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工程在世界之窗與地鐵1號綫呈「十」字形轉乘,在蛇口客運港站或蛇口西站與地鐵5號綫預留通道轉乘條件。 黃竹坑道(英語:Wong Chuk Hang Road)是一條位於香港島南區黃竹坑的主要幹道,大部份路段為香港1號幹線的一部份。 幹線部份西接香港仔海旁道,東接香港仔隧道收費廣場及南風道的交匯處,為三線雙程分隔道路。 至於交匯處以東,黃竹坑道在壽山村道交界接駁香島道前往淺水灣及赤柱區。 而由於南港島綫(東段)與西段的工程不是同步進行,故兩綫的月台須分階段興建。
- 黃貝嶺站2號綫與5號綫部分是一個地下兩層平面雙島式月台車站,總建築面積為34,500平方米[1]。
- 據了解,TKS Limited為TKS投資集團,由3名「80後」專業人士集資組成,該財團近年已開始收購上述舊樓及周邊物業,在2020年1月以1.75億港元,購入土瓜灣新柳街2C號的高山居。
- 2005年2月,地鐵考慮立法會議員及公眾意見後,遞交分段興建方案予特區政府審議,將港島北岸段西港島綫改為港島綫延綫,南區段改為南港島綫(西段),原先之南港島綫則屬東段,東西兩段維持於黃竹坑站相交。
- 幹線部份西接香港仔海旁道,東接香港仔隧道收費廣場及南風道的交匯處,為三線雙程分隔道路。
- 2019年7月24日下午,深圳地鐵8號綫二期在小梅沙舉行開工儀式,施工方同樣為為中國交建,這標誌着2號綫實際上最後一個延伸段進入實質施工階段。
內地地產商中國恒大陷入財困,全國多個地方均有人示威,要求償還債務。 恒大主席許家印,以公司持有市值8億元的山頂布力徑10號C座獨立屋豪宅,《香港01》調查發現,許在7月底辭任公司董事,由一名為譚海軍的人士接任,現時仍由許全資控股。 譚海軍同時擔任許家大宅旁的B座屋持有公司董事,該公司亦為恒大相關人士持有,近月以50萬元放租。 此外,這次筆者還採訪了珠海目前最大的地產仲介機構「正順好房」創辦人楊東方。 筆者認為,作為紮根珠海20年不斷發展壯大的民營企業,一方面離不開企業自身不斷探索良好的企業管理與運營理念,同時也從側面顯示珠海的營商環境不錯,才能有諸多如正順的本地化企業長時間健康「茁壯」成長,並最終脫穎而出。 在訪問楊先生的字裏行間,發現他始終流露出對珠海發展的信心,同時亦對港人在珠海投資買房給出了中肯建議。
黃竹坑徑2號: 車站藝術
黃竹坑的黃竹坑道是1號幹線的其中一段,接駁香港仔海旁道、鴨脷洲大橋及香港仔隧道,也連接南風道和香島道,成為黃竹坑、香港仔及鴨脷洲通往港島其他地區及九龍的主要道路。 聖神修院是香港訓練天主教神職人員及供教友進修的重要地方,它也為教友提供圖書館、靜舍租用等服務以及開放教區文物館予已預約人士。 倡議中之南港島綫(西段)起於香港大學站,經南區西部至黃竹坑站。 《鐵路發展策略2014》初步建議2021年動工,2026年通車,以配合南區人口增長[8]。 黃竹坑站興建期間,有關方面在站體下方、即已遭覆蓋的黃竹坑明渠之上興建公共運輸交匯處,設供專營巴士、專綫小巴及的士停放的停車灣各一,連接港鐵站A1、A2出口。
項目於2017年內推出市場招標,預計於2022-2024年左右落成。 不過政府認為上蓋住宅需要有足夠人口,才能確保商場有足夠人流[14]。 2021年1月21日,港鐵將發展項目命名為「港島南岸(THE SOUTHSIDE)」[15]。
黃竹坑徑2號: 車站及接駁路綫
2019年7月24日下午,深圳地鐵8號綫二期在小梅沙舉行開工儀式,施工方同樣為為中國交建,這標誌着2號綫實際上最後一個延伸段進入實質施工階段。 路線在過市民中心站後,向正東方向延伸,設彩田站(現崗廈北站)、田面站,最終以華強路站為終點,與1號綫轉乘。 二期路段的規劃於2007年進行了重大調整[2],走綫大略在1號綫北面並與之平行,不再以華強路站為終點,路線長度也大幅增加[7]。
該交匯處定名為「黃竹坑站公共運輸設施」,已於2016年建成,在同年6月移交運輸署管理,[3]並隨同港鐵車站於12月28日開始運作。 本站設有8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本診所成立於2015年,由一些香港領先的保健治療師提供一系列的治療,建議和服務,作為您解決健康問題的自然解決方案。 黃竹坑徑2號2025 布力徑6至10號洋房項目由新世界發展興建,每幢洋房面積約4000至6000平方呎。 及後於2011年將數間大屋轉售予部份「鋤D會」成員,包括恒大許家印,外號「重慶李嘉誠」的中渝置地主席張松橋,新世界發展集團主席鄭家純則持有最大的一間8號屋,市值達15至20億元。
黃竹坑徑2號: 港鐵:
觀塘秀茂坪對上安達臣道前石礦場,地勢居高臨下,可享盡維港海景優勢,區內地皮幾乎全改作興建公營房屋,當中七幅用地由房協及房委會瓜分,將建資助出售房屋。 曾被譽為「地王」的「R2-2」地皮,由房協發展,最高可建23層樓高,料中層以上可享盡維港煙花景;另一幅並列的地皮由房委會發展,最高30層,景觀更開揚。 據區議會文件顯示,七幅地皮共將建6,710個單位,預計可供1.9萬人居住。 有關工程料於2020年至2022年分階段開展,並於2024年至2026年陸續落成。 深圳地鐵2號綫,曾稱蛇口綫,是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的一條地鐵路線,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由赤灣至蓮塘,全長39.78公里,共設32個車站。
據悉,未來上述地皮興建的資助房屋檔次,將與房協早前推售的屯門「翠鳴臺」及將軍澳「翠嶺峰」相近,設有私人樓宇的露台和工作平台。 2013年1月,網絡上曝出深圳地鐵集團內部文件,指地鐵三期工程會把路線名稱全部更改回數字,更指多數市民贊成採用更便於記憶的數字命名方式,不贊成採用中文命名。 1月5日,深圳市軌道交通建設指揮部第十八次工作會議研究承認了這個消息。 2013年10月,深圳地鐵正式開始路綫更名工作,本綫路線名改回數字名稱,但原有路線文字名稱繼續保留,以括號標註其後。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黃竹坑徑2號: 車站結構
據了解,TKS Limited為TKS投資集團,由3名「80後」專業人士集資組成,該財團近年已開始收購上述舊樓及周邊物業,在2020年1月以1.75億港元,購入土瓜灣新柳街2C號的高山居。 該項目鄰近何文田港鐵站,物業樓高18層,提供14套開放式長租公寓。 該舊樓物業地盤面積約1,910平方呎,座落於新柳街及高山街之交界,現為一幢於1958年落成的六層高住宅樓宇,地下為商舖,設有一條公共樓梯。 白加道(英語:Barker Road)是香港的一條行車道路,是來往香港島太平山山頂白加道站至山腰山頂道40號摘星閣鄰近之間。 白加道是雙線雙向行車道,無巴士、小巴,是傳統高尚住宅區,不過可容許的士、貨車及私家車等車輛出入。
黃竹坑徑2號: 車站位置
各睡房浴室及洗手間均設備齊全,另設助浴間及護理室,方便照顧體弱的院友。 院內更備有物理治療室、職業治療室及戶外花園,提供理想的運動及休憩環境。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位於黃竹坑道99號,乃是一所獨立的法定機構,有權組織、監察及評核所有醫學專科訓練,並頒授有關資格,同時亦負責提供延續醫學教育。 黃竹坑是南區中擁有較遼闊平地的地區,因此設有不少運動場地,包括多個足球場及籃球場及室內運動場等。 而香港仔運動場是香港島三大運動場之一,每年均舉辦不少大型活動,如饑饉三十及太陽計劃等,自2012/13球季南區足球隊(現名冠忠南區)升上香港甲組足球聯賽,香港仔運動場成為南區足球隊的主場。 黃竹坑(英語:Wong Chuk 黃竹坑徑2號 Hang),古稱鐵坑,位於香港島南區,位於深水灣之西,香港仔以東。
黃竹坑徑2號: 使用車輛
深南萬科里是深圳萬科商業的第五個萬科里,地處羅湖核心商圈,位於羅湖著名豪宅深南道68號標誌性的「土豪金」雙塔建築群樓,這裏總建築面積約14萬平方米,其中商業部分約佔2萬平方米。 至於餐飲部分,深南萬科里則別出心裁地以「市井老城區」的概念,來打造一處熱鬧非常但充滿生活氣息的空間,並植入粵文化,把人們古早的情懷進行鮮活的演繹,務求以此引起顧客情感的共鳴。 深圳地鐵2號線的湖貝站,其實是羅湖的核心商圈,高樓林立,其中剛剛開業不久的深南萬科里,更屬地標之一。 這個融合了高端商務公寓、甲級寫字樓和裙樓商業的城市綜合體,還隱藏了一個充滿了「市井老城區」的餐飲空間。
黃竹坑徑2號: 南港島綫(西段)
黃貝嶺站是深圳地鐵2號綫和5號綫的轉車站,同時為5號綫東端終點站(未來5號綫三期西延綫開通後將會變成中途站),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深南東路與北斗路交叉路口地下。 二期工程(又稱東延段)由世界之窗至新秀,路線總長約20.65公里,設17座車站。 東延綫工程是深圳城市軌道路網體系中重要的一條路線,建成後將會緩解深圳市中心區東西方向客流壓力,促進深圳軌道交通網絡的形成。 同時,東延綫是深圳地鐵二期工程中地質最複雜、動工開工最晚、最難建設的一條路線,開通日期曾數次推遲。 原方案不設赤灣站(原名蛇口西站),而以蛇口港站(原名蛇口客運港站)為起點,至世界之窗,全長13.4公里,設站11座[1],全部為地下綫。 採用A型車、6輛編組,設蛇口西車輛段1處,遠期增設停車場1個(后海停車場,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以西,科苑大道東側)。
黃竹坑徑2號: 大廈資料:得力工業大廈
根據港鐵公司在2012年7月發表的修訂建議方案,黃竹坑站在南港島綫(東段)啟用時會設置一組島式月台[16]。 而在院址招標前,醫院範圍內部分土地已被永久徵用作港鐵南港島線南風隧道入口及通風大樓。 因此,醫院地契中雖包括港鐵公司持有部分(地役權),並有責任維修區域內斜坡,但院方對此區域概無擁有權。 黃竹坑徑2號2025 為方便巿民乘搭南港島綫,政府亦委託港鐵公司由黃竹坑站B出口對面、南朗山道熟食市場附近建造一條行人通道,方便市民和遊客直達逸港居和香港仔海濱公園。
黃竹坑徑2號: 大廈資料:香島道2號
黃竹坑道設有一條跨過南朗山道交界的行車天橋,稱為黃竹坑道天橋。 天橋全長550米,雙程雙線分隔行車,耗資3億580萬港元興建,1998年10月動工,2001年12月通車。 港怡醫院原址為南風臨時房屋區,於1990年代初期被清拆後,香港政府將其改為作為私家醫院用地,於1995年批准予一個加拿大財團,然而受到亞洲金融風暴影響,建院計劃胎死腹中,地皮遂閒置了逾10年。 東華三院楊成紀念長期護理院為東華創辦首間為長者提供精神復康住宿服務之院舍,於一九九五年六月成立啟用,並於2003年開始拓展服務至年齡十五歲或以上之精神病康復者。 本院於一九九八年荷蒙楊成先生之後人慨捐港幣一千八百五十萬元資助建設費用,東華三院董事局特以此命名為「東華三院楊成紀念長期護理院」,以彰盛德。
黃竹坑徑2號: 大廈資料:志昌行中心
爆裂的是一條直徑60厘米的鋼喉水管,在1994年鋪設,主要將淡水由銅鑼灣掃桿埔送往黃竹坑配水庫,全長600米,由於並非食水管,故未有住戶受影響。 黃竹坑徑2號2025 現場為黃竹坑道向香港仔隧道方向的休憩公園,公園內一截地底水管爆裂,大量淡水湧出,將依山坡而建的梯級沖毀,大量黃泥水流入黃竹坑道。 南港島綫(西段)將由中西區的香港大學站開始,到達南區的瑪麗醫院站及數碼港站,再經華富站、田灣站及香港仔站,最終以黃竹坑站為終點站。 黃竹坑徑2號2025 另外,深灣遊艇會辦公室大樓設有適用於黃竹坑站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的車費回贈[12]。 位於黃竹坑站以東設有側線,有關側線亦會進入黃竹坑站之結構之內。
主要街道包括薄扶林道(西半山段)、羅便臣道(西半山段)、些利街(西半山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寶翠園,雍景臺,嘉兆臺,學士臺,薄扶林道63號。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70,000,年齡中位數為 42.4歲。
黃竹坑徑2號: 香港樓宇目錄
九龍城區的九龍塘@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8,034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30,289人。 主要街道包括筆架山道(九龍塘段)、衙前圍道(九龍塘段)、歌和老街(九龍塘段)、窩打老道(九龍塘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畢架山一號,碧華花園,碧麗閣,星輝豪庭,真能閣。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黃竹坑徑2號 81,130,年齡中位數為 41.4歲。
黃竹坑徑2號: 出口
港怡醫院(英語:Gleneagles Hospital Hong Kong),是香港香港島南區黃竹坑南風徑(香港仔內 地段號 第458號)的一間私家醫院,是為香港第13間私家醫院及香港首間由私營機構營運的教學醫院。 黃竹坑醫院主力為年老的病人提供護理調養及復康服務,入住黃竹坑醫院的病人均須由醫生或其他機構轉介。 綜合大樓於1995年6月正式啟用,當中備有物理治療、職業治療、醫務社工、X光、藥劑、言語治療、營養輔導及牧靈服務。 黃竹坑醫院位於香港島南區黃竹坑徑二號,為黃竹坑舊圍故址一部份,接近香港仔隧道出口及收費廣場,面對着海洋公園及壽臣山,葛量洪醫院就在附近,但後者隸屬港島西醫院聯網。 2002年,特區政府邀請地鐵公司重新研究規劃南港島綫,當中包括黃竹坑站。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服務董事總經理陳超國稱,上述拍賣地盤鄰近早前通車的屯馬線土瓜灣站,發展潛力優厚。 陳氏又指,買家TKS是本港80後主理的新一代發展商,統一業權後將會與早前購入的相連地盤合併發展,可提供樓面面積3萬多平方呎,預料2023年可以推售。 黃竹坑徑2號 中西區的西半山@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27,007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70,003人。
由於原有建議不能服務南區中心香港仔,地鐵方面於2003年11月公布初步方案,將南港島綫一分為二,僅保留海怡半島經黃竹坑至港島北部一段,途經南區西部一段併入西港島綫,而黃竹坑站則是南港島綫與西港島綫之轉車站。 如同南港島綫海怡半島及利東站,此站是首批全站不設客務中心之港鐵重鐵車站,大堂設有資訊台及三部自助客務機,乘客如遇票務疑難,須透過自助客務機之視像通話功能向站外職員求助。 整個黃竹坑站建築物遠大於車站本身,車站座落西面,而東端是南港島綫黃竹坑車廠列車出入口,位於香葉道與警校道交界附近,港鐵公司將於車廠上蓋發展物業[2];此站亦是倡議中南港島綫(西段)南端總站。 湖貝站位於深圳市羅湖區深南東路中,東門中路東側,乘客可由該站前往東門商業街,車站南北側分別為湖潤大廈與羅湖商務中心,車站主體在深南東路地下呈東西向布置。 湖貝站原稱「東門站」,在2010年2月,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發布通告,更名為「湖貝站」。
車廠用地前身為已清拆的黃竹坑邨,而車站原址亦為黃竹坑邨第十座,目前亦正發展上蓋物業港島南岸。 黃竹坑站(英語:Wong Chuk Hang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黃竹坑涌尾與深灣交界,屬於港鐵南港島綫的鐵路車站。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黃竹坑站公共運輸設施,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布,或站內告示。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黃竹坑站設有一層月台及一層車站大堂,大堂位於月台下方,且長於月台。
到了明朝嘉靖年間,有人在該處一帶建立香港圍,成為香港島早期具規模的村落之一。 我們承諾盡力確保本網站符合萬維網聯盟(W3C)《無障礙網頁內容指引》(WCAG)2.0 AA級別標準。 但基於以下原因,本網站暫時未能提供所有符合AA級別標準的無障礙網頁功能。 2005年2月,地鐵考慮立法會議員及公眾意見後,遞交分段興建方案予特區政府審議,將港島北岸段西港島綫改為港島綫延綫,南區段改為南港島綫(西段),原先之南港島綫則屬東段,東西兩段維持於黃竹坑站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