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持續上升的公屋需求,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下稱「小組委員會」)認為在努力增加公屋供應的同時,有必要同步檢視如何更好地運用公屋資源,確保公屋資源能更聚焦地分配給較有迫切住屋需要的人士。 租置計劃的原意是確保低收入公屋租戶可以擁有自己的物業,縮減本地貧富差距,為社會累積及創造財富。 根據香港大學王于漸教授今年年初的研究分析,租置計劃更可帶動自置物業住戶的勞動參與率,提升家庭收入,促進家庭穩定性,並且創造整體經濟效益。 (11) 若任何居住密度在每人5.5平方米至少於7平方米之間的租戶,經「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獲配公屋單位或接受長期空置公屋單位而獲租金寬減,由原單位租約生效日期起計,直至截止申請日或以前必須已滿三年,始符合此計劃的參加資格。 (10) 若任何居住密度少於每人5.5平方米的租戶是透過2016年或以前舉辦的「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獲配公屋單位,他們可參加是次計劃。
由於是次調遷申請屬自願性質,所有申請者不會獲發任何搬遷津貼。 在現時房屋政策下,「改建一人單位」及受「長者住屋」改建計劃影響的租戶若成功透過邨內或特別調遷可以獲發「住戶搬遷特惠津貼」,但該項津貼的安排,並不適用於是次調遷計劃。 委員梁文廣表示,修訂不影響將公屋資源留給最有需要基層市民的原則,故委員一致通過收緊富戶政策,包括租戶須每隔兩年申報是否持續住在獲編配的公屋單位、有否持有物業,以及有否遵守公屋條款。 他提到,不少委員憂慮新措施會對租戶帶來不便,故一致建議當局推出簡單、清晰,以及電子表格讓居民填報。 立法會一份最新文件顯示,私樓價格高昂,雖然政府推出多項對青年人的房屋支援,惟都收效甚微,30歲以下人士購買居屋及首置單位的成功率,分別低至0.58%及1.8%。 而18-29歲的公屋申請者更因年長申請者優先的編配安排而難以獲配單位。
公屋3倍租金: 入息上限7大優勢
若嚴格根據既定公式計算,在2023/24年度,6人及以上家庭的公屋入息限額會上調,而1人至5人家庭的入息限額則會下調。 公屋3倍租金2025 小組委員會認為,儘管租金增幅溫和,但新冠疫情可能令公屋租戶面臨經濟困難,因此提供紓困措施以減輕租金上調可能對租戶造成的經濟負擔,並非不合理。 經考慮租金增幅、對公屋租戶和房委會財政狀況的影響後,小組委員會通過寬免公屋租戶首12個月的額外租金。 公屋3倍租金2025 面對持續上升的公屋需求,房委會認為在增加公屋供應的同時,有必要同步檢視如何更好地運用公屋資源,確保公屋資源分配給較有迫切住屋需要的人士。 已居住2年之公屋住戶,須就每2年進行一次「富戶政策」申報,房委會會按時郵寄表格至住戶地址,公屋住戶亦可於網上下載申報表。
- 「中層白領」分佈於港、九市區的外圍地帶,如:柴灣、香港仔、油塘、將軍澳; 以及新界新市鎮,如:大圍、馬鞍山、大埔、粉嶺、上水、青衣、屯門。
- 委員會主席黃碧如認為,今年10月開始推行新措施適當,申報亦會盡量簡單明確,以減少對居民滋擾,及避免誤導情況。
- 為確保有關租金能於當月內繳付妥當,使用「繳費靈」繳交租金的租戶,必須在每月月底三個工作天前辦理交租手續。
- 在2022年第四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3,8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680宗。
- 另外,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620宗。
- 凡在「公屋住戶資助政策」下正繳交雙倍淨額租金另加差餉的住戶,若欲繼續於公屋居住,便須在下輪申報時 ( 距離上次申報兩年 ) 申報資產。
戶主需提供緊急聯絡電話及有關資料,並授權屋邨辦事處職員,於暫停食水/電力供應/升降機服務或遇有緊急情況(如火災)時通知聯絡人,以及在緊急情況下轉交有關資料予其他部門,例如警方、消防處等,作聯絡用途。 另外,無申請公屋、或輪候未過3年的非綜緩低收入家庭,則會從職津入手。 公屋3倍租金2025 公屋3倍租金2025 林鄭月娥表示,若他們領取在職家庭津貼,而又並非居住公屋,政府會給予較寬鬆的住戶入息上限水平,繼而領取較高額的職津。
公屋3倍租金: 房屋委员会为公共屋邨项目试行环保措施
見到個「軒」字,就知道又是一處本來是居屋,後來變成公屋的屋苑。 居屋居民一般比公屋居民的收入要高一點,把一大片本來規劃是居屋的樓宇變成公屋,當地的各種社會服務設施就未必會跟得上,也加深了天水圍北的社會問題。 學術研究也顯示解決貧窮問題的最有效方法是讓不同社會背景的人混居,讓社會資源得以共享。 他引述房委會資料指,現時80多萬個公屋租戶中,逾50萬戶已居住逾10年,即已需要每隔兩年申報一次居住狀況,餘下的約30萬戶才受今次「加辣」措施影響,當局明言已有足夠人手處理新增申報和抽查工作。 居民一般有中、小學教育程度,其中不少人已屆退休,或從事漁農業。 「鄉郊傳統」也包括較多原居民,他們多擁有「丁屋」,或住在同族聚居的圍村裡。
- 另外,位於鑽石山的啟翔苑及啟鑽苑,由於鄰近屬九龍西區域的啟德,加上在日佔時期大磡村曾為啟德機場範圍,故採用與啟德發展區相同的「啟」字共通字。
- 《房屋條例》第 16A 條自 2008 年起生效,當中訂明,房委會每 2 年會檢討租金一次,每次皆根據「公屋戶收入指數」的變動來釐定調整幅度。
- 兩位或以上的高齡人士,若同意共住一個公屋單位,即可申請。
- 房委會轄下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今日(3月17日)討論2023/24年度公屋入息及資產限額檢討的結果,並通過不同家庭人數申請者的建議入息及資產限額,自2023年4月1日起生效。
- 其中启晴邨、牛头角下邨第一期、水泉澳邨、荣昌邨样本含铅量,超出世卫标准。
- 她說,勞福局等已提交初步建議,提議為輪候超過3年、合資格的一般申請住戶提供現金津貼,直至他們獲得第一次編派公屋為止,即非長者單身人士不能受惠。
- 惟為了避免對「租置計劃」屋邨的業主/租戶帶來不便,房署不會安排準買家參觀「租置計劃」回收單位,但也承諾會檢視情況作適當的安排。
由于事态严重,廉政公署就问题公屋事件着手调查是否有人在兴建这些公屋时涉及贪污舞弊。 根据“维护公屋资源的合理分配政策”,缴交双倍租金的住户须每两年申报资产。 不申报资产或资产超出限额的住户,便须在一年的暂准居住期内迁出,期间须缴交相等于双倍净额租金另加差饷或市值租金(以较高者为准)的暂准证费[15]。 全香港142座公共屋邨的公用地方安装了约百万支电灯,每年总耗电量逾亿度,对财政及环境均造成负担。 房屋委员会为了推动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量,于2012年4月斥资逾2亿6千万港元,逐步更换较为节省电力的电子镇流器,耗电量将会大减3成,预计每年可以节省3千3百万港元的电力耗资费用,减少碳排放量相当于种植百万棵树木。 公屋輪候時間愈來愈長,當局若想剔除無意繼續申請公屋者,抽查措施尚算合理。
公屋3倍租金: 申請公屋所需文件
公屋,即香港公共屋邨,是由香港房屋委员会或香港房屋协会兴建的公共房屋,惟以前者占大多数,本文亦针对由香港房屋委员会或其前身兴建的公屋。 那说起公屋月租,以市区的公屋为例,如果拿公屋的租金,去租私人楼宇,连只房片瓦都无法租到,只够缴纳管理费罢了。 今期綠置居項目,以油塘高宏苑提供單位最多,達2021個,接近推售的一半。 公屋3倍租金2025 房屋署(本署)在編配公屋單位時,會考慮殘疾人士和長期病患者的需要,並提供適當協助。 為方便非短暫性室內倚靠輪椅活動的公屋申請者及/或其家庭成員(輪椅人士)出入,本署會盡量為他們編配有升降機到達的樓層單位。
如果家庭成員全部在60歲以上,資產淨值限額為一般申請戶的2倍,請參考「非親屬關係之長者住戶」表,限額相同。 公屋3倍租金 首次使用電子服務時,你須以「房署繳費通」卡上的電子繳費租戶號碼建立個人帳戶,並按指示輸入個人資料以核實租戶身份。 完成上述登記程序後,你便可使用房委會網上「電子服務」提供的各種簡便服務,包括查閱租金狀況。 據房委會最新公佈,截至2022年12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 公屋3倍租金2025 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較上一季(即2022年9月底)輕微下跌0.1年,而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則維持不變。
公屋3倍租金: 公屋富戶|最新「富戶政策」消息
根據房委會資料顯示,公屋申請者及住戶須填報的入息項目,除了受僱收入及僱主津貼等,還包括:個別家庭成員的綜援金、非同住親友的資助、離婚贍養費等。 樓主表示,家中長者早已零收入,最多只有養老津貼,但按房委會資料顯示可豁免計入家庭入息,他本人每月收入連加班補鐘津貼只有17,000至18,000元左右,「交上去資料萬九都未試過」,並未超出2人家庭每月入限額的19,550元。 至於另一項要求資產淨值限額36.9萬元亦沒有超額,「全家都無買保險、股票之類,更加無幾十萬」。 他心痛表示,家中老人家知道等待多年被取消資格後,都非常低落,「見佢Down 到喊咁濟至走上嚟問」。
公屋3倍租金: 申請公屋入息及資產淨值限額
以往公屋租戶在入住10年後才需要2年進行一次「富戶政策」申報,現改為公屋租戶入住滿2年後,每2年申報一次。 在《公屋富戶政策》下,如月入超出家庭人數入息限額 公屋3倍租金 3- 5 倍,須交雙倍租金;若月入超出限額 5 倍,須交還公屋單位。 該網民於「親子王國」討論區以「因為強檢無咗間公屋」為題發帖,指其朋友原本一家四口居住沙田區一屋單位,但是三個月前舉家移民。 由於他們最近兩次均沒有參與大廈強制檢測,因此被政府查出他們已移民,勒令收回公屋單位並須在九月前遷出。 發文網民引述朋友指因兩名孩子年紀少,擔心他們未必習慣當地生活,故留下公屋作後路,沒想到因無強檢「連條後路都無埋」,事件遭大批網民炮轟事主濫用公屋單位行為自私,支持政府收回單位,再分配予其他有需要人士上樓。 公屋3倍租金 公屋3倍租金 2017年10月起,房委会进一步收紧富户政策,租户的每月入息上限定在入住公屋入息限额5倍,资产上限则定在入住公屋入息限额100倍,其中一项超标便要搬走;又或只要有一人持有本港的住宅物业,亦要搬走。
公屋3倍租金: 申請公屋程序及流程
計劃新建的大樓會有四十七至五十一層,將會成為全港樓層最多的公共屋邨。 八十年代初的元朗還是鄉郊地段,水邊圍邨又處於元朗市的邊緣,發展密度相對較低,走在邨內感覺視野開闊。 可能後來政府也嫌有點浪漫空間,九七後在邨中間增建了一座大樓,還好沒有蓋得太高。 發展區中非原居民村和棕地之間的土地利用爭議不斷,被認為是新界「官商鄉黑勾結」的典型例子。
公屋3倍租金: 香港公共屋邨
每戶公屋租戶平均每月上調的金額約為26元,租金上調的金額介乎5元至66元。 公屋3倍租金 房屋委員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今日按《房屋條例》第16A條,通過今年公共租住房屋租金檢討結果,並根據《房屋條例》第17條,向公屋租戶提供特別紓困措施。 公屋3倍租金 住得小未必限制想像,但一定感到生活逼人,孤單不安,也會增加同住家人之間的摩擦,損害精神和心理健康,對社會弊多於利。 政府有志給港人安居樂業,那請官員從速改革房屋政策,開拓現有土地廣建公屋,參照其他大城市般,設立合理的人均最低居住面積,真正達致宜居城市。
公屋3倍租金: 每年有逾千公屋申請者獲編配「長者住屋」拒絕接受配屋
除了公屋申請表外,申請人及所有家庭成員須根據其狀況遞交有關的證明文件和聲明書。 若提交的證明文件,並非以法定語文即中文或英文書寫,必須附上中文或英文認證譯本。 翻查資料,截止2019年12月底,約有151,9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108 ,5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1人申請;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為5.4年,當中長者1人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為3年。
公屋3倍租金: 公共出租房屋
房委会在1987年起实施“公屋住户资助政策”(俗称“富户政策”),向不再需要资助的住户减少房屋资助,以鼓励富户迁出公屋单位,确保公屋资源合理分配。 租住公屋的住户(包括中转房屋住户)住满十年或以上,便需要每两年向房委会申报家庭入息。 而家庭入息超过指定的入息限额的住户,便须按情况缴交倍半或双倍净额租金/暂准证费另加差饷。 到1980年代起,随着社会进步,房委会于公共屋邨设有主题式花园和提供多项康体及儿童游乐设施,供居民作休憩之用;著名的例子包括彩云(一)邨、美林邨、蝴蝶邨、新翠邨及乐华(北)邨等。 由1987年开始,凡在公屋住满10年的住户,如家庭总收入超逾资助入息限额,须缴交双倍租金,另加差饷。
公屋3倍租金: 公屋富戶每2年申報資產 限制子女加名 入息限額、雙倍租金計法詳情
若然 問責官員雖然承諾積極開發土地,但只着重填海地,仍然輕視現成新界土地,而且即使承諾開發土地上的公營單位佔七成,但從未對面積發言。 同理,今年《施政報告》宣告已覓得土地,滿足長遠房屋策略對未來十年公營住宅單位的需求,但文件沒有提及選址和規模,令人猜疑政府為達標而忽視居住環境質素,只當居民為罐頭沙甸魚,能擺在斗室內便算。 當然不是,只是政府一來把相當數量的地皮賣給地產商興建,二來政府不肯大規模發展新界閒置土地。 別忘記,2006年起的數年,公屋落成量急降,新申請消化不來,是輪候冊長龍的重要原因,所謂新公屋不夠要地盡其用的說法是政府自招。 以328公頃啟德新發展區為例,現時只得啟晴和德朗兩條公共屋邨,佔地僅逾九公頃,到近月才增撥土地給房協建資助房屋。
不过,所有成员均年满60岁或以上住户,或全部成员均领取综援,可获豁免。 若公屋居民收到房署的迁出通知书便须迁出,设1年宽限期,亦设有上诉机制[16]。 置業與政治取向有莫大關連,施政方向錯誤,更足以動搖到社會的長遠穩定。 公屋3倍租金2025 公屋3倍租金 當前社會的政治爭拗,主要出現在年輕人和中老年人,以及已置業和未置業者之間。 就這一點Wong及Wan在2018年的研究清楚指出,雖然收入水準和教育程度對其政治取向沒有明確影響,30歲以下的年輕人普遍支持本土派,而在本港出生者一般傾向支持泛民而非本土或建制派。 同時,相對於未置業者,已置業者大都贊同和踴躍投票支持建制派而非泛民或本土派。
一些舊公屋單位,只要懂得運用裝修技巧,一樣可以成為別具特色的居所。 擁有約25年樓齡、位於天水圍天耀邨的一個裝修單位,420呎空間由2房變成3房間隔,而廚房則流露北歐風格, 公屋靚裝 費用約36萬元。 裝修設計大玩冷暖色系混合風格,廳區以白色及灰色油漆牆面,加上啡色牆紙作配對,出現強烈對比效果,顯得單位份外「型格」。 公屋3倍租金 新型公屋普遍提供基本間隔,確保客廳及房間有窗戶採光,不過若然將1房單位間出2房,則大多數犧牲客廳窗戶,令廳區變得幽暗兼帶來壓迫感。 公屋仲貴過好多私樓,一個沙田顯徑邨17年前只賣20萬元的544平方呎三房單位,最近以高達500萬元連地價易手。 有網民估計可能是非同住家人給予長者的生活費「出事」,「小心其他人畀家老個零用錢有機會計入息」,又提議樓主向房署上訴,「計完都發現自己肯定冇錯嘅話,就打去房署熱線/親身去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