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指,至下午約1點16分,將軍澳綫列車服務逐步回復正常。 警方表示,今午12時43分接獲報案指,寶琳站平台位置有廣告牌冒煙,案件仍在調查中。 港鐵書面回覆:加密康城站全日列車班次及優化康城站設施,西貢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SKDC文件第105/22號。 自從「3+1 寶琳地鐵站 模式」實行之後,將軍澳站負責控制列車前往方向的訊號TKO 7251G多次故障,使全綫列車必須減速行駛,甚至全綫暫停服務。 也有許多次訊號故障,使調景嶺站控制列車進入五桂山側綫的訊號機故障,令康城站穿梭列車無法進入五桂山側綫掉頭,影響班次。
因此不少市民誤將「寶琳」和「寶林」混淆,實際上是有分別。 當局指,已要求港鐵進一步評估鄰近環境及其他因素,改善建議書所述的技術設計,並敦促港鐵探討加快進度的可行性。 政府已就港鐵公司提交的建議書內容提出意見,並要求港鐵進一步研究,以解決東九龍線的工程問題,相關研究仍在進行中。 在敲定任何新鐵路方案前,政府會就方案的細節適時諮詢公眾, 寶琳地鐵站 包括立法會及區議會。
寶琳地鐵站: 列車服務
港鐵表示廣播內容未有依照港鐵指引,如情況屬實,港鐵將訓示車長,要求其日後按指引進行廣播。 的西側總站將會延伸至會展站或添馬站,兩站分別與東鐵綫及東涌綫交匯(如只伸延至會展站,銅鑼灣北站則不會興建,而東涌綫則不會向東延長)。 最終發展視乎港鐵會否以2021年之北港島綫替代方案作為最終方案。
2021年2月20日:於寶琳站實地視察往翠林之服務,在下午5至7時的最繁忙時段,錄得候車乘客最多有75人。 由香港鐵路網 寶琳地鐵站 HKRail.NET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授權條款釋出。 為回應公眾在《鐵路發展策略2010》檢討及修訂公眾諮詢內的建議,加上東九龍半山於未來的發展,在二零一四年九月推出的《鐵路發展策略2014》文件中,提出了一個於諮詢期內並未有提及到的東九龍線項目。 寶琳站的英文簡寫是「POA」並非「POL」,由於港鐵各路綫的代碼全以「L」作結尾,寶琳如根據正常的車站代碼編碼法編碼得出結果亦是以「L」作結尾(POL),故此,這個站的代碼要改為使用「Po Lam」,成為:寶琳「POA」。 大部份港鐵站內的大堂都設有街道圖,指示出港鐵站鄰近的酒店、文娛設施、購物中心、主要大廈及其最近港鐵站出入口。 不過,根據另一個北港島綫嘅方案(「交匯」),將軍澳綫可以延伸去添馬站同東涌綫交匯,可以唔影響而家港島綫嘅運作。
寶琳地鐵站: 車站構造
此外,為方便觀塘綫乘客換乘將軍澳綫前往香港島及服務油塘居民,兩綫在油塘設有跨月台轉車站;為求兩綫並排穿過油塘站而同時為觀塘綫設計合理走綫,將軍澳綫必須由調景嶺站轉彎穿過照鏡環山到油塘站,之後再轉彎接駁到原有東區海底隧道。 康城站啟用後,將軍澳綫於繁忙時間以「3+1」形式來往北角站至寶琳站,以及北角站至康城站,每3班往寶琳的列車,就有一班往康城的列車。 政府於1997年9月26日在憲報刊登將軍澳支線(第一期)方案,這條鐵路全長9.5公里,有五個新站--油塘、調景嶺、將軍澳、坑口和寶琳。 鐵路主要建於地下,只有在靠近寶琳站的一小段是建於有蓋的地面上,工程包括興建將軍澳線,連接九龍一端現有地鐵東區海底隧道,途經油塘至將軍澳新市鎮;以及更改現有觀塘綫,由藍田站伸延至油塘及調景嶺站。
- 港鐵指,乘客候車時間可能超過30分鐘,呼籲乘客使用其他交通工具。
- 東九龍綫於《鐵路發展策略2014》中首次提出興建,計劃由此站開始,中途經寶達、秀茂坪、順天及彩雲,最後到鑽石山站,成為將軍澳區往來市區的另一路徑。
- 現時全綫共有8個車站,當中5個為轉車站;除了油塘站、寶琳站及康城站為地面車站,其餘均為地底車站。
- 工程喺2006年展開,全程路軌長3.5公里,車站面積35,000平方米,建造成本8.3億元。
- 但由於只得13抽列車,唔夠應付繁忙時間嘅需求,因此港鐵不時會由觀塘綫抽調3抽英製列車行將軍澳綫。
【11:17】港鐵公布,觀塘綫可提升班次,6至8分鐘一班,然而觀塘至藍田一段預計有2至3分鐘額外行車時間。 寶琳地鐵站 至於專綫小巴、非專營巴士與其他車輛,須由欣景路將軍澳警署對面的入口進入相關總站,所有車輛一律在欣景路出口離去。 區內設有行人天橋網絡,以車站為中心,連接車站平台及兩邊的購物商場。 透過這些購物商場連接周邊商場及屋苑,部分屋苑更在商場及架空通道設置出入口。
寶琳地鐵站: TKO 將軍澳體育館 [近 寶林港鐵站]
油塘站和調景嶺站成為轉綫站,為使乘客適應觀塘綫和將軍澳綫的新轉車安排,油塘站於8月4日率先投入服務。 寶琳站主要出入口設喺貿業路,有五條行人天橋連接港鐵站同埋公共運輸交匯處,可以直接由港鐵站去到新都城同叠翠軒入口。 其他橫過寶豐路嘅天橋同埋行人路可以去到寶琳邨及英明苑。 由於鐵路路軌需要由地面(寶琳站)慢慢下降至地底(坑口站),地鐵公司喺寶琳站南面,一路沿住景林邨旁邊起咗一個綠化公園,一方面覆蓋路軌,另一方面可以為區內提供綠化空間。 因此,再下一組由呢個站開出嘅列車,將會同上一組開出嘅列車相隔5分鐘,每個鍾由呢個站開出嘅列車減少4班,等車嘅時間亦會長咗。
寶琳地鐵站: 班次
令候車的乘客知道該列車在到達本站後將返回車廠,並不會載客。 寶琳站是一個地面車站,月台層裝有冷氣,月台採用側式月台開放式設計,並設有月台幕門,而售票大堂層同出口都在地面月台的同一層,在將軍澳區鐵路車站中,是較少見的設計。 兩鐵合併前寶琳站系三個可以直接由月台走出車站的地面車站之一,另外兩個是荃灣站以及欣澳站。 另外,每當上下班繁忙時間之後,部份將軍澳綫的港鐵列車在本站清客後,便會停止服務,返回將軍澳車廠。 該列車到站後,會在開門落客前響號,令候車的乘客知道該列車在到達本站後將返回車廠,並不會載客。
寶琳地鐵站: 港鐵安排免費接駁巴士來往寶琳站至調景嶺站
相比其他港鐵路綫,將軍澳綫的急彎特別多,原因之一是要遷就將軍澳新市鎮地不同住宅發展區地形——轉彎路段有將軍澳站至坑口站、將軍澳站至百勝角隧道和百勝角隧道至康城站。 寶琳地鐵站 寶琳站只設有一個月台,從坑口站開往寶琳站的列車,必須等待寶琳站月台的列車開出後,方可開始駛入寶琳站。 計算列車出入站的安全距離和乘客上落車所需時間,前後兩班列車相距最少需時2分30秒。 為配合第二期支綫投入服務,繁忙時段往來將軍澳站至北角站的班次將會加密,由每2分40秒一班加密至2分30秒一班,即每小時由22班增至24班列車。
寶琳地鐵站: 車站藝術
簡介此路線沿大牛湖附近的溪流徐徐下山,至寶琳邨為終點。 中途還經過一個數十年前的熱門私人游泳場遺址,順道也會近距離觀看小夏威夷瀑布。 寶琳地鐵站 注意事項沿途一帶蚊子頗多,尤以將軍澳村附近為甚,故應要做足防蚊措施。 置於豐田Coaster後的一組編號(如有)只於交通迷界內使用,其他人(包括行內人士)均沒有對小巴有此稱呼。
寶琳地鐵站: 出口數目
將軍澳綫於繁忙時間共使用16列列車行走,當中在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會有一列由將軍澳開往北角的特別車。 而在非繁忙時間,主綫有7-9列列車行走,另有2-3列車行走康城穿梭列車。 繁忙時間每兩班車來往寶琳後,就有一班來往康城,稱為「2+1」制度;即每小時共有18班來往寶琳,班次平均約2.5 / 4分鐘,以及9班來往康城,班次平均約7分鐘。 寶琳地鐵站2025 寶琳地鐵站 另設穿梭車來往調景嶺及康城,並於調景嶺以西的五桂山側綫掉頭。
寶琳地鐵站: 車站結構
合資格學生如使用單程票或二維碼乘搭港鐵,需支付成人車費。 上述休憩場地設於車站閣樓南端露天地帶,屬《香港鐵路附例》適用的鐵路處所範圍。 行人可由此站B3出口沿軌道上方經美化的平台,一直步行至將軍澳游泳池及坑口。 非繁忙時間將設有來往調景嶺站同埋康城站嘅穿梭列車,而唔會有列車直接來往北角站同康城站。 香港行政會議喺1998年10月20號批准興建將軍澳綫(當時稱為將軍澳支綫),並喺1999年4月24號正式動工興建。
寶琳地鐵站: 新都城
因應將軍澳車廠終止外判制度,以及康城站2009年啟用,同年3月起每逢假日都有韓製列車行走將軍澳綫,5月起更在平日日間非繁忙時間行走,以測試訊號,及讓新入職車長駕駛韓製列車。 寶琳地鐵站2025 港鐵原本計劃於7月將所有韓製列車調回將軍澳綫,經測試後,察覺到列車上電腦未能準確計算停車位置而影響行車時間和班次,最終決定再次暫緩實施,以調節系統設定。 為配合康城站喺2009年7月26號啟用,將軍澳綫喺7月19號開始實施新行車模式。 繁忙時間(平日上下晝、星期六上晝)往北角方向,列車以四班做一組,每隔2分30秒一班,頭三班列車將由呢個站開出,第四班就由康城站開出。 因此,再下一組由呢個站開出嘅列車,將會同上一組開出嘅列車相隔5分鐘,每個鐘由呢個站開出嘅列車減少4班,等車嘅時間亦會長咗。 另外,每當返工放工繁忙時間之後,部份將軍澳綫列車清客後,會暫停服務,返去將軍澳車廠。
寶琳地鐵站: 港鐵將軍澳綫列車故障 調景嶺至康城站及寶琳站暫停服務
此鐵路線可望紓緩東九龍半山與及觀塘綫觀塘道沿線壓力,亦可為將軍澳綫作出分流。 持有八達通的乘客於30分鐘內在該兩站轉綫,將被視作一程車程。 乘客於出閘時須先繳付轉綫前車費,然後以同一張八達通繼續車程;於目的地出閘時,餘下車費會被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