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由王瑞瑜掌舵的台塑生医成立了台塑新智能,向新能源电池领域进军,原本彰滨厂一期投资为新台币60亿元,为了布设自动化生产线,又追加到新台币80亿元。 王瑞瑜表示,早于1998年,其父亲王永庆就指出:“人类将面对石油枯竭的困境,电动车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最佳方案。 ”王瑞瑜表示,父亲他精准预言电动车是人类生活的未来,尤其是占总成本35%的电池制造技术乃重中之重。 目前,台塑集团已实施职业经理人机制,但王家二代仍在一线,目前主要是以台塑集团总裁王文渊为首的四位二代接班人,包括管理中心常务王瑞华、王文潮、王瑞瑜,他们四个人也是台塑的总舵手。 38岁那年,王永庆创办台塑企业,从每天产4吨PVC塑料做起,后来与其胞弟王永在创造了全球第三石化集团的奇迹,像美国陶氏化学、杜邦公司都视之为劲敌。
據台塑新智能先前規劃,將在彰濱工業區崙尾的6.1公頃土地上,兩階段打造磷酸鋰鐵電池芯廠,第一階段容量達2.1GWh、第二階段容量為5GWh,總投資金額將超過160億元。 不僅如此,因應龐大的市場需要,台塑新智能已在台化彰化廠區,先行設置200MWh的鋰鐵電池模組產線,目標2023年12月達1GWh。 台塑集團管理中心常委王瑞瑜領軍下,去年7月甫正式成軍的台塑新智能,在新能源、儲能暨電池、節能、循環再利用四路、多角並進,才不到一年,美國、台灣兩地大案陸續傳捷報。 今年4月,身为台塑新智能董事长的王瑞瑜宣布,其透过子公司“台塑剪短能源”投资新台币逾160亿的彰滨厂第一期工程动土,一旦建成,该厂将成为台湾岛内最大的电芯厂,包括岛内最大GWh磷酸锂铁电芯厂、第1期2.1GWh电芯及模组厂,预计明年第三季度完工量产。 劉慧啟指出,台塑新智能科技結合翰可能源、華城電機等合作夥伴,加速布局台電 AFC 電網調頻服務、用電大戶及風力發電等領域的電網級儲能貨櫃市場,預計 2022 年底前的設置容量將可超過 50MW,後續更著手規劃 2 座 100MW 的電網級超級儲能站。 王瑞瑜表示,台塑布局新能源領域將近 26 年,目前已掌握多項新能源領域關鍵材料技術與量產能力,以電池芯為例,包括鋰鐵正極材料、電解液、鋰電銅箔、隔離膜用 PP 等,材料自製率已達 70% 以上。
王瑞瑜台塑: 王文淵交棒》退出第一線 王家二代闢新戰場
乐活圈重要理念为“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善尽责任,期待对台湾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以环境永续及社会参与为主轴,展现台塑企业对社会的关怀,透过举办各种活动,让外界有更多机会,进而了解、认同,感受到台塑企业的温度。 ”2008年,被誉为“台湾经营之神”的台塑创办人王永庆走了,此位生前留下“勤劳朴实”的谆谆告诫的企业家,逝世前一天还在视察台塑美国工厂,与部署晚餐。 1993年12月3日,在父亲王永庆的见证下,王瑞瑜与出身记者、经常跑台塑新闻报道的李宗昌认识后相恋后,于美国新泽西举办婚礼。 然而,这一樁不被外界看好的婚姻,最后还是于2008年1月签下离婚协议书,“割袍断义”。 生于1962年6月1日的王瑞瑜,是王永庆与三房太太李宝珠所生的女儿,也被外界称为“最像王永庆的女儿”,她也是王家二代最漂亮的家族成员。
- 台塑企業經過六十餘年的努力發展,目前共計擁有台塑、南亞、台化、台塑石化等百餘家關係企業,分別在台灣、美國、中國大陸、越南、菲律賓及印尼都設有工廠。
- 「當年,台塑總經理的人事案沒有通過,對我來說是人生的一大打擊,接著又再度面臨離婚、以及父親突然離開我們,這一、兩年,對我衝擊很大,我改變了很多,個性也變得更圓融吧!」暖冬的午後,身穿一襲白色名牌套裝的王瑞瑜,娓娓道出她過去一年多來的心情告白!
- 1993年12月3日,在父亲王永庆的见证下,王瑞瑜与出身记者、经常跑台塑新闻报道的李宗昌认识后相恋后,于美国新泽西举办婚礼。
在桃園,台塑也將開設「i醫健康診所」,協助民眾及早發現潛在病因,以及提供遠距諮詢、線下體適能課程等服務。 台塑企业自2007年起捐赠肺炎链球菌疫苗给“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共同推动75岁以上老人免费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计画,至2016年底捐赠数量达106万剂,约估为政府节省近120亿元的肺炎医疗费用开支。 期待Formosa 乐活圈发掘台湾在地的美好,为台塑企业传达关怀社会、关怀环境、善尽企业责任,与地方共荣、共好为目标,为台湾社会带来更多正面能量。 说起台塑发展生医产业,王瑞瑜表示,她曾亲眼目睹父亲在演讲时,双脚站着却不断发抖,因此就想发展“预防医学”。 喝咖啡时,他会用奶精涮一下,一条领带新台币120元他会嫌贵,肥皂用到最后一小块,他会把它粘在另一块上继续用;另外,他的一条毛巾,用了27年。 在王永庆的身上,除了经营管理上风范,人们也看到中华美德“刻苦耐劳”精神光辉。
王瑞瑜台塑: 社會回饋
可能是急于表现自己,无颜留在台塑的李宗昌不久后离职,便立刻成立庆昌公司,后陷入资金链困境,李宗昌三兄弟后因涉嫌做假账被检调调查。 王瑞瑜台塑 2008年,王永庆在美国逝世,王永庆三房的四个女婿中,仅李宗昌没有到场,外界就猜测他与王家关系决裂了。 「翰可過去購買特斯拉儲能系統,當他發覺我們的台灣自製能力,立刻與台塑新智能合作!」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12月20日台南永康儲能案廠啟用當天,開心不已地宣布,接著要在台灣5縣市蓋6個儲能案廠,預計明年第三季啟用,打造全台最大、穩定安全的「電力倉庫」品牌。
台塑企業自2007年起捐贈肺炎鏈球菌疫苗給「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共同推動75歲以上老人免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計畫,至2016年底捐贈數量達106萬劑,約估為政府節省近120億元的肺炎醫療費用開支。 近兩年,我們在全台已建置超過340座智慧補充站,此外也研發「洗碗精智慧補充站」,讓更多種類的清潔劑可以透過此種方式購買,提供消費者更環保的選擇。 台塑生醫階段性目標是在全台設置1,200座智慧補充站,不僅可以減少更多塑膠垃圾,每年還可減碳1,706公噸,超過28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吸碳量。 雖然很多的塑膠瓶、製品,在回收後都可以被熱裂解,然後再製成物品,但可以教育消費者,在塑膠回收前其實可以使用十遍、100遍,如此所減少的碳排將更為可觀。 因此,希望藉由「洗衣精智慧補充站」的設立,鼓勵民眾多多重複使用塑膠空瓶,減少一次性包裝的使用。
王瑞瑜台塑: 王文淵交棒》退出第一線 王家二代闢新戰場
另一方面,台塑新智能科技總經理劉慧啟表示,因應電池芯廠量產前、新能源市場的龐大需求,於台化彰化廠區先設置年產能達200MW的鋰鐵電池模組產線,目前已設置完成進行試俥中,將藉以供應台灣、日本、美國、東南亞等地區各類UPS緊急備用電源需求。 2022年7月5日,台塑今日宣布成立「台塑新智能科技公司」,由王瑞瑜擔任董事長一職,並規畫 2027 年前砸 160 億元分兩階段在彰濱工業區建置 5GWh 磷酸鋰鐵電池芯與模組廠。 王瑞瑜在記者會中表示,當年台塑創辦人王永慶就看到電動車的未來,因此一直在尋找適合的電池,歷經台塑汽車、台塑鋰鐵至今,台塑從來沒有放棄電池,終於在耕耘十幾年後成功,如今蓋電芯廠只是第一步。
王瑞瑜后来回忆,她到美国读书时,父亲要求必须写家书,而且不能是“记流水账”,每一封信必须要有包括为人处世、人生观等方面的心得。 父亲收到信后,都会在上面批改,因此,她以前每次将信寄出时,就在担心下一封信该写什么。 台塑企業在921地震後,響應教育部結合民間力量重建老舊中小學校舍計畫,認養雲林、嘉義、台南、高雄、林口及台東等地16所中小學校重建,以嶄新且安全的硬體設施,讓學童受教品質隨之提升。 2009年8月莫拉克風災導致許多民眾傷亡,房屋、學校、公共設施也嚴重受損,台塑企業於第一時間即捐贈2億元,員工亦發起一日所得捐款協助救災,並配合政府展開全面性災後重建,再宣佈捐贈10億元協助政府重建災區學校。 另外,2010年3月4日高雄甲仙發生6.4級地震,造成嚴重災害,台塑企業亦秉持回饋社會的一貫精神協助重建。 截至2018年底,對於921地震、莫拉克風災及甲仙震災等亟需重建的校舍,台塑企業共認養全台各地76所中小學學校重建。
王瑞瑜台塑: 社會回饋
岂知李宗昌另起炉灶,另行搞一家公司,自任董事长,其哥哥李宗学任总经理,2007年,本欲在大陆投资汽车城的台朔汽车最后吹起熄灯号,李宗昌改任集团驻北京代表。 生于1962年的王瑞瑜,被外界称为“最像王永庆的女儿”,也是台塑王家最漂亮的家族成员之一。 王瑞瑜台塑 王瑞瑜台塑 今天的台塑集团,虽已交棒给职业经理人,但王家二代如王文渊、王瑞瑜等仍站在管理的第一线,比如王瑞瑜,她还扮演台湾开拓事业新天地的推手。
王瑞瑜台塑: 王文淵交棒》退出第一線 王家二代闢新戰場
事隔未久的某個晚上,王瑞瑜就決定推翻研究多時的品牌方向,「我跟老爸(廖偉志)都嚇一跳,能這樣果決且勇敢的做出大轉彎的決定,大概在台塑集團只有她有這樣的膽識!」廖鎮漢分析。 王瑞瑜台塑2025 父親王永慶為台塑集團創辦人,被譽為臺灣的「經營之神」與「臺灣的松下幸之助」。
王瑞瑜台塑: 社會回饋
王瑞瑜表示,產業發展與環境永續一樣重要,關鍵是要能找到最佳的平衡點,並落實執行管理。 而跟台塑生醫的成立初衷一樣,台塑新智能也是為了讓人們未來有著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此外,除了工業儲電市場外,針對家用市場,台塑新智能科技也攜手日本第六大商社雙日集團,以及協禾國際、達方及中保星生等,啟動台灣、日本、美國家庭用儲能市場布局,規劃推出12.2度電居家儲能系統,容量可供四口之家日電力備用需求,目標年銷售量1萬組。 台塑乐活圈初期主要是整合企业内健康、乐活、休闲、养生资源对外行销,目的在脱离本企业只有石化业的刻板印象。 经不断调整后,目前系以企业社会责任角度,以环境永续、社会参与及乐活意象为主轴,结合企业厂区周边之邻里社区、厂商、小农及地方政府,共同来推动“Formosa乐活圈”,目前全台有桃园、宜兰、云林、彰化及高雄等5大乐活圈,各自发展出不同特色。
王瑞瑜台塑: 社會回饋
舉例而言,一棵樹一年固碳約10公斤,若用50公升管柱養殖微藻,體積比樹還小,但一年可以固碳60公斤,效率是樹的六倍。 至於循環再利用方面,王瑞瑜表示,發展包括降階汰役電池使用與材料回收的鋰電池回收技術,並投入各類碳捕捉、碳利用及碳封存及貴金屬回收技術開發。 王瑞瑜台塑2025 儲能方面,王瑞瑜指出,承接台塑生醫於儲能產業建構的電池電控與安全模組核心技術及產業應用實績,擴大推動家用、商用及工業用儲能系統布局,並與國內外車廠合作,開發車用電池模組。 王瑞瑜說,此次透過台塑新智能科技轉投資台塑尖端能源科技,規劃將於彰濱工業區,建構面積6.1公頃的綠能生產基地,初期將先分別設置2.1GWh鋰鐵電池芯廠與模組廠,預計於2024年上半年完工量產,後續再視發展狀況,投入第二期擴建,目標將電池芯與模組產能分別提升至5GWh。 此外,台塑長園的氧化鋰鐵電池明年第一季月產能就有一百二十噸產能,居台灣之冠。 王瑞瑜台塑2025 其合資研發夥伴長園科技(興櫃8038)股價上看兩百多元,外界對於這項能源事業給予高度肯定,被認為可能是台塑集團下一個千億元產值的新事業!
王瑞瑜台塑: 王文淵交棒》退出第一線 王家二代闢新戰場
彰滨厂,位于彰化县彰滨工业区里的仑尾工业区,距离台湾最大石化基地——云林台塑六轻,仅17分钟车程。 2008年,台塑曾与长园科技成立合资公司,成为岛内第一家量产可充电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厂商,但随着王永庆的去世,此项目后来拆伙了。 王瑞瑜認為,無論是石化能源或是再生能源,都各有其優劣之處,而台塑新智能科技是由台塑、南亞、台塑石化、台化及台塑生醫共同出資成立,資本額 70 億元,面對產業持續演進的穩定能源需求及節能減碳的全球趨勢,多元能源並重發展,方為解決良策。 王瑞瑜進一步說明,台塑新智能近年專注磷酸鐵鋰電池研究,自有模組廠外,最關鍵的是擁有電池管理系統,無論是電池管理系統(BMS)或能源管理系統(EMS),都是台塑自行開發,有別於其他案場從國外進口安裝,自行開發在國家資訊管理更加安全。
王瑞瑜台塑: 王文淵交棒》退出第一線 王家二代闢新戰場
王瑞瑜指出,第二期計畫是台化彰化廠的100MW「超級儲能系統」合作案,預計2024年啟動,成為全台最大規模的「電網級」儲能案場,盼能幫助台灣電力穩定輸送。 王瑞瑜台塑 期待Formosa 樂活圈發掘台灣在地的美好,為台塑企業傳達關懷社會、關懷環境、善盡企業責任,與地方共榮、共好為目標,為台灣社會帶來更多正面能量。 樂活圈重要理念為「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善盡責任,期待對台灣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以環境永續及社會參與為主軸,展現台塑企業對社會的關懷,透過舉辦各種活動,讓外界有更多機會,進而瞭解、認同,感受到台塑企業的溫度。 答:這是好問題,但必須強調,台塑集團乃至於台塑生醫從來不是因為ESG才做,而是從成立以來就不斷在做。 隨著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健保總額連兩年突破8,000億元,而其中一大部分支出用於慢性病治療,造成健保和家庭沉重負荷,更凸顯預防醫學重要性。
王瑞瑜台塑: 社會回饋
面對各企業正如火如荼建置儲能領域,台塑新智能的案場到底和其他儲能廠有什麼不一樣? 王瑞瑜台塑2025 王瑞瑜台塑2025 王瑞瑜台塑2025 王瑞瑜解釋,台塑企業12年來專攻於磷酸鐵鋰電池研究,相較「三元鋰電池」(又稱鋰三元電池)更加安全,當未來儲能走入居家領域,安全絕對是最高考量因素。 王瑞瑜宣布,台塑新智能擴大儲能布局,攜手翰可能源、眾樹能源組成「儲能國家隊」,並在台南、雲林、南投、彰化、嘉義等縣市興建6大儲能案場,預計明年陸續完工,第一期設置容量總計將達50MW以上。 根據統計,自1980年代以來,台塑企業在資產總額、營收淨值、員工數等方面均獨占鰲頭,為台灣民營企業之龍頭,也讓其主要創辦人王永慶榮獲「臺灣經營之神」的稱譽。
王瑞瑜台塑: 社會回饋
但或許就是有這麼一點不服輸的性格,讓她開始在體制內創業,成了一種停不住的癮! 「只要你停下來,事業就會變小、會停滯,我的個性是,只要看好就去做,絕對不猶豫,無論對人、對工作,只有熱情才能讓你有動力、讓你成功!」王瑞瑜說。 王瑞瑜台塑 「當年,台塑總經理的人事案沒有通過,對我來說是人生的一大打擊,接著又再度面臨離婚、以及父親突然離開我們,這一、兩年,對我衝擊很大,我改變了很多,個性也變得更圓融吧!」暖冬的午後,身穿一襲白色名牌套裝的王瑞瑜,娓娓道出她過去一年多來的心情告白!
王瑞瑜台塑: 王文淵交棒》退出第一線 王家二代闢新戰場
台塑樂活圈初期主要是整合企業內健康、樂活、休閒、養生資源對外行銷,目的在脫離本企業只有石化業的刻板印象。 經不斷調整後,目前係以企業社會責任角度,以環境永續、社會參與及樂活意象為主軸,結合企業廠區周邊之鄰里社區、廠商、小農及地方政府,共同來推動「Formosa樂活圈」,目前全台有桃園、宜蘭、雲林、彰化及高雄等5大樂活圈,各自發展出不同特色。 因此我們投入偏鄉醫療,在2018年便啟動整合台塑企業產、醫、學相關單位,再搭配台塑生醫的專業人員,共同成立「台塑健康關懷團隊」,依著「在地人照顧在地人」的想法,招募當地義工來照顧長者,透過實際的陪伴協助和資源挹注,以改善民眾健康為最大目標,四年內服務觸及超過7.3萬人。 王瑞瑜台塑2025 台塑新智能科技結合翰可能源、華城電機等合作夥伴,加速布局台電AFC電網調頻服務、用電大戶及風力發電等領域的電網級儲能貨櫃市場,預計2022年底前的設置容量將可超過50MW,後續已著手規劃2座100MW電網級超級儲能站。 王瑞瑜台塑 在新能源方面,她說,除加速投入風力、太陽能發展外,也已著手開發智慧電網控制系統,提高綠能使用效率,開展多元創能領域,促進綠電使用佔比。 台塑新智能科技規劃將跨入節能、儲能、新能源與循環再利用等4大領域,除藉以進行多元能源發展布局外,也將為台灣每年至少減碳20萬噸。
王瑞瑜台塑: 社會回饋
「股價炒到兩百多元不是很好,我們的目標是做到全世界最大,不是炒股票!」她直率地說。 王瑞瑜台塑 2022年7月成立台塑新智能科技公司,跨入「節能」、「儲能」、「新能源」與「循環再利用」等4大領域,加速推動綠色新能源布局。 台塑企业,又称台塑集团、台塑关系企业,是台湾企业集团之一,源起于1954年创立之福懋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1957年更名为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台塑”),其后逐步扩大经营版图。 目前旗下事业横跨塑胶、炼油、石化、纤维、纺织、电子、能源、运输、重工、生物科技、医疗、教育等领域。 台塑企业经过六十馀年的努力发展,目前共计拥有台塑、南亚、台化、台塑石化等百馀家关系企业,分别在台湾、美国、中国大陆、越南、菲律宾及印尼都设有工厂。
台塑企業除石化、塑膠、纖維等産業對台灣經濟有重要貢獻外,在樂齡健康、休閒養生、預防醫學等也做了非常多努力,故台塑企業希望以「圈」的概念,將廠區周邊在地資源,如社區、小農、商家及地方政府等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共榮圈,共同來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活絡地方觀光、照護居民健康。 例如,投資「和康生技」開發各類人工組織植入物、投資「長春藤生命科學」跨足再生醫學領域,也會串聯長庚醫院、普瑞博生技等夥伴資源,擴大布局i醫健康診所、AI應用及高階醫材、生物晶片廠等投資,並搭配宜蘭生技園區建置,推動生技醫療升級發展。 特別的是,台塑新智能已與翰可能源、眾樹能源組成「儲能國家隊」,三方首次合建的台南永康5MW儲能案場已通過第三方認證,後續將在雲林、南投、彰化、嘉義完成五大儲能案場,設置容量總計將高達50MW以上,今年也會啟動建置台化彰化廠的100MW超級儲能系統。 王瑞瑜表示,目前電池芯的材料自製率已逾七成,考量全球鋰礦資源有限,將透過台塑資源公司,已在澳洲尋覓適合的礦源,同時在彰濱電芯廠的旁邊,也將興建電池回收線,這是台灣首座從生產、回收兼具的電芯一貫廠。 相較於堂哥王文淵、王文潮手掌兆元產業的石化產業,王瑞瑜從保養品到光電以及能源電池事業,論營收或投資,都只是九牛一毛。
王瑞瑜台塑: 王文淵交棒》退出第一線 王家二代闢新戰場
六大領域包括「三生、三醫」,即生活、生化、生物、醫療、醫藥、醫材,除了生活領域要率先打國際盃外,在細胞治療、高階醫材、新藥科技方面也將有人突破。 台塑生醫昨(23)日舉行20周年慶祝大會,董事長王瑞瑜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未來20年台塑生醫將聚焦提升營運與永續量能,並持續擴充與深化六大領域,為百億營運計畫扎根。 本站元件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王瑞瑜台塑: 社會回饋
答:在再生醫學方面,台塑生醫2022年投資長春藤生命科學,配合未來再生雙法通過,將有機會取得五年期臨時藥證,目前持續加速布局NK(自然殺手細胞)、CIK(細胞因子誘導的殺手細胞)等再生醫學應用,並延伸至其他基因治療與m-RNA應用技術領域。 此外,台塑新智能科技也與日本雙日集團、協禾國際、達方及中保星生合作,啟動台灣、日本、美國家庭用儲能市場布局,規劃推出12.2度電居家儲能系統,可供一家4口一整天的電力備用需求,預估每年銷售量可達10,000組以上。 王瑞瑜指出,在各大企業都如火如荼前進儲能領域之際,台塑新智能有三大不同於其他企業之處。 首先是台塑企業12年來致力磷酸鋰鐵電池研究,由於磷酸離鐵電池具備高度安全的特性,未來儲能若要走入居家領域,安全絕對是最高考慮之一。
台塑新智能科技規畫將跨入節能、儲能、新能源與循環再利用等 4 大領域,為台灣每年減碳至少 20 萬噸,王瑞瑜表示,節能方面,精進各項節能減碳技術,開發不同能源使用場域的節能與智慧能量回收系統,並投入尖離峰電力平衡節能管理技術研發,協助台塑 2050 年達到碳中和。 台塑新智能科技董事長王瑞瑜表示,台塑布局新能源26年,新公司希望能做到「上、中、下游」垂直整合,成為台灣另一座護國神山。 台塑目前已掌握多項新能源領域關鍵材料技術與量產能力,以電池芯為例,包括鋰鐵正極材料、電解液、鋰電銅箔、隔離膜用PP等,材料自製率已達70%以上。 這十多年來隱含在台塑集團各事業裡的電池技術,如珍珠般一顆顆撈出,今年七月終於串成電池、儲能產業,由台塑、南亞、台塑石化、台化及台塑生醫共同出資70億元,成立「台塑新智能」,進一步跨入節能、儲能、新能源與循環再利用等4大領域。 新能源方面,王瑞瑜指出,加速投入風力、太陽能發展,並已著手開發智慧電網控制系統,提高綠能使用效率,開展多元創能領域,促進綠電使用占比,至於循環再利用則發展包括降階汰役電池使用與材料回收的鋰電池回收技術,並投入各類碳捕捉、碳利用及碳封存及貴金屬回收技術開發。
據悉,台塑新智能已與美國電動車公司Aptera Motors結盟;五縣市六大儲電站也將在今年底完成,斥資160億元的彰濱電芯廠,將於本周三(12日)動土,目標2024年第一階段可完工投產。 1985年進入台塑集團的長庚醫院任職;1990年出任台塑總管理處主任,後接手台化的清潔劑事業;2003年開發Forte品牌保養品,設台塑生醫;2006年晉升決策成員,掌綠能事業。 台塑企业为落实二位创办人的理念,积极与政府及各民间团体合作,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关怀及协助弱势族群,历年来在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社会公益事业累积已投入超过新台币550亿元。
王瑞瑜台塑: 王文淵交棒》退出第一線 王家二代闢新戰場
翰可能源董事長陳洋淵表示,這次與台塑新智能合作的儲能,是翰可第三座的案場,透過已累積的儲能營運及設備管理,互補彼此的優勢,未來也會持續和台塑新智能合作,持續朝更具有規模的儲能事業前進,且除了在台灣布局,未來也會開發海外市場,台塑新智能絕對是翰可能源最重要的夥伴。 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20日表示,台塑新智能正瞄準電芯事業加速建廠,預計於彰濱工業區設置2.1GW「磷酸鐵鋰」(又稱鋰鐵)電池芯廠,希望2024年完工後,從電池芯、模組至儲能可以「100%國產化」,盼對整個台灣能源轉型,包括淨零排放、節能減碳都有所貢獻。 在節能方面,王瑞瑜表示,將延續台塑企業精神,精進各項節能減碳技術,開發不同能源使用場域的節能與智慧能量回收系統,並投入尖離峰電力平衡節能管理技術研發,協助台塑企業於2050年達到碳中和。 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表示,台塑新智能於今年7月5日正式成立後,積極在節能、儲能、新能源、循環再利用等四大領域進行布局。 她並強調,台塑企業(1301)因應全球能源產業發展趨勢,善盡地球公民與環境共生共榮之責,整合企業內相關資源,全力推動新能源關鍵技術與產業布局。 和爭相投入儲能系統的水泥、汽車及電機電子業相比,台塑算是唯一能夠自行完整掌握產業鏈的。
王瑞瑜台塑: 社會回饋
過去,她總習慣挽起頭髮、一身俐落的打扮,今天的王瑞瑜卻是難得的溫柔,放下波浪長髮,臉上的線條、神情柔和許多。 如今,她身兼五家台塑轉投資公司的董事長,同時還是台塑七人小組成員並身兼台塑集團總管理處副總,下了班,她是十三歲雙胞胎眼中的慈母兼嚴父。 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的女兒王瑞瑜自 1985 年加入家族公司,1990 年進入台塑總管理處,接手台化清潔劑專案組,2003 年她帶領團隊改名台塑生醫並擔任董事長,推動公司轉型生產保養品、保健食品。 台塑生醫自從 2013 年投入阿茲海默症治療性疫苗的研發後,在蛋白質新藥領域取得長足進步。 台塑企业除石化、塑胶、纤维等产业对台湾经济有重要贡献外,在乐龄健康、休闲养生、预防医学等也做了非常多努力,故台塑企业希望以“圈”的概念,将厂区周边在地资源,如社区、小农、商家及地方政府等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共荣圈,共同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活络地方观光、照护居民健康。
王瑞瑜台塑: 社會回饋
王永庆,可说是台湾最受人敬重的企业家,在他去世后,有人曾说:“不管一贫如洗或家财万贯,不管小学毕业或是博士,都可从他身上学些东西。 ”祖籍福建安溪的王永庆,1917年出生于新店直潭一个贫寒农家,15岁时,他只身到嘉义做米店的小工,16岁时靠父母四处张罗借来的200元,开了一间小米店。 勤勉的他,即使是冬天,也是洗冷水澡,这就是他“每天可以省三分钱”的典故。 在台塑王家长大的王瑞瑜,自小看遍人情世故之冷暖,加上父亲王永庆对她严厉管教,她行事向来保守,也将全身心贡献给台塑。 但今年發現,「台塑新智能價格較好,交期比特斯拉少四分之一,還有講中文、服務即時的在地客服。」陳洋淵立刻拍板,從特斯拉轉向台塑新智能採購儲能設備,希望成為能帶領國內能源轉型的一員。
像是,r-TMS對於腦部疾病、失智症、憂鬱症的改善治療研究;還有新陳代謝功效研究及外泌體提升身體機能的研究。 答:台塑生醫的理念一直是推廣「預防醫學」到台灣每個角落,為民眾建立更健康、美好的生活,在20年的努力下,台塑生醫在保養品、健康養身、醫材、檢測等產品皆已完備,並且成功站穩市場,因此下一個階段是加速啟動「產、醫、學」策略結盟。 台塑生醫前身是台化旗下清潔劑專案組,經過一番整頓後順利轉虧為盈,並在2004年獨立。 經過20年的努力下,台塑生醫在生活、生化、生物、醫療、醫藥、醫材等六大領域上小有成果,但深度都不夠,期許未來20年能加大深度與廣度。 廖鎮漢舉例,當年與王瑞瑜商談保養品事業時,建議她走專櫃路線,可讓品牌保有較長的生命週期。
王瑞瑜表示,台塑新智能著重國產在地化,不僅自行開發電池管理系統,並具備規模化電池模組生產能力,而在電池芯廠投產後,可確保電池供應無虞,並提供完整技術支援及售後保固,建立長期且穩定的一條龍服務。 王瑞瑜強調,台塑新智能除是台塑集團邁入新能源的里程碑,更肩負推動台灣能源轉型的重責大任,未來目標電池自製率將達九成以上,期許磷酸鋰鐵電池能成為台灣另一座護國神山。 根据统计,自1980年代以来,台塑企业在资产总额、营收净值、员工数等方面均独占鳌头,为台湾民营企业之龙头,也让其主要创办人王永庆荣获“台湾经营之神”的称誉。 2022年7月,台塑新智能在彰化成立,今后台塑生产的电池,会不会成为台湾发展电动车的基础,值得观察。
王瑞瑜台塑: 社會回饋
台塑企業為落實二位創辦人的理念,積極與政府及各民間團體合作,深入瞭解社會需求,關懷及協助弱勢族群,歷年來在教育、醫療、社會福利等社會公益事業累積已投入超過新臺幣550億元。 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訴說成立台塑新智能初衷,就是為了人們更好的生活,這也是延續父親王永慶的志業。 她感性地說,一開始只是為了幫父親保養皮膚才調配的草本植萃凝膠,而在得到認可後才成立台塑生醫;而台塑新智能則是源於父親對於電能的遠見,同樣是著眼於未來更好的生活。 台塑企业在921地震后,响应教育部结合民间力量重建老旧中小学校舍计画,认养云林、嘉义、台南、高雄、林口及台东等地16所中小学校重建,以崭新且安全的硬体设施,让学童受教品质随之提升。 2009年8月莫拉克风灾导致许多民众伤亡,房屋、学校、公共设施也严重受损,台塑企业于第一时间即捐赠2亿元,员工亦发起一日所得捐款协助救灾,并配合政府展开全面性灾后重建,再宣布捐赠10亿元协助政府重建灾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