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根據伙伴機構的地點和需求來尋找和 配對捐助商,從而減少運送時間和確保食物新鮮。 長春社今年會於2月12日至3月16日回收剩餘的賀年食物並轉贈基層家庭,希望在減少浪費同時分享節日祝福。 膳心連的的受惠者以長者為主、佔四成,低收入人士佔35%,其餘25%則為無家者、小數族裔、更生人士等。 王家兩位不足10歲的小姊妹很感謝膳心連的福袋,家姐天真瀾漫地指,拆福袋的喜悅媲美「打機」,細妹則覺得有零食很開心;另一位單親媽媽陳女士同樣很感恩受助,閒時會抽時間做義工,亦希望膳心連得到更多捐贈,擴大受助範圍。 膳心連接收來自酒店、餐飲業界、企業、個人捐贈的食品,包括罐頭和包裝食物。
透過這項新的食物捐贈計劃,香港迪士尼於六月至八月期間,分別在全港四個社區提供合共約 6,000 個新鮮烹製的健康飯盒。 捐贈的飯盒全部由超過200 多名迪士尼義工和餐飲部團隊負責準備,逢星期四送贈予有需要的低收入家庭或長者。 膳心連與各個大型麵包店、連鎖便利店緊密合作,在店舖關門前收集當天仍未出售的麵包,再透過夥伴機構分派給予有需要人仕。
膳心連: 聖巴拿巴會之家 – 熱食援助計劃
食物捐贈機構須先將把剩餘食物分類放入我們預先為其準備的潔淨保鮮盒內,並放置雪櫃,直至我們的運輸團隊會跟據編派日程到訪這些機構收集有關食物。 食物在運送過程中一直保此冷藏,並在一小時內將食物送到合作夥伴機構。 為了確保食物的質素及安全,受惠機構在分配食物予有需要人士前,須先按照嚴格的規定處理及翻熱食物。
- 在疫情間,膳心連有別以往作為中間橋樑的角色,亦會負責向受助人派發福袋,開放辦公室讓受助人前來領取食物。
- 膳心連基金致力協助社會上有需要人士對抗飢餓、建立自給自足和健康有營的生活。
- 膳心連基金(Foodlink)一直為護老院、無家者收容所及低收入家庭支援中心等機構的服務對象提供健康美味的飯餸。
- 在疫情期間,香港迪士尼的社區參與策略都一直以創新及靈活的態度,支持本地有需要的家庭和兒童。
- FOOD-CO為香港首個全方位網上食物援助平台,由聖雅各福群會(St. James’ Settlement)營運,今年設有4個回收點歡迎大家捐贈賀年食品。
- 捐款會以成本價購買御品皇香米,透過膳心連基金向有需要人士提供逾1,600萬碗健康有營養的米飯。
營運總監翁懿華(Aurea)解釋,疫情前會透過酒店、郵輪、飯堂等150個捐贈者收集熟食,再透過逾120間慈善團體翻熱食物,再招待受惠人士。 2019年原本收集到550噸食物,至去年疫情爆發初期,酒店、學校飯堂等近平全部關閉,Aurea指收集到的熱食直插七成,「食物嘅供應差唔多斷咗」,形容當時狀況10級困難有8級。 在疫情期間,香港迪士尼的社區參與策略都一直以創新及靈活的態度,支持本地有需要的家庭和兒童。 由2013年開始,截至上個財政年度,度假區透過另一項剩食捐贈計劃,已經捐出超過 205,000 份餐。
膳心連: New Beginnings Christian Fellowship (Hong Kong) – 食物分享計劃
這些食品因接近保質期限、標籤差異、包裝殘缺、產品停產、或其他因素而導致被放棄,但全部都均安全食用。 我們會檢查所有捐贈的食物,以確保它們處於良好狀態,然後根據服務對象的需要,把產品分類及送到有需要人士手中。 Aurea坦言,疫情初期完全不懂反應,「殺一個措手不及」,耗時2個月始慢慢轉形,找到新捐贈者以福袋形式派予受助者,平均每月派出10,000個福袋,當中有米、罐頭、荳奶等食物。 膳心連找到不同經銷商以優惠價購入相關物資,直到有次麥殷到其總部了解情況,才促成惠康今次的「食咗飯未愛心米庫行動」。
「用條件交換得來的開心很短暫,真正的快樂是施比受更有福。簡單來說,啟發,就是要參與及付出。」可能因為我的堅持及改變,無形中我的女兒也被我影響而做善事,其實只要是對的事,好的事,前面那條路必然是愈走愈寬的。 香港訊 – 2021年7月26日 – 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香港迪士尼)與關注減輕飢餓問題和避免食物浪費的本地慈善機構膳心連攜手,推出全新「迪士尼快閃膳心行」飯盒捐贈計劃。 計劃目的旨在援助受新冠疫情影響的弱勢社群,特別是有部分人面對溫飽不足的情況。
膳心連: 啟德平安福音堂 – 親子及青少年活動中心 – 熱食援助計劃
十多年間,工商業活動產生的廚餘一直增加,從2007年每天約850噸,至2019年每天約1,070噸。 「東森農場天地糧莘蔬食組」五種新口味餐盒,將於8月3日(四)下午2點在東森購物電視通路34台LIVE 膳心連 膳心連 開賣,5款商品各3盒,東森價僅售1,290元,訂購再享東森幣50%回饋。
故此,膳心連再一次增加了新的捐助模式,提供8星期的新鮮食物援助。 福袋除了不可或缺的米、乾糧之外,亦會加入一些新鮮有營養的食物,例如放不同新鮮的水果、蔬菜、維他命等,翁懿華笑指會將新鮮食物放到紙皮箱內已經不是福袋是「福盒」了。 她表示希望基層家庭除了能果腹之外,亦能有一個營養充足的健康身體。
膳心連: 受惠機構
膳心連面對這次疫情危機,成功拓展出新的模式,聯絡分銷商以優惠價錢去購買一些緊急援助的食物,再將其組成福袋派到受助人手上。 由以往一直是接受餐廳捐助剩食的模式,變為直接向分銷商購買,在尋找洽商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 翁懿華感激這些分銷商願意向他們提供特別優惠的價錢,現在一些分銷商已經成為了膳心連的恆常合作夥伴。 其中得到惠康捐贈30,000公斤食米幫助有需要人士渡過難關,惠康母公司「DFI零售集團」行政總裁麥殷更到膳心連中心了解情況,促成惠康今次的「食咗飯未愛心米庫行動」。 作為膳心連最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熱食回收計劃是透過到訪各食物捐贈點收集其可食用的剩食,然後分派到各個非牟利的合作夥伴機構。
膳心連: 自由步 – 食物分享計劃
我們亦會讓夥伴機構自行安排同工或義工團隊到各店領取剩餘麵包(無需冷藏,及不含有肉類或奶油),便可收集並免費捐贈到有需要人士。 我們會推薦那些欠缺足夠食物儲存空間或廚房設施的夥伴機構參與我們的麵包回收計劃。 惠康今日(15日)宣布會捐足一年米,率先捐出300萬元予膳心連,再冀與顧客合作共捐500萬元、目標提供到1,600萬碗健康「有營飯」予有需要市民。 麥殷認為,明白中秋、冬至、過年對中國人尤為重要,故市民購買指定食材時,惠康會捐出同款產品予受助者「過節加餸」,同時亦會將捐款加倍處理。
膳心連: 熱食回收計劃
另外,也會在內放入一些超級市場現金禮券,除了因為一些肉類、鮮奶容易變壞,亦可讓小朋友選擇一些喜歡的零食。 膳心連2025 翁懿華指雖然一些零食、朱古力等在成年人眼中又貴又沒有營養,但對一些基層小朋友而言,正是他們成長缺乏的,希望可以透過一些零食帶點祝福給基層小朋友。 膳心連 「宴會」香港最流行的社交活動,但每次熱鬧的宴會過後,總產生大量的浪費。 一盆盆的飯、麵、肉類、包點往往是宴會中常見的剩食,這類食物大多因客人早已吃飽已未有上桌。 膳心連與不同宴會機構和酒店合作,收集宴會、婚禮或其他活動的剩餘食物,再分發到各個夥伴機構。 收集宴會剩食標準程序如下:– 在宴會或其他活動開始前,與各方溝通捐贈安排– 在宴會或其他活動開始前,提早一天將食物盒送到宴會場地。
膳心連: ImpactHK – 食物分享計劃
環保署今(1日)正式啟動「網購包裝減量指引2.0」,並公布東森購物等22家業者取得「網購包裝減量標誌」。 環保署表示,網購增加是全世界趨勢,但希望業者透過包材減量與回收再利用等措施,達到包裝減量,希望2026年達到網購包裝重量減少9萬公噸,2030年包材減量率達到50%。 近三份二的貧窮家庭處於糧食不足的狀態,他們因經常食物不足,或未能負擔高營養食品,而導致飲食不均衡,引致健康問題。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收集食物後會寄予菲律賓貧窮家庭,和派發予香港露宿者。 膳心連2025 FOOD-CO為香港首個全方位網上食物援助平台,由聖雅各福群會(St. James’ Settlement)營運,今年設有4個回收點歡迎大家捐贈賀年食品。 《社聯機構會員總覽暨資訊系統》所載的機構資料由相關機構自行提供及上載至資料庫,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對該等資料的完整性、準確程度及使用並不負有任何責任。
膳心連: 露宿者行動委員會 – 熱食援助計劃
膳心連找到不同經銷商以優惠價購入相關物資,直到有次麥殷到其總部了解情況,才促成惠康今次的「食咗飯未愛心米庫行動」;昨日接受支票時,部分膳心連代表更感動落淚。 膳心連基金致力協助社會上有需要人士對抗飢餓、建立自給自足和健康有營的生活。 他們從酒店和餐廳收集可安全食用的剩食,與鄰近的受惠機構作配對,助人之餘,亦可減少食物浪費和舒緩堆填區的壓力。 惠康母公司「DFI零售集團」行政總裁麥殷(Ian McLeod)昨午指,集團扎根香港,「一直支持香港社區發展」,疫情期間亦為各界提供支援,希望與「膳心連」合辦的「食咗飯未愛心米庫慈善行動」可進一步協助有需要人士。 市民購買惠康全線「御品皇」食米,每買1公斤,惠康就會捐0.5元,若於每月首日的「愛心加倍日」購買更會將捐款翻倍。
膳心連: 致愛社會服務中心 – 食物分享計劃
在疫情間,膳心連有別以往作為中間橋樑的角色,亦會負責向受助人派發福袋,開放辦公室讓受助人前來領取食物。 膳心連 翁懿華表示他們希望在疫情期間可以更貼近受助人,了解他們更多的需求。 其間,翁懿華留意到很多基層市民營養都不足,有家長亦向她反映也想多買魚、買肉,奈何價錢實在太貴。 膳心連2025 受惠機構膳心連營運總監翁懿華表示,膳心連主要是作為一個中間橋樑的角色,向酒店、餐廳、企業及學校飯堂等收集剩食,再將這些食物送到合作的社福機構,由機構翻熱食物招待給他們的受眾。 膳心連的的受惠者以長者為主、佔四成,低收入人士佔35%,其餘25%則為無家者、少數族裔、更生人士等。 王家兩位不足10歲的小姊妹很感謝膳心連的福袋,喜歡「打機」的家姐天真爛漫地指,因為很少機會可以玩,而拆福袋的喜悅可媲美「打機」,細妹則覺得有零食很開心。