香港: 菲林相機推介3. Lomography Simple Use
多年來 菲林香港 Lomography 自行研發菲林,旨在繼續推廣菲林攝影文化。 不論是彩色負片、黑白電影菲林、正片,或是 Redscale 紅調菲林,所有系列也提供 35mm、120 菲林香港2025 及 110 格式。 利用我們結合菲林和開發中的技術,瞬間打印出吸引和精確的影像。 即影即有為有專業應用需要,如不可改變的視覺證據或鑑定的理想選擇。 1960年代末灣仔再進行填海,菲林明道伸延至灣仔北,政府並興建天橋橫跨海旁大道(告士打道),把新舊兩段菲林明道連接,天橋於1970年6月30日通車。
菲林(Film)是用於記錄影像的成像媒介,是一種攝影耗材。 菲林香港 常見的菲林通常由一側塗覆含微小光敏鹵化銀晶體的明膠乳劑(英語:Photographic emulsion)的條狀或片狀透明薄膜片基(英語:Film base)構成。 鹵化銀晶體的大小和其他特性決定了菲林的感光度、對比度和解像度[1]。
「已經習慣了,整齣電影的內容都知道了,不至於麻木,但會是一種工作。」此外,需要修復的電影大部分年過半百,即青年人眼中的「粵語殘片」,不會因應修復員的喜好而調節。 穿上白袍、戴上手套,電影修復員手執菲林,逐一為它們「診症」。 修復員修復的,不只一卷菲林、一齣電影,而是一個時代光影。 29歲的葉嘉謙於香港電影資料館三級實驗室技術員近五年,每天一絲不苟搶救菲林、修復電影。 旁人或許認為免費欣賞電影是一份「筍工」,但他笑指首要條件是不怕悶,一齣電影要對上數月,翻看30次。
菲林香港: 菲林的亮度和密度關係
這一篇整理了一些香港的沖掃菲林店家,也分享我自己習慣去哪一家。 香港電影資料館目前有六名實驗室技術員,主要協助執行與電影修復或科學有關的技術及實驗室工作。 三級實驗室技術員的起薪點為14,185元,可逐步晉升為二級、一級實驗室技術員。
到了1990年代至21世紀,電腦科技的突飛猛進和CCD、CMOS的發明促使數碼圖像技術日益普及,加之數碼攝影在成像、儲存、傳送、收藏和檢索等方面,與菲林攝影相比有着很大的優勢。 隨着數碼技術的發展,菲林市場逐年萎縮,也促使感光化學工業的徹底沒落。 此後由於鏡頭生產技術的發展,中下價135照相機鏡頭質素大大提高。 直至1970年代彩色攝影技術成熟,全自動的135彩色沖片曬相機充斥市面,120型菲林在非專業領域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