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預期虧損主要由於受新冠疫情反覆,宏觀經濟下行,地產市場需求收縮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報告期間交付房產項目的建築面積大幅下降且毛利率降低;不利市場,客戶觀望情緒嚴重。 雖然房地產行業利好政策頻出,該公司亦積極採取降價促銷措施促進物業銷售,但物業銷售仍不及預期。 土瓜灣舊樓收購 因此,該公司採取審慎態度,報告期間在建物業及待售竣工物業錄得減值虧損增加;及由於新冠疫情持續反覆導致的宏觀經濟下行,投資物業的空置率提高,租金亦下降較多,導致投資物業公平值虧損。 其中麗華街1號2樓、美華街4樓在1月14日已透過法律代表,表示願意接受發展商的收購,不過餘下的舊樓天台業主,發展商一直未能聯絡。 經詳細考慮及審議後,市建局董事會認為Centenary Investments Limited的標書合乎本發展項目的招標要求,故決定將本發展項目的合作發展合約批出予該發展商。
地盤界線大概東面毗連馬頭角海濱,南面毗連馬頭角道, 西面毗連土瓜灣道,及北面毗連房協的專用安置屋邨預留用地。 兩個地盤互相毗連,面積共約2萬平方米,東面是馬頭角海濱,涉及110個街號的住宅樓宇和兩幢工業大廈;面向土瓜灣道的樓宇將會後移,騰出地面空間,由現時四線行車擴闊至六線行車。 在此之前,市建局在2012及2013年,分別於中西區和長沙灣區,啟動工業樓宇重建項目(先導計劃)。 究其原因,包括工廈內一定比例的物業由數名業主擁有,部份更是由發展商持有,相對於出售物業予市建局,他們希望保留物業自用或自行重建。 土瓜灣身處紅磡與九龍城之間,過去未有鐵路貫通前,主要靠巴士作為主要公共交通工具。 由於屬早期發展的舊區,該區主要由上世紀中期的住宅及輕工業樓宇等所組成,又因為與九龍城一樣受舊機場高限影響,舊樓一般樓高10層或以下,最高亦不超過16層。
土瓜灣收購價: 財團斥逾50億 收購上鄉道18幢舊樓
綜合報道,目前全香港約有逾5,000幢「三無大廈」,政府當局曾協助業主成立業主立案法團,從而加快舊樓重建的強拍條例。 不過,日前有土瓜灣網民發現,美景樓大廈貼上關於收購重建通知,通告由大華物業有限公司發出,內容提到「本公司受發展商委託收購美景樓第一期全幢物業,於2022年9月30日截止」。 《星島申訴王》收到讀者獨家報料,指「十三街」內的鴻運街一個唐樓頂層單位,3月5日發生天花倒塌意外。 事發單位由兩名租客承租至今有九個月,當時兩人在屋內,事發時其中一人在塌天花最嚴重的客廳位置,情況相當驚險。 而上址對面的土瓜灣「五街」,市區重建局已公布將啟動重建,連同鄰近的新寶工商中心一併發展,總投資額逾百億元。
- 屯馬綫效應帶動,紅磡、土瓜灣一帶舊樓重建價值看高一綫,有財團積極收購土瓜灣上鄉道一帶18幢舊樓,收購呎價1.5萬至1.6萬元,總金額逾50億元,預計可供逾1,300伙。
- 繼今年初開展土瓜灣庇利街/榮光街重建項目后,時隔3個月,該局再宣布斥資約100億元,重建毗鄰3個舊樓項目。
- 別忘記,有機會收購的唐樓,絕大部份樓齡都非常舊,很多甚至超過50年,萬一收購不成,再坐幾年,咪成60年樓?
- 根據市建局在二O一六年的規劃,土瓜灣這個三個重建項目將考慮到小區的未來發展。
- 市建局對舊樓收購沒有特定的準則,買家或較難預料心儀舊樓單位是否真實具備收購潛力。
市建局擬用逾百億元收購,2033年提供逾2,230個建築面積約500呎的中小型住宅單位。 市建局擬於1年半後向受影響業戶提出收購,收購呎價按「同區7年樓」門檻推算。 據了解,「十三街」的私人土地的現有地積比率,已接近現行規劃和法規所准許的發展密度,現時剩餘可准許興建的樓面面積,只佔總准許發展面積不足一成,而附近並沒有未發展的政府土地和老舊設施可整合,故重整及重新規劃時挑戰甚大。 土瓜灣收購價 土瓜灣收購價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土瓜灣收購價2025 顏倫樂)香港舊樓重建潛力大,向來不乏投資者「落釘」,期望等物業重建時獲得可觀利潤。
土瓜灣收購價: 財團每呎1.6萬收購土瓜灣美景樓
「十三街」的80多幢舊樓近80%無業主立案法團;據知,收購十三街共逾2,000個單位成本逾100億港元,惟該處地積比率僅6倍,重建新樓面積與現時相若,利潤不高。 市建局總監(規劃及設計)馬昭智估計,是次重建受影響住戶數目為1200戶及110個地舖。 而有關樓宇均屬50年代后期興建的建築,樓高介乎6至8層,除普遍存在失修情況外,亦有浻房和天臺僭建物等問題。 市建局去年曾表示土瓜灣「十三街」及另一舊區「五街」的收購成本約四百億元,惟市建局資金大約只有二百六十億元,要「儲夠錢」才能進行上述項目。
根據該區的規劃大綱圖建議,該工業樓宇日後重建時應改劃作住宅及商業綜合發展,並提供海濱長廊和其他配套設施。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天(2022年10月7日)啟動土瓜灣區兩個重建項目的法定規劃程序。 市建局貫徹「規劃主導、地區為本」的市區更新模式,重整及重新規劃該區的土地資源和用途佈局,改善居住在舊區樓宇居民的生活環境;另一方面,亦以一體化的規劃及設計,提升土瓜灣舊區和啟德發展區的連接,優化海濱空間,為舊區帶來更大的規劃裨益。 發展商積極收購舊樓重建,萊坊承土地審裁處令,昨日強制拍賣土瓜灣下鄉道及麗華街等一列舊樓,由恒基地產(00012)以9.25億元底價投得。 在簽署正式轉讓契前,市建局職員會再到收購物業單位內拍照、覆核有關租約及所有居住資料。 市建局在落實計劃後,會發信予業主查詢其物業是否空置、自用或出租,並進行實地調查。
土瓜灣收購價: 土瓜灣蛻變 市區重建重鎮
《星島申訴王》已就事件分別向屋宇署及市建局作出查詢,市建局回覆指,因「十三街」發展密度高,若要重建預計將面對龐大收購開支等等挑戰,又指制定市區更新方案時要就項目多個因素作考慮,又稱就「十三街」樓宇狀況而言,建議業主應繼續主動為樓宇進行維修,以確保樓宇安全。 對於是次收購計畫,該廈關注組成員馬先生認為,該財團提出的收購價屬合理水平,故會接受收購;惟目前大廈日久失修,多處位置有石屎剝落迹象,落雨時室內不時出現滲水迹象,整體情況令人擔憂,故不少業主均希望是次收購成功。 土瓜灣收購價 土瓜灣收購價2025 土瓜灣收購價2025 根據《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目前啟動收購門檻為8成,社會上有意見認為有需要降低門檻。
至於市建局能否協助興建公屋,甯漢豪則反駁指,現時已有專責部門例如房委會負責公屋項目,若市建局在舊區重建外,亦要參與公屋工程,再難以「自負盈虧」。 恒地發言人表示,項目位處市區核心地段,集團對該區相當熟悉,包括旗下已發展的啟岸,以及數個舊樓重建項目,對區內發展潛力很有信心,期待跟市建局攜手合作,為東九龍舊區帶來新氣象,推動可持續發展。 鍾建強指,是次擬發展工廈有類似情況,所以市建局正研究邀請合資格業主參與發展,惟參與模式和門檻仍在研究,將適時公布。 其中土瓜灣「十三街」屬於典型的「收購死結」,即使樓宇失修,大量居民渴求重建,但多年來一直無法展開收購,原因有兩個,其一是業權分散,「十三街」有近4,000個業權及250多個車房,收購難度極大。 原先海旁這裡只是放到幾張長椅,未來擴闊後會連接到啟德發展區的海濱長廊,亦會興建飲食廊,改善九龍東海濱環境。 據市場傳出的招標條款,規定每伙單位面積不可少於300方呎,半數面積須介乎300至480方呎。
土瓜灣收購價: 土瓜灣舊樓收購: 馬頭角十三街
當業主接受收購建議並完成收購手續後,市建局會為有關物業內所有合資格租客,提供特惠津貼,而合資格租客也可選擇安置安排,替代特惠津貼。 此外,市建局會以重建項目原址所興建的新發展項目內的「樓換樓」單位,或啟德煥然壹居項目內的「樓換樓」單位,作為給予合資格的住宅自住業主現金補償以外的另一選擇。 土瓜灣收購價2025 該兩個土瓜灣區啟動的重建項目分別是明倫街/馬頭角道發展計劃(KC-018),及土瓜灣道/馬頭角道發展計劃(KC-019)。 KC-018計劃(亦稱「五街」)內共有約110個街號的樓宇,普遍樓齡超過60年,樓高8層但無電梯設施,樓宇狀況普遍失修,範圍內估計居住約1,400個家庭及約100間地舖;而KC-019計劃則涵蓋兩幢工業樓宇。
土瓜灣收購價: 土瓜灣道/榮光街重建 市建局收購價每呎近1.8萬元 九龍區第三高
市建局去年三月宣布啟動「土瓜灣道/榮光街」發展計劃,地盤總面積約6,590平方米,初步建議在地盤內提供約41,610平方米的住宅樓面面積,興建約900個住宅單位,而8,320平方米樓面面積則作商業/零售用途。 當局將會重整及重新規劃項目範圍及毗鄰的土地用途,重新規劃的範圍涉及三段道路,包括括整條玉成街,以及部份的鴻福街和啟明街,項目亦會興建一條行人天橋,連樓至毗連土瓜灣港鐵站出口。 市區重建局去年初宣布啟動「土瓜灣道/榮光街」發展計劃,將收回53個街號的舊樓,涉830伙家庭,以興建約900個單位。 當局今日(29日)表示,已向有關重建計劃內的物業業主發出收購物業建議,每呎收購價為17,798元,呎價較九龍城啟德道重建項目更高,與年初宣布的旺角「旺角山東街/地士道街」項目,呎價僅相差580元,亦是九龍區重建項目的第三高收購價。 地盤面積合共約5萬方呎,以住宅部份地積比約7.5倍計算,重建後樓面可達約37.5萬方 … 土瓜灣翔龍灣以北5條街道俗稱「五街」,由多幢逾60年的舊唐樓和地舖車房組成,居住環境欠佳。
土瓜灣收購價: 香港文匯網
別忘記,有機會收購的唐樓,絕大部份樓齡都非常舊,很多甚至超過50年,萬一收購不成,再坐幾年,咪成60年樓? 租金回報確實係比一般物業高些少,唔劏4、5厘,劏就7、8厘,若然賣唔出或將來出貨時被指唔合規格、壓價,一壓幾十萬,得不償失。 )為十三街街區南面外圍的主要道路,亦為馬頭角的最主要交通樞紐之一,西起馬頭圍邨,為一條雙線單程的掘頭路,終望維港。 屯馬綫效應帶動,紅磡、土瓜灣一帶舊樓重建價值看高一綫,有財團積極收購土瓜灣上鄉道一帶18幢舊樓,收購呎價1.5萬至1.6萬元,總金額逾50億元,預計可供逾1,300伙。 土瓜灣收購價2025 市建局早前公開邀請發展商及財團就本發展項目提交合作發展意向書,其後邀請30家符合要求的發展商及財團,入標競投合作發展本項目,在2022年2月10日截標時,從該30家發展商及財團接獲共七份標書。
土瓜灣收購價: 土瓜灣舊樓收購: 九龍 9110 屋苑
值得留意的是,連同今次地皮,恒地於土瓜灣及紅磡一帶至少擁有3幅大型土地儲備,可建樓面接近200萬方呎。 至於工廈收購部分,由於市建局曾兩度收購重建工廈失敗,今次將引入新收購模式。 市建局總經理(收購及遷置)鍾建強表示,過去重建工廈失敗,原因在於工廈內一定比例業權由數名業主擁有,部分更是由發展商持有,相對於出售物業予市建局,他們傾向保留物業自用或自行重建。
土瓜灣收購價: 可重建54萬呎 提供逾1300伙
不管是選擇哪一種補償計劃,所有業主都有60日時間考慮市建局的收購建議。 本港樓價屢創新高,市區重建局(市建局)早前也開出「天價」,對九龍城區三個重建項目提出收購建議,令不少區外舊樓業主羨慕不已。 然而,根據市建局的方案,出租和空置業主獲得的補償金額只及自住業主一半,不少業主都大感失望。 土瓜灣舊樓收購 該區區議員林博認為,市建局應該給業主一個合適的收購價,讓重建項目得以順利地進行。 據了解,上述範圍有多個地段,包括馬頭圍道179至187號、上鄉道1至17A號、永耀街1至29號及2至26號,以及鴻光街3至35號與2至30號。 地盤面積合共約5萬方呎,以住宅部份地積比約7.5倍計算,重建後樓面可達約37.5萬方呎。
土瓜灣收購價: 成交紀錄 共 0 個
市建局總經理(規劃及設計)麥中傑表示,現時海濱休憩處狹窄,闊度只得2.5米,故兩個項目將興建約20米的海濱長廊。 重建後,大樓會後移,以騰出地面空間,供政府進行由4線拓展至6線路段的工程。 根據市建局在二O一六年的規劃,土瓜灣這個三個重建項目將考慮到小區的未來發展。 他建議,如果市建局不能保證有那麼多的資金完成收購計劃,可以酌情考慮由特區政府發展局注資。 所以,不少在重建計劃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的住戶,近來都紛紛寫信給市建局表達意見。 有些住戶希望市建局改變自己業主的狀態,有出租的業主則希望可以適當的增加補貼。
土瓜灣收購價: 可重建54萬呎 提供逾1300伙
直至舊機場1998年搬遷,該區才陸續出現更高層大廈,地區價值亦逐漸露出光芒。 明倫街╱馬頭角道項目的地盤面積約1.14萬平方米,地盤界線東面毗連馬頭角海濱,南面毗連翔龍灣, 西面毗連土瓜灣道,及北面毗連馬頭角道。 土瓜灣收購價 土瓜灣收購價 判詞指出,該舊樓物業在2018年,估值約4.34億元,其中地舖估值介乎282萬至1,544萬元,而住宅單位估值普遍介乎300萬至600萬元,天台的估值則為510萬元。 基於樓齡及維修狀況不佳,而且大廈在功能上不符合現代安全標準和法定要求,該強拍重建個案獲批准,又指出發展商已採取合理的步驟及程序進行收購。
土瓜灣收購價: 財團每呎1.6萬收購土瓜灣美景樓
但總有那麼幾個地區,多年來總是舊樓林立,猶如被凍結在茫茫的歲月長河中,無法動彈。 如知名的土瓜灣「十三街」,因為其重建價值低,加上業權複雜性,不論私人市場或市建局都顯得有心無力。 業主莫先生表示,去年底有財團出價約1.6萬收購,認為價錢合理價,目前亦已簽約出售,冀同區再置業。 他透露,目前大廈日久失修,有不同程度漏水、石屎剝落情況,初步估計維修費每戶約5萬至10萬,故希望今次可以成功收購。
至於在流動資金方面,市建局則透露最新的總流動資金達269.4億元 ,較上年度的96.2億元大增 ,預計重建項目所需的收購、收地、建築成本為62.8億元。 土瓜灣庇利街/榮光街發展項目上月接獲6份標書,包括新地、恒地、嘉華、長實,而信置夥拍嘉里建設及招商局置地入標、會德豐則與華懋合資競投。 此前市場對項目估值由79億元至107.62億元,預計每方呎樓面地價1.1萬元至1.5萬元,中標價接近市場估值下限。 土瓜灣收購價 參考鄰近私樓平均呎價約1.9萬,如翔龍灣3座中層G室,面積384方呎,以734萬易手,呎價約1.9萬。 而毗鄰的港圖灣平均成交呎價約1.7萬;區內半新盤之一的DOWNTOWN 土瓜灣收購價2025 38一個低層單位以634萬易手,以301方呎計,呎價約2.1萬。 項目將來賣樓收益達148億元就必須要向市建局分紅,為分紅界線最高的市建局項目,達標後首2.5億元分紅20%,其後按比例遞增至最多50%。
土瓜灣收購價: 土瓜灣道/榮光街重建 市建局收購價每呎近1.8萬元 九龍區第三高
不過,惟據他所知,財團現時尚未就地鋪出價,相信財團目標是先收購住宅,稍後才向地鋪業主埋手,皆因地鋪牽涉銀碼大。 土瓜灣收購價 如果舊樓的地積比高,但使用率低,大廈伙數少,所牽涉的業主也較少,收購過程應該比較輕鬆,收購後用盡地積比,利潤空間更大,故也較為發展商的垂青。 如地產商和落釘炒家談判久持不下,互相角力,一眾小業主基本上是「肉隨砧板上」,難以憑一人之力,開出其心目中所想的收購價,最終還是要視乎兩邊財團最終的洽商結果,單位的價值才得以定奪,可謂是任人魚肉。 土瓜灣道╱馬頭角道發展計劃,則佔地約8, 759平方米,涉及新寶工商中心。
九龍城舊區有不少大型舊樓群,地區居民和持份者多年來希望透過舊區更新,改善交通、地區設施和居住環境。 市建局將居民的訴求,深化為小區規劃的願景,並透過市區更新不同的工作模式,進行更新。 土瓜灣收購價2025 土瓜灣收購價 市建局透過開展大規模的地區規劃研究,全面審視舊區的土地規劃及更新機遇,為推動這類舊樓群的更新、改善已建設環境,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