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端鄉(郡群布農語:Haitutuan)位於台灣臺東縣西北端,北臨花蓮縣卓溪鄉,東鄰池上鄉、關山鎮,東南鄰鹿野鄉,西鄰高雄市桃源區,南接延平鄉,是全縣面積最大的鄉鎮。 在全國所有鄉、鎮、縣轄市、區之中,人口密度倒數第二。 海端鄉地處中央山脈之上,鄉內幾為高山深谷,地勢起伏甚大,有新武呂溪、龍泉溪、加拿溪、崁頂溪等流經鄉境,氣候上屬熱帶季風氣候。 鄉內居民以台灣原住民族布農族為主,產業則以農業為主。. 林口區,舊名樹林口,是台灣新北市所轄29個區之一,也是大台北都會區外圍的衛星城市之一,不過隨著新市鎮的快速發展,市政府多樣建設快速導入,新北影視城的規劃,媒體園區的設立,已逐漸轉變成一自給自足的區域。 除濱海地區的狹窄平原外,主要位於平均海拔高250公尺的林口台地上,總面積54平方公里,東北鄰八里區,東與五股區為界,南與泰山區、桃園市龜山區為鄰,西為桃園市蘆竹區,北濱台灣海峽。
- 安南區位於臺灣臺南市,西濱臺灣海峽,南以鹽水溪與安平區、中西區、北區為界,北以曾文溪與七股區、西港區為界,東鄰永康區、新市區、安定區。.
- 二戰後,深坑地區於1950年3月1日劃為景美鎮、木柵鄉、深坑鄉三個鄉鎮。
- 都會駅共有2期 9座,1期有4座共1,676伙 2期有5座共2,096伙,合共提供3,772個單位,實用面積由437呎至972呎。
- 溪州鄉面積居全縣第三大(僅次於二林鎮、芳苑鄉),人口密度則居全縣倒數第四。.
- 在2005年10月16日獲得世界衛生組織(WHO)安全社區認證,同時也是全球第92個安全社區、亞洲第6個安全社區、全臺第一個客家安全社區。
- 坪林區是中華民國新北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境內多山。
隨著樹林酒廠於西元2004年拆遷至桃園市龜山區,原地變更使用為「大同科技園區」,樹林紅露酒文化遂逐漸沒落,正待區民努力開創文化新局。 樹林區民風淳樸,位於和平里中華路上的新北市立樹林高級中學更是孕育跆拳道選手的搖籃。. 松山區是中華民國臺北市轄下的行政區,位於臺灣北部,臺北市中心偏東地帶。 區內有許多大型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夜店,臺北小巨蛋及松山機場也位於此區。 而區內的敦化北路及南京東路一帶是臺北重要的金融商圈,不少國內外知名的企業及金融機構均在此雲集,而有「臺北華爾街」之稱。
都會駅平面圖: 臺北市
本區地勢平坦,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產業以工商業為主,高雄地標高雄85大樓亦位於本區。. 都會駅平面圖 鼓山區為臺灣高雄市一市轄區,位於市內西南方,市中心西北方,北臨左營區,東鄰三民區,東南連鹽埕區,並隔愛河出海口與苓雅區相望,西濱臺灣海峽,南隔高雄港與旗津區、前鎮區相望。 都會駅平面圖2025 本區背山面海,除南側之壽山外,全區地勢大致平坦,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 都會駅平面圖2025 產業以工商業為主,漁業也頗為興盛,觀光資源亦相當豐富,區內的西子灣及壽山均為頗負盛名的觀光勝地。.
竹東鎮(臺灣客家語海陸腔:zhug dungˋ zhinˊ)位於臺灣新竹縣中心,鎮內人口約9萬7千人,為全台人口第2大鄉鎮,僅次於南投縣草屯鎮。 原本是原住民泰雅族與賽夏族及平埔族人聚集地狩獵地,清朝時有來自廣東的移民大量進駐。 都會駅平面圖2025 人口組成以來自廣東移民客家後裔族群為主,亦有多數的原住民泰雅族、賽夏族居住。 竹東早期以製造樟腦聞名,其後石油的鑽探、水泥及玻璃工業的設廠及林場集散場的拓展下,成為新竹縣溪南地區的工商重鎮。 戰後初期,曾與豐原、中壢共稱為臺灣三大鎮,並與東勢、羅東共稱為臺灣三大林業集散地。 隨著1973年工業技術研究院設置於頭重里,以及1980年新竹科學園區設置於西鄰的新竹市東區之後,竹東鎮已逐漸轉型為高科技研發中心。.
都會駅平面圖: 屏東縣
由於基隆港附近腹地有限,加上七堵車站成為台鐵西部幹線對號列車的主要起點和終點站,近年已逐漸發展為基隆第三都心。. 其為臺灣西部平原的起始地帶,是臺灣的農業重鎮,同時也是臺灣中小企業與精密機械最重要的聚集地,巨大機械(捷安特)、臺中精機、寶成集團、漢翔航空工業等知名企業均以臺中市為根據地,並形成全國第二大的臺中彰化都會區。. 都會駅平面圖2025 中山區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市中心偏北,此區因孫中山曾於中正區梅屋敷(今國父史蹟紀念館)休憩,為紀念之因而得名。
- 據耆老相傳,在明末清初,漢人自大陸入墾臺灣,稱番人聚落為「社」,「社頭」地名蓋因洪雅族大武郡社之頭首或頭人居住於此,以之得名。
- 湖口舊稱「大窩口」,「窩」的意思為山區中三面封閉、一面開放的盆狀窪地,而此地正位於這些窪地的出入口,故有此稱。
- 東北鄰新埔鎮、關西鎮,東南鄰橫山鄉,西南與竹東鎮為界,西北與竹北市相接。.
- 「台中」意即「台灣之中央」,名稱係始於日治時期,是台灣的地名之中最晚出現的名稱。
萬里區靠海因此以漁業與濱海的觀光業為主,境內以野柳風景特定區與其內的「女王頭」風化地形知名。 鄰近金山區的大鵬里的加投(Kataw)聚落設有萬里溫泉區,與金山溫泉連成一氣。. 芳區是中華民國新北市下轄的一個區,位於全市東北方,左側與臺灣省基隆市相鄰。 昔日以礦業繁一時,1990年代以來發展出以礦業文化為中心的觀光業。. 烏日區是臺灣臺中市的市轄區,居–市南端,控制臺中盆地出口,北倚大肚山,南鄰八卦山。
都會駅平面圖: 都會駅 1期 2座
左營共可以分為舊部落(蓮池潭周圍)、新社區(縱貫線東側)、與眷村等三大區塊,各個區塊文化特色有一定差異性。 舊部落大多數是住著明鄭時期開發後的居民,以閩南族群為主;軍眷區是1949年後來台的外省族群;新社區則是近年來自各國的新移民,已無明顯族群可以劃分。 位於本區的左營軍港是中華民國海軍與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最大和最重要的基地,海軍下轄重要軍事單位亦位於此。
都會駅平面圖: 臺灣行政區面積表
本鄉位處屏東平原西側,係由高屏溪及東港溪合力沖積而成,除東側的鯉魚山小坵外,地勢十分平坦,氣候上則屬熱帶季風氣候。. 水林鄉位於台灣雲林縣西南方,南隔北港溪與嘉義縣相望。 本鄉地處嘉南平原西北部,地勢平坦,氣候屬副熱帶季風氣候,因顏思齊曾經率領漢人登陸此地開墾,有「開台第一鄉」之稱。.
都會駅平面圖: 中華民國臺灣地區鄉鎮市區列表
氣候上屬熱帶季風氣候,每年冬春兩季均有強勁的落山風吹襲。 都會駅平面圖 嘉義市(Ka-gī-chhī、鄒語:maibayu),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市,位於臺灣本島西南部的都市,地處嘉南平原北端,全市在北回歸線以北(但極靠近北回歸線),嘉義都會區的中心城市,也是南部第三大城市。 全境除東部屬丘陵地帶外,其餘為平原,地勢由東向西緩降。
都會駅平面圖: 新北市
全鎮略呈橢圓型,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為一典型農業鄉鎮,亦是全縣面積最大的行政區。 三民區為台灣高雄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市中心中央地帶,與鼓山區、鹽埕區、新興區、前金區、苓雅區、左營區、鳳山區、鳥松區、仁武區相鄰,高雄市人口排名第二行政區。 本區機關學校眾多,交通發達,高雄車站位於此區,是台鐵和捷運共站。.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 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 東港溪左畔,介於萬丹、潮州、南州、東港之間,為平原鄉鎮,閩南人居多。
都會駅平面圖: 都會駅 筍盤推介
然而中區仍為臺中市及中部地區東西向主要道路的起點,在交通上尚具重要地位。 中區曾是全台灣人口密度最高的區域,曾高達每平方公里49529人以上(1986年),但因人口持續衰退,2017年被北區超越居台中人口密度第二高的市轄區。 是該市面積最小的市轄區,亦為全國面積最小、唯一一個面積不滿1平方公里的鄉鎮層級行政區。. 左營區是台灣高雄市的市轄區,位於市內西南部,市中心北方,西濱台灣海峽,與三民區、鼓山區、楠梓區、仁武區相鄰。
都會駅平面圖: 山地鄉
高純淑:〈蔣介石的草山歲月——從日記中觀察〉,刊呂芳上主編:《蔣介石的日常生活》,香港:天地圖書,2014年1月轄區內有民選的縣議員參加臺北縣議會,審議該局年度預算及施政報告,經費均由其上級行政區專案補助該局轄內地方建設。 舊稱草山管理局,以臺北縣的士林、北投兩鎮為轄區。. 造橋鄉(臺灣客家語四縣腔:co kieuˇ hiongˊ)是臺灣苗栗縣的一個鄉,位於苗栗縣北部,本鄉的雨量由海岸向山區遞減,雨季主要在5月至9月。 通霄鎮(臺灣客家語四縣腔:tungˊ seuˊ ziinˋ;台語台羅拼音:Thong-siau tìn),是台灣苗栗縣的一個鎮,位於台灣中北部,苗栗縣西南部。 金城鎮是隸屬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的一個鎮,位於金門島西南角,是金門縣政府所在地,亦是福建省政府駐地。
都會駅平面圖: 高雄市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後,日治時期隸屬於高雄州的高雄市改制為隸屬於臺灣省的省轄市,其後人口因數十年的快速成長而於1976年突破一百萬人,經行政院核定後於1979年7月1日合併高雄縣小港鄉升格為院轄市。. 西湖鄉(臺灣客家語四縣腔:xiˊ fuˇ hiongˊ),是臺灣苗栗縣西部的一個鄉,位於中臺灣,東鄰苗栗市,北鄰後龍鎮,西鄰通霄鎮,南接銅鑼鄉。 轄市山地原住民區是指中華民國的縣改制為直轄市後,原本管轄的山地鄉隨之改制而成的地方自治團體,與自治區類似。 縣是中華民國的第二級行政區劃,下分鄉、鎮、縣轄市。
都會駅平面圖: 主要製作人員
處八掌溪南岸,屬於平原地形,係由八掌溪及急水溪沖積而成,地形平坦,無丘陵或山脈,氣候上則屬熱帶季風氣候。. 都會駅平面圖2025 萬巒鄉(臺灣客家語南四縣腔:van lanˇ hiongˊ)位於臺灣屏東縣中部近山,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為六堆之先鋒堆,閩客混居,客家人口比例約四成。 客家人主要分佈西部的萬巒、萬和、萬全、鹿寮、頭溝水、三溝水、泗溝水、五溝水、硫黃崎等聚落,閩南人則居東南的佳和、佳佐、老籐林、新厝、新置等地,亦有加匏朗、赤山、萬金平埔族原住民村–。
豐濱鄉(阿美語:Fakon;噶瑪蘭語:Bakung;撒奇萊雅語:Bakung)位於台灣花蓮縣東部海岸南段,北鄰壽豐鄉,東濱太平洋,西鄰鳳林鎮、光復鄉、瑞穗鄉、玉里鎮,南接台東縣長濱鄉。 台灣日治時期稱為「新社–」,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與臺中縣新社鄉同名而改稱豐濱鄉。 本鄉行政區域共劃分為五個村:磯崎村(當地撒奇萊雅族人稱Karoro’an 加路蘭)、新社村(噶瑪蘭語稱PateRungan)、豐濱村(阿美族人稱Fakon)、港口村(阿美族人稱Cepo’或是La’no)、靜浦村(阿美族人稱Ca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