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語文政策:學校致力推動兩文三語政策,為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及增加學生接觸英語機會,學校運用資源額外增聘英文教師,亦有兩名外籍英語教師於小息、午間及放學舉辦多元化活動及拔尖鞏固課程,並於特定學科推行「英語延伸教學活動」。 應用學習及其他學習經歷: 本校從2006年開始為高中學生提供不同類型的新高中應用學習課程,以滿足他們的不同學習需要。 學生可藉修讀應用學習課程,為未來升學、工作以至終身學習作好準備。
據悉學校昨向家長發通告,透露選擇建議方案和表示「我有其他安排」的家長人數接近,但兩者人數均未達學生人數的一半。 通告夾附第二輪意向調查,請家長投票選擇轉往余二、原校就讀至2025/26學年或自行安排轉校,並會以簡單多數制決定最終安排。 方潤華中學校服 學校上月向家長收集意見,決定是否安排學生集體轉校至余振強紀念第二中學,但結果仍未公布。
方潤華中學校服: 最新消息
我們搜邏一些有提及到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的影片,希望帶來多方面的資訊去認識這學校。 辦學宗旨:學校為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直屬學校,秉承區會以結合傳道服務精神為宗旨,使學生在學校悉心培育下,身、心、靈三方面能得到均衡發展。 為了讓學界在中國傳統文化涵養及品德教育的範疇上,得到理論與實踐並行的支援,在社會上形成清流,造福下一代,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國學中心聯同清華大學中國經學研究院和馮燊均國學基金會,攜手推動「禮儀文明教育項目」,歡迎學校、教師和家長一同參與。 GoodSchool好學校網站,這是由教育傳媒營運的教育網站,我們期望成為教育界和家長之間的橋樑,讓學界可以在這裡發放訊息,把學校內的教學政策和好人好事發送出去,而家長也能夠第一時間獲悉學校的亮點美事,讓他們能夠為子女尋找最適合的學校和課程。 設立校隊、興趣小組、學會、四社及學生會等,為學生提供多種不同類型的活動,涵蓋靈性、學術、體育、興趣、藝術、服務等範疇;學校亦與社區團體合作,配合各學科舉辦各類學習活動,如考察、參觀、表演及比賽等。 又定期舉辦運動會、旅行及聖誕聯歡等大型活動,務求達致發展學生多元能力的辦學方針。
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學校重視以生命影響生命,透過老師在前線言傳身教,協助學生發展個人潛能及建立積極人生觀,從而回饋社會、造福人群。 我們一貫秉持「嚴而有愛」的原則培育學生,因我們亦相信嚴格而合理的要求可讓學生培養自律自主,最終達到自我完善。 學校曾分為上午校和下午校,不過後來轉為全日制,並與2002年由土瓜灣遷入天水圍的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結為一條龍學校。
方潤華中學校服: 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
為更切合學生學習需要,現時學校上課的時間表設計會將主要學科放於上午進行,下午則進行體藝及術科學習,每日設有導修課,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功課。 此校前身的基秀小學分為上午校和下午校,1967年創校,於秀茂坪邨17A座校舍辦學,是全港唯一一所與第三型徙置大廈相連的「火柴盒」小學,亦是同系中華基督教會蒙民偉書院的關聯學校之一。 但是,由於該邨1-17A座需於1992年中重建,基秀於1991/92學年結束後隨即停辦,原址現為曉麗苑曉順閣。 但是,由於基秀辦學往績良好,而同一辦學機構在主要接收屋邨-天耀邨投得校舍,故此該校變相在一年後復辦。 方潤華中學校服2025 方潤華中學校服 由於獲得商人方潤華捐建,加上新校不再在秀茂坪辦學,「基秀」之名遂被棄用。
PAIR 一字象徵老師,同學和家長是一起同行,家校合作,教學相長。 香港有 360 間資助中學,佔整體約 78%;香港有 方潤華中學校服 394 間男女中學,佔整體約 85%;香港有 153 間基督教中學,佔整體約 33%;了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1948年方潤華與父親方樹泉在中環永和街創立協成行集團,至1951年,協成行已經發展成本港最大桂皮出口商,惟適逢韓戰爆發聯合國對華禁運,香港經濟急劇轉型。 然而,他坦言港華屬傳統男校,不論師兄和公眾,對學生的形象都有期望,因此當老師看到學生頭髮較長,也會以提點方式,問學生何時理髮。 中國改革開放後,基金捐建從幼兒園到大學之教育項目約六百個,遍佈全國三十一個省、市及自治區;近年隨着祖國教育事業日益完善,基金逐漸將捐資重點轉到支持醫療方面,除已捐建鄉鎮衛生院五十六所外,亦選擇優質高校資助醫療教研項目,研究防治癌症、乙肝、糖尿病等常見都市病,推動中西醫結合治療。 1993年方潤華幼子方文雄由美國回港發展,逐步接棒成為協成行掌舵人,帶領公司發展邁向新的台階。
方潤華中學校服: 教學情況
早前兩位男生分別就母校禁止男生留長髮的校規及處理手法入稟區域法院,提出民事訴訟,引起社會關注。 本地中學男生以短髮為主,但亦有個別例子,記者訪問了香港華仁書院校長陳偉倫及聖若瑟書院校長黃婉芬。 陳偉倫表示,港華曾有舊生因「捐髮」予台灣的癌症組織而蓄長髮;而黃婉芬則表示,會要求學生校服和髮型統一,但認同校規須與時並進,故每年亦會檢視校規是否合時宜。 隨著念慈中學於2004年完成遷校,舊址隨即交予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的下午校作轉全日制之用,並於一年後遷入,成為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九龍城)[8]。 隨着念慈中學於2004年完成遷校,舊址隨即交予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的下午校作轉全日制之用,並於一年後遷入,成為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基道小學(九龍城)[8]。 念慈中學舊校舍位於土瓜灣靠背壟道,於1981年落成,佔地2,117平方米,設有18間課室及少量特別室[7]。
- 在眾多辦學團體申請營運新校計劃中,方潤華小學所設計之理念、課程、配套及支援均備受讚賞,因此最終獲得辦學權。
- 我們一貫秉持「嚴而有愛」的原則培育學生,因我們亦相信嚴格而合理的要求可讓學生培養自律自主,最終達到自我完善。
- GoodSchool好學校網站,這是由教育傳媒營運的教育網站,我們期望成為教育界和家長之間的橋樑,讓學界可以在這裡發放訊息,把學校內的教學政策和好人好事發送出去,而家長也能夠第一時間獲悉學校的亮點美事,讓他們能夠為子女尋找最適合的學校和課程。
- 全校語文政策:學校致力推動兩文三語政策,為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及增加學生接觸英語機會,學校運用資源額外增聘英文教師,亦有兩名外籍英語教師於小息、午間及放學舉辦多元化活動及拔尖鞏固課程,並於特定學科推行「英語延伸教學活動」。
2012年其孫方添輝( 方文雄長子)亦學成,加入公司負責酒店項目。 隨着香港金融業發展,協成行把握機遇與長江實業、新鴻基地產等華資地產企業於1972年同期掛牌上市,每股作價1元,集資共達1億元。 迎新活動: 本校為中一新生籌辦為期整年的迎新啟導及級本活動,藉此啟發學生潛能,提升學生自我形象,增強正向思考,建立團隊合作精神,及早適應升中生活。
方潤華中學校服: 學校報告
健康生活: 學校積極關注學生的健康,要求午膳供應商提供營養餐供學生選擇,使學生在午膳取得均衡的營養。 此外,學校更經常舉辦性教育、飲食健康、精神健康及人際關係等講座及工作坊,教導學生注重身心靈健康及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現時全港有26間男校,記者曾向部分傳統男校查詢校規對男生髮型的要求,所得的回覆均指學生須留短髮。 然而,位於灣仔區的香港華仁書院,上學年就曾有學生因希望「捐髮」而留長頭髮,並獲得校方同意,成為當時校內唯一蓄長髮的學生。 天水圍循道衛理中學畢業生黃永熙及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畢業生林澤駿,早前各自就母校禁止男生留長髮的校規及處理手法入稟區域法院,提出民事訴訟,指控學校法團校董會違反《殘疾歧視條例》及《性別歧視條例》,引起社會關注。 事實上,本地傳統學校對男生的髮型要求,仍是整潔的短髮為主,不像女生可自由蓄長髮或短髮。
方潤華中學校服: 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 CCC Fong Yun Wah Secondary School
該小學原於1993年在現址創校,取代於1967年成立、位於觀塘秀茂坪邨第17A座、與第16座相連的(1992年重建,其主要安置屋邨為天耀邨)中華基督教會基秀小學。 方潤華中學校服 其後因為收生人數不足而被「殺校」,於2012年9月停辦,變成空置校舍。 消息人士透露,學校過渡委員會發現,雖然最多家長贊成建議方案,但只佔整體約45%,亦有5%家長表示將會移民或未回覆,「不過支持轉往余二的家長較多,如果未能安排他們轉校,對他們也不公平。」他又指學生集體轉往余二後能繼續修讀原有選修科,亦有教師隨學生過渡至余二,方案受家長歡迎,亦是「無辦法中的唯一辦法」。 消息人士又透露,學校提出若學生轉往余二就讀,會提供購買新校服、書本等的資助。 方潤華中學校服2025 方潤華中學校服 方潤華中學校服2025 學校上月初提出新「建議方案」,建議下學年起所有玫瑰崗中學學生轉往余二繼續學業;若贊成方案的人數達中一至中五級學生總人數的一半,方案將會開展。
方潤華中學校服: 學校文件
本校亦提供多元化的其他學習經歷,例如德育及公民教育、社會服務、與工作有關的經驗、藝術發展及體育發展。 他還曾歷任香港地產建設商會副會長、東華三院首總理、保良局主席等。 方潤華中學校服 在師資方面,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全校教師總人數為70人,其中86%擁有教育文憑、99%擁有學士資格、46%是碩士、博士或以上學歷、44%具有特殊教育培訓資歷;年資方面,27%老師年資在4年或以下、14%年資5年至9年、59%老師擁有10年或以上年資。
方潤華中學校服: 元朗區的中學
學校:1:嚴格要求及積極幫助每個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自我管理習慣。 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下稱方中)致力推動兩文三語政策,英文科除正規課程外,特別重視多方面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課程設計別出心裁,自製的校本教材「貼身」好玩,又鼓勵學生線上看影片閱讀,寓學習於娛樂。 着重訓練語感 自編教材玩「妙探尋兇」 方中最近兩年,初中英文科進行校內課程改革。 此校為一所後期型中學千禧校舍,建築面積約13,000平方米[9],設有30間課室及各種特別室。
方潤華中學校服: 天水圍現址
在眾多辦學團體申請營運新校計劃中,方潤華小學所設計之理念、課程、配套及支援均備受讚賞,因此最終獲得辦學權。 方潤華中學校服 由於同時得到方潤華先生捐贈100萬元,故此學校沿用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小學之名。 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CCC Fong Yun Wah Secondary School)前身為中華基督教會念慈中學,由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主辦,方潤華博士贊助。 為政府津貼的男女合校中學,校舍位於香港元朗區天水圍天業路6號,於2002年創校,佔地約13,000平方米,校園面積寬倘。 方潤華中學校服 學習和教學策略:校方注重協助每個學生達至良好的學業水平,並提供足夠空間,讓學生發展多元能力。
方潤華中學校服: 學校特色
據了解,學校昨再向家長發通告,進行第二輪調查,請家長「三選一」決定學生去向。 方潤華中學校服2025 消息人士透露,上月的調查結果發現,願意轉往余二的家長佔最多數,但未過半數以符合通過最新方案,亦有部分家長未交回意向書。 如果個別學生希望留長髮,陳偉倫指,老師會先了解他的想法,也讓學生知道學校的要求,期望透過溝通達成理解。 香港華仁書院校長陳偉倫表示,該校除了極少數學生因宗教原因「包頭」上學外,在他上任後這5年間,就只有馬昊龍留長髮的個案,而當時馬昊龍也有向校方解釋原因,並遞交家長信,最後獲校方批准蓄長髮,但上學時必須保持儀表整潔。 陳偉倫指,當時校方亦有向全校學生講述馬昊龍的情況,甚至讓他於早會上,親自向同學解釋其理念。 方潤華先後榮獲第四屆全國十大「扶貧狀元」、國家民政部頒授「中華慈善獎」、國內外15所大學頒授榮譽博士或榮譽院士、14個城市頒授榮譽市民及香港特區政府頒授銀紫荊星章、金紫荊星章等。
方潤華中學校服: 學校設施及環境
此校連同毗鄰的基督教培恩小學,均由祥興建造有限公司承建,於2001年1月動工[10],2002年完工遷入起沿用至今。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的資訊。 這裡並不是該校的官方網站,如發現這網頁有任何不準確的地方或有改善之處,請讓我們知道。 學校報導及相關影片,部分由搜索器自動提供,因此內容可能跟學校不太相關。
前教育統籌局曾於2002年分配現萬鈞伯裘書院的校舍予下午校作轉全日制之用,不過因收生人數不足而被撤回[2],改為上下午校合併,但最後亦不能避過「殺校」的威脅,在2010年開始停辦小一,兩年後學校結束,成為天水圍區內第一間停辦的小學,校舍被房屋署收回,而結龍關係隨即結束。 由於融合教育逐漸普及,不再需要設立專門的「技能訓練學校」,念慈中學於2001年決定參與該年的校舍分配工作,並獲分配一所位於天水圍的千禧校舍作遷置,以逐步轉為一般文法中學[4][5]。 一年後,此校從九龍土瓜灣遷入天水圍,並招收首批8班主流中一級,同時與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小學的下午校結為「一條龍學校」。 由於念慈中學新校獲商人方潤華捐款贊助,因此自遷校起改名為「方潤華中學」。 方潤華中學校服 校園佔地 13,000 平方米,毗鄰香港濕地公園,環境豁然開朗。 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小學(英語:C.C.C. Fong Yun Wah Primary School)是一所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天水圍新市鎮天耀邨的小學,於2015年9月1日重新開學。
方潤華中學校服: 中學分區名單
鑒於方潤華伉儷對社會的貢獻,1994年及2006年先後經國際小行星組織批准,將5198號小行星命名為「方潤華星」,「5709」號小行星命名為「方譚遠良星」[14],夫婦同獲命名,在中國屬首例。 方潤華,GBS,MBE,JP(英語:Henry Fong 方潤華中學校服2025 Yun-wah,1924年12月24日—2022年1月6日[4]),原籍廣東省東莞市厚街鎮河田村,生於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藍口鎮[1]。 香港地產發展商和投資商協成行集團主席、方樹福堂基金及方潤華基金主席,香港中旅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5]。 曾被《福布斯》選為「亞洲慈善英雄」,亦曾獲頒發最高榮譽「中華慈善獎」,方潤華在2013年《福布斯》香港富豪榜以25億美元(約155億人民幣)排名第21位,2016年以23億美元身家佔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771位。 「世界學堂計劃」是惠僑課外活動計劃的重點,早於2001年,惠僑配合教育改革建議開展該計劃,冀盼學生超越學科課程和考試的局限,擴闊眼界,體驗與別不同的學習經歷。
然而,方潤華小學因收生不足,最後在2010年被勒令殺校[6],至2012年結束,兩校的結龍關係隨即結束。 雖然該小學於2015年起復辦,但受制於「有時限辦學」條款,兩校的一條龍關係並無恢復。 根據2023/24學年資料顯示,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中學的班級結構是中一4班,中二4班,中三4班,中四5班,中五4班,中六4班,總計全校共開25班。 方潤華中學校服2025 然而,隨着元朗區跨境學童需求增加,校舍於2015年「復活」,由原辦學團體以原有校名營辦有時限性的資助小學至2023—2024學年。 [1]屆時,此校連同秀茂坪時代的基秀小學,將合共辦學54年(不計中間兩次停辦)。 本校致力培育學生具備「堅毅鑽研」Persevering, 「自律自主」Autonomous, 「探索求真」Inquisitive 及 「逆境自強」Resilient 四個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