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的辛辣非常惹味開胃,是15分鐘內輕鬆完成的零難度菜式。 這道食譜的主要材料只有三樣:蝦仁、豆腐及蛋,都含有豐富蛋白質,蝦仁更是健康之選的低卡路里海鮮,適合減肥一族。 爽口蝦仁和嫩滑的豆腐水蛋非常夾,而且只需簡單蒸煮,15分鐘就有得食,簡直符合極速方便快捷。 當夏季剛過,人的脾胃因受炎熱天氣影響,功能較差,入秋後養脾胃亦是重要。 另外,秋天濕度開始下降,天氣乾燥易便秘,多喝湯水,吃含纖維豐富的食物,潤腸排毒。 今日食咩餸2025 這個秋天湯水整體而言,能滋陰清熱降火,針對熱底人士,在這夏末初秋既炎熱又開始乾燥的時候飲用,能減輕燥熱,令身體得到滋潤,不過體虛人士就未必適合。
日本新潟越光米是日本的極品米之一,米飯放涼了口感依舊很好,適合做日式飯糰。 和風飯糰專賣店二呆飯糰內湖店老闆邱阿生則推薦台梗9號壽司米,黏度夠、口感Q,也很適合做飯糰。 叉燒食得多,今次整 一口叉燒汁小雞腿 ,你一啖雞腿,他一啖雞腿! 若不用有機小雞腿,亦可用雞翼也可,但要加海鮮醬半茶匙及少少鹽來醃先入味,也非常美味的。
今日食咩餸: 做法:
菜乾,是由白菜曬乾後而成,是一款較寒涼的食材。 坊間上都聽過不少人會在菜乾湯中加上數片薑片來驅寒,但詢問過錢醫師後才知道這是一個謬誤。 今日食咩餸2025 錢醫師指,多數煲湯時都只會加數片薑,但薑的分量太少,不足以改變整個湯的作用。 如果想令湯水減低寒涼,便要加入黨參來補,不過整個味道便會有所改變,甜味會減少。 老黃瓜赤小豆扁豆湯有消暑、清熱、利濕的功效,非常適合處於「秋老虎」的炎熱天氣飲用。 此湯偏涼,適合實熱體質的人飲用,大便稀爛、消化系統不良、怕冷、痛風等人士需要慎服。
蒸的原理是利用蒸氣將食物烹調煮熟,除味道外,也能保留食物的營養,而且一般蒸完都不會太走樣。 今日食咩餸2025 不是每個人家裡都有蒸爐,要是用鍋子或中式鑊去蒸餸的話,在鍋內注入水,讓水加熱沸騰成蒸氣,透過蒸氣令食材變熟,因此,一定要等水滾才開始蒸餸,水量亦不能太少,起碼要有容器的1/3滿。 很多人不喜歡在家中煮飯,主要是怕多油煙,尤其是現時許多家居都採用開放式廚房,要是又煎又炸,隨時滿屋油煙味,又不太健康。 今日食咩餸2025 如果想避免這個情況,做一些蒸或煮的料理可說是最佳選擇,用鑊冚蓋蒸,或是放入蒸爐等等,不少菜式都是少油煙,甚至完全免油煙。 政府日前宣佈晚市堂食又再因疫情而暫停,不能外出用餐的各位,不妨參考一下這些食譜。
今日食咩餸: 做法:
但絕對不會遜色,做到色香味俱全,鹹蛋黃入口一刻,鹹香瞬間爆發,為淡口的豆腐帶來不少滋味,加上蟹柳增添口感,餸汁用來撈飯一流。 除了一般填餡料飯糰,也有燒烤飯糰,或是以燒烤過的飯糰、倒入高湯享用的茶漬飯糰。 而削皮後宜將馬蹄放進水裡,不然很快會氧化變黑。 雪梨和雪耳,一聽到便知道是滋潤的食材,拿它們去煲湯就最好不過。
- 煮過的食物通常都比較濕潤,很多時候連湯汁食,如:年糕福袋、勝瓜雲耳粉絲、蒜蓉牛油煮蜆等等,但有時亦只單純將食材烚熟,再拌汁食,如麻辣杏鮑菇、麻醬番茄等等。
- 五指毛桃海底椰蘋果湯可補氣化濕、潤肺止咳,潤而不滯,非常適合潮濕但開始乾燥的香港。
- 政府日前宣佈晚市堂食又再因疫情而暫停,不能外出用餐的各位,不妨參考一下這些食譜。
- 「蒸」之後便是「煮」食譜,聽起來是不是有點混淆,因為我們常說煮飯、煮餸,「煮」不就是將食物烹調的統稱嗎?
- 當夏季剛過,人的脾胃因受炎熱天氣影響,功能較差,入秋後養脾胃亦是重要。
- 由於蒸餸一般不會再另外加汁,最多是蒸魚等臨尾灒熟油,所以通常都會在蒸之前先把食材醃過,或是加蒜蓉一起蒸。
方便將心水食譜分享給家傭姐姐,每日煮出新款菜式。 STEP 3【點選心水食譜】在電腦版網頁上下拉動,或在智能裝置屏幕左右滑動,便可查看該星期的「每日一餸推介」,點選想查看的心水菜式,便會看到食譜內容。 在日本飯糰較少當做主食,通常是外出爬山、野餐時的點心,或是居酒屋小酌,最後以日式飯糰增加飽足感,做為美味ending。 今日食咩餸 做法是將雞翅炸好後塗上特調的醬料再灑上香料,食落甜甜的,很香口惹味,在家中自製簡單又好吃,食到停不到口! 此外,中醫養生學之中有「春暖、夏熱、秋燥、冬寒」的特點,燥是秋季的主氣,肺易被燥所傷。 註冊中醫師彭明慧受訪時指出,白色食物與肺相應對,能潤燥養肺、生津化痰、養陰清燥,例如淮山、百合、蓮藕及梨等。
今日食咩餸: [10分鐘快速小菜] 蒜蓉粉絲蒸勝瓜
簡單有營美味 – 如果家中突然要加餸/菜,這味3分鐘便可攪定的美味便一定要嘗試!!! 栗子炆雞是一道家常菜,濃香既蠔油汁配上雞和栗子,送飯一流。 今日食咩餸2025 第一次在cook1cook發表食譜,希望大家喜歡,多多支持。 另一款快速早餐或甜品之選,就是深受港人歡迎的人氣梳乎厘班㦸。 傳統版本需要留意蛋白的打發程度,失敗率較高,這次卻用到日本班㦸粉,將全部材料混合即可,適合新手的你。 再配上香蕉和朱古力醬,整比男朋友做早餐簡直甜到入心。
而由於潮汐加速,月球環繞地球的軌道以每年增加3.8公分的速率遠離地球。 估計在6億年之後,地球和月球的距離會增加23,500公里,達到40萬公里的軌道上,比現今約38萬公里的軌道略高,這意味著,即使月球在近地點,地球在遠日點,月球仍不能完全遮蓋掉太陽的盤面[7]。 因此,將會因為月球離地球太遠而不再發生日全食。
今日食咩餸: 日本主廚開講:日式飯糰的好吃訣竅!
日全食的特別之處,就是會出現鑽石環以及倍里珠。 同樣都是米食,但壽司是米飯中加入鹽、糖、醋的醋飯,米飯通常煮得較硬;飯糰則不加糖、醋,僅在捏飯糰時手上抹鹽,為方便定型及保留更多水分,通常會煮得比壽司飯軟。 做日式飯糰採用壽司米或一般米皆可,不過最好選擇水分較多的新米,如此即使放冷、野餐享用時口感也較好。 今次家常菜食譜用海鮮菇(即蟹味菇),菇中蛋白質有人體所需要的8種氨基酸等營養物質,經常食用海鮮菇的人可以預防衰老,延長壽命,而且海鮮菇有抗癌、防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今日食咩餸 五指毛桃海底椰蘋果湯可補氣化濕、潤肺止咳,潤而不滯,非常適合潮濕但開始乾燥的香港。
今日食咩餸: 今晚食乜餸|三餸一湯 素炒荷蘭豆 滷焗豬手 蒜蓉辣酒煮花甲 淮山無花果鷓鴣湯
講到快靚正蒸餸,實在非蒜蓉的組合莫屬,不論蒸鮮魷、蝦、茄子等等,都相當惹味。 今日食咩餸 有正餐又點少得甜品給第二個胃,阿華田粉絲注意! 免焗芝士杯不用焗爐,阿華田充滿麥香和淡淡的朱古力味,是小時候熟悉的味道! 今日食咩餸 餅乾加幼滑芝士,面頭還有阿華田粉,吃起來又脆又甜,稱得上阿華田三重奏! 倍里珠出現於食既和生光的時間,是由於月球邊緣高低不平,遮擋部分陽光所引致[8][9][10],倍里珠是日全食中最珍貴的其中一幕,故這也是天文攝影愛好者在日全食期間最重要要攝影的地方。
今日食咩餸: 簡易家常菜 – 魚香茄子
湯水往往是住家飯中的暖心之作,這次介紹豆腐味噌蜆湯,不需要像老火湯花太多時間,滾湯只需15分鐘,簡單三步完成。 沙白蜆好鮮味,天氣寒冷時飲簡直暖心扉,如果煮厭中式料理,不妨試下簡單日式湯品。 今日食咩餸 同樣是15分鐘簡易港式家常小菜,零失敗三步做到。 以平民版的鹹蛋黃和蟹柳代替蟹黃,成本較便宜,是慳家之選呢!
今日食咩餸: 煮食靈感 – 今晚食乜餸?李錦記「每日一餸推介」幫到你
所謂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獨有的家常小菜食譜,是一家人的共同回憶。 當大家上學、返工時,其實媽媽每天都在苦惱「今晚食乜餸」,希望把最好的味道帶給最愛的家人。 由於日全食是一個十分難得一見的天文現象,故當日食發生時,日食帶的地區都會吸引很多人前來觀賞日全食,特別是天文愛好者,而日食帶的地區於日食期間酒店房間經常都會爆滿。 樓主在facebook群組「香港茶餐廳及美食關注組」用了大約1200字交代事件,由於想「食個快飯」然後買餸,聽聞元朗有一間懷舊扒房食物質素一般,但勝在上餐快,所以即使從來沒有幫襯,但都入去用膳。 養陰的食材種類繁多,而煲湯常用的材料少不了北沙參與玉竹,兩者常用且互相協調,加強養陰潤燥及清肺熱的效果。 沙參有南、北沙參之分,南沙參偏於清肺去痰,而北沙參偏於養胃生津,煲湯用北沙參。
今日食咩餸: 蘋果百合雞湯
我家的家常食譜以鹽麴代替鹽醃肉,今次加上柚子醬,酸酸甜甜好醒胃,不用次次整蜜糖雞翼咁悶呢! 如不想用焗爐,可用光波爐,空氣炸鍋及明火煎熟都可以。 於《本草綱目》中記載無花果有「治五痔、利咽喉、消腫痛、解瘡毒」的功效。 紅燒豆腐也是常見的家常料理,先把豆腐的表面煎到焦香酥脆,再利用紅燒的方式把豆腐燒入味,吃起來外皮略帶嚼勁,咬下後還是豆腐水嫩的口感,鹹、甜、醬香交錯的醬汁總是令人一口接一口。 從來最簡單嘅餸菜最美味, 選用較瘦的豬絞肉,加埋食譜內的小秘技, 製作出冇味精; 肉汁豐盈但不肥膩啲肉餅。 上面仲有滑滑嘅蛋白同甘香鹹蛋黃, 食兩碗飯一啲都唔過分。
今日食咩餸: 家常小菜食譜8.花甲唐芹冲菜粉絲湯
「處暑」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秋老虎」之際爭秋奪暑,養生湯水及飲食要顧脾胃、清熱及止渴,多吃養肺的食物,清熱解毒的食品亦能解熱消暑、補充水分及增進食慾。 當秋天濕度開始下降,天氣乾燥易引起咽、鼻、唇乾燥、乾咳、皮膚乾、大便燥結及便秘,更要多喝秋天湯水,吃含纖維豐富的食物,潤腸排毒。 今日食咩餸2025 「蒸」之後便是「煮」食譜,聽起來是不是有點混淆,因為我們常說煮飯、煮餸,「煮」不就是將食物烹調的統稱嗎? 今次所講的是「煮」,是將食材放於湯汁中烚煮,所需時間不長。 今日食咩餸2025 煮過的食物通常都比較濕潤,很多時候連湯汁食,如:年糕福袋、勝瓜雲耳粉絲、蒜蓉牛油煮蜆等等,但有時亦只單純將食材烚熟,再拌汁食,如麻辣杏鮑菇、麻醬番茄等等。 今日食咩餸2025 在遙遠的古代,月球太靠近地球,以致只有如現今的日全食存在(沒有日環食)。
今日食咩餸: 鑄鐵鍋做「日式鮭魚炊飯」鮮美濃縮入味!30分鐘熱騰騰開鍋
香港人工作忙碌,休息時間分秒必爭,加上疫情關係,大家都趕收工回家煮飯。 今次精選十道15分鐘內快速完成的簡易料理食譜,有中式家常菜、早餐及甜品,全部都非常容易上手,簡單幾步就做好,不用再煩惱今晚煮乜餸! 鮮百合淮山無花果黃豆湯是老少皆宜的秋天湯水,更是適合於「立秋」後飲用,因為有養陰生津的功效,而當中的食材百合有清心安神之效,非常適合受失眠困擾的朋友。 如果喜歡喝較甜的湯可用乾百合,煲出來的味道會偏甜,不過功效不及鮮百合好,而且小心含有硫磺,多吃無益。 不過筆者用上鮮百合後味道依然清甜,並沒有些微苦味。 熱愛韓式料理的你就必定要試這款泡菜牛肉飯,市面上的現成泡菜放入冰箱,隨時隨地可以拿出來用,非常方便,加上容易煮熟的牛肉薄片,大大縮短烹調時間。
今日食咩餸: 家常小菜材料:
隔夜飯也可做飯糰,不過冷飯不好捏,趁熱包飯糰較易塑型。
秋分比立秋又再過了個半月,秋意更濃,但亦容易有秋燥。 秋燥即是身體可能天氣乾燥等而缺水、口乾等,當「燥邪」入侵人體等或會咳嗽、失眠和便秘等,註冊中醫師邱穎琳就建議讀者可煲一個「雪耳雪梨瘦肉湯」。 以下將會介紹一些15分鐘內可煮好的蒸煮食譜,部分只消10分鐘已搞掂,有海鮮、肉餅、菇菌、蔬菜,就連港式魚蛋粉和炸醬麵等,都一樣輕鬆完成。
今日食咩餸: 今晚煮乜餸? 食譜簡單2023
從中醫理論來說,「肺與大腸相表裡」,肺主皮毛,因此肺部有足夠的滋潤便可止咳,潤腸通便,當人體的水分增加,皮膚便更有光澤,並獲得滋潤。 今日食咩餸 功效:天氣炎熱,易心浮氣燥,蓮子助補脾止瀉、養心安神,配太子參、山藥及麥冬,有健脾益氣、益胃生津之效。 由於蒸餸一般不會再另外加汁,最多是蒸魚等臨尾灒熟油,所以通常都會在蒸之前先把食材醃過,或是加蒜蓉一起蒸。
今日食咩餸: 日全食特別之處
其實蒸餸除了少油之外,另一個好處就是能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例如蒸肉餅,肉汁全留在碟子上,正是撈飯的精華。 朝早臨急臨忙出門口,都無時間食早餐,爆漿芝士雲朵多士絕對值得花15分鐘來做。 材料有在家必備的蛋、方包和芝士,蛋白雲朵口感輕盈,加上外脆內軟的多士和拉絲芝士,蛋黃爆漿一刻勁治癒啊! 爽脆清甜的蘆筍,加上彈牙蛋白質滿滿的蝦仁,還有非常養生的食材「百合」,最後加上惹味麻辣XO醬,絕對適合作為夏天的家常小炒。
今日食咩餸: 日全食
主角仍然有最佳拍檔:鹹蛋和豆腐,這次改用牛油快炒方式,鹹蛋黃加上牛油香氣滿溢,每一塊豆腐都沾到,勁惹味有鑊氣! 今日食咩餸2025 CP值超高,好抵食,賣相亦似模似樣,輕鬆做到新手變大廚。 STEP 4【切換食譜語言】無論是用電腦或手機,都可以點按食譜名稱下的語言按鈕,便可看到英文翻譯或印尼文翻譯。
日食的计算涉及到太阳和月亮运动的準確性,因此古代许多天文学家用它来验证自己的历法。 今日食咩餸2025 1969年还有人利用公元2年以前的25次日食记录来计算地球自转速率的长期变化。 包飯糰前,用煮過的開水將雙手洗淨,手掌蘸水,並準備一碗熟水方便捏飯糰時蘸用。 手掌蘸水捏飯糰,米粒較不黏手,適量水分也有助於飯糰塑形。 如果是約一年內的新米則水、米比例1:1即可,若是舊米,建議水量最好多一些。
今日食咩餸: 日全食之最
註冊中醫師潘仲恆建議入秋之後,又將近中秋節,可煮「蓮藕菱角百合湯」來調理身體。 菱角味甘、平、無毒,可清暑解熱,除煩止渴及益氣健脾。 不過,若然市場未開始賣菱角,可用馬蹄來代替,「蓮藕馬蹄百合湯」性味平和,可健脾和胃,養陰潤燥,是應時的秋天湯水。
今日食咩餸: 家常小菜食譜12.蒸水蛋
日全食是四種日食中的其中一種,當太陽光球完全被月亮遮住,原本明亮的太陽圓盤被黑色的月球陰影遮蓋。 然而,也只有在日全食發生時才可能用肉眼觀測到模糊的日冕。 日全食只在月球位於近地點時發生,此時月球的本影錐長度較月地之間距離長,本影錐才能掃到地球表面[1]。 由於太陽的實際體積比月球大很多,所以日全食通常只能在地球上一塊非常小的區域見到,因為月亮的本影對太陽來說只是一個小點(在全食區之外,所見的食相是偏食)。 最近一次日全食發生於2021年12月4日,下一次的日全食將發生於2024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