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安排,是基於房委會認為銀行在審批按揭申請時會考慮申請人的供款能力,故不設相關限制。 持有(包括個人及/或與任何其他家庭成員合共持有)任何直接或透過附屬公司擁有香港住宅物業的公司50%以上的股權。 未住滿十年的住戶無須申報,但房屋署若接獲舉報並證實他們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則不論其居住年期,仍須遷離其公屋單位。 在領取現金津貼期間,家庭狀況如有改變,亦必須立即通知房屋署。
不過,若住宅物業的權益是通過法律的運作而獲得、但住戶未能放棄有關權益、及不能居於有關物業,則房屋署助理署長級人員可酌情豁免「無擁有住宅物業」的規定。 答 18.「住宅物業」包括在香港的任何住宅樓宇、未落成的私人住宅樓宇、經建築事務監督認可的天台構築物、用作居住用途的屋地及由地政總署批出的小型屋宇批地(包括丁屋批地)。 問 19.如只有個別家庭成員擁有住宅物業,是否仍須整個家庭遷離公屋? 換而言之,日後如戶籍內任何家庭成員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整個家庭亦須遷離該公屋單位。
白表公屋住戶: 公屋住戶資助政策及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政策(「富戶政策」) 常見問題
經修訂的「富戶政策」已經於2017年10月的申報週期開始實施。 由於政府為居屋作擔保,令到貸款風險減低,所以居屋按揭一般嚟講係可以做到較高嘅成數,綠表申請人最高可獲九成半 (95%) 按揭,而白表申請人則最高可獲九成 (90%) 按揭。 對抽2022居屋的新手來說,首先要了解的當然是綠表和白表的分別! 房委會接納綠表和白表人士申請購買居屋,而綠表人士更同時合資格購買居屋及綠置居,上車相對上較具優勢。 房屋署亦表示,已將個案轉介警方進一步跟進,有關申領住戶可能因作出虛假陳述/聲明或提供虛假文件而被檢控。
- 問 26.部分收取非固定入息、花紅或佣金的住戶或因申報月份的入息突然上升而超出有關入息限額。
- 問 24.如住戶有家庭成員符合申領傷殘津貼的資格,但並沒有領取有關津貼,有關住戶仍否可以享有於經修訂的「富戶政策」下對有家庭成員正在領取傷殘津貼的住戶的較寬鬆安排/豁免?
- 答 21.以綠表資格購買資助出售單位的住戶,可在接收所購買的物業前無須交回公屋單位,並可繼續繳交現行租金。
- 另一方面,如住戶家庭入息連續三個月下降/因永久性原因導致即時下降(如有成員去世、遷出等)至低於相關入息限額,住戶可申請交回合適水平租金以至批出租約(適用於已申領暫准居住證的住戶)。
- 隨着2020年新一批居屋將推售近7,000伙,包括火炭彩禾苑、粉嶺皇后山山麗苑、馬鞍山錦駿苑及鑽石山啟翔苑,對夾心階層又再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 如入息高於《強積金條例》列明的最高有關入息水平,不論是強制性供款或認可職業退休計劃的供款,則可扣減的最高金額不得超出根據《強積金條例》以該最高有關入息水平所計算的強制性供款或實際供款金額,以較低者為準。
- 若有關住戶的家庭入息或資產淨值水平超逾相關限額,仍須按規定遷離公屋單位。
請注意:在出售現居的「租置計劃」單位所引致的任何費用,一概由單位業主及/或家庭成員承擔。 至於在完成出售現居的「租置計劃」單位直至所購得的居屋單位入伙期間,申請者及家庭成員須自行安排居所。 問 10.在申報物業或土地的收入時,住戶是要申報在何時的收入? 答 10.就物業或土地的收入,住戶須填報的時期與過去的「富戶政策」相同。
白表公屋住戶: 按揭擔保人除名程序是什麼? 有什麼風險?
居屋主要分為白表跟綠表,綠表申請人主要為公屋租戶、獲資格輪候公屋申請的人士、公務員和房委會「長者租金津貼計劃」的受惠者。 白表公屋住戶 白表公屋住戶 白表公屋住戶2025 而至於居屋白表就是指一些符合資產及入息審查,但又未足以購入私樓的人士。 簡單而言,「綠表」申請人為公屋居民,以公屋換居屋,沒有入息限額,但成功申請需將現居公屋交還房署﹔而「白表」申請人為非公屋居民,需要符合年齡、家庭成員組合、居港年期規定、入息和資產限額,以及擁有物業限制等申請資格。
- 問 3.為何經修訂的「富戶政策」的資產水平定於公屋入息限額的100倍?
- 因此,房委會決定,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的公屋住戶,不論其家庭入息或資產淨值水平為何,均須遷離其公屋單位。
- 如果選擇新申遞交或郵寄申請,申請人必須使用黑色或藍色原子筆填寫,並使用大寫字母填寫所有英文內容。
問 14.房屋署會如何評估個別資產項目(如土地/非住宅物業)的淨值? 答 14.個別資產項目其淨值的計算方法與過去的「富戶政策」一致。 住戶在申報時須以申報表所述的方式如實計算有關資產的價值,並應保存各項相關證明文件正本,以便房屋署職員在有需要時查閱及作進一步審查。 答 15.住戶如在香港以外擁有土地/物業等資產,須在每兩年的申報中計入從該土地/物業所獲取的收入及其淨值,以便評估有關家庭的入息及資產淨值水平有否超逾相關限額。 若有關住戶的入息或資產淨值水平超逾相關限額,仍須按規定遷離公屋單位。
白表公屋住戶: 相關文章 :
而房委會的白表居屋好處是有房委會作為業主的按揭擔保人,業主一旦在供款期內斷供,也有房委會首先替業主向銀行作出還款。 例如,若A先生和家人一起住在房委會轄下公屋,而A先生的名字有列在公屋租約上,他便可以以綠表申請人申請居屋抽籤。 相反;若A先生是以有條件暫准居住的形式居住在此公屋,例如以便照顧他年邁的祖母,而祖母才是此公屋的真正戶主,A先生便不能獲得綠表申請人的資格。 5.因遷拆而選擇領取房委會/房協/市建局/地政總署發放的現金特惠津貼/特惠金/現金津貼,而不獲編配任何形式的公屋的人士,在領取此等津貼日期起計的兩年內,均不可申請。 3.任何公務員建屋合作社或同類性質建屋計劃的成員,或本地公務員建屋計劃下的物業承批人(公屋住戶除外)。 白表公屋住戶2025 醫務衞生局表示,「口罩令」明日起延長14日,至下月8日。
白表公屋住戶: 公屋住戶資助政策及維護公屋資源的合理分配政策(「富戶政策」)
不過,如果銀行計算後發現申請人每月供款佔入息的一半以上,銀行還是有權要求加入申請人的家人作為「諾詢人」,一同合併計算入息,以減低風險。 居屋的全名為「居者有其屋計劃」,是政府的資助出售房屋政策之一,讓市民可以低於市價的價錢,購買由房委會興建或私人機構參建的居屋。 近年出售的居屋項目大多以市價約6-7折定價,例如2022年以市價51折發售,2020年居屋將會以市價6折發售,但要留意折扣率會因應推盤時的市況而異。
白表公屋住戶: 有關白表居屋的常見問題:
住戶須申報在申報年4月30日或10月31日在香港及香港以外擁有土地、停車位和住宅/商業/工業自置物業(擁有全部或部份業權)或非自置樓宇(如屬二房東)的收入。 倘所擁有的業權屬聯同他人共有,上述所計算出的收入,則須再根據所佔業權份數按比例折算。 如果所擁有物業因政府推出措施而獲豁免繳交當季差餉,則仍然可獲扣減。 惟將工業/商業物業自用作營商用途而沒有在營業損益表/財務報告中開列租金支出,則無須計算物業收入。 問 11.住戶在填報受僱收入時,是否只須填報申報月份(4月份/10月份)的入息? 答 11.就受僱收入,住戶需填報的時期與過去的「富戶政策」相同。
白表公屋住戶: 購買單位 (綠表資格)
然而,若住戶以白表資格購買資助出售單位或購買私人住宅物業,則不論有關物業是否已落成,房屋署均會向有關住戶發出《遷出通知書》,要求交還其公屋單位。 房委會「長者租金津貼計劃」的受惠者,而受惠者及其家庭成員並無違反租金津貼協議內的任何條款。 此外,住戶可於計算資產淨值時,扣除因戶籍內家庭成員離世而收取的一筆過保險賠償金、法定/非法定賠償金及其他特別的財政援助,以及戶籍內家庭成員所收取的危疾保險賠償金。 問 26.部分收取非固定入息、花紅或佣金的住戶或因申報月份的入息突然上升而超出有關入息限額。 答 26.按「富戶政策」下計算入息的安排,非固定入息會按該入息所屬的服務時段按月平均計算。
白表公屋住戶: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此外,透過「批出新租約政策」獲批新租約的住戶和透過「公屋租約事務管理政策」註7獲批相關申請的住戶,不論其居住年期,亦須每兩年按「富戶政策」進行申報。 相對於居屋綠表買家,居屋白表買家申請的資格比較寛鬆,而每次均會在推售居屋之前,訂岀最新的資產限額和最高收入水平,而買家可以按不同的情況考慮以一人名義,還是以家庭組合申請。 雖然居屋白表的申請資格寬鬆,但還是有一定要求,首先需求是香港永久居民,沒有透過綠表購買公屋的業主,而且並未在香港持有任何的物業,可以為私營房屋或公屋的住戶。 若住戶拒絕申報是否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填報家庭入息及/或申報其家庭資產水平有否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的100倍,便須遷離其公屋單位。 如在香港並無擁住宅物業,住戶便須填報其家庭入息資料;以及申報其家庭總資產淨值有否超逾現行公屋入息限額的100倍(但暫時無須提交證明文件)。 若申報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則無須填寫家庭入息資料及申報家庭資產水平。
白表公屋住戶: 符合綠表身份的人士
以一個四人家庭為例, 年度公屋入息限額的五倍為133,450元。 達至該入息水平的公屋住戶,其家庭入息水平在全港同類家庭入息分布中為最高的百分之四以內註3。 房委會在2019年開始接受網上申請的方式,但如果紙本申請跟網上申請同時進行,可能有機會被作廢。 至於房協的白表居屋,新樓最多可以借足30年,亦有機會不需要通過壓力測試,而二手市場的房協居屋,如果未補地價的話,最高可以做到六成按揭年期。 房委會所岀售的白表居屋,售價是會低於市值的價格,扣除地價後才售給市民,不過大多屬「清水樓」,內裏沒有設計裝修,因此買家需要預留一筆費用置業後裝修。
白表公屋住戶: 相關內容
通過審查後,房委會將向合資格申請人發出選樓通知書,申請者必須按指定時間到居屋銷售小組選樓,並選樓次序由較後者補上。 而若參加「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該名年滿60歲的家庭成員亦必須出席及登記。 問 12.住戶所作出的強積金供款是否須要計算於個人的收入?
白表公屋住戶: 房屋及社會服務
【供應不足】付辣稅賣樓 照賺錢離場 不論公營房屋抑或私樓市場,都供應不足,是令香港樓價高企其中一個主要因素。 更甚的是,近期有不少業主在持貨不足三年,需付SSD額外印花稅下賣樓,… 只有合乎資格的市民才可以申請居屋,資格分為兩種,一般分為「綠表」或「白表」,「綠表」是給現時或公屋住戶申請,「白表」就是非公屋住戶申請。 另外還有一種叫「綠表資格證明書」,給正在輪候公屋的申請人申請。 新居屋2020下周四(10日)開始接受申請,網上申請表格本周四(3日)亦開始供下載,成為不少無殼一族視為上車的抽獎機會。
拒絕申報入息及/或資產淨值的住戶,需遷出所住的公屋單位。 房委會認為,上述住戶應有能力照顧自己的住屋需要而無需房委會以公共資源去補貼。 白表公屋住戶2025 問 4.為何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的公屋住戶須遷離其公屋單位? 白表公屋住戶2025 當時房委會考慮到公屋應用以照顧沒有能力租住私人樓宇的低收入家庭,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的公屋住戶,理論上不再需要房委會以公帑照顧其住屋需要。 白表公屋住戶2025 因此,房委會決定,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的公屋住戶,不論其家庭入息或資產淨值水平為何,均須遷離其公屋單位。 答 5.若住戶超出「富戶政策」下的入息及/或資產限額,房屋署會以書面通知有關住戶及向他們發出遷出通知書。
房委會宣布,「出售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單位2022」及「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白居二)2022」將於2月25日上午8時至3月24日晚上7時接受申請,為期4個星期。 包括公屋租戶紓緩擠迫調遷計劃、改善居住空間調遷計劃及「改建一人單位」租戶的調遷安排、涉及額外公屋資源的安排(包括分戶及離婚個案)及處理增加戶籍申請的安排。 元朗屏欣苑的單位數目佔整個「出售居屋單位2016」約91%。 若我們以其折減30%後的平均售價(即每平方米實用面積53,200元)計算,一個實用面積40平方米單位的平均售價約為213萬元。 倘在申報時段期間轉換僱主,則以服務於最後僱主所得的收入及服務時段為計算基礎。 申請居屋時,公屋住戶可透過「綠表」申請,無入息限額,而其他人則以「白表」申請,需符合入息上限及資產限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